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获得随访的18例患者,其中男性i2例,女性6例;年龄29~55岁,平均41.5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4例,交通伤4例,2例同时合并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结果1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均获得骨性愈合,无一例发生神经、血管损伤,无感染,无内固定失败。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2例,良4例,中2例,优良率为88%。结论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直视下进行骨折的复位固定,便于操作,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联合腓骨头上入路治疗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16例累及后柱的SchatzkerV型或VI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后内侧入路联合腓骨头上入路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通过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恢复。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5~24个月,平均(16.89±2.73)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骨折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没有出现复位丢失、塌陷,内固定断裂、松动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伸活动度90°~135°,平均(115.51±12.71)°。参照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分,得分68~95分,平均(87.31±8.57)分,优9例,良6例,中1例,优良率93.75%。结论后内侧入路联合腓骨头上入路是治疗累及后柱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创伤较小的入路,其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6月~2012年8月,我科对20例累及后柱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联合入路复位固定,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21~54岁。左侧11例,右侧9例。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Ⅱ型5例,Ⅲ型4例,Ⅳ型6例,Ⅴ型3例,Ⅵ型2例,均为闭合骨折。入院后常规X线片、MRI、CT扫描及三维重建检查。伤后至手术时间3~10 d。1.2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Ⅱ、Ⅲ型骨折采用前外侧切口联合后内侧倒L形切口,前外侧切口起于关节间隙上1.5 cm、髌骨外侧2 cm向远端  相似文献   

4.
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手术治疗的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23~60岁,平均40.4岁.闭合性骨折30例,开放性骨折2例.合并前十字韧带止点撕脱骨折2例、后十字韧带止点撕脱骨折3例.后外侧柱伴内侧柱骨折6例,采用后外侧+前内侧入路;后内侧柱伴内侧柱、外侧柱骨折7例,采用后内侧+前外侧入路(其中2例辅以前内侧小切口);后内侧柱伴外侧柱骨折11例,采有后内侧+前外侧入路;后内侧柱伴后外侧柱骨折3例,采用后内侧+后外侧入路2例、单纯后内侧入路1例;后内侧柱、后外侧柱伴外侧柱骨折5例,采用后内侧+前外侧入路3例及后内侧、后外侧+前外侧入路2例.行骨折复位钢板固定.结果 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0.7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5.9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8.1周.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13.3°;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优22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28/32).结论 对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经膝关节后内侧、后外侧入路可获得满意的复位效果,钢板固定可有效重建胫骨平台后柱的稳定性,允许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柱外侧的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改良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17例累及后柱外侧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结果术后1例出现伤口渗液,分泌物培养无明显细菌,经创口清创及多次换药后愈合。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1~23个月。12~20周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伸直-5°~3°,屈曲95°~135°;采用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放射学评分评价疗效:优11例,良5例,可1例;采用HSS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标准评估疗效:优12例,良4例,中1例。结论改良前外侧入路在治疗累及后柱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中具有入路熟悉、安全、复位及固定效果可靠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术后即刻、12个月的胫骨平台内翻角(TPA)、胫骨平台后倾角(PA)。采用HSS膝关节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本组均获12~20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术后12个月HSS膝关节评分73~92分,平均(82.4±6.8)分,ROM平均为(121.6±1.2)°。术后即刻与12个月TPA、PA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可治疗广泛而复杂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采用双切口对于后内侧和后外侧骨折复位和固定都较充分,对软组织创伤较小,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内侧加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运用胫骨平台三柱分型,联合内侧加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采用内侧加前外侧入路,应用"T"形、"L"形钢板或桡骨远端"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涉及胫骨平台三柱骨折,共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9~52岁,平均39.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8~12 d,平均9 d。末次随访按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方法评定疗效及测量胫骨平台的内翻角、后倾角、股胫角。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11 h,术中出血量平均452 ml,平均住院时间22.3 d,20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4.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6.1个月。20例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股胫角术后3 d分别为(86.1±2.7)°、(10.7±1.6)°、(168.0±4.7)°,术后1年分别为(84.1±3.2)°、(13.7±1.9)°、(170.0±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按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方法评定疗效:优11例,良6例,中2例,差1例。