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浅谈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沟道工程主要包括淤 地坝,治沟骨干坝,小水库,谷坊,漫地和造田工程等,这些工程中水土保持作用最大的是淤地坝和治沟骨干坝,本文通过总结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的发展与建设现状,论述了其在防烘中的作用,并指出淤地坝不存在“泥沙零存整取”现象。  相似文献   

2.
范建伟 《内蒙古水利》2003,(4):101-101,109
通过对凉城县黄河流域范围内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在多年和一次性典型洪水过程中截洪、拦泥等方面呈现出的较大效益进行调查分析,充分说明骨干坝和淤地坝工程在治理水地流失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简要提出了建设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水土保持治沟工程布设的基本要求以骨干坝与一般性淤地坝为主体的水土保持治沟工程是流域综合防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流域整体御洪能力、防止沟道泥沙下泄的有效措施.总结以往甘肃省治沟工程水毁的经验教训,对工程布设应有如下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张健 《山西水利》2010,26(4):1-2
<正>近年来,山西省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全省已建成大中小型淤地坝和生产坝4万多座,其中骨干坝1 100多座。大大小小遍布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淤地坝与坝滩联治等综合治理工程相配套,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据统计,这些工程已拦蓄泥沙21亿t,成地10.47万hm2,出现了一大批治一条沟、增一片地、改善一方环境、富裕一方百姓的好  相似文献   

5.
基于“7·26”暴雨洪水灾害的淤地坝作用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无定河"7·26"暴雨洪水和受灾情况,通过对治理沟与非治理沟的调查与对比分析,得出"60多年水土保持治理作用巨大,尤其是淤地坝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通过治沟造地与淤地坝对比分析,得出"淤地坝具有显著的水土保持功能,而治沟造地在这次暴雨中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认为黄土高原当前淤地坝超期运行,防洪能力下降,淤地坝变为病险坝的主要原因是重建设轻管理,甚至不管理。从淤地坝普查、减少治沟造地工程、强化病险坝加固、开展创新研究、加大治理投资开展管护力度等多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防洪安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沟道治理的主要工程措施,现行淤地坝的防洪标准符合黄土高原地区的洪水泥沙特征,能够满足淤地坝防洪与生产的安全需要.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坝系建设,在坝系内布设具有一定防洪能力的治沟骨干坝,可发挥上拦下保的作用,有效提高小流域坝系防洪标准,确保整个坝系工程的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7.
段菊卿  王逸冰 《中国水利》2003,(9):47-47,46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沟道治理的主要工程措施,现行淤地坝的防洪标准符合黄土高原地区的洪水泥沙特征,能够满足淤地坝防洪与生产的安全需要。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坝系建设,在坝系内布设具有一定防洪能力的治沟骨干坝,可发挥上拦下保的作用,有效提高小流域坝系防洪标准,确保整个坝系工程的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小流域坝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小流域坝系建设是黄土高原地区最有效和富有特色的水土保持措施。在对40多条建设基础较好的典型小流域坝系进行调查总结,并对近300条小流域坝系(工程建设和初步规划情况)的布坝密度、大中小型淤地坝配置比例、治沟骨干工程平均控制面积等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黄土高原小流域坝系的布局、规模、结构、建坝顺序、建成时间间隔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世行贷款项目呼斯大河流域兴建治沟工程(骨干坝、淤地坝、小水库和塘坝)取得显著的经济、生态、减沙、社会效益,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促进项目开发建设起多好积极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省地处黄土高原腹部,是全国淤地坝发展时间最早、建设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地区之.目前全省共建成淤地坝37278座,占到整个黄土高原淤地坝总数的40%.其中治沟骨干工程373座,大型坝793座,控制水土流失面积2.7万平方公里,蓄水总库容48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11.
大沽河下游河道蜿蜒曲折,淤积严重,河流动力数学模型对于选择合理的防洪减淤及蓄水通航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准三维水动力模型、全三维泥沙动力和河床演变模型,建立了青岛大沽河三维河流动力学模型。模型通过静压假定降低了三维模型的计算量,同时也反映了水流垂向流速差异及其对河床冲淤的影响。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洪水位和输沙总量的计算结果合理,模型可用于大沽河口的洪水和泥沙输运规律研究,为大沽河河道整治中选择最优闸坝位置、堤防形态、橡胶坝宽度以及码头断面形态优化等提供建议,实现防洪减淤、蓄水通航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2.
系统分析了2008年三峡水库实施175 m试验性蓄水10年来,进出库水沙特性、库区泥沙冲淤情况、坝下游水沙变化与河道冲刷情况,结果表明:入库沙量大幅减少、来沙组成发生明显变化,水库淤积量大幅小于预期、淤积形态良好,重庆河段未出现累积性淤积;坝下游河道发生大范围强烈冲刷、河道河势总体基本稳定;水库及坝下游航道条件大为改善;水库调度指标不断优化调整,试验性蓄水使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等方面提前5年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随着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方对三峡工程在防洪、航运、供水、发电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同时三峡水库泥沙淤积与坝下游河道冲刷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累积过程,仍需长期跟踪观测与研究。建议:进一步优化汛期水库中小洪水调度等,研究形成三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的新模式;建立坝下游河道崩岸预警机制;持续开展水文泥沙原型观测与科学研究工作,为三峡工程安全高效运行、推进长江大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淤地坝淤积高度对漫顶溃坝洪水的影响,选择理想沟道和某小流域内的淤地坝为研究对象,采用耦合溃口演变过程的水动力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淤积程度下淤地坝溃坝洪水过程。研究表明:溃坝洪水流量随淤积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且洪峰流量与淤积高度的关系可用二次多项式拟合,相关系数均在0. 99左右,拟合精度较高;淤积高度至坝高20%和40%时,洪峰流量削减率分别达40. 50%和68. 71%,可见在淤地坝运行初期和中期,淤积对洪峰流量的削减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对淤地坝系规划及安全度汛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模型试验 ,对位于西安市东郊因采沙使河道破坏严重的灞河河段进行了复现试验和研究 ,并以此为依据 ,通过优化比较为设计部门提供了合理的橡胶坝坝址和坝座高程。在此基础上 ,又对建坝后橡胶坝对上下游冲淤变化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分析 ,解决了工程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开县水位调节坝运行调度条件复杂,且其过闸单宽流量达到84 m3/s,对消能防冲设施要求较高。从洪水预报、洪水调度、生态调度、冲沙调度等方面系统研究了调节坝工程运行调度方案,编制了操作性很强的运行调度规程。同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出一体化信息系统,实现了对调节坝工程水雨情、安全监测、洪水调度、闸控运行、应急响应、工程维修养护、工程资料管理等工程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构皮滩和乌东德水电站具有“流量大、水头高和河谷窄”等特点,电站拱坝均为建在岩溶地区的特高双曲拱坝,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难度大。从坝线选择与枢纽布置、拱坝体形设计、泄洪消能设计、岩溶处理及温控防裂设计等方面,对两座拱坝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工程实践表明,大坝体形设计应从侧重节省坝体工程量向提高坝体综合安全性方向转化;应从结构、材料和施工工艺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拱坝防裂性能;应采取坝身和岸边联合的泄洪方式,减少坝身泄洪规模。研究成果可为我国西部地区修建高拱坝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王家湾橡胶坝工程是浑河干流上开发旅游、改善自然景观的水利工程,由于缺乏对水量的调节,工程运行发生危险,并对河道防洪造成影响。通过对橡胶坝工程优化改造,气坝、水坝结合,既满足工程对河道防洪的要求,又满足了河道景观需要。  相似文献   

