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和反复发作的脑病 ,以神经生理功能紊乱及病态行为如强制性的药物使用及持久的心理渴求为特征。认知功能是大脑高级皮层功能的重要内容 ,包括大脑精神 /智力活动的各个方面 ,如感知觉、记忆、言语、抽象思维等。认知功能障碍则包括这些大脑高级功能的障碍 ,是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能力的降低 ,是脑功能异常的指征。因此 ,大脑出现器质性病变时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大量研究已证实 ,阿片依赖患者存有较明显的认知缺陷。现就近几年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一、神经影像学 (CT、MRI)、病理学研究自从Wolters等在 1982首次发现海…  相似文献   

2.
王小玉  张干  苗青 《安徽医学》2018,39(5):622-624
事件相关电位( 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 P300 主要反映认知过程中大脑注意、记忆等信息加工过程的电生理变化,目前主要用于认知功能评估,特别是在神经及精神疾病中的应用. 近年来,P300在各种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精神病(各种病因的痴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亨廷顿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脑损伤等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 P300能够记录患者的工作记忆、选择性注意、决策等认知和心理加工过程,可快速敏捷地反映出大脑应对刺激时认知功能的综合加工过程,与人类认知功能和神经心理活动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军事心理应激水平与军人心理弹性、认知偏向及积极情绪的关系.方法 采用军事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文版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C)和正负性认知偏向量表(APNIS)对536名二炮某部官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①心理应激总分与负性情绪、负性认知偏向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0.41,P<0.01);与正性情绪、心理弹性和正性认知偏向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29、-0.30、-0.27,P<0.01).②心理应激高分组与低分组在心理弹性、正负性情绪、正负性认知偏向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③负性情绪、负性认知偏向、正性认知偏向和积极情绪可有效预测军事心理应激水平,总解释率为36%.④积极情绪在正性认知偏向对心理应激水平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心理弹性与心理应激水平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军人心理应激水平与其心理弹性、正负性情绪和认知偏向密切相关.积极的情绪、合理的认知以及心理弹性的增加都有助于缓减军人心理应激症状,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脑与行为、心理的关系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尤其是近几年随着脑功能成像技术、认知神经科学、分子神经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形成了脑认知功能研究的新热潮.一、脑认知功能的研究1.大脑各部分认知功能认知功能包括感觉、知觉、注意力、记忆、理解、语言和思维,它是人体大脑高级机能的重要功能之一,认知活动是非常复杂的脑活动过程,大脑损伤,除产生肢体功能障碍外,多伴有情感、记忆力和定向力等认知功能障碍.自从十九世纪中期医学临床观察在额叶发现Broca区以后,人们逐渐形成了大脑的不同部位有着不同认知功能的概念,而且有关大脑的不同区域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某部新兵集训2个月时应激水平、情绪体验特点与情绪调节方式和认知偏向的关系.方法 采用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ychological stress self-evaluation test,PSET)、正性负性情感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情绪调节方式问卷(emotion regulation scale,ERS)和正性负性认知偏向量表(attention 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ventory scale,APNIS)对某部集训期新兵1 600人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 ①某部新兵心理应激T分为(50.04±10.00).不同文化程度新兵心理应激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25,P<0.05).②心理应激高分组在负性情绪、负性认知偏向和表达抑制上均显著高于心理应激低分组(P<0.01),在正性情绪、正性认知偏向和认知重评上显著低于低分组(P<0.01).③总体心理应激水平与正性情绪、正性认知偏向和认知重评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0.32、-0.21,P<0.01);与负性情绪、负性认知偏向和表达抑制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8、0.34、0.12,P<0.01).④正性情绪、负性情绪、负性认知偏向和正性认知偏向可有效预测心理应激水平,总解释率为37.6%.⑤认知重评在正性情绪与心理应激水平之间起调节作用.结论 新兵的心理应激水平与情绪体验特点、情绪调节方式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心理因素对疾病和医疗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的大脑对客观事物反映获得的“认识”是生理上的或/和心理上的“认知”,它是来自客观的社会环境信息经大脑的分析、编码、检索、比较处理而产生主观思维的认知,所以人的心理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和观念形态,它与人的生理有着密切的、必然的联系。这种心理与生理的相互影响,也必然反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医疗活动中。  相似文献   

7.
