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医院收治的186例AMI合并HF患者,根据随访1年的预后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61例)和预后良好组(12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RBP-4、GAS6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RBP-4、GAS6水平对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结果 预后不良组年龄、急性HF占比、N末端前体B型钠尿肽、RBP-4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左室射血分数、GAS6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91,95%CI:1.016~1.173)、急性HF(OR= 2.468,95%CI:1.030~5.913)、N末端前体B型钠尿肽(OR=1.002,95%CI:1.001~1.003)、RBP-4(OR=1.156,95%CI:1.076~1.242)、左室射血分数(OR=0.829,95%CI:0.725~0.948)、GAS6(OR=0.342,95%CI:0.195~0.599)均为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清RBP-4、GAS6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0.790、0.895(P<0.05)。 结论 血清RBP-4水平升高和GAS6水平降低与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有关,二者联合对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具有良好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变化及预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ACS患者112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61例(按治疗方法分3个亚组),稳定型心绞痛(SAP)10例,健康对照21例,测定其血清hs-CRP、IL-6水平,比较组间及亚组间差异,观察9例静脉溶栓再通患者早期系列血清标志物的水平变化,随访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与hs-CRP、IL-6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SAP组相比,UAP和AMI组hs-CRP、IL-6水平升高(P<0.05);AMI组中PCI亚组hs-CRP、IL-6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P<0.05),静脉溶栓亚组IL-6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P<0.05);9例溶栓再通患者IL-6在发病12h显著升高(P<0.01),达峰时间与CK-MB一致,而hs-CRP水平持续升高;ACS患者hs-CRP与IL-6呈正相关(rAMI=0.493,rUAP=0.452);hs-CRP、高脂血症是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的预测因素(OR=1.163,OR=2.844),IL-6与冠心病患者预后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hs-CRP、IL-6水平是判断斑块稳定性的血清指标物;AMI患者血清IL-6来自心脏,而CRP并非由心脏释放;hs-CRP、高脂血症对冠心病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汪雅婷  姚杰  管世鹤  程诚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3):2962-2966
背景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目前临床上导致患者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因素,一般患者发生AMI极易导致心肌受损从而导致急性心力衰竭(AHF)的发生,早期诊断AMI患者发生AHF对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风险具有积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对于AHF的主要诊断依据为脑钠肽(BNP),但影响BNP的相关因素较多,且达到有诊断意义的值时AHF已经发生,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生存情况,故需要更为准确的诊断方式在AMI发生早期对AHF进行预测。目的 探讨糖原蛋白125(CA-125)联合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预测老年AMI患者发生AHF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3月-2020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AMI患者144例,收集所有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入院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CA-125和BDNF水平,根据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后1周内是否发生AHF分为心力衰竭组(42例)和对照组(102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MI患者发生AHF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A-125联合BDNF对老年AMI患者AHF的预测价值。结果 心力衰竭组患者肌钙蛋白(cTnI)、BNP、CA-125、BDNF高于对照组,病变支数多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NP〔OR=1.015,95%CI (1.003,1.026)〕、CA-125〔OR=23.228,95%CI(4.095,131.748)〕、BDNF〔OR=1.455,95%CI(1.148,1.845)〕水平升高是导致AMI患者发生AH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CA-125联合BDNF预测AMI患者发生AHF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CA-125和BDNF单独预测(P<0.05),其诊断AHF的灵敏度为78.57%,特异度为89.22%。结论 通过监测血清CA-125和BDNF水平能够有效预测老年AMI患者发生AHF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影响临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7年4月—2008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确诊的ACS患者568例,根据有无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ACS合并2型糖尿病组(n=125)与ACS未合并2型糖尿病组(n=443)。搜集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问卷调查,随访研究终点为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死亡、靶血管血运重建和支架内血栓),比较分析ACS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ACS未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差异。结果随访时间为7~8年,中位随访时间为7.3年。共有546例(96.13%)患者完成随访,ACS合并糖尿病组MACE发生率高于未合并糖尿病组(44.8%vs.14.3%,x^2=10.876,P=0.035),Cox多元回归分析年龄、空腹血糖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显著危险预测因子(OR=1.003,95%CI1.001~1.031,P=0.038;OR=1.533,95%CI 1.131~2.077,P=0.012)。结论 ACS合并2糖尿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年龄和空腹血糖是MACE危险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维持性腹膜透析(MP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8年5月1日某院肾内科133例M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记录临床基本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随访24个月,根据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分为心血管事件组(52例)和非心血管事件组(81例)。