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畔  张筠  程嘉璐 《规划师》2023,(3):44-50
推进公共服务设施高质量、多样化发展是“十四五”时期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人本化水平的重要内容。社区作为城乡生活的基本单元,是与城乡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空间。文章指出当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还存在静态规划建设标准和管理方式与社区动态需求不匹配,普适化供给模式与不同区域社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不匹配,以及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空间韧性不足等问题。同时,以南京市为例,针对其社区发展的实际问题,分别从全周期、全域空间治理以及多情景风险治理3个视角分析了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特征,提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治理应从强化时间弹性动态调控供给重点、强化空间弹性精准匹配供给模式、强化情景弹性灵活转变治理方式3个维度入手,实现由“刚性”管控向“弹性”治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通过IWOM数据量化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便民服务4类市场主导型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能力,同时构建基于NA-MCR模型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供需匹配框架,并以北京市回天地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在供需强度分布上,回天地区东西两侧各形成1~2处高强度供给区,需求空间强度分布相对分散;(2)在综合供需空间匹配上,回天地区公共设施的供需匹配度和匹配模式存在一定空间分异,该现象由高口碑分值设施过于集中的分布和低适宜性步行空间的负面影响所致;(3)在分类空间匹配上,除便民服务类外,回天地区其他3类设施在匹配度方面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3.
在上海市社区分异和老龄化程度日趋加深的背景下,选取上海市6个不同类型的高密度且老龄化社区,基于网络分析法计算设施步行可达性的评价指标.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社区间存在明显的设施可达性差异,且与社区区位明显相关;不同类型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间亦存在明显的可达性差异;此外,问卷调研结果显示,不同社区居民对设施可达性的满意度存在差...  相似文献   

4.
周滔  游敏 《工程管理学报》2021,35(4):36-041
为促进城市新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提升新区发展质量,基于重庆市2016、2019及2021年POI数据,利用区位基尼系数法、标准差椭圆法、平均最近邻分析法及核密度估计法等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中心城区外围圈层城市新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重庆市中心城区外围圈层城市新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先增加后减少,盈利性公共服务设施下降幅度更加明显;总体分布不均衡,但逐渐向均衡化方向发展,盈利性公共服务设施不均衡性更强;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呈现"东北-西南"发展方向,但方向性逐渐减弱,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扩散性更强但方向性更弱;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显著集聚,盈利性公共服务设施集聚性更强;"多核"态势明显,北区集聚程度最高,西区发展速度最快,两类公共服务设施在西区分布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5.
方遥  王伟杰  张宇 《华中建筑》2022,(11):75-80
既有社区商业设施不仅是城市商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居民邻里交往、展现社区活力的重要场所。该文选取南京市玄武区的锁一社区和营苑社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首先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归纳比较社区商业设施的空间分布现状;其次综合运用百度人口热力图、商业地域密度分析法、缓冲区分析法等方法,从交通区位、居民活动、商业关系三个方面分析社区商业设施的分布特征;最后从行业类型数量、建筑规模控制、空间布局引导三个角度,对既有社区商业设置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6.
裘知  王玥  王竹  戴晓玲 《新建筑》2023,(4):131-136
围绕空间吸引力视角下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配置问题进行研究。以安徽省H镇为例,首先将设施按照运营主体和使用状态分为政府支持型在用、自主运营型在用、自主运营型闲置三类,采用平均最近邻的方法分析其聚集特征,进而判定三类设施的空间吸引力程度。然后,对小城镇均质空间和被设施使用人群影响后的非均质空间分别建构空间句法模型,并与现状比对,发现由设施引起的使用者路径变更引发了空间吸引力变化,继而影响设施使用状态的动态规律。最终提出以设施布局带动空间活力的配置思路,旨在为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配置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如何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成为创建老年友好型城市及社区的重要内容。文章采用专家咨询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公共服务设施友好指数体系,确定了不同指标的权重系数;同时,利用从不同途径获得的POI数据,分析了江西省各地级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情况,相对较低且各城市分布不均衡的公共服务设施友好度值也反映出江西省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率低、地区差异大的特征。文章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老年友好度分析,探寻了一种新的思路,为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布局和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居家养老模式成为老年人的主要选择,社区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与活动的主要场所。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蔚秀园小区、科春社区和科育社区三个案例地的社区菜园为例,探讨社区环境与老年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在实地研究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社区环境自发性的适老化营造与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张鑫颖  王卉  王雷 《华中建筑》2022,40(5):84-88
合理高效的配置基层公共服务设施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点.目前我国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现象明显,社区的区位、土地利用形态、社会属性等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需要进一步研究各类居住空间的特点、社会属性以及与基层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的关联.该文以北京中心城区为例,利用POI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四类典型街道进行调研,研究公共服务设...  相似文献   

