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国清阐述食管癌癌前病变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力 《中国肿瘤》2002,11(7):378-378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内镜专家王国清教授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对食管癌的癌前病变进行了有计划、系统的深入观察和研究 ,发现了食管癌癌前病变的发展趋势 ,并提出了控制食管癌发病的对策。王国清教授在太行山周围的食管癌高发区 ,对40岁~69岁自然人群采用直接内镜检查加食管粘膜碘染色和指示性多点活检的方法 ,进行了8次普查。5400人接受内镜检查 ,对阳性区多点咬取活检。统计活检病理资料 ,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现率为3%~5% ;食管鳞状细胞重度、中度和轻度不典型增生的发现率分别为3%~5%、9%~16%、12%~24%…  相似文献   

2.
JohnS 《抗癌》2005,(1):46-46
胃癌和食管癌的病因学 胃癌和食管癌病因学方面都有明确的癌前病变。尽管已知在有严重吸烟史和饮酒史的患者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较高.但远端食管和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的发病率出现了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3.
陈正言 《中国肿瘤》2006,15(10):653-658
全文回顾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食管鳞癌癌前病变的研究,包括细胞学、病理组织学、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和药物及内镜干预治疗的研究成果,并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4.
食管黏膜碘染色图像和浅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组织学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Wang GQ  Liu YY  Hao CQ  Lai SQ  Wang GQ  Lu N  Yang L 《中华肿瘤杂志》2004,26(6):342-344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碘染色图像类型同组织学诊断的关系。方法 在食管癌高发现场4000人的食管拉网细胞学普查中,筛出1050例高危个体,其中867例接受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时采用1.2%碘液黏膜染色,染色图像分为4类:第Ⅰ类:深黄色,隆起感,边缘清楚嵌入状,退色后呈粉白色;第Ⅱ类:中黄色,介于深淡之间,病灶平坦,边界清楚锐利;第Ⅲ类:淡黄色,病灶平坦,边界清楚但不锐利;第Ⅳ类:棕褐色。检查后按上述标准记录归类。黏膜病灶常规咬取活检,送病理检查。将染色图像类别同活检组织学诊断对照研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食管浅表黏膜癌和重度不典型增生的94.4%(68/72)、中度不典型增生的61.8%(73/118)和轻度不典型增生的27.7%(35/126)分布在碘染图像Ⅰ类和Ⅱ类之内,符合碘染后形成不同图像的原理和规律。结论 碘染后形成的不同图像与活检组织学诊断密切相关。恶变组织暴露的程度是形成各类图像的病理基础。碘染色有助于食管癌的普查、筛选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GST-π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GST-π基因在食管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48例食管鳞癌标本建立食管癌发生发展多阶段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对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GST-基因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在正常粘膜,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上皮总体及其Ⅰ、Ⅱ、Ⅲ级,原位癌和癌组织中GST-π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7.5%,95.3%,55.9%,73.9%,47.4%,41.2%、36.4%和45.8%.正常粘膜和单纯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前病变组织p16及FHIT基因甲基化探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食管癌前病变组织p16及FHIT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况.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方法,对食管癌前病变不同阶段及鳞状细胞原位癌的病变组织进行了甲基化检测,并与同一个体相应的病变旁组织及慢性食管炎和浸润性鳞癌组织的甲基化情况进行了时比分析研究.结果:轻度、中重度不典型增生、鳞状细胞原位癌和浸润癌共95例病变组织中p16基因的甲基化频率分别为22.73%、59.09%、78.57%、64.86%:FHIT基因的甲基化频率分别为22.73%、45.45%、64.29%、67.57%.同一个体相应的95例病变旁对照组织中16例未检测成功,余79例中5例(6.33%)p16基因甲基化,3例(3.80%)FHIT基因甲基化,与病变组织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10例慢性食管炎组织中1例p16基因甲基化,未发现FHIT基因甲基化.结论:p16及FHIT基因甲基化在癌前病变阶段就已经存在,可能是食管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组织P53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董琰滨  刘树范 《中华肿瘤杂志》1996,18(1):58-60,I001
对197例食管内窥镜活检组织中P53蛋白的免疫组化分析表明,约38.8%的食管轻度不典型增生,52.0%的中重度不典型增生,61.1%的原位癌和62.5%食管浸润癌组织中有高表达的P53蛋白。正常食管鳞状上皮和慢性皮炎症食管上皮中很少有P53蛋白聚积,对14例食管癌病人癌及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中P53蛋白的免疫组化分析表明,9例P53蛋白高表达的食管癌中,8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也有高表达的P53基因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癌变早期异常改变的蛋白质以发现与食管癌早期病变相关的特征性标志分子。探讨了成束蛋白和膜联蛋白Ⅰ在食管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食管癌高发现场癌前病变样本中成束蛋白和膜联蛋白Ⅰ的表达水平,用X^2检验对比成束蛋白和膜联蛋白Ⅰ在不同程度癌前病变和食管癌中的表达差异。