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樟叶越桔种子的萌发率,以在六盘水采集的樟叶越桔种子为材料,对其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浴温度浸种(常温、40℃和60℃)、不同浓度赤霉素(GA_3)溶液浸种(200、1000、1500 mg/L)、不同浓度硼酸溶液浸种(0.2%和0.5%)和不同培养温度(15、20、25、30、35℃)等处理对樟叶越桔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水浴浸种与40℃水浴浸种条件下种子萌发率差异不显著,60℃水浴温度过高,浸种后的种子丧失生命活力;GA_3浸种处理能显著促进种子萌发,缩短发芽时间,且萌发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最大萌发率达68.67%,而硼酸浸种无明显作用;不同培养温度条件下的萌发率差异显著,在15~30℃条件下,种子都能发芽,但萌发适宜温度为15~25℃,最适温度为20℃,最大萌发率达65.33%。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百香果种子的萌发特性,为百香果种子育苗及杂交后代种子萌发、性状观察奠定基础。【方法】以百香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水温(25、45、65、85、100℃)、浓硫酸浸泡时间(0、0.5、1、2、5、8、10、15 min)、赤霉素浓度(0、200、400、800 mg/L)、培养温度(18、28、35、18~28、28~35℃)、有无种壳及不同物理处理方式(针刺、磨砂)对百香果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为考查指标,确定种子萌发适宜条件。【结果】百香果种子在65℃温水中自然冷却浸泡24 h发芽率最高(57.78%);浓硫酸最适浸泡时间为8 min,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77.38%、77.38%和3.39;赤霉素浓度为400 mg/L时发芽率高达81.11%;最适发芽培养温度为28~35℃变温,发芽率为64.44%;全剥壳的百香果种子发芽率达76.67%;磨砂和针刺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针刺不好控制容易伤到种胚,以磨砂为佳,发芽率为60%。【结论】百香果种子适宜用65℃温水自然冷却浸泡24 h或浓硫酸处理8 min后浸泡24 h,采用磨砂处...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Ca (NO_3)_2对百香果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Ca (NO_3)_2溶液对台农一号、紫香1号、黄金3个百香果品种的种子进行处理,研究Ca (NO_3)_2对百香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百香果品种的种子发芽率随Ca (NO_3)_2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除10mg·L~(-1)处理外,其他处理与对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紫香1号百香果种子丙二醛(MDA)含量随Ca (NO_3)_2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台农一号和黄金百香果种子除10mg·L~(-1)处理外,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3个百香果品种的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电导率和胚芽鲜质量均随Ca (NO_3)_2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因此,Ca (NO_3)_2处理对百香果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且随着Ca (NO_3)_2浓度的提高,抑制萌发效果增加。  相似文献   

4.
不同处理对秦艽和魁蓟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秦艽和魁蓟种子的适宜萌发条件,选择不同水浴温度、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及不同基质为试验因素,采用L9(33)正交设计,研究秦艽和魁蓟2种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3种因素对秦艽和魁蓟种子萌发的影响顺序均为基质赤霉素浓度水浴温度。秦艽种子萌发因素的最佳组合是20℃水浴+500 mg/L赤霉素+沙土播种,此时秦艽的种子萌发率达到90%;魁蓟种子萌发因素的最佳组合是30℃水浴+100 mg/L赤霉素处理+沙土播种,发芽率为40%。  相似文献   

5.
浓硫酸处理对黄柏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浓硫酸对黄柏种子进行浸种处理5、10、15、20、25、30min,研究不同时间处理对黄柏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柏种子用浓硫酸浸种处理的最佳时间20min。通过不同温度试验可知黄柏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6.
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研究不同温度下种子萌发规律对于工厂化育苗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西兰花种子为材料,在4~38℃范围内设置8个温度处理,通过不同时段观察种子萌发情况,计算种子不同萌发率对应的萌发时间,及种子初始萌发到萌发完成所需时间即萌发历时。累计萌发率、萌发时间和萌发历时的结果表明,在20~32℃时,西兰花种子萌发最早、萌发率最高、萌发历时最短,因而确定该温度范围为西兰花种子最适萌发温度。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曼陀罗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以黄色曼陀罗和野生曼陀罗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浸种处理、不同浓度硝酸钾溶液浸种处理、不同pH值溶液浸种处理以及不同温度水浴浸种处理,研究分析不同处理对曼陀罗种子萌发指标和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为250 mg/L、pH值为7等2个品种幼苗生长发育状况均较同一处...  相似文献   

