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改性羟基磷灰石骨修复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目的:制备羟基磷灰石/聚乳酸聚乙醇酸骨修复材料,并对其进行生物学评价。方法:实验于2006-06/2007-02在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完成材料制备,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动物实验。将低聚乳酸的羧基与羟基磷灰石表面的钙原子用化学键连接,得到表面接枝聚左旋乳酸的羟基磷灰石,将其与聚乳酸聚乙醇酸共混,得到复合材料PLLA-g-HA/PLGA。溶于氯仿后铺膜(厚0.2mm),用DMEM培养液浸泡材料膜制备浸提液。首先,进行材料生物安全性实验:①细胞毒性实验:将浸提液与培养液混合,接种兔成骨细胞,培养24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细胞增殖率和细胞毒性级(细胞毒性级0或1级为合格)。②全身毒性实验:小鼠以50mL/kg的剂量静脉注射浸提液,观察72h内小鼠中毒症状。③皮肤刺激实验:兔脊柱两侧皮内注射材料浸提液,观察72h内皮肤有无异常反应。④热原实验:自兔耳缘静脉注入浸提液(10mL/kg)。注射后每0.5h测肛温1次,共6次,以6次中最高的1次减去正常体温,计为升高度数。其次,对复合材料进行细胞黏附性检测:将复合材料制成1%氯仿溶液,涂于硅化的盖玻片上,置于6孔板,每孔接种1×105个成骨细胞,培养3d,在2,24,72h行FITC荧光染色,数码摄像系统拍摄细胞荧光照片。结果:制备了新型PLLA-g-HA/PLGA复合材料。①生物安全性实验结果:MTT实验检测复合材料细胞增殖率为94.8%,细胞毒性级为1级;全身毒性实验中动物无死亡、惊厥、瘫痪、呼吸抑制、腹泻和体质量下降等不良反应;热原实验中兔体温最大的变化值是0.25℃(国家标准为<0.6℃);皮肤刺激实验中未见任何刺激反应,无红斑、焦痂、水肿表现。②细胞黏附性实验结果:细胞接种后2h可见少量细胞开始贴壁;24h时可见贴壁细胞明显增多,并呈聚集生长;培养3d后可见细胞逐渐融合,细胞状态良好。结论:新型PLLA-g-HA/PLGA复合材料符合生物材料细胞毒性要求,按毒性剂量分级属无毒级,无致热原性、对皮肤无刺激作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细胞黏附性。  相似文献   

2.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纳米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的修复与替代技术,但脆性太大限制了其在承载部位骨替换中的应用.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因具备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合适的力学性能,已逐渐成为骨替代材料的研究热点.目的:对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5-01/2009-03),以"nano-hydroxyapatite,chitosan,preparation,development trend"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1995-01/2009-03)、清华同方数据库(1995-01/2009-03),以"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制备方法、发展趋势"为检索词.结果与结论:共收集2 034篇相关文献,中文1 634篇,英文670篇.排除发表时间较早、重复及类似研究,纳入3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纳米尺寸的羟基磷灰石与壳聚糖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由于在结构上与天然骨更为接近,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比相应的微米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生物学性能;同时优化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工艺将可能得到力学性能与天然骨更为匹配的骨修复材料.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随着生物材料的快速发展,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修复与替代手术中,但由于其具有传统陶瓷固有的力学性能差的缺点,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鉴定自制载银珊瑚羟基磷灰石(Ag-coral hydroxyapatite,Ag-CHA)并评价其抑菌效果。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5在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医学实验室完成。①自制0.01,0.001,0.0001mol/L Ag-CHA。②采用平板扩散法观察0.01,0.001,0.0001mol/L Ag-CHA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的临床株型的抗菌效果。另将单纯CHA设为对照。每个培养皿4个方位同时放入0.01,0.001,0.0001mol/L Ag-CHA和单纯CHA,培养第3天测量抑菌圈直径。实验评估:①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观察自制Ag-CHA的微观结构及成分。②观察抑菌圈直径。结果:①Ag-CHA的微观结构及成分:银离子均匀吸附于珊瑚羟基磷灰石的孔隙表面,浓度越高相关银离子吸附的含量越高。②抑菌圈直径:单纯CHA对3种细菌均无抑菌作用。