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生大黄联合思连康对早期重症胰腺炎干预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给予生大黄及思连康在治疗重症胰腺炎中的作用。方法:运用不同方法治疗重症胰腺炎,观察炎症因子TNF-α、CRP、IL-6、IL-8在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并对治疗结果作出评价。其中对照组不采用微生态制剂和生大黄,实验组在早期即使用微生态制剂和生大黄。结果:实验组炎症因子水平下降比对照组更明显,且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感染率、复发率、死亡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生大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有助于保护和重建肠屏障功能,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促进胰腺炎的早期恢复及降低感染、复发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化谷氨酰胺肠内营养支持联合微生态制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2组均给予急性胰腺炎规范化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经空肠营养管给予强化谷氨酰胺肠内营养支持,同时配合使用微生态制剂。比较2组治疗后腹部体征(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和实验室指标(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并比较2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和血清前白蛋白(PAB)]及免疫指标[淋巴细胞总数(TLC)、血清IgA、IgG、IgM]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7,14 d时2组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均<0.05);2组ALB和PAB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提高更为显著(P均<0.05)。治疗14 d时2组TLC、IgA、IgG、IgM水平均显著上升(P均<0.05),且治疗组上升更显著(P均<0.05)。结论强化谷氨酰胺肠内营养支持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更加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周楚瑶  孙融  孙玲玲 《陕西中医》2022,43(2):193-196
目的:研究探讨柴芩承气汤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及对患者淀粉酶(AMY)、脂肪酶(LIPA)、乳酸脱氢酶(LDH)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8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按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以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干预,观察组以柴芩承气汤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综合评估患者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承气汤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道复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治疗的60例重症颅脑损伤行肠道复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治疗,研究组给予承气汤联合肠内营养混悬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肠功能障碍评分、营养指标、肠功能复苏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肠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研究组肠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2组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提升(P 0.01),研究组上述2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1,P 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道复苏前后应用承气汤联合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的肠功能障碍及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黄承气汤联合乌司他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黄承气汤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6%(P0.05)。研究组临床体征改善情况、白细胞计数、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90%、死亡率3.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14%、17.24%(均P0.05)。结论大黄承气汤联合乌司他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陈文炯  钟志旭 《新中医》2014,46(5):70-72
目的:观察早期大承气汤灌肠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40例纳入研究对象,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给予早期大承气汤灌肠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的观察组和仅给予肠内营养治疗的对照组各70例,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大承气汤灌肠联合肠内营养能够促进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控制炎症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早期肠内营养和延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展开研究,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进行延迟肠内营养治疗,研究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前观察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血清总蛋白(TP)与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18例妊娠合并重症胰腺炎患者列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间14例患者列入研究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结果研究组平均肠内营养时间极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和早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全程护理是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护理的有效方法,可提高肠内营养效果,加快胰腺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分娩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重症急性胰腺患者20例,其中未用大黄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lO例;应用大黄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例.结果 治疗后3 d治疗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O.048);治疗后7 d,治疗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O.048),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7和0.030)纤维蛋白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45).结论 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凝血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6,(7)
目的:观察大黄通便颗粒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消化科、重症医学科就诊的144例S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早期肠内营养经鼻空肠管注入,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入院后即给予大黄通便颗粒12 g/次,3次/天经鼻空肠管注入,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比较治疗第7、14天患者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治疗结束后,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有效率。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2)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第7、14天血清TNF-α、IL-6含量及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IL-10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休克、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通便颗粒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SAP有较好的疗效,并能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生态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微生态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普通肠内营养支持,观察2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比值、免疫球蛋白水平以及血清IL-8和TNF-α的变化,比较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对2组胃肠功能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IgA、IgG、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肠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微生态肠内营养支持能够增强患者的肠道免疫功能,进一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吕勇焕 《新中医》2015,47(11):72-74
目的:观察生大黄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大黄治疗。治疗1周。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4.3%,对照组7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谷丙转氨酶水平、谷草转氨酶水平、总胆红素水平、白细胞介素-1以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恢复肠鸣音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6%、死亡率2.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8.6%、死亡率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大黄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胰腺炎患者共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并发症、住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死亡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显著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加减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研究组给予大柴胡汤加减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结果:研究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64.0%,研究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腹痛改善时间、腹胀改善时间、呼吸正常时间、心率正常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APACHEⅡ、Balthazar CT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2.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0.0%,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柴胡汤加减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中药干预联合应用肠内营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干预联合肠内营养。结果:治疗组各项临床指标、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中药干预联合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并能改善肠功能,保护肠黏膜屏障,提高机体免疫及营养状况,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伏添 《河南中医》2016,(3):504-506
目的:观察大黄联合谷氨酰胺对脓毒血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脓毒血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MODs胃肠功能障碍治疗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大黄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研究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腹腔内压、PCT均明显下降,且治疗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效率为89.36%,对照组有效率为76.60%,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ODS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联合谷氨酰胺治疗脓毒血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大黄附子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干预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有效性。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中心转送至院内外科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6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36)和对照组(n=33)。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口服加味大黄附子汤。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尚无差异,但在继发感染发生率和患者早期康复率方面,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大黄附子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在减少继发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期恢复方面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清胰汤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治疗的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纳入研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与此同时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和清胰汤灌入。分析两组症状变化情况以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腹胀消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胰周感染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在治疗期间,TNF-α、血淀粉酶、尿淀粉酶逐渐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0水平比入院时逐渐升高(P0.05)。在治疗3d、7d时,观察组的IL-10水平比对照组高,TNF-α、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7d、14d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清胰汤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平衡炎症因子,改善营养状况,加快恢复。  相似文献   

19.
双歧杆菌联合清胰汤防治重症胰腺炎患者肠道菌群失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联合清胰汤在肠内营养基础上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方法: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4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肠内营养+双歧杆菌组、肠内营养+双歧杆菌+清胰汤组,检测治疗后3组肠道菌株的变化,比较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后的7-10d时,肠内营养+双歧杆菌+清胰汤组较肠内营养+双歧杆菌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减少,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增多,肠道菌群失调症发生率低。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肠内营养基础上使用双歧杆菌联合清胰汤比单用双歧杆菌更能减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菌群失调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5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抗炎、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鼻饲治疗,连续治疗2周。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观察免疫功能的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炎性因子TNF-α、CRP、IL-6、IL-8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机体免疫力相关的T细胞亚群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CD8+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7.2%,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3.1%,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汤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其机制与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