术后无神经及血管损伤,术后1例出现局部感染,1例发生切口皮缘部分坏死,均经保守治疗痊愈。4例术后出现小腿内下方感觉麻木,无螺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效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内侧加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能够术中不更换体位,术后获得更优良的解剖复位和更坚强的固定,有利于膝关节早期功能的锻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4月收治的累及胫骨平台后侧部分骨折的患者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龄242012年4月收治的累及胫骨平台后侧部分骨折的患者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龄2457岁,平均(41.6±2.3)岁。按"三柱理论"分型:单纯后柱骨折4例,双柱骨折17例,三柱骨折13例。单柱骨折予以单纯后路倒"L"型入路,双柱骨折予以后路倒"L"型或联合前外侧入路,三柱骨折予以后侧联合前外侧手术入路,随访期间测量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按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法(HSS)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34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7岁,平均(41.6±2.3)岁。按"三柱理论"分型:单纯后柱骨折4例,双柱骨折17例,三柱骨折13例。单柱骨折予以单纯后路倒"L"型入路,双柱骨折予以后路倒"L"型或联合前外侧入路,三柱骨折予以后侧联合前外侧手术入路,随访期间测量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按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法(HSS)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34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8.5±3.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426个月,平均(18.5±3.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423周,平均(16.3±1.8)周。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117.5°±8.6°,所有患者术后即刻与术后1年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无统计学差异,末次随访时HSS评分:优19例(55.9%)、良10例(29.4%)、一般3例(8.8%),差2例(5.9%),优良率为85.3%。[结论]对于累及后侧份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按照"三柱理论"进行分型及治疗,可获得稳定的解剖复位及坚强内固定,可早期行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入路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PMF-TP)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PMF-TP患者80例,依据完成手术的不同路径,每组40例,常内组给予常规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改内组给予改良髌旁内侧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骨折复位、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改内组术中出血量、手术、住院、负重锻炼、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常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内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常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内组术后6个月骨折复位、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常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髌旁内侧入路较常规的后内侧入路相对简单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8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入路方式进行内固定,观察组经内侧入路放置钢板进行内固定,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Lysholm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Lysholm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率4.17%,对照组为25.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应用经内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手术入路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PMF?TP)的疗效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PMF?TP患者80例,依据完成手术的不同路径,每组40例,常内组给予常规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改内组给予改良髌旁内侧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骨折复位、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改内组术中出血量、手术、住院、负重锻炼、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常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内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常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内组术后6个月骨折复位、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常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髌旁内侧入路较常规的后内侧入路相对简单且安全。  相似文献   

12.
后外或后内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采用膝关节后外经腓骨小头切除入路、后内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间,共收治涉及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10例,其中1例采用单纯后外切除部分腓骨小头入路;5例采用膝关节后外经腓骨小头切除联合前方入路,4例采用胫骨平台后内联合前方入路,直视下复位骨折,桡骨远端支撑钢板固定。结果随访24~40周(平均33.5周),10例全部痊愈。平均X线愈合时间16周。术后24周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80~93分,平均84.5分。术后1例患者出现腓总神经麻痹,经营养神经治疗三周后恢复,全部病例无切口感染及皮缘坏死,尤螺钉松动、断裂以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膝关节后外经腓骨小头切除入路、后内入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具有手术野暴露清楚、准确解剖复位、内固定安置方便、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双髁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双髁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后内侧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13例胫骨后侧平台双髁骨折患者资料,男8例,女5例;年龄26~62岁,平均(41.5±6.6)岁;左侧7例,右侧6例。