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淮海战役是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一次战役。在战役期间,《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对战役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宣传报道。其重点报道了淮海战役三个阶段中的人民解放军获胜和国民党军溃败情况、投诚起义的国民党官兵情况、共产党对国民党军的思想政治工作情况、共产党员和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事迹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前线的情景等。这些宣传报道对鼓舞人民解放军士气、各个击破敌人,鼓励民众支援全国解放事业以及取得最后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陈娟 《文教资料》2014,(16):77-79
晋冀鲁豫《人民画报》创办于1946年8月的解放战争时期,由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领导下的人民画报社编辑出版,1948年5月终刊。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共出版画报八期,增刊一期。这份画报在晋冀鲁豫解放区有重大影响,而且为整个中国解放区摄影画报出版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文重点分析《人民画报》的编辑方针及内容特点。  相似文献   

3.
维佳 《下一代》2009,(9):F0004-F0004
王昆,从艺70年,歌剧《白毛女》首演喜儿。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血与火的战地服务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王昆始终站在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最前沿。  相似文献   

4.
《人民日报》作为我国主流媒体,从1950年5月份开始,逐渐把“六一”儿童节的报道作为全国人民了解儿童问题的一个重要窗口。但在建国初期,“六一”儿童节的报道,也体现了其报道的某些特征和不足。  相似文献   

5.
《人民日报》在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动员中始终以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为主题,把广泛性与典型性结合起来,既全面报道全国各地、各界、各阶层的抗美援朝运动,又深入宣传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先进人物;把综合性与专题性结合起来,既有抗美援朝运动动态的综合报道,又有社论、述评、时评、经验介绍等专题性的文章;把持久性与时效性结合起来,进行了长达三年多的宣传报道,在持久的宣传中《人民日报》又十分注意新闻的时效性,让全国人民尽快了解抗美援朝的发展情况。通过《人民日报》广泛、深入的宣传,推动了抗美援朝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曾被人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铁笔”、“圣手”,是一位具有民族化、大众化艺术风格的人民艺术家。早在全国解放以前,边区文艺界就提出“赵树理方向”问题,并且把它“作为边区文艺界开展创作运动的一个号召”(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载1947年8月10日《人民日报》)。周扬同志也在《论赵树理的创作》一文中指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赵树理同志的作品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创作上实践的一个胜利”(1946年8月26日《解放日报》)。就是这样一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7.
解放战争时期河南人民踊跃支前,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地处中原的河南依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解放战争战略形势的变化,构成了解放战争时期河南人民支前的鲜明特点:支前工作经历了由分散领导到统一领导的过程,支前时间长、地区广、成绩大,参加支前阶层广泛。  相似文献   

8.
党报宣传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舆论工作的重点。《冀中导报》作为冀中区的党委机关报,以宣传党中央的政策方针为己任,始终坚持把党的指示精神作为核心指导,自觉自主地反映和指导党的各项实际工作,借社论表明党报的无产阶级立场,以系列报道弘扬军民“抗蒋”主旋律,在冀中区的思想宣传阵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报的宣传实践不仅实现了广泛的群众动员,增强了冀中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为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还间接引导了国统区的民主运动,赢得了国统区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好感,是冀中党报宣传工作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9.
自1993年秋冬以来,《夏令营中的较量》(以下简称《较量》)一文被广泛转载介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一个被热烈讨论的公众话题,尤其是《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插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和《羊城晚报》的报道影响很大,对推动教育改革和优化孩子成长环境起了积极作用。 然而,1994年3月5日《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以第一版整版篇幅刊登了该报记者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宜宾学院学报》2019,(3):111-117
雾霾议题日益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和新闻媒体报道的重点,性质相同而区域不同的《人民日报》和《四川日报》对雾霾议题建构有不同。《人民日报》因其立足全国,注重报道内容全面与均衡,报道相对科学理性,善于使用评论进行引导,用词较为直接准确;而《四川日报》因区域事件影响呈现较强的偏向性,更多以数据和引述客观表现事实,在用词上也较为隐晦。媒体只有全方位、深度、客观地报道与分析雾霾现状、成因及整治措施才能让受众更信服,从而在雾霭整治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不同历史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不同的人权主张.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开展工人运动和维护工人、农民的权益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通过的《宪法大纲》,规定了人民应享有的种种权利,是百余年来中国宪政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争取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作为最迫切的任务,在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民主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保障人权的施政纲领和法律条例.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人权主张集中在废除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实行人民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权利方面.建国初期通过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奠定了新中国宪法的基本模式和框架,对中国宪法的发展和保障人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解放战争时期,河南省府开封市的各校学生积极投入到了反对外国干涉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汇入了全国人民的斗争洪流当中,在中国现代学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人民日报》在两岸关系的报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抽样分析,《人民日报》关于台湾问题的报道主要侧重于政治信息的报道,对经济、文化等信息的报道相对偏弱,报道形式略显单一。要进一步搞好《人民日报》的台湾信息报道,应重视加大信息量,突出经济、文化新闻的报道,改进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14.
武装力量是国家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组成。其任务是巩固国防,抵御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武装力量的主体,诞生于1927年8月1日,土地战争时期称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定名为人民解放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由单一的陆军发展成为包括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和其他技术兵种在内的合成军队。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五一年,正当我国刚刚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关头,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了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打响了建国以来政治思想战线上反修防修的第一个重大战役。在这场斗争中,毛主席为《人民日报》写了《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这篇极其重要的社论,深刻地揭露了《武训传》宣扬投降主义的反动本质和投降派武训的奴才嘴脸,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了批判投降主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  相似文献   

16.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它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任何时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特征表现出来.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人们比较重视大革命时期和抗战时期统一战线的研究,对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问题的研究都相对较少,为此,笔者对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柳卫民 《考试周刊》2014,(41):31-31
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我党领导的人民公安机关的发展阶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公安教育及其立法的探索发展时期。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公安教育及立法工作,不仅为我党解放战争时期的公安教育培训及法制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而且对新时期我国公安教育立法工作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功利性价值导向的角度出发.确立了文艺创作为人民服务的大众方向,指明了文艺创作为人民服务的正确路径,开创了文艺创作为人民服务的崭新境界,将中国民歌民谣创作思想与理论指导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使解放区抗战歌谣创作的价值观念、主题对象、艺术表现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继而导致中国抗战歌谣的革命嬗变。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在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的角逐中,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人口问题的实践中形成了计划生育的思想。三年困难时期前后,《人民日报》作为执政党的党报,对于计划生育这一思潮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关注,对计划生育这一社会萌芽思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报道,并呈现了一系列特点。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婚姻究竟属于私事呢?还是公事?本文利用1950年至1997年《人民日报》有关婚姻的报道,考察在中国对婚姻中的"私事"进行社会干预的变化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毛泽东时代和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媒体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在对待婚姻中的"公私"问题上观念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