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穴位深刺合整脊手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牵引+依托考昔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穴位深刺合整脊手法推拿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疼痛VAS评分、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试验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证候积分、VAS评分、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深刺合整脊手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够有效减轻颈部症状体征,提高局部活动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有助于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2.
杨巧黎 《新中医》2022,54(12):107-109
目的:观察参芪四虫汤联合整脊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整脊手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参芪四虫汤联合整脊手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20%,高于对照组74.51%(P<0.05)。治疗后,2组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PRI、VAS、PP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6%,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四虫汤联合整脊手法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较好,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陈星  丁永利  赵明明 《新中医》2021,53(5):102-105
目的:观察肾痹汤联合玻璃酸钠治疗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肾痹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高切和全血黏度低切)]。结果:研究组优良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疼痛、行走距离、关节活动度、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行走距离、关节活动度、生活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DL-C、LDL-C、TC、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LDL-C、TC、T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LDL-C、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痹汤联合玻璃酸钠可改善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吴萍 《新中医》2022,54(8):188-191
目的:观察穴位埋针联合中药热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气滞血瘀型CS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针联合中药热熨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椎疼痛程度、颈椎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81.82%(P<0.05)。治疗后,2组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NPQ、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血浆黏度(PV)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HSV、LSV、PV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与对照组5.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针联合中药热熨治疗CSR气滞血瘀证,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缓解颈痛,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脾通络开窍汤联合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用石杉碱甲治疗,研究组加用温脾通络开窍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FIB水平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血清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LP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MMSE、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脾通络开窍汤联合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较好,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强化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滋阴益气补肾汤联合银杏酮酯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与研究组(n=43)。常规干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银杏酮酯滴丸,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滋阴益气补肾汤,均治疗1个月。疗程结束后统计两组心电图疗效、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CO)]。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LVEF、CI、CO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银杏酮酯滴丸联合滋阴益气补肾汤治疗,可更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心电图疗效。  相似文献   

7.
黄芬芳 《新中医》2023,55(5):141-143
目的:观察产后调理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产后调理方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调理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疗效显著,能促进血液流变学指标恢复,有利于血肿的吸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冲放血急救干预对于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方法:共选取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给予西药常规治疗的同时加中冲穴刺络放血。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对比两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红细胞压积(PCV)、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PCV、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71、6.804、3.797,P<0.05)。结论:中冲放血急救干预能改善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从而改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高艳芳  杨娜  黄志敏  杨涛 《河北中医》2023,(11):1792-1795+1801
目的 观察中医定向透药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3例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IgA及IgM]水平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炎症因子IL-6、PCT、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免疫指标IgG、IgA及IgM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炎症因子IL-6、PCT、CRP...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及红花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良好,可有效降低血浆黏度及血清hs-CRP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联合尿激酶治疗脑梗塞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联合尿激酶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T-1水平、血浆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ADL评分、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T-1水平、血浆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于对照组,ADL评分、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欣泰血栓心脉片联合尿激酶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突聋患者治疗中舒血宁穴位注射与前列地尔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于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31例单侧耳突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和研究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舒血宁穴位注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如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和全血黏度等,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如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和全血黏度等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如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和全血黏度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2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如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和全血黏度等明显低于各自治疗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08%;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х2=9.322,P0.05)。结论舒血宁穴位注射和前列地尔注射液均可有效治疗突聋,但舒血宁穴位注射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效果明显优于前列地尔注射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方法:7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抗生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hs-CRP、IL-2、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69.23%)(P0.05);观察组全血黏度低切和全血黏度高切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全血黏度低切和全血黏度高切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hs-CRP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IL-2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血清hs-CRP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IL-2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且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具有重要临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情志疏导结合穴位按摩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02月~2019年0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情志疏导结合穴位按摩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中医症候积分、心理状态[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干预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H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志疏导结合穴位按摩能够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理状况,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彭木辉 《国医论坛》2019,34(2):24-26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以我中心2016年8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痰祛瘀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7.50%(35/40),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G、TC、LDL-C、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祛瘀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参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100例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活血汤治疗,评估两组疗效及安全性并比较两组治疗不同时间点时中医证候积分,以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血液流变学及血脂代谢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第7、14、28天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每周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通痹益脑汤联合奥扎格雷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脑血栓患者1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扎格雷等西医治疗,研究组给予通痹益脑汤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动脉斑块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颈动脉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颈动脉斑块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痹益脑汤联合奥扎格雷治疗脑血栓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王希瑞  周正谦 《新中医》2021,53(5):70-75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血液动力学指标[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血流速度及阻力系数(RI)]、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红细胞压积(PCV)、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清指标[内皮素-1 (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ET-1/CGRP比值],采用眩晕障碍量表筛查表(DHI-S)及眩晕量表(DARS)评价2组的眩晕症状。结果:研究组恶心呕吐、眩晕头痛、共济失调、平衡障碍等临床症状消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A、LVA、RVA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R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V、PCV、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PV、PCV、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T及APT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FIB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T-1及ET-1/CGR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GRP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DHI-S及DA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DHI-S及DA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迅速转归,改善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临床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检测,探讨补肾壮骨通络汤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肝肾亏虚型)的规范化治疗效果。方法:选取ARCOⅠ、Ⅱ期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中医辨证属肝肾亏虚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自制补肾壮骨通络汤,对照组口服活血健骨片,连续用药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性指数、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中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血脂指标高密度脂蛋白增高,而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壮骨通络汤可改善肝肾亏虚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血液指标,与活血健骨片效果相当,中医药对症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方天麻密环糖肽片联合温针灸风池穴与完骨穴治疗半规管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成功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及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1月—2019年8月海口市人民医院诊治的92例半规管型BPPV成功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研究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复方天麻密环糖肽片联合温针灸风池穴与完骨穴干预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心理状态指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DHI评分及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6%(44/46)、76.1%(35/46),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给予半规管型BPPV成功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患者复方天麻密环糖肽片联合温针灸风池穴与完骨穴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眩晕症状,改善心理状态,分析与降低血黏度、改善脑供血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