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Annexin A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MaxvisionTM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50例乳腺正常组织、50例乳腺良性肿瘤、60例乳腺癌组织及50例转移淋巴结中的Annexin A3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不同分期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nnexin A3在乳腺正常组织、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癌、乳腺癌转移淋巴结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12.0%、65.0%、88.0%,Annexin A3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与其在乳腺良性肿瘤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74,P=0.14);Annexin A3在乳腺良性肿瘤中的表达与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691,P=0.000);Annexin A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在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790,P=0.005)。乳腺瘤患者Annexin A3的表达在不同年龄、不同肿瘤大小和不同肿瘤分期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nexin A3在乳腺癌及转移淋巴结中高表达,在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相关载脂蛋白(NGAL)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乳腺癌进展、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GAL在127例乳腺癌,2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NGAL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0 2%,明显高于在乳腺良性肿瘤中的表达(χ2=6 816,P=0 009),NGAL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χ2=6 269,P=0 012)和病理类型(χ2=14 213,P=0 001)有关,与TNM分期(r=0 192,P=0 031)、淋巴结转移(r=0 257,P=0 004)和HER-2(r=0 287,P=0 001)呈正相关,与ER(r=-0 197,P=0 026)呈负相关.NGAL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5年特异生存率分别为38 4%和63 4%,差异有显著性(P=0 016).结论 NGAL阳性表达提示乳腺癌预后不良.NGAL可作为评价乳腺癌预后新的生物学指标,为乳腺癌综合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naJb6在乳腺病变恶性转化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各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12-01-2011-06-30山东省立医院诊治的98例乳腺癌患者的组织标本、21例不典型乳腺增生组织和15例单纯乳腺增生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上述标本中DnaJb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结果乳腺癌组织中DNAJB6蛋白高表达率为36.7%(36/98),明显低于不典型乳腺增生组织的71.4%(1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66,P=0.002;也明显低于单纯乳腺增生组织的80.0%(1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00,P=0.004。3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15.734,P=0.001。不典型乳腺增生组织中DNAJB6蛋白表达率略低于单纯乳腺增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3,P=0.558。在乳腺癌组织中,DnaJb6表达与病理类型(P=0.655)、是否绝经(P=0.892)、ER(P=0.655)、PR(P=0.523)、HER-2(P=0.681)、腋窝淋巴结状况(P=0.359)、分子分型(P=0.757)无关,与肿瘤大小(rs=-0.307,P=0.005)、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rs=-0.364,P=0.007)。结论 DnaJb6的表达下调对乳腺癌的发生可能起促进作用,伴有DnaJb6低表达的乳腺癌恶性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耿姗姗  赵晶  顾林  许旭  刘红 《中国肿瘤临床》2010,37(22):1286-1289
目的:检测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K(HERV-K )包膜蛋白(env 蛋白)在不同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探讨HERV-K env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ERV-K env 蛋白在95例乳腺癌组织、3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χ2检验用于分析HERV-K env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HERV-K env蛋白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浆,该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多呈强阳性或中度阳性表达,而在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多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HERV-K env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8.4%)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织(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HERV-K env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某些预后因素存在相关性。在HERV-K env蛋白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该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ER的表达状况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 均<0.05),而与患者的年龄、组织学分级以及PR的表达状况无相关性(P 均>0.05)。 结论:HERV-K env蛋白在乳腺良性肿瘤中多为阴性表达,而在乳腺癌中多呈阳性表达,并且可能与乳腺癌的发展及预后相关,该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可能是一种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SRC-1和SRC-3在乳腺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乳腺浸润性癌、23例癌旁原位癌成分、9例癌旁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及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SRC-1和SRC-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RC-1和SRC-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原位癌、不典型增生和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1、10.065,P〈0.05);且在不同组织间SRC-1和SRC-3蛋白表达强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731、5.646,PO.05),但雌激素受体(ER)阳性组SRC-1和SRC-3蛋白阳性表达高于ER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7,P〈0.05;χ^2=12.675,P〈0.01),且在乳腺癌组织中SRC-1和SRC-3表达与ER表达呈正相关(r=0.322,P〈0.05;r=0.455,P〈0.01)。[结论]SRC-1和SRC-3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DJ-1蛋白表达水平在散发性乳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包含199例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与160例乳腺良性增生组织的组织微阵列芯片中DJ-1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8例散发性乳腺癌及35例乳腺良性增生患者血清中DJ-1蛋白的水平,并分析组织中DJ-1蛋白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生存资料的相关性.