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外周血NLR对MPD患者心血管事件死亡的预测价值,应用Kaplan-Merier法绘制MPD患者心血管事件累计发生曲线,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MP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心血管事件组外周血NLR水平高于非心血管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NLR水平预测MP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AUC为0.753,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62%、71.60%。Kaplan-Merie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NLR≥2.84者心血管事件累计发生率高于NLR<2.84者(Log-rank检验:χ2=8.055,P<0.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352,95%CI:1.068~1.712,P=0.012)、糖尿病(OR=1.834,95%CI:1.178~2.854,P=0.007)和高水平NLR(OR=2.133,95%CI:1.135~4.006,P=0.019)是MP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MP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者外周血NLR水平明显上升,且高水平NLR是MDP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可作为预测MP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李娇  肖晓霞  卿琪  伍敏益  刘佩 《疑难病杂志》2023,(11):1153-1159
目的 探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 6型(PCSK6)、丝氨酸蛋白酶(Corin)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长沙市第三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53例为AMI组,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年后预后分为预后不良亚组和预后良好亚组,另选取同期80例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CSK6、Corin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CSK6、Corin水平与AMI患者预后不良的关系及预测价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MI组血清PCSK6水平升高,Corin水平降低(Z/P=6.705/<0.001、5.627/<0.001)。随访1年,153例AMI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46.41%(71/153)。预后不良亚组血清PCSK6水平高于预后良好亚组,Corin水平低于预后良好亚组(Z/P=6.022/<0.001、5.846/<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M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增加、Kil...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鸢尾素(Irisin)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短期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 MACE)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2018年05月至2018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首次被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PCI的7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UAP组,35例在我院行冠脉造影正常者为健康组;UAP组和健康组作为对照组。所有的受试者均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血生化指标检测,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risin水平。实验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所发生的MACE事件,按照有无心血管事件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中血清鸢尾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854.960±508.609) ng/mL vs (1253.363±1059.100)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MI再次入院组的血清鸢尾素水平明显低于AMI未发生再入院组[(637.3404±320.4924) ng/mL vs(1207.1606±525.2122) ng/mL, P<0.05]。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鸢尾素(OR: 0.996,95%CI: 0.993~1.000,P=0.037)和CRP(OR: 0.701,95%CI: 0.499~0.985,P=0.041)是AMI患者PCI术后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的两个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与单独的血清鸢尾素(AUC=0.858)相比,血清鸢尾素联合CRP对AMI患者PCI术后再次入院(AUCs=0.891)的预后价值更高。结论 血清鸢尾素水平能够助于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AM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血管造影评估的冠脉Gensini评分将其分为Gensini评分≥60分组(n=48)和Gensini评分<60分组(n=37).比较两组血清Hcy、Cys-C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Hcy、Cys-C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Hcy、Cys-C对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效能.根据随访过程中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为不良预后组(n=39,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和良好预后组(n=46,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比较两组血清Hcy、Cys-C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MI患者预后情况与血清Hcy、Cys-C水平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血清Hcy、Cys-C对AMI患者预后情况的预测效能.结果:Gensini评分≥60分组血清Hcy、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Gensini评分<60分组;Pearson分析表明,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Hcy、Cys-C水平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Hcy、Cys-C评估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曲线AUC分别为0.787、0.861,截断值分别为24.25μmol/L、1.82mg/L,评估效能良好.不良预后组血清Hcy、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良好预后组;Logistic分析表明,AMI患者预后情况与血清Hcy、Cys-C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显示,Hcy、Cys-C预测AMI患者预后情况的曲线AUC分别为0.811、0.901,截断值分别为26.89μmol/L、1.82mg/L,预测效能良好.结论:血清Hcy、Cys-C水平越高,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严重,预后情况越差,前者水平可为临床评估AMI患者病变情况及预后转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麦壮艳  林应源  万树莉  王婷婷 《浙江医学》2022,44(9):941-944,953