8.
影响云南越桔种子萌发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在丽江采集的云南越桔种子为材料,对其进行催芽试验,研究了不同贮藏年限和处理温度以及赤霉素GA3不同处理时间及浓度对云南越桔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萌芽率差异极显著;不同贮藏年限间的萌芽率差异不显著。在10-30℃,种子都能萌发,但萌发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5℃,最大萌发率达53.67%。GA3不同处理浓度间的萌发率差异极显著;不同处理时间的萌芽率差异不显著。随着浓度升高,萌发率降低;浓度为100μl/L时,随着处理时间加长,萌发率随之升高;浓度为1000μl/L时,随着处理时间加长,萌发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杨六萍  钱德花 《农技服务》2009,26(7):163-164
以日本水芹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种子发芽条件试验,研究温度、光照条件对水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时间及红光对水芹种子萌发影响很大,光照强度对种子萌发影响不大。水芹种子发芽的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温度为恒温20℃,变温10~25℃效果也较好。每天光照时间不少于6 h满足发芽需要,延长光照时间对种子的发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酸碱腐蚀处理方式及温度和光照强度对构树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构树苗木的快速繁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同株构树干燥种子为材料,开展不同酸碱(浓硫酸和氢氧化钠)腐蚀处理方式、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种子萌发试验,测定分析各处理构树种子的平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时间,筛选出构树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方式、最适光照条件及最适温度。【结果】在浓硫酸处理中,腐蚀9 min处理的干燥构树种子萌发效果最佳,平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时间分别为91.11%、48.89%和8.41 d,其中平均发芽率除与腐蚀7 min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外均显著高于其他腐蚀时间处理(P0.05,下同);在氢氧化钠处理中,用40.0 g/L腐蚀4 h处理的干燥构树种子萌发效果最佳,平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时间分别为72.22%、35.56%和13.28 d,其中平均发芽率显著高于除20.0 g/L腐蚀8 h处理外的其他处理,平均发芽势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极差分析结果表明,氢氧化钠处理的浓度因素对平均发芽率和发芽时间影响较明显,而时间因素对平均发芽势影响较明显。温度对构树种子萌发具有明显影响,其中30℃是最适宜构树种子的催芽温度,40℃为构树种子催芽的上限致死温度;光照条件对构树种子萌发影响不明显。【结论】采用浓硫酸和氢氧化钠腐蚀构树种子后催芽可促进其快速萌发,有效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其中以浓硫酸腐蚀其干燥种子9 min并在30℃下进行催芽的发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辣木种子最佳萌发条件,通过设置不同温度处理,对辣木种子的吸水及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浸种温度对种子吸水率起促进作用,且温度与吸水率之间呈正相关。持续超高温浸种会抑制辣木种子萌发和胚根的发育,辣木种子的最适浸种温度为40℃,其能促进种子快速吸水饱和,从而缩短种子萌发时间,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低温处理、沼液浸种处理、水杨酸(SA)浸种处理对黄花菜种子萌发的影响规律,以期为我国黄花菜的种子生产和栽培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理论支持。试验以当年采收的黄花菜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常规浸种处理确定种子萌发最适浸种时间与温度,结合低温处理,沼液浸种处理、SA浸种处理等方法,找出促进种子萌发的最优化方法。结果表明,常规浸种处理中,黄花菜种子萌发最适条件为温汤浸种24 h;不同低温处理中,发现低温处理7 d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95%,且萌发速度最快,发芽最整齐,低温处理4 d也可促进种子萌发,但萌发速度慢、发芽不整齐,低温处理1 d抑制种子萌发;不同浓度浓缩沼液浸种处理中,各处理均可以促进种子发芽,以稀释500倍效果最佳;不同浓度水杨酸浸种处理在诱导种子发芽各指标上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以稀释500倍的浓缩沼液温汤浸种24 h,经5℃低温处理7 d后25℃恒温培养,可有效促进黄花菜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3.
促进山桐子种子萌发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山桐子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浸种时间、浸种温度、催芽温度和不同浓度GA3处理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桐子种子最适浸种温度30℃.最适浸种时间24 h,最适催芽温度25℃,GA3最适处理浓度为200 mg/L,在最适组合条件下其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可分别达到81.00%、63.67%和5.02.  相似文献   