3种浓度Ag-CHA对培养皿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株)、绿脓杆菌(临床株)、大肠杆菌(临床株)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单纯CHA[0.01mol/L Ag-CHA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5±0.03),(2.28±0.08),(2.42±0.03)cm;0.001mol/L Ag-CHA分别为(1.05±0.07),(1.78±0.07),(1.35±0.04)cm;0.0001mol/L Ag-CHA分别为(0.68±0.06),(1.47±0.02),(0.58±0.03)cm],3种浓度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250.50,2223.40,8285.66,P<0.001)。不同浓度Ag-CHA间的主效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2323.445,P<0.001);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422.952,289.693,3461.754,P均<0.001)。结论:初步验证了自制Ag-CHA可以明显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的临床株型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羟基磷灰石/生物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羟基磷灰石/生物高分子复合材料克服了单一的生物陶瓷作为骨替代材料使用的脆性及加工困难的缺陷而成引起广泛的重视.目的:基于当前已发展的制备羟基磷灰石/生物高分子材料的方法有共混法、原位复合法、纤维复合法、仿生矿化法、电化学沉积法等,现对这些制备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做一综述.方法:分别以英文检索词" hydroxyapatite(HA) ,composites, preparation";中文检索词"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制备",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检索库(CNKI)及Elsevier数据库1996-01/2009-12有关文章,纳入羟基磷灰石/生物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文献.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和内容重复者.保留31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目前,羟基磷灰石/生物高分子复合材料仍不完全能满足骨组织工程对材料的要求,需要进一步优化制备方法,增强羟基磷灰石和生物高分子界面的结合,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及加工性能;同时,精确控制其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骨材料结构相近,使从而使材料同时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生物学性能,达到临床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背景:生物材料表面性质的改变能够影响其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并进一步影响细胞黏附能力、基因表达等行为.目的:评价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的表面性质及其对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参考作者既往实验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和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利用zeta 电位仪测定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的zeta电位,通过测定水在改性羟基磷灰石表面的接触角,结合成骨细胞黏附试验,分析表面改性对材料的细胞黏附能力和生物相容性的影响.结果与结论: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呈疏水性,接触角为93°,成骨细胞黏附实验表明,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比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黏附更多的成骨细胞,表明表面改性增强了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6.
背景:生物材料表面性质的改变能够影响其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并进一步影响细胞黏附能力、基因表达等行为。目的:评价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的表面性质及其对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参考作者既往实验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和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利用zeta电位仪测定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的zeta电位,通过测定水在改性羟基磷灰石表面的接触角,结合成骨细胞黏附试验,分析表面改性对材料的细胞黏附能力和生物相容性的影响。结果与结论: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呈疏水性,接触角为93°,成骨细胞黏附实验表明,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比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黏附更多的成骨细胞,表明表面改性增强了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7.
