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七、网络连接,车载电气系统 网络连接,车载电气系统如图17、图18及表8所示. 通过STAR 3,新款C级车型W206采用了新一代梅赛德斯-奔驰 EE架构.该架构采用层级结构.新架构的核心是以太网主干网,有以下特征: 带域计算机或网关的域专用架构; 显著提高的数据传输率; 梅赛德斯遥控服务扩展-多个控制单元的无线下载(...  相似文献   

2.
当前,智能汽车领域已经从传统的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进化为域控制器架构,如自动驾驶域、智能座舱域、底盘动力域等,中间件毫无疑问将加速这一进化过程.—方面,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正在加速;另—方面,国家工业软件的卡脖子战略已在眼前.零念科技站在这两个风口上,似乎在用发布会告诉整个行业:中国智能驾驶平台软件由零念科技定义.  相似文献   

3.
首先探讨了公路ATIS架构设计在整个规划流程中的定位、架构设计的目的、实施工作基础等问题。进而在对省域公路网管理现状进行共性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省域公路ATIS架构的逻辑层次划分机理。通过对集中式、分布式、混合式3种拓扑架构形式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推荐混合式拓扑架构可作为理想的省域公路ATIS架构形式。针对多数省域高速公路网与普通公路网管理分离的现状,构建了两种可适应于省域公路ATIS不同发展阶段的网络布局架构模式,并对各模式的优劣势进行了对比分析,指明了网络布局架构模式选择思路。研究成果具体指导了江苏省公路ATIS架构设计。  相似文献   