14.
黄蜀葵种子催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确定黄蜀葵种子发芽的最佳条件,本试验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种类与浓度、处理温度、浸泡时间等对黄蜀葵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蜀葵种子最佳浸泡时间为12 h,最适发芽温度为变温15~25℃,浸种时间、培养温度交互作用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浸种12 h、变温15~25℃;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物质GA、6-BA、CTS、SPM、PEG对种子萌发表现出不同作用,其中以25%PEG能显著促进种子的萌发,发芽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15.
对采用不同温度和时间水浴加热处理的紫穗槐种子,进行种子萌发、内生根瘤菌数量以及植株生长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温度、时间加热处理对种子萌发率、内生根瘤菌数目及植株生长影响不同.适宜的加热温度与时间增加种子萌发率,降低休眠率,但随加热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种子死亡率增高.在相同温度下,种子内生根瘤菌数目随着加热时间延长而减少;在相同时间内,种子内生根瘤菌数目随温度升高也下降.植株结瘤率、株高、地上生物量都与种子加热温度的高低及加热时间的长短相关,而结瘤植株的固氮酶活性与处理温度及时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温度和播种深度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50℃水浸种发芽率最高为74.8%;恒温分别在20℃、25℃、30℃、变温20~30℃的不同温度处理条件对红砂种子萌发和发芽率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红砂种子萌发率和胚根生长速度明显不同,认为红砂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0~30℃的变温。播深试验表明:红砂种子为子叶出土发芽类型,达到最大出苗率的播深红砂种子为0~0.5cm。  相似文献   

17.
以西番莲种子为材料,在不同的浸种时间及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种子萌发及苗木生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温湿条件对西番莲种子活力及其苗木生长有较大影响。30~35℃的温度是西番莲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有利于幼苗生长,提高种子活力指数。浸种3d则能显著提高种子出苗率及实生苗木的整齐度、健壮度。  相似文献   

18.
温度和干旱胁迫对荞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晋荞1号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和PEG浓度对其萌发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测定发芽率。结果显示,温度变化对荞麦种子发芽率影响显著,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荞麦种子发芽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荞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5℃;荞麦种子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低浓度(5%~10%)PEG处理对荞麦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但随着PEG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出现了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马先蒿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及土壤含水量。[方法]以马先蒿种子为材料,采用室内发芽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和土壤水分对其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恒温条件为20℃时,马先蒿种子的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萌发系数及峰值均最高(分别为43%、35%、12.82、13.79和2.92),萌发时滞、萌发历期和达峰时间均最短(分别为3、9、6 d),温度过高或过低均抑制种子萌发。变温条件为25℃/10℃时,马先蒿种子的发芽势和峰值分别为42%和1.55,明显高于其他变温处理。土壤含水量为7.5%时,种子萌发指数、萌发系数、发芽势和峰值最大,达峰时间最短。[结论]马先蒿种子萌发的最适恒温条件为20℃、最适变温条件为25℃/10℃、最适土壤含水量为7.5%。  相似文献   

20.
以西番莲种子为材料,在不同的浸种时间及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种子萌发及苗木生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温湿条件对西番莲种子活力及其苗木生长有较大影响.30~35℃的温度是西番莲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有利于幼苗生长,提高种子活力指数.浸种3d则能显著提高种子出苗率及实生苗木的整齐度、健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