生物医用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性质及其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羟基磷灰石是动物和人体骨骼的主要无机矿物成分,当羟基磷灰石的尺寸达到纳米级时将表现出一系列的独特性能。纳米羟基磷灰石既有纳米材料的特性,又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历史发展、结构特性及制备方法。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大批量工业化低成本制备尚存在一定困难,工业化设备的研发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此外,通过复合技术和涂层技术有望解决医用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的脆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背景:羟基磷灰石与钛复合制备的复合材料是理想的人体骨替代材料。但纯钛金属基板由于无生物活性,难以在其表面生长羟基磷灰石,因此必须对钛片进行预处理。目的: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并观察预钙化对羟基磷灰石沉积速率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5/2008-01在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纳米技术中心完成。材料:钛片由宝鸡金属研究所提供,厚度250μm,纯度99.7%。方法:用电化学方法在钛片表面制得二氧化钛的纳米管,并通过热处理得到晶态的二氧化钛。将钛片先后浸泡在饱和氯化钙、磷酸二氢钾溶液中进行预钙化处理。然后在37℃条件下将已有二氧化钛阵列的钛片置于模拟体液中浸泡。主要观察指标:于浸泡1,3,5,7,14d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表面形貌的显微结构,复合材料的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表征。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浸泡14d后,羟基磷灰石在预钙化处理钛片表面形成涂层,基本将纳米管表面覆盖;而未经预钙化处理钛片形成较少的羟基磷灰石,没有形成涂层。X射线衍射仪结果显示:浸泡14d后,经过预钙化处理的纳米管阵列表面出现较多的羟基磷灰石,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羟基磷灰石的各个特征峰。结论:利用仿生模拟法制备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过程中,通过预钙化处理,羟基磷灰石的生长速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背景:利用传统固相复合工艺难以将纳米级羟基磷灰石粉体与聚苯硫醚进行复合,从而无法发挥纳米材料的优势,并且目前缺少羟基磷灰石/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的相关研究。目的:应用液相复合工艺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聚苯硫醚复合材料,评价其体外生物相容性。方法:应用液相复合工艺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粉体和片材,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仪及扫描电镜分析复合材料的成分结构;利用接触角测试仪评估材料的亲水性,利用兔血及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进行材料的溶血实验及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与结论:通过液相复合工艺制备的羟基磷灰石/聚苯硫醚复合材料混合均匀,结合紧密;聚苯硫醚粉体的接触角为81.25&#176;,而纳米羟基磷灰石/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粉体接触角为16.1&#176;;聚苯硫醚片材的接触角为83.5&#176;,纳米羟基磷灰石/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片材的接触角为42.5&#176;,对比可知,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加入明显改善了单纯聚苯硫醚材料的亲水性能。纳米羟基磷灰石/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溶血率为1.66%(〈5%),提示材料血液相容性良好;L929细胞在材料浸提液中生长良好,CCK-8法检测提示体外细胞毒性属无毒范畴(0至1级)。以上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制备成功,体外生物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背景: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冯庆玲教授等采用仿生学原理,制成一种塑形简便并且具有良好骨传导、骨诱导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骨修复材料.但制备的复合材料是否仍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尚不确切.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观察实验,于2008-08/11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由清华大学材料系研制,孔隙率90%,孔径50-200 μm.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由2周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股骨和胫骨骨髓绎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方法:将预湿后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材料置于培养板内,将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材料表面在体外复合培养.对照组为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主要观察指标: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和材料复合培养后细胞生长状况,计数细胞接种后1,2,4 h在材料表面的黏附状况,CCK-8检测细胞在复合材料卜的增殖状况,流式细胞仪榆测种植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复合材料表面上生长状况良好.