统计分析采用Pearson ×^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绘制Kaplan-Meier曲线,Cox回归用于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 DJ-1蛋白在乳腺良性增生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8% (54/160)、48.7%(97/199),在乳腺良性增生及乳腺癌患者血清中DJ-1蛋白平均水平分别为(25.86±7.28) ng/ml和(31.31±8.39) ng/ml,与乳腺良性增生相比,乳腺癌组织(×^2=8.182,P=0.004)及血清(t=3.161,P=0.002)中DJ-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淋巴结转移阳性的乳腺癌组织与阴性组织相比,DJ-1表达水平显著增加(×^2=5.372,P=0.020);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加,浸润性导管癌中DJ-1表达水平显著增高(×^2=5.244,P=0.022);DJ-1阳性表达与患者生存期缩短显著相关(OS:×^2=5.427,P=0.020;×^2=4.606,DFS:P=0.032).单变量Cox回归分析发现,DJ-1表达水平作为危险因素与患者的OS及DFS显著相关(OS:P=0.023; DFS:P=0.036),但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发现,DJ-1表达水平并非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OS:P=0.561; DFS:P=0.342).结论 在散发性乳腺癌中,DJ-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其高表达与乳腺癌的侵袭转移、病程进展及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相关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8例乳腺癌组织中Cox-2、VEGF及ER和PR的表达。结果:Cox-2及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有明显正相关(r1=0.852,P〈0.05),并且在激素受体阴性组患者的表达高于阳性组患者,(χcox-2^2=12.40,χVEGF^2=8.85,P〈0.01)。结论:Cox-2及VEGF在乳腺癌的表达具有提示预后的作用,其相应抑制剂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CD)13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承德市肿瘤医院和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的10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CD133蛋白表达,并用χ^2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CD133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不同程度地表达CD133.不同肿瘤直径组间CD133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6,P=0.024),其中肿瘤直径〉2~5 cm组CD13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2 cm组[56.72%(38/67)比26.09%(6/23),χ^26.429,P&lt;0.012].不同组织学分级间相比,CD133阳性表达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6.274,P=0.043).并且,有淋巴结转移者CD133阳性表达率比无淋巴转移者高[64.71%(22/34)比39.71%(27/68),χ^25.675,P=0.017)].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133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年龄、不同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7,P=0.674;χ^22.874,P=0.242).结论 CD133有可能作为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侵袭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癌组织中整合素β样1(integrin bate-like 1,ITGBL1)mRNA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评估其对预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18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并随访3年以上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ITGBL1 mRNA的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ITGBL1 mRNA水平分组的阈值;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时序检验比较组间生存期的差异。结果ER阴性乳腺癌患者的ITGBL1 mRNA高表达率低于ER阳性患者(χ^2=7.475,P=0.006),组织学Ⅲ级的乳腺癌患者ITGBL1 mRNA高表达率低于Ⅰ~Ⅱ级乳腺癌患者(χ^2=4.410,P=0.036),而在不同年龄和绝经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态、临床分期以及PR和HER-2状态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ITGBL1 mRNA低表达组患者3年无转移生存率低于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9,P=0.033);3年无病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无转移生存率组间比较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但随ITGBL1 mRNA表达降低而有下降趋势。结论乳腺原发癌中ITGBL1 mRNA高表达是ER阳性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之一;ITGBL1 mRNA低表达的乳腺癌恶性程度高、组织分化差且患者预后不良,提示ITGBL1基因是潜在的乳腺癌预后预测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Slug及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癌(non-BLBC)及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 Vision法对2005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95例BLBC及其癌旁乳腺组织和100例non-BLBC中FOXM1、Slug、E-cadherin及vimentin的表达进行检测。计数资料的分析运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在95例BLBC中,FOXM1、Slug和viment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84%(73/95)、67.36%(64/95)及52.63%(50/95),显著高于其在non-BLBC[57.00%(57/100)、47.00%(47/100)、31.00%(31/100)]及癌旁乳腺组织[25.26%(24/95)、26.31%(25/95)、9.47%(9/95)]中的表达(χ^2=51.673、32.146、41.337,P均=0.000)。BLBC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为27.37%(26/95),显著低于其在non-BLBC[51.00%(51/100)]及癌旁乳腺组织[75.79%(72/95)]中的表达(χ^2=44.590,P=0.000)。FOXM1、Slug、E-cadherin及vimentin的表达均与BLBC的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48、4.669、18.387、21.287,P均〈0.050;χ^2=7.752、5.366、4.230、7.167,P均〈0.050)。BLBC中,FOXM1、Slug与viment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279,P=0.006;r=0.284,P=0.005),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503,P=0.000;r=-0.378,P=0.000),FOXM1与Slug的表达呈正相关(r=0.310,P=0.002)。E-cadherin与viment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363,P=0.000)。结论FOXM1及Slug通过抑制E-cadherin表达、促进vimentin表达从而促进了BLBC的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可以作为BLBC预后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乳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纤维腺瘤)、8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VEGF、PEDF和CD34表达情况进行检测。 