其中包括,食管鳞状细胞癌癌前病变54例、正常食管上皮8例和中晚期食管癌9例成束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食管鳞状细胞癌前病变52例、正常食管上皮11例和中晚期食管癌7例的膜联蛋白Ⅰ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相比,成束蛋白在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中表达增强,其表达阳性率为低度癌前病变(轻度和中度不典型增生)85.7%(24/28)、高度癌前病变(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84.6%(22/26)和中晚期食管癌88.9%(8/9)。然而,膜联蛋白Ⅰ在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中表达降低或丢失,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低度癌前病变14.3%(4/28)、高度癌前病变8.3%(2/24)和中晚期食管癌0%(0/7)。与正常食管上皮相比,成束蛋白和膜联蛋白Ⅰ在食管低度癌前病变中表达程度的异常均具有显著意义,P值分别为0.003和0.000。结论:成束蛋白异常增强和膜联蛋白Ⅰ的丢失与食管癌癌前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9.
CDC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DC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24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CDC2表达水平,分析蛋白表达模式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在正常食管黏膜鳞状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浸润性癌序列病变中,CDC2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协同刺激分子B7同系物4(B7-H4)在人食管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形成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内镜切除的食管组织标本58例,其中正常组织16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2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19例。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价食管组织病理变化。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B7-H4 mRNA在食管组织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B7-H4蛋白在食管病变组织中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食管组织细胞因子IL-6、IL-10和IFN-γ的表达,并分析各细胞因子与B7-H4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和HE染色结果提示,B7-H4表达与食管组织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 < 0.01)。qPCR结果提示,与正常食管组织相比,食管癌前病变组织B7-H4 mRNA表达无显著改变(P > 0.05)。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食管组织相比,食管癌前病变组织B7-H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 0.05)。Westernblot和ELISA实验结果显示B7-H4表达与IL-6表达呈正相关(P < 0.01)。结论:随着食管癌前病变病理分级的提高,B7-H4蛋白的表达逐渐上调,B7-H4可能与IL-6相互作用促进了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组织中PTEN与MGMT基因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食管癌组织中PTEN和MGMT基因蛋白的表达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酶标和免疫荧光技术分别在光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下检测105例食管癌组织中的PTEN和MGMT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PTEN蛋白在食管高、中和低分化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3.64%、30.43%和27.27%。高分化鳞癌与中分化鳞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69.00,P<0.05。高分化鳞癌组织的PTEN蛋白表达的量(88195.69±50794.95)明显高于中分化鳞癌组织(28100.27±35988.47),t=3.053,P<0.01。MGMT蛋白在食管鳞癌、腺样结构癌和小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9%、90.00%和11.11%,小细胞癌MGMT蛋白表达与鳞状细胞癌及腺样结构食管癌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82.00,P<0.01;u=19.00,P<0.01。食管癌组织中PTEN与MGMT蛋白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574,P<0.01。结论:PTEN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有关,而MGMT蛋白表达则与食管癌的组织学类型有密切关系,两者可作为食管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免疫抑制酸性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免疫组化ABC法以抗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单克隆抗体MI2检测62例食管鳞癌和12例正常食管组织。结果发现,正常食管组织IAP染色阴性,食管鳞癌组织IAP阳性率为90.3%(p<0.001),随着癌组织分化程度降低,IAP表达强度增加(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和预后较差者中,癌组织IAP表达明显强于无淋巴结转移(P<0.005)和预后良好者(P<0.001)。提示IAP检测对食管癌的临床诊断、组织分化、病程判断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逐渐演变的多步骤发展过程。人体某些部位发生的增生性病变最易演变为癌,在病理上就是癌前病变。尽管这种癌前病变是非特异性的,所有癌前病变不一定都发展为癌,而且所有恶性肿瘤不一定都必须经过癌前病变这一阶段[1],但认识癌前病变有其勿容置疑的重要性。因此,自80年代以来,病理研究的前锋已转向癌前病变的研究,因尽早发现和治疗癌前病变可防止日后演化为癌,这符合肿瘤早期发现,早期防治的原则。一、癌前病变术语的内涵Vierchow最早对肿瘤成分进行研究,但他只研究细胞成分。继后的学者既对肿瘤细胞成分,又对肿…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高发区人群的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4年河南省林州市被卫生部确定为"全国食管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我们于2005年9月~2007年11月在该县合涧镇目标人群的高危人群(40~69岁)中开展了内镜筛查.现对内镜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高发区高危人群的食管癌癌变状况.  相似文献   