目的探讨血清环状RNA(CircRNA)_0050908、CircRNA_0001879联合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AMI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CircRNA_0050908、CircRNA_0001879及Hs-cTnI水平并比较。采用ROC曲线评估CircRNA_0050908、CircRNA_0001879联合Hs-cTnI诊断AMI及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效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MI患者血清CircRNA_0050908、CircRNA_0001879水平与Hs-cTnI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MI组患者血清CircRNA_0050908、CircRNA_0001879及Hs-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ROC曲线显示,CircRNA_0050908、CircRNA_0001879及Hs-cTnI3项联合诊断AMI的AUC为0.970(95%CI:0.910~0.995),灵敏度为0.982,特异度为0.913;3项联合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的AUC为0.929(95%CI:0.872~0.976),灵敏度为0.943,特异度为0.87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MI患者血清CircRNA_0050908、CircRNA_0001879水平与Hs-cTnI水平均呈正相关(r=0.830和0.751,均P<0.01)。结论AMI患者血清CircRNA_0050908、CircRNA_000187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联合Hs-cTnI检测有助于提高AMI诊断及心血管不良事件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类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含量,探讨CA125在子宫肌瘤患者诊断和术后随访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江苏通州人民医院妇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施行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手术前血清标本,运用ELISA法检测血清CA125含量;术中行病理检测。结果:子宫肌瘤合并腺肌症患者和子宫肌瘤直径≥5 cm患者的CA125含量明显高于单纯子宫肌瘤患者;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子宫肌瘤合并腺肌症患者(OR=7.7,95%CI 2.6~23.0,P0.001);子宫肌瘤直径大于等于5 cm患者(OR=5.6,95%CI1.4~22.8,P=0.016)。结论:血清CA125异常增高可作为在子宫肌瘤病变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其表达水平与子宫肌瘤患者病情复杂程度密切相关,我们推测腹膜刺激可能是CA125升高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与血清肌钙蛋白(cTnⅠ)水平的关系.方法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PCI手术患者125例,根据入院时即刻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其中cTnⅠ<0.02 ng/ml作为A组,cTnⅠ0.02~1 ng/ml作为B组,cTnⅠ>1 ng/ml作为C组,比较三组患者PCI术后30 d冠脉狭窄程度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B组和C组患者的病变支数、最大病变程度与Gensini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其中C组最大病变程度与Gensini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的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6%和59.5%,明显高于A组的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升高程度越明显,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PCI患者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越高,其可能与血清肌钙蛋白水平较高加重冠脉狭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血浆NT-proBNP和血清ST2水平变化,探讨其与ADHF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2年4月期间急诊科就诊的ADHF患者75例(心衰组),根据预后分为事件组30例及非事件组45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血浆NT-proBNP、血清ST2、CK-MB、cTnI及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 ADHF患者NT-proBNP、ST2均高于对照组(P<0.01);事件组NT-proBNP、ST2和cTnI均高于非事件组(P<0.01或P<0.05);NT-proBNP、ST2和cTnI与预后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 [B=1.61,P<0.01,OR=4.43,95%CI=(2.20~10.98)]和ST2[B=1.7,P<0.01,OR=2.03,95%CI(1.47~4.16)]是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NT-proBNP、ST2水平升高是ADHF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王永生  韩婉青  张俊伟 《安徽医学》2022,43(11):1259-1263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lncRNA p2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92例AMI患者(AMI组),根据冠脉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病变组(n=29)、中度病变组(n=43)和重度病变组(n=20);同期选择本院体检健康者92例为对照组。AMI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植入术(PCI)术后随访24个月,将患者分为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组(n=22)和非MACE组(n=70)。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lncRNA p21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AMI患者血清lncRNA p21水平与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lncRNA p21水平预测AMI的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MI组血清lncRNA p21相对表达水平较低(P<0.05),CK-MB及cTnI水平较高(P<0.05)。与轻度病变组相比,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血清lncRNA p21相对表达水平较低(P<0.05),CK-MB...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外连素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17 年1 月—2017 年12 月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 例作为心肌梗死组,同期该院健康者 体检的80 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随访资料,测定血清外连素、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结果 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外连素、CK-MB 及cTnI 水平高于 对照组(P <0.05)。