CD34表达反映微血管密度( MVD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VEGF 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7%(61/85),高于在乳腺良性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40%(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59, P=0.002);PED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1.2%(35/85),低于在乳腺良性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0%(1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83, P=0.000)。在乳腺癌组织中VEGF与PEDF表达呈负相关( r=-0.365, P=0.019)。乳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与肿瘤直径(χ2=26.31,P=0.000)、TNM分期(χ2=5.428,P=0.020)、淋巴结转移有关(χ2=5.368, P=0.021);PEDF表达与TNM分期(χ2=8.584, P=0.003)、肿瘤直径(χ2=11.079,P=0.001)、绝经状态(χ2=4.507,P=0.034)、ER状态有关(χ2=3.974,P=0.046)。 MVD值在PEDF阴性组高于阳性组(38.67±6.52比22.56±5.16,Z=-0.984,P=0.000),在VEGF阳性组则高于阴性组(38.78±6.28比25.36±5.12,Z=-0.972,P=0.000)。结论乳腺癌组织中存在PEDF、VEGF的表达相关性,且与MVD相关,对认识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指导乳腺癌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瘦素和瘦素受体基因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32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66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及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瘦素和瘦素受体基因的表达。结果瘦素及瘦素受体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6.5%(101/132)和70.5%(92/132),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组[56.1%(37/66)和56.1%(37/66)]、癌旁正常组织[46.7%(14/30)、4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2,P=0.003;χ^2=4.04,P=0.044;X。10.57,P=0.001;χ^2=7.94,P=0.005);乳腺癌组织瘦素和瘦素受体基因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r=0.307,P〈0.05);乳腺癌组织瘦素与瘦素受体基因的表达在不同年龄、绝经状态、肿瘤大小、分级、组织学类型、远处转移状况、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状况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瘦素基因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阳性率为91.7%,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67.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5,P=0.002)。结论瘦素和瘦素受体基因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瘦素和瘦素受体可能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促进因子。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中ERK2、nm23、MMP9基因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ERK2基因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nm23、MMP9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96例乳腺癌,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病灶中ERK2、nm23、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ERK2蛋白表达在乳腺浸润性癌中有高于原位癌的趋势(χ^2=3.783,P=0.052);nm23蛋白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中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χ^2=9.222,P=0.010),与ERK2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χ^2=4.085,P=0.043);MMP9蛋白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中显著性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χ^2=4.153,P=0.043),与ERK2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ERK2信号蛋白可能通过与nm23基因蛋白的作用影响乳腺癌的进展、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53基因及Ki-67抗原在不同分子亚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75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p53基因及Ki-67抗原的表达水平。结果p53在激素受体阳性组(175例)、HER-2受体阳性组(60例)、三阴性乳腺癌组(40例)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9.7%,55.0%和75.0%,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924,P〈0.05),以三阴性组表达最高。Ki-67在激素受体阳性组、HER-2受体阳性组、三阴性乳腺癌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4.3%,95.0%和95.0%,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55,P〈0.05),以三阴性组和HER2阳性组表达最高。p53基因和Ki-67抗原的表达阳性率在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中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7,P〈0.05;χ^2=12.664,P〈0.05)。结论在乳腺癌的分子亚型中联合检测p53基因及Ki-67抗原可以作为乳腺癌发生、发展的评价指标,更有助于指导其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钙黏附蛋白9(protocadherin 9,PCDH9)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08-01-2013-05-31武警广东总队医院手术切除的NSCLC组织337例,Q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检测其中临床资料完整的142例肿瘤及癌旁组织中PCDH9及cyclin D1基因和蛋白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在142例肺癌组织中,PCDH9的表达为0.386±0.008,低于癌旁组织的0.994±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48,P〈0.001;cyclin D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为7.392±0.079,较癌旁组织的1.004±0.007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19,P=0.003。同一患者组织标本中的PCDH9与cyclin D1的表达呈负相关,r=-0.478,P=0.009。PCDH9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和组织来源无关,P值均〉0.05;而与肿瘤的分期、转移、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及总生存时间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CDH9高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较低表达者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51,P〈0.001,cyclin D1高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较低表达者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436,P〈0.001。结论 PCDH9及cyclin D1表达可能与NSCLC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并可作为评估NSCLC恶性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