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倒“L”形切口,后内侧髁使用胫骨后内侧解剖锁定钢板或“T”形加压钢板固定,后外侧髁使用3.5 mm“T”形接骨板支撑固定,骨缺损明显者使用同种异体骨填充支撑关节面。术后根据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术后12个月按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术后通过X线及临床检查判断骨折愈合时间,记录并发症及相应转归。结果 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4个月,平均(20.8±9.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 X线愈合时间12~24周,平均(15.6±5.2)周。术后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为1~18分,平均15.8分;其中优7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4.6%(11/13)。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26~48分,平均(38.2±7.8)分,上升至术后12个月时的56~92分,平均(85.2±7.8)分;其中优9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4.6%(11/13)。膝关节活动度95°~130°,平均118°。术后6个月出现膝关节慢性疼痛2例,其中1例X线片示膝关节间隙轻度变窄,诊断为创伤性关节炎,经口服非甾体类药物及关节内注射施沛特后膝关节疼痛部分缓解;另1例X线片示膝关节间隙无明显变窄,仅口服非甾体类药物即可缓解疼痛。末次随访,无一例发生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双髁骨折近期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应用后内侧入路治疗后内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后侧入路治疗后内侧胫骨平台骨折11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采用单一的后方入路T形钢板内固定。结果复查期限为1~8 a,所有患者均取得优或良的结果,且采用这种方法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后侧入路T形钢板内固定是治疗后内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后外侧和后内侧切口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胫骨平台后髁骨折主要为膝关节屈曲位受到轴向暴力造成胫骨平台后髁在冠状面上的劈裂,严重者伴随着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此类骨折临床上较为少见,而手术治疗时由于胫骨上段后外侧腓骨头的阻挡,显露与复位均较困难,治疗效果欠佳。笔者自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11例此种骨折患者.均采用后内和后外侧人路直视下复位内固定治疗.获得满意的复位和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冠状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胫骨平台后髁冠状位骨折患者采用经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显露骨折,行T形钢板固定,对关节面塌陷者予以植骨。结果骨折获解剖复位12例,一般复位4例。16例均获随访,时间12~30个月。骨折于术后6~9个月达临床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无内固定失效、关节僵硬、创伤性骨关节炎、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根据Merchant评分系统评定膝关节功能:优13例,良2例,可1例。结论采用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冠状位骨折可在直视下复位关节面,固定牢靠,术后可早期行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累及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手术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1例累及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28~59岁,平均42岁。三柱骨折26例,外侧柱+后柱骨折8例,内侧柱+后柱骨折1例,单纯后侧柱骨折6例。骨折复位固定顺序是后柱-内侧柱-外侧柱,先俯卧位经后内侧入路复位固定后侧柱,再仰卧位处理其他柱骨折。随访期间对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进行测量,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41例患者均获满意随访,随访时间12~15个月,平均12.5个月。术后6个月复查时,X线及临床检查提示骨折均获临床愈合,未见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患者在疼痛及患膝关节活动度方面较术后3个月有显著改善。术后末次随访时HSS评分优良率81%。术后3例发生切口表浅感染,1例出现足底麻木症状,1例膝关节屈曲90°。结论手术采用后内侧入路,必要时联合其他入路能有效复位固定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并发症低。三柱分型对手术方案的设计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前外侧加后内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前外侧加后内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68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42例,女26例;年龄22~64岁,平均42.3岁;左侧24例,右侧4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5 d,平均7.4d.所有患者胫骨平台骨折均采用前外侧加后内侧入路,外侧采用T型或L型钢板、后内侧采用重建钢板或桡骨远端T型钢板固定治疗.末次随访时按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定疗效. 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3.13h,术中出血量平均为526.7 mL,住院时间平均为20.4d.68例患者术后获12 ~ 38个月(平均18.8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4~8个月,平均6.7个月.68例患者术后即刻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股胫角平均分别为87.3°±1.5°、12.0°±2.5°、170.0°±2.5°,术后1年平均分别为86.8°±1.2°、13.0°±1.8°、171.0°±1.7°,以上项目术后即刻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定疗效:优36例,良24例,中6例,差2例,优良率为88.2%.本组患者无神经及血管损伤、深部感染、内固定物松动或裂断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采用前外侧加后内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达到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及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目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治疗SchatzkerV、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2006年5月至2013年5月,采用外侧经皮插入锁定钢板固定联合后内侧入路小切口螺钉或支撑钢板固定治疗SchatzkerV、VI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8例。结果28例患者均获得16-27个月(平均19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根据Ghazavi改良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疗效优11例,良12例,可5例,优良率达到82.14%。结论外侧经皮插入锁定钢板固定联合后内侧小切口螺钉或支撑钢板固定治疗SchatzkerV、VI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骨愈合率高的特点,降低了手术并发症,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