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65年,日本东京大学K. Atsumi, Υ. Sakurai,I. Fujimasa小组已经开始激光外科的基础研究。应用小功率红宝石激光器对鼠组织及移植的肿瘤进行生物效应试验。1966年,东京大学小组建造了医用大功率红宝石激光器(50焦耳)。在这套激光器内,激光束由镜面转向,并用显微镜透镜聚焦。对鼠、兔及狗之组织及移植的肿瘤进行了红宝石激光的各种生物效应试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评述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发明至今35年来医用激光的研究、发展和商品化概况,并展望它的未来,坚信医用激光将有极光明的前途.  相似文献   

3.
《激光与红外》1995,25(3):57-57
医用激光器发展过程激光用于医疗的历史,大概与激光器的历史一样长。早在1961年美国Cicinnati市儿童医院的皮肤科LeonGoldman医师即曾用红宝石激光器治疗由于皮下血管异常而引发的皮斑。Goldman也是激光治疗眼科疾病的先驱者,1961年...  相似文献   

4.
激光以其出色的单色性、方向性及相干性,在军事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如用于激光测距、激光制导、激光雷达、激光通讯和激光武器等等。1960年,在红宝石激光器刚刚诞生的两周之后,美国就研制成功第一台红宝石激光测距机。目前激光测距已成为激光在军事上最重要的应用之一。第二代激光测距机采用的是Nd:YAG激光器(少数是钕玻璃激光器),是目前装备量最大的激光测距机。  相似文献   

5.
激光光谱学中的激光器光源(续)曹洪如(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合肥230031)3.4离子掺杂固体激光器在基质晶体或玻璃中添加过渡金属和稀土类离子作发光中心是一类重要的激光器。红宝石(Al2O3中掺杂Cr3+)是实现激光作用的第一种材料,其波...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以(3×21)mm3的小型脉冲氙灯泵浦(3×21)mm3的NAB晶体的脉冲激光器,通过聚焦系统和光纤耦合组成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的小型光纤耦合医用激光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VEGAS维纳斯四合一激光器(波长1064nm黑色),(波长755nm黄色),(Q开关倍频532nm红色)祛除皮肤文饰的效果和特殊性,探讨各种文饰在治疗中的反应。方法:应用VEGAS维纳斯四合一激光器(波长1064nm黑色),(波长755nm黄色)(Q开关倍频532nm红色)对1174例文眉,文眼线,文身,外伤文身,文唇进行观察治疗。结果:此方法有效率达100%,具有操作简单,痛苦小,组织损伤小,不留瘢痕,恢复快,治愈率高和省时,省力等优点。结论:VEGAS维纳斯四合一激光器(波长1064nm黑色),(波长755nm黄色),(Q开关倍频532nm红色)祛除黑色,红色,深兰色,彩色图案,兰黑色,绿色,黄色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们用红宝石激光对视力高度障碍经久不愈的本症共49人51只眼进行了治疗。病程不到一年26只眼,1-5年18只眼,6-20年7只眼(5人)。治疗前视力低于0.02者43只眼。  相似文献   