细胞接种到复合材料1h时黏附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接种2,4 h后两组黏附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细胞接种后,两组均保持正常的分裂增殖速度(P>0.05).材料组和对照组细胞皆为正常的二倍体细胞,未见异倍体细胞形成,复合材料对兔骨髓间充质细胞的细胞周期影响不大.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临床上较常采用的I期义眼座假体置入方式有眼球摘除巩膜包裹法和眼内容剜除巩膜盖法.哪种义眼座移植方式的疗效和安全性更好?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移植方式行I期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置入后的安全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组间均衡设计.2000-06/2005-06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完成.对象:于2000-06/2003-03入院行眼球摘除巩膜包裹法置入义眼座者50例50眼,眼球萎缩39眼,角巩膜葡萄肿6眼,绝对期青光眼1眼,眼球破裂伤4眼.于2003-04/2005-06入院行眼内容剜除巩膜覆盖法置入义眼座者49例49眼,眼球萎缩36眼,角巩膜葡萄肿8眼,绝对期青光眼1眼,眼球破裂伤4眼.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方法:眼球摘除巩膜包裹法置入义眼座组采用的是眼球摘除后以自体巩膜包裹义眼座,再将其置入肌圆锥内.眼内容剜除巩膜覆盖法置入义眼座组采用的是眼内容剜除术后将全裸的义眼座置入肌圆锥,再将自体巩膜覆盖义眼座前极.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配戴义眼后外观改善程度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外观改善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眼球摘除巩膜包裹法置入义眼座组有7例结膜伤口裂开,其中5例义眼座暴露.眼内容剜除巩膜覆盖法置入眼座组无结膜伤口裂开发生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x2=7.380,P<0.01),义眼座暴露发生率差别也有显著性意义(x2=5.160,P<0.01).结论:眼内容剜除巩膜覆盖法是一种较眼球摘除巩膜包裹法简单、安全、方便、疗效确切的义眼座假体置入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两种念珠菌DNA探针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两种念珠菌DNA探针并应用于临床诊断。方法:对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的白色念珠菌标准株的E03基因的125bp片段,用半抗原地高辛标记;合成仪合成的E03基因中25bp特异寡核苷酸,用生物素标记。检测两种探针显色敏感度,并与23株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星形念珠菌及大肠埃希菌等细菌进行斑点杂交试验。结果:Dig-125bpDNA探针显色敏感度为0.01pg,仅与白色念珠菌杂交,且对临床分离株检测的结果与传统厚膜孢子鉴定法相符。Bio-25bpDNA探针显色敏感度为20pg,与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及星形念珠菌杂交。结论:Bio-25bp DNA探针可用于念珠菌初步鉴定,而Dig-125bp DNA探针可用于白色念珠菌的鉴定。  相似文献   

13.
在制备出具有表面活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沉积层/钛酸钾薄层/钛合金(HA/K2Ti6O13/β-Ti)生物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将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与HA/K2Ti6O13/β-Ti生物复合材料、未经处理β钛合金两种骨替代材料共同培养,在既定时间内观察两种骨替代材料对成骨细胞生长、附着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骨替代材料对成骨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或促进作用,均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它们皆能使成骨细胞附着于各自材料表面,分泌形成胶原纤维样基质。HA/K2Ti6O13/β-Ti生物复合材料较β钛合金具有更优异的的生物活性和成骨性能,是一种很好的生物植入材料。  相似文献   

14.
黄谢山  刘明  王江 《中国临床康复》2014,(16):2532-2537
背景:从自然界中寻找骨移植替代材料来充填骨缺损是目前骨组织工程支架是研究的热点。目的:探索墨鱼骨转化羟基磷灰石三维支架及其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以墨鱼骨为原料,与磷酸氢二铵在特定条件下发生水热反应,利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和扫描电镜分别对水热反应产物进行表征。结果与结论:墨鱼骨水热反应产物为羟基磷灰石。墨鱼骨转化羟基磷灰石保持了良好的文石相结构,将其与MG63细胞体外培养并考察其细胞相容性,证实墨鱼骨转化羟基磷灰石材料对细胞的生长无明显影响且无明显毒性,不影响细胞的正常增殖,可作为新型骨组织工程细胞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5.
背景:目前几种钙羟磷灰石作为骨的替代品已经在临床上使用,但是由于缺少内部交互的连通孔,使得骨形成过程中经常发生病理性的骨折.目的:采用改良的技术制备互联多孔羟磷灰石陶瓷支架材料,并对其物理化学特征进行检测.方法:将羟基磷灰石(质量分数60%)与聚乙烯亚胺质量分数40%混合,采用改良的泡沫凝胶技术技术(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质量分数1%)制备多孔羟磷灰石陶瓷.扫面电镜检测材料内部结构,将制备的材料移植动物体骨缺损区观察成骨情况.结果与结论:多孔羟磷灰石陶瓷具有三维结构,内部充满大小较均一的球形孔隙,直径平均为150 μm,孔隙率75%,孔隙上充满窗孔样相互交通的小洞,平均40 μm,具有足够的抗压度(10~12 MPa).动物实验表明,多孔羟磷灰石陶瓷表现出较好的成骨诱导性,可见孔隙里形成了新生骨.结果提示改良的羟基磷灰石支架能够在骨组织工程上应用,有望成为新型的改良品.  相似文献   

16.