脑认知功能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致力于脑与行为、心理的关系的研究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尤其是近几年随着脑功能成像技术、认知神经科学、分子神经生物学的飞速发展 ,国内外形成了脑认知功能研究的新热潮。一、脑认知功能的研究1.大脑各部分认知功能认知功能包括感觉、知觉、注意力、记忆、理解、语言和思维 ,它是人体大脑高级机能的重要功能之一 ,认知活动是非常复杂的脑活动过程 ,大脑损伤 ,除产生肢体功能障碍外 ,多伴有情感、记忆力和定向力等认知功能障碍。自从十九世纪中期医学临床观察在额叶发现Broca区以后 ,人们逐渐形成了大脑的不同部位…  相似文献   

8.
事件相关电位(ER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事件相关电位(ERP)就是当人对客体进行认知加工(如注意、记忆、思维)时,通过平均叠加从头颅表面记录到的大脑电位.ERP是一种特殊的诱发电位,它反映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改变,因此,有人将其称作是"认知电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心理调节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大脑中动脉闭塞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头针联合心理调节治疗,均连续治疗6周。治疗6周后,比较2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MoCA、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MoCA、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血浆粘度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血浆粘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安全性方面: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5/3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3/30)。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联合心理调节能够明显改善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降低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运用并行过程模型(EPPM)探讨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认知评价的作用机制。方法 2021年8月~2022年3月面对面访谈法调查31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社会支持、糖尿病痛苦、心理韧性对健康认知评价的影响途径。结果 调查对象的平均健康认知评价得分为48.25分。其中有害/失去维度得分最高,为17.32分。社会支持对糖尿病痛苦、心理韧性的效应分别为-0.169(P=0.012)、0.386(P<0.001)。糖尿病痛苦、心理韧性对健康认知评价的直接效应分别为0.149(P=0.011)、0.833(P<0.001)。心理韧性对健康认知评价的中介效应为-0.169(95%CI:-0.311~-0.001),其中糖尿病痛苦的中介贡献率为16.9%。结论 调查对象的健康认知评价处中等水平,多为负性评价。心理韧性可通过糖尿病痛苦间接影响健康认知评价,社会支持可影响糖尿病痛苦及心理韧性,应鼓励提高患者亲属及医务工作者的支持,加强积极应对方式的教育,同时强化对消极情绪危害的认识,从而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和反复发作的脑病,以神经生理功能紊乱及病态行为如强制性的药物使用及持久的心理渴求为特征.认知功能是大脑高级皮层功能的重要内容,包括大脑精神/智力活动的各个方面,如感知觉、记忆、言语、抽象思维等.认知功能障碍则包括这些大脑高级功能的障碍,是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能力的降低,是脑功能异常的指征.因此,大脑出现器质性病变时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大量研究已证实,阿片依赖患者存有较明显的认知缺陷.现就近几年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心理弹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海军官兵疲劳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心理弹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海军官兵疲劳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抽取海军某部846名现役军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量表(CERQ-C)、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文版多维疲劳量表(MFI-20),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与海军官兵疲劳反应呈正相关(P<0.01),心理弹性3维度与海军官兵疲劳反应均呈负相关(P<0.01);心理弹性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均可独立解释疲劳反应方差变异,其中自强(β=-0.206,P<0.05)、适应性策略(β=-0.229,P<0.01)对海军官兵疲劳反应有负向预测作用.非适应性策略(β=0,406,P<0.01)对海军官兵疲劳反应有正向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在适应性策略和海军官兵疲劳之间的中介效应值为0.53×(-0.36)=-0.19,z=7.02;在非适应性策略和海军官兵疲劳之间的中介效应值为(-0.30)×(-0.36)=0.108,z=5.12.结论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既可以直接影响海军官兵疲劳反应,也可以通过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发挥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认知功能水平与脑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对90例LA患者进行颅脑MRI、神经心理学与TCD检查,根据评分将其分为3组:无认知功能障碍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和痴呆组。运用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来研究LA患者不同认知功能水平与大脑中动脉(MCA)搏动指数(PI)、平均血流速度(Vm)的关系。结果 PI在无认知功能障碍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和痴呆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I与LA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为正相关关系(r=0.688,P<0.01)。Vm在三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患者认知功能水平与大脑中动脉PI有关,PI值越大,LA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越重。LA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与大脑中动脉Vm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学已经从过去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必须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可见心理因素在健康中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们在生活中如果心理失衡,久之可使神经系统(特别是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并可影响大脑内的生物化学(神经递质)、内分泌、免疫水平的改变,使机体、器官功能失调,从而引起相关的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医学已经从过去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必须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可见心理因素在健康中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们在生活中如果心理失衡,久之可使神经系统(特别是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并可影响大脑内的生物化学(神经递质)、内分泌、免疫水平的改变,使机体、器宫功能失调,从而引起相关的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6.