18.
泄水建筑物是水库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大坝特征水位选择和水库防洪安全的重要因素,而泄洪方式的选择和洪水调节计算是设计的重点。为解决水库枢纽所在支沟来水量不足问题,子威水库采用主坝、副坝结合的布置方式,通过库区内的连通隧洞将副坝所在主沟水量引至主坝进行补水。考虑地质条件和工程投资限制,主坝不设泄洪设施,提出了主坝泄洪采用库区内连通隧洞引洪至副坝溢流坝进行下泄的方式,同时结合了水库枢纽泄水建筑物的布置形式,提出了子威水库枢纽主坝和副坝联合洪水调节的计算方法,可为中小型水库泄洪建筑物工程布置与调洪计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概述了我省21世纪初水利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原则及防洪和河道治理、农田抗旱减灾、水库减淤排沙、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合理优化调度及高效利用、灌溉节水、集雨灌溉、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开发及其管理等八大项关键技术以及实现这些关键技术的主要措施,以期指导我省未来几年的水利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20.
沁河为黄河一大支流,流经山西,河南两省,受黄河回水影响,下游淤积严重,历史上素有“小黄河”之称,针对目前沁河防洪工程和下游防洪存在的问题,按照沁河治理的基本思路,指出今后的治理重点应该是,加强流域的总体规划,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上中游加强水土保持,修建控制性水库,下游整治河道,加固堤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