姜岩 《中国临床康复》2011,(12):2117-2119
背景:目前几种钙羟磷灰石作为骨的替代品已经在临床上使用,但是由于缺少内部交互的连通孔,使得骨形成过程中经常发生病理性的骨折。目的:采用改良的技术制备互联多孔羟磷灰石陶瓷支架材料,并对其物理化学特征进行检测。方法:将羟基磷灰石(质量分数60%)与聚乙烯亚胺质量分数40%混合,采用改良的泡沫凝胶技术技术(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质量分数1%)制备多孔羟磷灰石陶瓷。扫面电镜检测材料内部结构,将制备的材料移植动物体骨缺损区观察成骨情况。结果与结论:多孔羟磷灰石陶瓷具有三维结构,内部充满大小较均一的球形孔隙,直径平均为150μm,孔隙率75%,孔隙上充满窗孔样相互交通的小洞,平均40μm,具有足够的抗压度(10~12MPa)。动物实验表明,多孔羟磷灰石陶瓷表现出较好的成骨诱导性,可见孔隙里形成了新生骨。结果提示改良的羟基磷灰石支架能够在骨组织工程上应用,有望成为新型的改良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羟基磷灰石/魔芋葡甘聚糖复合材料,分析两者间的结合机制以及羟基磷灰石和魔芋葡甘聚糖复合性能最佳时的工艺条件.方法:实验于2007-03/06在昆明理工大学组织工程支架与多孔催化载体实验室完成.通过共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复合材料.对不同pH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仪物相分析.KBr压片法制样,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测定样品的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样品表面喷金后,用扫描电镜观察样品的形貌和微观结构及进行电子能谱分析.结果:复合材料中的无机相为部分碳酸根取代的呈弱结晶状态的HAP, KGM分子链上乙酰基中的羰基是HAP的成核位点.pH值是影响HAP和KGM间交互作用的关键因素,HAP和KGM的原料比对复合性能有明显影响.当pH=9.0和10.7、原料比为w(HAP/KGM)=30/70时,HAP和KGM复合良好.结论:实验制备的HAP/KGM复合材料是一种潜在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pH值和HAP/KGM原料比是影响HAP和KGM 复合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羟基磷灰石/魔芋葡甘聚糖复合材料,分析两者间的结合机制以及羟基磷灰石和魔芋葡廿聚糖复合性能最佳时的工艺条件。方法:实验于2007-03/06在昆明理工大学组织工程支架与多孔催化载体实验室完成。通过共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复合材料。对不同pH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仪物棚分析。KBr压片法制样,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测定样品的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样品表面喷金后,用扫描电镜观察样品的形貌和微观结构及进行电子能谱分析。结果:复合材料中的无机相为部分碳酸根取代的呈弱结晶状态的HAP,KGM分子链上乙酰基中的羰基是HAP的成核位点。pH值是影响HAP和KGM间交互作用的关键因素,HAP和KGM的原料比对复合性能有明显影响。当pH=9.0和10.7、原料比为w(HAP/KGM)=30/70时,HAP和KGM复合良好。结论:实验制备的HAP/KGM复合材料是一种潜在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pH值和HAP/KGM原料比是影响HAP和KGM复合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COBASINTEGRA 400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S300迈瑞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两套生化仪间血清AST、CK、LDH—L、GLU检测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评价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依据NCCLSEP9-A2文件的要求,每天选取8份血清标本,分别用两套生化仪测定血清AST、CK、LDH—L、GLU各两次,连续5天,对仪器闯的偏倚进行评估。结果AST(20U/L)、CK(60U/L)预期偏倚的可信区间包含了允许误差,其它允许误差均大于预期偏倚可信区间的上限,数据显示待评方法性能与参比方法相当。结论两套生化仪间血清AST、CK、LDH—L、GLU检测差异在允许范围内,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