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s)是一种重要的高级认知加工过程,是个体在行为活动过程中,将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进行灵活整合以及协同操作的功能,包括注意和抑制、任务管理、计划、监控以及编码等.多种神经心理评估方法应用于对大脑执行功能的测量,如用于测量能力的河内塔实验、测量抑制控制的反应/不反应任务以及Stroop色词干扰测验(Stroop Color Word Interference Test)、测量认知灵活性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以及连线测验(Trial making test,TMT)、评估语词流畅性的语音词语流畅作业(Phonemic Verbal Fluency Test)等,WCST、语音词语流畅作业以及Stroop色词干扰测验是常用于测量执行功能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个体化认知行为干预联合现况-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对前列腺癌术前化疗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前列腺癌术前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法分为个体化联合组42例和SBAR模式组38例。SBAR模式组采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心理干预,个体化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个体化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心理应激反应、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结果干预后,两组心理状况、心理应激反应、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得分较干预前改善(P<0.05)。 干预后,个体化联合组各指标优于SBAR组(P<0.05)。结论个体化认知行为干预联合SBAR沟通模式有利于前列腺癌术前化疗患者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驻不同海拔的高原军人认知灵活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某部不同海拔官兵679人,采用认知灵活性量表(cognitive flexibility inventory,CFI)、正负性认知偏向量表(attention 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ormation scale,APNIS)、积极情绪-消极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ychological stress self-evaluation test,PSET)及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分析认知灵活性与人口学特点、心理应激、认知偏向及情绪的关系,比较各海拔(1500 m、3000 m、4200 m)对官兵认知灵活性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676份,其中1500 m海拔组与4200 m海拔组官兵认知灵活性仅与文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3000 m海拔组官兵认知灵活性与文化程度、年龄、婚姻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不同海拔官兵认知灵活性与心理弹性、正性认知偏向、积极情绪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负性认知偏向及心理应激、消极情绪呈明显负相关(P<0.05).正性认知偏向、积极情绪及乐观性、力量性对认知灵活性有正向预测作用;负性认知偏向与消极情绪对认知灵活性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不同海拔官兵认知灵活性存在差异,认知灵活性与心理弹性、正负性认知偏向、情绪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认知控制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事件相关电位(ERP)是反映认知过程中大脑神经电生理改变的客观电生理指标,而ERP的N_2波反映的是大脑的认知控制功能,大脑额颞叶皮质是认知控制功能的主要神经基础,顶枕叶皮质参与认知加工过程,个体的认知控制功能足大脑多个皮质功能区协同整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就不同刺激范式下N_2波特征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学习与记忆是大脑主要的高级神经功能活动过程.传统的实验心理学认为,学习是指获得经验,记忆则指经验的印记、认知与回记.学习过程是神经系统有关部位暂时联系的建立,记忆是其痕迹的保持与恢复.近代生理心理学则进一步认为,学习是指经验信息(行为习惯、感知、思维)的获得或发展,记忆是经验信息的储存和提取(再现),学习与记忆是两个不同又密切相关的神经活动过程.近十几年,学习记忆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为脑科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研究的热点.学习记忆研究广泛采用认知心理学、分子生物学和其他神经科学的各种方法,对人类"脑与行为"这一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的、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验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也是长期致力于各种心理活动的研究和观察,从对人类行为和复杂心理学活动的内视(introspection)研究,转向定量化地对一些可以观察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如对知觉、记忆、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甚至意识本身进行研究,比如将复杂的行为和心理功能分解为不同的认知亚成分(模块,modularity),极大地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现人们已可以对感觉、运动的表象等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行直接的实验研究,加深了对各种认知和心理内在活动的理解;行为学的实验建立了各种心理行为的认知模型,加速了学习记忆的研究,揭开了大脑工作机制研究的新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