15.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eclearAntigen, PCAN)近年来广泛用于肿瘤增殖活性的研究。本文对正常食管粘膜、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及鳞状细胞癌进行了PCAN及CEA检测,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林冰  刘沙  周平 《肿瘤学杂志》2020,26(12):1047-1051
摘 要:[目的]检测miR-124及其靶基因CREB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miR-124/CREB1在人食管鳞癌细胞KYSE-150体外增殖和侵袭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3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及周围正常组织的miR-124和CREB1表达。Targetscan分析miR-124与CREB1的结合位点,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验证miR-124 与CREB1是否结合;过表达或抑制miR-124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KYSE-150细胞中CREB1的表达;在KYSE-150细胞中转染miR-124 mimic为miR-124 mimic或转染miR-124抑制剂为anti-mi-R124,转染后24h、48h、72h收集细胞计数,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转染24h后通过体外侵袭实验检测过表达或抑制miR-124对KYSE-150细胞侵袭的影响。在KYSE-150细胞中转染CREB1 siRNA后24h、48h、72h收集细胞计数,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转染CREB1 siRNA 24h后检测KYSE-150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在KYSE-150细胞中共同转染anti-miR-124和siCREB1,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变化情况。[结果] MiR-124在食管癌组织表达降低(P<0.001),而CREB1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升高(P<0.001);CREB1是miR-124下游分子,过表达miR-124抑制KYSE-150细胞中CREB1的表达(P=0.016),抑制miR-124促进KYSE-150细胞中CREB1的表达(P<0.001)。在食管癌细胞中,过表达miR-124抑制KYSE-150细胞的增殖和侵袭(P均<0.05),抑制miR-124促进KYSE-150细胞的增殖和侵袭(P均<0.05);敲低CREB1抑制KYSE-150细胞的增殖和侵袭(P均<0.05)。敲低CREB1可抑制anti-miR-124对KYSE-150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促进作用(P均<0.05)。[结论]过表达miR-124通过靶向CREB1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相似文献   

17.
喉癌及癌前病变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喉鳞状细胞癌及喉癌前病变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在喉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PCR-ELISA)对47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22例喉癌前病变组织、20例喉炎性息肉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47例喉鳞癌组织中39例端粒酶呈阳性(83%),而20例喉炎性息肉组织端粒酶均为阴性,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22例喉癌前病变组织中有15例端粒酶表达阳性(68.2%)。结论 端粒酶在喉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可作为喉癌的肿瘤标志物。在喉癌前病变组织中也有低水平的端粒酶活性表达,喉癌前病变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将有助于喉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8.
19.
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纽织p16基因CpG岛的甲基化情况.及其在食管癌发生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MSP方法,对食管癌前病变不同阶段、鳞状细胞原位癌和浸润癌的病变组织进行了甲基化检测.并与其相应的正常组织和慢性食菅炎组织的甲基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鳞状细胞原位癌和浸润癌的甲基化频率分别为22.73%(5/27)、46.15%(6/13)、77.78%(7/9)、78.57%(11/14)和64.86%(24/37)。67例正常对照组织中3例(4.48%)p16基因甲基化,与病变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0例慢性食管炎组织中1例(10%)p16基因甲基化。结论:p16基因甲基化可能是食管癌发生的最早期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合并进展期头颈部癌(head and neck cancer, HN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间四川省肿瘤医院实施的19例ESD治疗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合并进展期HNC患者(ESD 1组)的临床资料,并纳入35例同期ESD治疗的单纯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ESD 2组)的临床资料与之比较,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结果及术后生存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食管病变部位、食管病变长度、食管病变环周面积、食管病变放大胃镜分型及术前病理类型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SD 1组全组病例进展期HNC包括下咽癌14例,口咽癌3例,口腔癌3例,喉癌1例。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大出血及食管穿孔发生。ESD 1组与ESD 2组在食管固有肌层损伤率[15.8%(3/19)vs 14.3%(5/35),P=0.882]、ESD手术时间[(71.4±39.4)min vs(67.8±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