10.
王霁轩 《城市建筑》2023,(1):140-142+204
面对老旧住区公共空间优化升级的发展势头,本文立足于羊耳峪西区住宅小区公共活动场所空间划分和附属设施改造升级,利用现场调查、数据统计、图纸分析、文献调查等方法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和使用状态的合理性进行剖析,并运用活动主体创造活动事件,活动事件强化活动场所,活动场所又吸引活动主体的客观规律,研判了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的合理性并提出相关改造优化建议,为后人对老旧社区改造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是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以《常州市主城区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为例,在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特色进行了梳理,力图通过新一轮规划布局,逐步推行"一居一楼"的基层社区中心模式,打造重点民生工程,满足居民的各类需求。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上海市长宁区的规划实践,针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特点,探讨了在上海中心城以建成区为主的地区,编制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技术要点和重点内容,以及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常规城市规划体系的衔接。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研究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体系,促进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提高美丽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研究以宜居为前提,结合具体案例从设施类型确定、设施配置分区及规模研究等方面探讨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安全和灾害风险防范,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国际减灾会议(IDRC2007)中明确把"灾害风险认知"研究作为未来灾害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提升灾害风险认知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减小灾害风险带来的损失。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居民则是社区的细胞,居民灾害风险意  相似文献   

15.
社会阶层化下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可接近性以及居民享有公共服务的空间公正,对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平规划与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以兰州市为例,通过网络爬虫工具获取中心城区商品房居住小区和公共服务设施数据,运用分层聚类分析将居住小区划分为不同社会阶层,再运用ArcGIS渔网工具将研究单元划分为273块空间单元,然后构建模型识别不同空间单元的社会阶层属性,计算不同阶层内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接近性和社会公正性。结果表明:(1)社会阶层呈"中心-高阶层、外围-低阶层"的圈层结构;(2)不同社会阶层获取公共服务的差异性显著,中产阶层获取公共服务的能力最强,贫困阶层最弱;(3)拥有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的社会阶层由多到少依次为精英阶层、中产阶层、低产阶层和贫困阶层,精英阶层优势十分明显。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距离城市中心越远越稀疏,具有显著的"核心-边缘"特征;(4)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公正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精英阶层、中产阶层、低产阶层、贫困阶层,各阶层享有公共服务资源的"贫富"差距悬殊。整体来看,空间公正与社会公平也存在明显的边缘"弱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研究对我国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规范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以《广州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范》修订工作为例,制定切实可行、符合广州市发展的公共服务设施标准,提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应遵循特性、弹性和可操作性的设置原则,在社区公共服务标准中制订分级配置体系、设施弹性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是社区活动空间要素之一,也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空间载体,在社区向人性化的、邻里活跃的转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当前苏州美之苑社区的调查研究,以公共服务设施为着眼点,对美之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旨在增加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提高社区活动空间活力,提出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多样性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城市规划中,传统基于"城市-片区/管理单元-社区"三级的公共服务配置体系,虽能对应人口规模快速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并且便于管理和实施,然而却具有公共服务设施共享性较弱、人的差异化需求难以满足等问题。文章以涡阳县城南新区为例,以慢行、水系绿化、公共服务等搭建总体空间结构,提出构建半径800~1 000 m的社区生活圈,在此基础上引导社区服务设施沿宜居生活道路集聚,提倡设施的综合设置和共享使用,注重设施与生活相关要素的互动,打造乐活街区。基于生活圈的社区公共服务配置为城市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社区建设模式和推动更新的触媒作出了先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城镇化的下半场,以人为本、存 量规划和集约发展成为当下城市的主旋律,作 为承载城市记忆的老城区社区生活圈亟待更新 优化。以宜宾市老城组团为例,采用连锁网络模 型和基于真实路网的设施可达性分析等方法,结 合10大类公服设施POI数据、当地居民对设施的 重要性评价数据,对研究区域进行了10分钟社 区生活圈的测度探索,并在测度结果的基础上, 以生活圈为视角提出了相应公服设施的优化及 择址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宜宾老城共可 划定出4个10分钟社区生活圈,平均用地规模较 小于平原、省会、特大型城市;第二,4个生活圈 整体都存在公园广场、社会福利、科教文化这3 类设施数量较为欠缺及覆盖范围较小的共性问 题;第三,各生活圈生活便利度差异明显,发展不均衡。未来宜侧重优化过渡区、边缘生活圈欠缺设施;第四,基于设施覆盖率及居民可达程度 考虑,每个生活圈宜提供中心度前三的地块中心点作为10分钟层级设施的推荐设置点。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高品质,高标准建设新城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新城吸引力,促进新城发展".由此,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成为北京各新城规划中一个重要专项内容,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