心肌梗死组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血清外连素、CK-MB、cTnI 水平和Gensimi 积 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度和重度患者血清外连素、CK-MB、cTnI 水平和Gensimi 积分高 于轻度患者(P <0.05),重度患者血清外连素、CK-MB、cTnI 水平和Gensimi 积分高于中度患者(P <0.05)。 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外连素与CK-MB、cTnI 及Gensimi 积分呈正相关(P <0.05)。心血管不良事件组血清 外连素、CK-MB、cTnI 水平及Gensimi 积分高于非心血管不良事件组(P <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 者血清外连素水平升高,血清外连素水平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和心血管不良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sTLT-1)水平变化,以及对预后评估的影响。方法 选 取2013 年3 月—2017 年6 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益都中心医院心内科因急性心肌梗死(AMI)行PCI 治疗的 241 例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MGB1、sTLT-1 水平,记录住院及出院后12 个月主要不良心 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PCI 治疗后63 例(26.14%)患者发生MACE(MACE 组),178 例患 者未发生MACE(非MACE 组)。MACE 组患者病变支数3 支比例、血清HMGB1 和sTLT-1 水平、Gensini 评分高于非MACE 组(P <0.05);血清HMGB1 水平预测MACE 发生的ROC 曲线显示,当血清HMGB1 为 64.73 pg/ml 时,曲线下面积为0.868(95% CI :0.820,0.916),敏感性为0.873(95% CI :0.768,0.937),特异 性为0.758(95% CI :0.698,0.811);血清sTLT-1 水平预测MACE 发生的ROC 曲线显示,当血清sTLT-1 为620.84 pg/ml 时,曲线下面积为0.753(95% CI :0.683,0.823),敏感性为0.810(95% CI :0.703,0.886),特异性 为0.629(95% CI:0.570,0.685);两者联合时,曲线下面积为0.895(95% CI:0.849,0.941),敏感性为0.873(95% CI:0.768,0.937),特异性为0.798(95% CI:0.738,0.848)。Cox 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甘油三酯[Rl ^ R=1.629(95% CI :1.137,2.334)]、Gensini 评分[Rl ^ R=1.052(95% CI :1.033,1.070)]、HMGB1[Rl ^ R=1.081(95% CI : 1.049,1.113)] 及sTLT-1 水平[Rl ^ R=1.008(95% CI :1.003,1.013)] 是影响AMI 患者接受PCI 治疗后发生 MACE 的危险因素。结论 AMI 患者接受PCI 治疗后12 月内MACE 的发生与血清HMGB1、sTLT-1 水平有关, 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可作为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动及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和54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另选取同期该院46例健康体检者。比较3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清Gal-3水平;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24 h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及血清Gal-3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病情严重程度与24 h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及Gal-3的关系;随访1年,统计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因素,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4 h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及血清Gal-3预测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价值。结果 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FBG、HbA1c及血清Gal-3水平较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高(P <0.05);高危组24 h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及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测定疑似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浓度,探讨心脏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怀疑AMI的患者70例,入院时即采静脉血并检测心肌标志物的血清水平,并依照WHO标准确诊为AMI的患者为观察组(n=30例),非AMI患者为对照组(n=40例),比较两组的cTnI、Mb、CK-MB的血清浓度。结果:观察组cTnI、Mb、CK-MB的血清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cTnI的特异性明显高于Mb和CK-MB(P<0.05),CK-MB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TnI和Mb(P<0.05)。结论:心脏标志物血清水平的测定将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反映了病情的变化可用于评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水平对代谢综合征患者预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水平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测定120例MS患者血清PAPP-A水平,根据检测的血清PAPP-A水平,以PAPP-A水平的75%百分位数值作为分界点,分为高PAPP-A水平组和低PAPP-A水平组,各组随访6个月,报告主要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及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 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进行血运重建及死亡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高PAPP-A水平组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8例,其中7例行PC I治疗,1例行CABG治疗,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6.7%(8/30);低PAPP-A水平组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3例,其中2例行PC I治疗,无CABG治疗者,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33%(3/90),高PAPP-A水平组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低PAPP-A水平组(P<0.05)。随着血清PAPP-A水平的升高,6个月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病危险性随之上升,2组之间存在正向中等强度联系(OR=3.62,95%CI=1.83~6.21,P<0.05)。结论血清PAPP-A水平可作为MS患者有价值的预测指标,对筛选MS患者中高危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