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造成茶树红紫芽现象的主要组分花青素的医疗保健功能被逐渐证明,选育稳定遗传的红紫芽茶树品种以及红紫芽茶的加工成为当前茶树新品种开发利用的热点。紫娟为可稳定遗传紫色芽叶性状的新品种茶树资源,有关其主要生化成分、保健功能的研究已有不少,它的育成有力推动了紫化茶树品种的选育以及紫芽茶相关领域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紫芽茶在生理生化、适制性、特色产品开发,以及保健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特色茶树种质资源的进一步创新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广东的红叶1号、红叶2号、丹妃和云南紫娟4种红紫芽品种(系)为供试材料,以英红九号绿芽品种为对照,通过分析酶活性研究了红紫芽茶花青素合成关键酶活性变化规律,并揭示了其与花青素、茶多酚、儿茶素组分等重要酚类物质含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红紫芽茶花青素合成过程中,同一季节不同品种(系)类黄酮-3-O-糖基转移酶(UFGT)活性与茶多酚总量和花青素含量均显著正相关,为花青素合成的关键酶;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合成酶(CHS)、类黄酮-3-羟化酶(F3H)、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黄酮醇合成酶(FLS)、花青素合成酶(ANS)和花青素还原酶(ANR)等活性能力与花青素含量变化趋势不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春季各样品儿茶素(C)含量与PAL酶活性显著正相关,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含量与DFR酶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同一季节不同品种(系)CHS、F3H、ANS以及ANR酶活性与酚类物质含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紫芽茶树不同季节主要生化成分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芽茶树武夷奇种C18-1的一芽二叶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优化茶树花青素总量的提取方法,并分析其不同季节主要生化成分差异。结果表明:溶剂浓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等因素对茶树花青素总量提取均有影响,本研究获得花青素最佳提取方法为:采用3%的盐酸乙醇溶液,在80℃条件下回流浸提1 h。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花青素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随季节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且季节性差异显著;水浸出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均在春季中含量最高,茶多酚和花青素均在夏季中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紫鹃茶树是一种特殊的红紫芽茶树品种,单株新梢长有约2~4片红紫色叶片,花青素含量为普通红芽茶的3倍,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为了探索该茶树品种鲜叶的染色特性,本试验以紫娟的鲜叶为原料,对不同冷冻时间、染液温度、固液比、煮染时间以及不同材质布料煤染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紫娟鲜叶在冷冻15 d、固液比1:3、染液温度90...  相似文献   

5.
65份叶色紫化茶树种质资源生化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5份叶色紫化茶树资源春梢内含生化成分与芽叶色差进行检测。结果表明:65份种质资源中茶多酚含量30%~40%的资源占80%,咖啡碱含量3%~4.5%的资源占86%,氨基酸含量5%~7%的资源占22%,酚氨比低于8的资源有20份,酚氨比高于15的有7份;ZY-4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含量≥6%的紫芽资源有11个,其中含量最高的是ZY-8;春季花青素含量变幅为1.65~15.56 mg/g,夏季的花青素含量变幅为3.21~35.57 mg/g;紫芽新品系中明亮度L值和测色值b与花青素含量有密切关系,而花青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有密切关系,与各生化成分之间没有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红紫芽”茶树新品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全年芽叶都呈红紫色的10个新选育的茶树品系进行系统的生物学性状调查和生化组分分析。结果表明:新品系属乔木或小乔木型,生长势强;芽叶红紫色的深浅与花青素的含量呈正相关;除丹凤和红叶4号芽叶色泽分别在春季和秋季最深外,其他红紫芽品系芽叶的红紫色都在夏季最深,说明"红紫芽"茶树芽叶的色泽及其花青素含量同时受外界环境和遗传因子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花青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色素,作为一种强自由基清除剂,它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压,降血糖等多种保健功能。紫芽茶树作为一种高花青素含量的特异性茶树资源,其研究与利用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为了解茶树紫芽中花青素形成的分子机理,本研究通过对湖南农业大学自选紫芽品种9803与绿芽品种9806进行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得到42条与花青素代谢相关的unigene,其中比对到参考基因组中的有34条,未在参考基因组中登录的有8条。KEGG富集分析表明这42个基因被富集到5个代谢通路中,包括类黄酮合成途径,木质素合成途径,黄酮和黄酮醇合成途径,油菜素甾醇合成途径,以及参与转录因子的编码。通过荧光定量PCR验证,差异基因荧光定量PCR变化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转录组测序数据可靠。本次试验在转录组水平上筛选出了茶叶紫芽花青素代谢相关的差异基因,为进一步揭示茶叶紫芽产生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杨兴荣  包云秀  黄玫 《茶叶》2009,35(1):17-18
稀有茶树品种“紫娟”新梢芽叶呈紫芽、紫叶、紫茎,加工制品,茶汤水色亦为紫色,香气郁香独特,叶底呈靛青色。适宜云南主产茶区种植。黄酮类、锌、花青素和EGC含量比云南大叶种茶高。花青素含量约为一般红芽茶的3倍。经动物试验表明其降压效果优于云南大叶种茶。  相似文献   

