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能够科学、客观地评价输电线路安全状态,提出了基于SVM-BP混合网络的输电线路安全分析模型。首先,对天气数据、输电线路标准文件和缺陷数据等进行处理和分析,利用关联规则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输电线路缺陷数据进行整合,建立输电线路安全状态评价体系;然后,提出了SVM-BP混合网络模型挖掘各因素与缺陷状态间的关联,评价输电线路的安全状态;最后,以某地区输电线路为数据集进行验证,该评价模型的准确率达到97.4%,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价输电的安全状态,并在灾害性天气下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保证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输电线路运行环境恶劣,发生故障的概率和气象条件直接相关.由于目前极端气象条件在全世界范围内表现活跃,研究不同气象条件下输电线路发生故障的概率对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水平有重要意义.该文从分析气象相关输电线路典型故障的作用机理和统计特征出发,提出使用融合注意力机制的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输电线路故障概率预测,使用停电数据对模型进行检...  相似文献   

3.
杨光绪  兰生  李志川 《电工技术》2023,(19):182-188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晕损耗与沿途天气因素影响有关,针对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总损耗的传统计算繁琐且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天气因素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损耗计算方法。首先对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损耗进行理论计算分析,并选取线路运行数据和实时天气数据作为特征参数;然后根据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法对天气特征进行筛选;为了提高计算精度,提出以等效降水量和相对湿度为标准的样本分类方法;最后采用处理后样本数据训练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优化的极端随机树(Extremely Randomized Trees,ET)模型。以闽浙地区某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运行数据为例,验证了该数据处理方法和计算模型可有效筛选特征参数,降低数据维度,提升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损耗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输电线路输送容量是在保守天气条件下确定,未考虑到实际运行的环境温度和风速等其他气象参数,这可能使输电线路输送能力未得到充分的利用。而动态的载流量计算通过考虑线路周围的实际运行天气条件来确定输电线路的实际载流能力,从而提高线路的输电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载流量密度函数的概率建模的动态增容研究方法,采用粒子群优化的核极限学习机(PSO-KELM)对某地区的历史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并预测,通过算例分析,可知该方法的预测效果较好,故将预测的数据作为概率模型的源数据。通过在某地区的应用分析表明,在用电高峰期,该方法可提高输电线路的载流量,且能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特高压输电线路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输电通道,其安全稳定运行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统筹全球能源资源开发、配置和利用的基本条件。极端气候条件下,高压输电线路的严重覆冰将大幅度恶化导地线的机械特性和电气性能,覆冰、断线、倒塔等严重事故会极大地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针对性的对输电线路采取融冰措施,能有效的抑制导地线覆冰,使能源互联网更加坚强可靠。深入讨论输电线路融冰的基本原理,对浙北–福州1 000 k 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融冰参数进行计算分析,提出适用于该工程的导地线融冰技术方案,为后续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设计和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挖掘输电线路的输送潜力和保障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提出了经验模态分解-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贝叶斯优化预测模型,从而实现微气象参数递推多步预测.基于预测误差建立高斯分布模型,从预测结果中选择相对保守的气象参数代入热平衡方程进行输电线动态容量计算;实现对输电线路所跨越区间中环境最恶劣部分的微气象数据日前预测,以及输电线路...  相似文献   

7.
在系统收集整理三峡地区超高压输电线路沿线气象资料的基础上,从三峡地区超高压输电线路附近气候概况、对输电线路有影响的主要气象灾害等方面开展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建立三峡地区超高压输电线路灾害性天气实时监测预报系统,以提高线路故障气象分析评估水平及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输电线路缺陷的危害性小于故障,但发生频率要远高于故障,而且缺陷可由量到质转变为严重故障。为了保障线路的正常运行,必须对缺陷防患于未然。在经典Apriori关联分析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进,新方法从时空特征的角度,结合气象外力、设备、地形和缺陷进行联合关联分析,可找出线路缺陷发生的关联因素。以新疆75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为例,所提方法发现2012年至2015年新疆75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缺陷关联因素表现出以下特点:大风是缺陷主要外力因素,自身主要因素是锁紧销缺损情况,空间上与杆塔所在的纬度(北纬43~43.5°)、坡向(158~202°)和杆塔高(50~55 m)有关,气象特征上24×7 h持续保持在175~235°的风向与缺陷关联。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微地形区域输电线路运行的气象情况,在小气候理论基础上,以华北地区处于典型微地形区域的3条输电线路、且历史上发生过由极端天气引发的输电线路事故为例,分析了山区微地形导致的微气象形成机理,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微地形气象因子与宏观大气参数之间的回归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从定量角度揭示微气象参数之间的关系,能够对微地形区域输电线路运行的微气象参数情况进行分析与预测,为建立输电线路电气可靠性实时评估与预警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应用和管理平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输电线路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部分网省公司现已建成雷电、覆冰、污秽、气象、微风振动等线路运行状态监测相关系统。通过研究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和管理信息平台,结合设计目标,完成了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并通过将电网输电线路监测装置采集的信息及各监测系统应用产生的应用结果信息进行融合存储,构建了完整的输电线路运行状态信息数据平台。系统还运用相关算法对传感器可靠性进行评估,在平台基础上设计了按时间特性分层的输电线路故障预警、线路故障分析、监测数据挖掘分析、线路运行状态评估、线路运行环境评估等高级应用功能,做到了自动、及时地向不同管理职责的用户分级预警汇报,能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保障电网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