9.
低能量激光生物刺激作用研究若干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60年Maiman制造了第一台激光器,1961年红宝石视网膜凝固机在美问世及1963年Goldman等人率先使用激光治疗皮肤病以来,激光在生命学和医学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人们在应用中发现低能量激光作用于生物体不会产生不可逆损伤,且其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10.
自1960年6月Maiman使用1立方厘米的红宝石在历史上第一次使激光振荡以来,到今年正好经历了20年。在这一段时间里,固体激光器有了惊人的发展,不仅在理化领域,而且在各种产业和医用部门,各种固体激光器广泛地得到实际使用。特别是以Nd:YAG激光器为核心的激光加工装置和激光测距装置的巨大进展,以激光核聚变为目标的玻璃激光系统功率的不断提高,更是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1.
PCB的电磁兼容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对电磁兼容(EMC)的介绍,主要研究了电子设备载体印刷电路板的设计过程中的几点注意事项,研究的重点为走线方式、接地、分割、旁路和去耦以及天线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机载PD雷达接收机电磁兼容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工程设计的角度阐述了机载 PD雷达接收机系统内电磁兼容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提出了隔离、屏蔽、接地等基本 EMI抑制技术在系统内实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电磁干扰严重影响检测设备或系统自动化生产的安全性、可靠性、适应性和连续性。本文介绍了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对电磁干扰的成因,耦合途径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防止干扰、实现电磁兼容的方法及在检测设备维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灏 《电子质量》2009,(6):71-73
文中分析了开关电源电磁干扰产生的机理,并对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了解决开关电源电磁兼容问题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高速电路领域电源/ 地平面之间的电源完整性问题,并设计出在电源地平面之间加载的一种新型“S”形互补开口谐振环(S鄄CSRR)电磁带隙结构,用以有效阻止同时开关噪声在电源分配网络上的传播。以抑制深度-30 dB 为标准,能够得到高达9 GHz 的超宽禁带,明显优于传统的“L”桥型电磁带隙结构。在电磁干扰方面,空间辐射电场的实验结果显示,在部分频段,该新型电磁带隙结构相比无电磁带隙结构的参考板具有更低的电磁干扰。此外,文章还探讨了该电磁带隙结构作为电源平面时的信号完整性问题。研究表明,在这种结构上采用差分线传输信号,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张宁  周正廉  张祖尧 《电讯技术》2021,61(6):780-784
简要介绍了美军联合电磁频谱作战的发展沿革及项目进展,重点总结了全球电磁频谱信息系统(Global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Information System,GEMSIS)项目建设的发展现状及技术特性,结合GEMSIS系统在美最新提出的"低-零功率"、机动式、认知化电磁频谱战中的应用,分析了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熊亚兰 《微波学报》2012,28(S2):202-204
阐述了电磁兼容技术的发展概况及电磁兼容的定义,介绍了电子设备电磁干扰源的种类和特性,针对电子设备 电磁兼容干扰传播途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一系列电子设备电磁污染的防护方法。  相似文献   

18.
游勇强 《微波学报》2012,28(S2):274-276
在军用电子设备的应用中,在同一种装备中会出现多种功能不同的电子分单元机箱,所以在抗住其它分设备的 电磁干扰的同时,也要使本身的设备不能干扰其他设备,所以必须在印制电路板设计中,考虑电磁兼容和电磁干扰问题。 本文以电磁兼容为题,展开了在印制电路板设计上的接地和去耦的作用,阻抗匹配的重要性和如何控制信号传输线的阻 抗,以及印制电路板的地线结构作了分析,从避免印制电路板形成辐射和提高其抗干扰能力的角度阐述了在印制电路板上 如何合理布置地线及地线网格、地线面的应用方法,最后分析了印制电路板的布线原则。  相似文献   

19.
该EMC试验自动测试系统应用了GPIB结构。系统由两级微机构成,能自动完成EMC试验中的数据采集、处理、存贮、通讯、显示及打印等全部功能。各智能测控模块均配有IEEE-488接口,可在总线上任意增删,并有本地控制和运控两种工作方式。在本地控制方式时,模块可脱离主控计算机独立完成测控工作,而且适用于其它测量场合。  相似文献   

20.
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秋菊  杜江 《光电技术应用》2011,26(3):61-64,77
介绍了电磁兼容性和电磁兼容控制策略.结合各阶段电磁兼容工作内容,对电磁兼容预计分析的原理、使用时机及使用方法进行了研究.详述了接地、搭接、布局、布线、屏蔽、滤波和静电雷击防护等电磁兼容控制技术,从专业角度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工程设计方法,并结合应用进行了说明,对设备安装布局、电缆布线给出了基本应用原则,就如何提高设计人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