9.
云南稀有茶树品种"紫娟"的植物学特性和品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稀有茶树品种"紫娟"新梢芽叶呈紫芽、紫叶、紫茎,加工制品,茶汤水色亦为紫色,香气郁香独特,叶底呈靛青色.适宜云南主产茶区种植.黄酮类、锌、 花青素和EGC含量比云南大叶种茶高.花青素含量约为一般红芽茶的3倍.经动物试验表明其降压效果优于云南大叶种茶.  相似文献   

10.
黄酮是中药中重要功能成分,具有较强抗氧化作用,能清除体内自由基,有提高免疫力,降血糖、血脂和血压,消炎的作用。对水稻中的黄酮研究较少,对高黄酮水稻资源的筛选更少有涉及。水稻黄酮主要为花青素与原花青素,花青素多存在于黑米中,原花青素多存在于红米中。通过测定985份资源的黄酮含量,并应用系统聚类中的WARD法,将黄酮含量分为高黄酮、较高黄酮、中等黄酮及低黄酮四类,其中高黄酮品种有4个。黄酮含量高能显著降低稻米蛋白质含量,增加稻米垩白度,但对其他指标影响较小。将优异资源与高黄酮水稻育种结合,全面提高一般色米的黄酮含量,可为糖尿病患者与"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患者、肝功能不良者及免疫力较低者提供理想膳食素材。  相似文献   