4.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由分布式控制往集成式控制方向过渡,逐渐采用域控制器。但对于传统主机厂开发域控制器不是一蹴而就之事,而是在现有平台和供应商体系中逐步升级开发。本文主要探讨传统燃油车的E/E架构往域控制与主干网方向演进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5.
随着汽车域集中式架构诞生,搭载智能芯片的汽车域控制器成为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的主控单元。域集中式架构依靠车载以太网相连接,计算节点广泛分布在多个域控制器的智能芯片内,需要一套面向服务架构的分布式并行计算模型将计算节点性能充分释放出来。本文开发了一套面向服务架构的轻量级通信中间件,并基于该服务通信中间件实现了分布式并行计算模型,得出了分布式计算分割系数计算表达式,研究了计算节点负载阶跃波动时对分布式并行计算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域控制器面向服务架构的分布式计算模型具备负载自平衡能力,能够对智能芯片运行时阶跃负载实现快速任务重分配,保证循环任务的计算开销耗时最小,计算周期最短。研究结果为汽车域控架构下分布式计算框架设计与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汽车各项功能和性能要求的提升,汽车分布式电气架构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汽车正在从电子控制单元(ECU)分布式电气架构向域集中式电气架构转变。文章对当前的车身域控制器设计方案进行研究总结,结合当前的市场需求,分析采用域控制器方案的诸多优点。并设计了一种车身域控制器,基于实车功能需求进行了车身域控制器的方案设计,通过台架以及搭载实车进行功能测试,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为该方案的量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曾胜  张杰  李振存 《中外公路》2012,32(5):71-74
通过对湖南省(湘)潭—邵(阳)高速公路宽域沥青路面破损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对宽域沥青路段的典型病害类型、特征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并对宽域沥青路段已采取铣刨加铺、微表处的处治效果进行了跟踪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宽域沥青路段的典型病害类型为裂缝类、坑槽类;导致宽域沥青路段典型病害的主要原因有路面结构类型、环境、交通荷载等;采用铣刨加铺、微表处对湖南省潭邵高速公路宽域沥青路段进行处治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不能有效地防治反射裂缝,使用寿命只有2~3年;考虑典型病害产生机理及已采取处治对策的效果,提出了铣刨加铺与增加应力吸收层的处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世界汽车》2023,(12):52-53
<正>智能化、网联化是现代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汽车诞生以来,从机械操控,到电子驱动,再到如今逐渐由芯片和软件定义的智能汽车,智能汽车成为行驶在道路上的智能移动终端,并在进化中持续塑造着现代人的出行生活。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快速发展,对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向域控和集中计算式电子电气架构发展,促使汽车能够实现愈发多样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发展,其电子电气架构正从传统分布式架构向域集中式架构以及中央计算架构转变,汽车软件由面向信号的架构朝面向服务的软件架构升级。车用操作系统是汽车软件生态的重要基础,大力发展车用操作系统技术对保障我国智能汽车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背景,本文对车用操作系统技术架构、典型产品以及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对比了国内外主流虚拟化技术产品、内核、中间件,并提出了车用操作系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技术不断发展,传统电子电气架构已难以满足面向未来的车路云网一体化发展新需求。本文中聚焦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多域电子电气架构,分别从总体设计、硬件系统、通信系统和软件系统4个方面对现有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对我国电子电气架构的发展进行展望。本文可对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技术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公路路域景观美学感知是营造高质量公路景观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公路使用者角度,采用"心理物理学"法定量评价了不同公路路域景观组成的美学感知状况.研究发现:公路路域景观美学质量与人工设施特色性、公路与人工设施距离、人工设施与周围环境融合度、路域植被盖度、景观质地、路域水体大小、路域植被种类、景观多样性、景观自然性、景观开阔性、景观完整性、景观生动性、天象特征和公路在视域内显著度呈显著相关关系;本文的评价模型中仅考虑路域植被类型与景观完整性两个自变量.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五点有助于公路景观设计和决策的路域景观美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时间和空间频率路面激励下重型车辆动载特性,将车辆的轮胎、钢板弹簧视为柔体,橡胶垫块、限位块简化为具有非线性刚度和阻尼特性的力元,采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建立刚柔耦合的车辆整车虚拟样机,并采用有理函数功率谱密度的谐波叠加法建立空间域和时域路面激励数学模型,创建一个时域和空间域路面激励下车辆行驶动力学模型,仿真计算了车辆各轴轮胎的法向作用力和车轮法向动栽系数.结果表明:不同车速下,时域和空间域路面激励下得到的轮胎法向作用力的变化规律和大小均不相同,而且轮胎法向作用力最大值出现的位置也不同;中、后轴车轮法向动栽系数变化规律基本相似,但前轴车轮法向动载系数变化规律不同.研究结果可为轮胎动载荷计算、验证、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舒磊  方宗德  董军  陈善志 《汽车工程》2008,30(5):444-448
提出一种复合域拓扑优化方法以控制结构设计子域的不同材料数毋分布.以汽车前端结构和车架为例,研究汽车子结构中复合域拓扑优化问题.比较分析表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汽车前端碰撞能量控制结构吸能量提高,吸能时间延长,正面碰撞时结构所受的撞击力降低;而用该方法设计的带x形横梁的汽车车架,与常规车架相比,固有频率提高,振动状况改善.说明所提出的复合域拓扑优化方法足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张轶川 《北京汽车》2021,(3):8-11,15
介绍在车身柔性化开发中,用于评价车身架构精益性的方法,使用熵值法对架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加权,获得架构综合指标;通过架构综合指标和车身成本密度的回归分析,对车身架构的精益化程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与德国BENTELER集团、德国FEV集团在深圳恒大总部举行新能源汽车3.0底盘架构知识产权移交仪式。至此,恒大正式获得3.0底盘架构知识产权。新能源汽车底盘架构先后经历了三个技术发展阶段:1.0底盘架构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东西高速公路所采用组织架构的适应性分析,研究了国际公路工程项目组织架构的适用模式,以期对中国承包商走出国门与国际同行同台竞技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新闻     
《汽车之友》2023,(1):96-96
岚图发布ESSA+SOA智能电动仿生体岚图的ESSA+SOA智能电动仿生体由ESSA原生智能电动架构和中央集中式SOA电子电气架构共同组成。作为全球首个正向开发的双动力电驱专用架构,ESSA原生智能电动架构如同强劲的电动化躯干,为车辆提供强劲性能;岚图的中央集中式SOA电子电气架构是目前唯一采用中央集成硬件的智能架构,如同高级的智能化神经系统,掌管着车辆的智能体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汽车开放系统架构标准AUTOSAR的开发方法和诊断架构,开发了基于Freescale HCS12X处理器的汽车电子故障诊断系统,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及时准确地诊断出故障,基于AUTOSAR的诊断系统是可配置的,能够适应多种情况.  相似文献   

19.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由分离式向集中式演进 现阶段的辅助驾驶功能均采用的是分离式E/E(Electrical/Electronic)架构,每项辅助驾驶功能均需要独立的传感器、计算单元与应用软件.分离式E/E架构的硬件互相独立、资源分散,算力低下且无法共享,不能升级到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高级别的智能驾驶,需配备多个激光雷达、毫...  相似文献   

20.
《公路》2015,(5)
论述了交通运输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的编制原则,提出了行业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的架构,并就架构中的重点要素相关要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安全、健康、节能、环保、工业产品生产许可产品、强制性认证产品、重点工程原材料产品应作为行业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编制的重点,检验项目应突出安全、健康、节能、环保及重要使用性能(或特征值)指标;行业监督抽查实施规范架构包括12个要素;监督抽查一般采用纯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抽取样品;标准中的工艺参数项目、一般指示性项目、一般的外观尺寸项目以及较难以评定的定性项目等不作为抽样检验项目;行业监督抽查无需判定合格的严重程度,被检产品具有明示质量要求时有特殊判定规则;应采用双倍的备用样品或在原批上加倍抽样进行行业监督抽查复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