11.
对18个紫芽新品系春梢芽叶特性进行调查,并对其花青素、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等生化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8个种质均为灌木型,树姿半开张,叶形椭圆形,芽叶紫红色;花青素含量变幅为3.35~19.65 mg·g-1,高花青素(≥10 mg·g-1)种质有1份;水浸出物含量变幅为42.4%~48.0%,水浸出物较高(≥45.0%)的种质有12份;茶多酚含量变幅为17.5%~21.4%,其中YY-3、YY-4、YY-6、YY-8、YY-10、YY-11、YY-12、YY-18等种质含量较高(≥20.0%);游离氨基酸变幅为3.4%~5.2%,高氨基酸≥5.0%)的种质有3份;咖啡碱变幅为3.17%~4.04%;酚氨比变幅为3.52~5.94,YY-5、YY-7、YY-14、YY-15四个种质酚氨比低于对照.紫芽新品系芽叶中的花青素含量与芽叶紫色色泽深浅程度有密切的关系,与各生化成分之间没有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2.
云南具有丰富的茶树资源,紫芽茶树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红芽直立茶具有典型的紫色芽叶,富含花青素,是重要的特异茶树种质资源。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技术对红芽直立茶的不同叶色进行研究,筛选到8779个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富集结果显示,差异基因涉及到多个色素形成及积累的功能。构建茶叶中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两个途径,紫色叶中大量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的关键基因上调,与茶叶紫色的形成密切相关。同时,紫色叶中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受到抑制,紫色叶具有更好的抗衰老能力。本研究将有助于对茶树紫色叶形成机制的认识,为特色茶育种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彩色马铃薯花青素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但目前栽培技术对花青素含量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少。本研究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P、K肥和种植密度对彩色马铃薯品种紫云1号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处理水平内,重庆市深丘低山区紫云1号获得花青素含量最多的最优方案是每公顷施纯P2O5 100 kg,KH2PO4喷施浓度3‰,最合理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叶》2008,(6):40-40
通过测定茶树特异性紫芽品种芽叶的茶多酚、儿茶素及其各组分、黄酮类、花青素的含量,探讨紫芽品种芽叶中多酚类物质组成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紫芽品种茶树芽叶中的花青素含量与芽叶紫色深浅关系密切,芽叶紫色程度越深,花青素含量越高。深紫品种的花青素含量约为浅紫品种的5倍,常规品种紫色芽叶中的花青素含量为其正常黄绿色芽叶的2.46倍。紫芽品种茶树芽叶中的茶多酚总量、黄酮类、儿茶素总量及儿茶素各组分的含量与芽叶紫色深浅均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种紫玉米产量、花青素含量及生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史振声  关博  朱敏 《玉米科学》2012,20(3):63-67
以7个紫玉米杂交组合为试材,对子粒产量、产量构成因素、花青素含量、花青素产量、生理指标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玉米不同品种间产量差异较大,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果穗大小和出籽率;不同品种间花青素含量差异较大,花青素含量与子粒产量共同决定单位面积花青素产量;子粒花青素含量与子粒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子粒花青素含量与花青素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片花青素含量与光合速率呈负相关关系,叶片花青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开花期和灌浆期叶片花青素含量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葡萄原花青素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重庆地区4个不同品种葡萄酿酒前后、酿酒过程中不同阶段原花青素含量变化,以及原花青素含量与pH、色度的关系。[结果]不同品种葡萄果汁和酒液原花青素含量不同,同一品种在不同发酵阶段酒液原花青素含量不同,葡萄酒原花青素含量与果汁原花青素含量、酒液酸度和色度呈显著正相关;果汁原花青素含量越高,所酿葡萄酒液原花青素含量越高。在一定范围内(3.2~4.0)酒液pH越高,原花青素含量越高,酒液色度值越大。[结论]葡萄原花青素利用价值较大,可进一步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17.
大豆凝集素含量测定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血凝法快速测定大豆凝集素的含量,并对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的64份种质资源进行了凝集素含量的分析。发现种质资源间的凝集素含量差异很大,在64份种质资源中凝集素含量最低为1.88mg/g(太平川野生豆),最高为37.5mg/g(Atwood)。同时采用SPSS.v1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当相似系数为0.16时,64份大豆资源可分为两大类群。其中第一大类群包括33个品种(系),第二大类群包括30个品种(系)。  相似文献   

18.
花青素作为一种天然色素与抗氧化剂,在食品、医疗、保健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茶树紫芽作为一种高花青素含量的特异性茶树资源,其创新利用研究逐渐深入,特色紫芽茶树品种的选育和高花青素茶叶产品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茶树紫芽花青素的结构性质、代谢途径、提取工艺和功能作用等,以期为茶叶紫芽花青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海南地区露地栽培红掌易发生季节性“绿耳”的现象,研究儋州地区露天遮阳大棚内切花红掌从6月份到12月份佛焰苞颜色、色素、矿质元素含量以及温度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探讨温度和矿质元素积累与佛焰苞“绿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儋州地区从10月份开始佛焰苞显著出现“绿耳”,到12月份颜色恢复。佛焰苞中花青素苷含量从7月份开始降低,10月份以后受较低日温影响而升高;8月份以后叶绿素积累量增加,11月份开始降低。佛焰苞中氮元素在8月份以后积累较多,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而钾元素含量从10月份开始升高,有利于花青素苷的积累。基于此,从7月份开始通过设施降低温度,减少氮和磷肥用量,增加钾、钙元素的施用量有利于抑制红掌生产中“绿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高淀粉资源的鉴定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比重法测定淀粉含量,对从国内外收集引进的382份马铃薯资源进行鉴定,筛选出40份高淀粉含量种质资源。通过对其抗病性、耐贮性等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Colmo、Spunta、Gasore、NS51-5和克新15号共5份高抗马铃薯晚疫病、耐贮藏性强、高淀粉含量、芽眼浅的优异马铃薯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