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波  夏冰  高颖  刘立群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7):1154-1155
心脏早搏,又称期前收缩,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根据异位起搏点的部位不同,早搏分为房性早搏、房室交界区性早搏、室性早搏.其中以室性早搏最为常见,其次是房性早搏,房室交界区性早搏比较少见.笔者在临床上采用针刺内关、太渊为主穴治疗病理性早搏所引起的胸闷及心悸等症状,收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早搏灵对乌头碱诱导的心律失常大鼠的心肌KCNJ2(内向整流钾通道J亚家族成员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复方中药早搏灵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健康大鼠40只随机分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早搏灵组和胺碘酮;连续给药1周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舌静脉注射乌头碱造模,同时描记大鼠心电图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观察心肌组织KCNJ2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早搏灵组和胺碘酮组早搏、室速出现时间均明显延迟(P 0. 05),早搏灵组和胺碘酮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早搏灵组室颤出现时间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KCNJ2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 0. 05),早搏灵组、胺碘酮组KCNJ2基因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明显提高(P 0. 05),早搏灵组和胺碘酮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早搏灵胶囊可延迟乌头碱诱导的大鼠早搏、室速出现时间,上调心肌组织KCNJ2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3.
<正> 过早搏动是心律紊乱中最常见的一种.患者所诉说的心律不齐中最多的就是期外收缩(下称早搏),脉诊上按及的结滞脉也多属于此.早搏也是影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早搏的西药近年来已有不少进展,然而所有这些药物不仅疗效有限度,而且会引起不同程度甚至是严重的副作用.若配合中医药治疗早搏,最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早搏5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对中医药治疗早搏的研究越来越多,笔者在应用生芪汤治疗早搏时发现:辨证论治在治疗早搏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悸的中医分型与早搏昼夜分布的相关性,以及功能性和病理性早搏的昼夜分布规律.方法运用动态心电图仪检测150例心悸患者在白天时段(8:00-20:00)和夜间时段(21:00-次日8:00)的早搏次数及所占早搏总数的百分率,并对150例心悸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心悸多发生在子时和午时,且早搏集中发生在白天时段的心悸患者多属阴虚火旺型,而早搏集中发生在夜晚时段的心悸患者多属阳虚瘀阻型;另外,功能性早搏多发生在子时(2 3:00-1:00),病理性早搏多发生在卯时(1:00-7:00).结论提示早搏与心悸的中医分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中医阴阳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亦为中医治疗心悸辨证用药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律平合用黄芪生脉饮治疗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来院治疗的138例早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用心律平合用黄芪生脉饮(治疗组)和心律平(对照组),进行疗程为3周的临床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早搏次数、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早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抗早搏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律平合用黄芪生脉饮治疗早搏优于单用心律平.  相似文献   

7.
室上性早搏包括房性早搏与交界性早搏,其发病率随年龄呈逐渐增高趋势[1].参松养心胶囊是我国第一个开展循证医学研究的抗心律失常中成药,已有报道参松养心胶囊对控制室性早搏有很好的疗效,但其对室上性早搏尤其是老年室上性早搏的疗效与安全性如何尚鲜见报道.前列地尔,也称前列腺素E1,是天然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un,PG)类物质中的一种,前列腺素存在于大多数哺乳动物组织内,在局部发挥生物学作用后迅速失活,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血栓索A2生成、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斑块形成及免疫复合物的作用,还能扩张外周血管和冠状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和血压.保护缺血性心肌等作用.我们将前列地尔与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治疗老年室上性早搏,观察其对室上性早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育龙 《四川中医》2005,23(12):64-64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生脉汤治疗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黄芪桂枝生脉汤为主方随证加减治疗早搏88例.结果:64例显效,14例好转,10例无效,总有效率88%.结论:黄芪桂枝生脉汤治疗早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良性早搏指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变的早搏,其预后良好,西医不主张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但是由于早搏带来的不适感觉,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由此产生紧张、焦虑等负面影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中,笔者采用单纯中医辨证施治,取得良好疗效,且副作用少,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搏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2 94例早搏患者分对照组 138例 ,给予胺碘酮治疗 ;中西医结合组 15 6例加用中药四参养心稳律汤 ,疗程为 30 d。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 6 7.9%、92 .3%和 5 2 .2 %、75 .4%。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搏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益心复律胶囊治疗早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益心复律胶囊治疗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益心复律胶囊治疗各类早搏 4 8例 ,同时设心律平对照组 30例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表明治疗组抑制早搏的作用与对照组相似 ,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 ,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益心复律胶囊是治疗各类早搏有效、可靠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香连合剂治疗过早搏动(早搏)伴有焦虑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伴有焦虑症状的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口服香连合剂,对照组口服心律平加佳乐定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24h动态心电图早搏数、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以上各指标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24h动态心电图早搏数、HAMA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其中中医症状积分和HAMA评分治疗后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状、焦虑症状疗效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早搏疗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香连合剂能够减少早搏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3.
早搏,又称期前收缩,是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早搏46例,取得较好得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邵银  孙辰莹  王巧云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0):1765-1766
目的 探讨刘氏温胆汤治疗室性早搏(痰火扰心证)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刘氏温胆汤治疗40例室性早搏(痰火扰心证)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以刘氏温胆汤为主方治疗室性早搏(痰火扰心证)患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以疏肝解郁、清热化痰、宁心安神为法治疗室性早搏(痰火扰心证),以口服中药刘氏温胆汤为主方治疗,能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王守富  徐毅 《中医研究》2000,13(1):18-19
陈阳春研究员系第二批全国500名老中医之一,河南省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从医40年,擅长诊治心血管疾病,本文就其诊治心脏早搏的经验简介如下,裨益后学。1辨别早搏属性 心脏早搏,又称期前收缩,通过十二导联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即可确定早搏的有无、类型(房性、交界性或室性)及其发生频度。有人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人群中早搏的发生率,几乎90%的人发现了早搏。然而并非所有的早搏患者均需治疗,故在治疗前就有必要辨别早搏的属性,病理性亦或良性。病理性早搏予以处理,而良性早搏则不必治疗。病理性早搏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医药治疗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拟养心舒脉汤对不同原因引起的早搏进行治疗 ,用药后每周至每月复查动态心电图 ,疗程 1~ 3个月。结果 :早搏疗效 :显效 6 7例 (6 8.37% ) ,有效 2 0例(2 1.4 0 % ) ,无效 11例 (11.2 2 % ) ,总有效率为 89.77% ,无同类型早搏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疗程与病程无关 (P >0 .0 5 ) ;病因组比较 ,以病毒性心肌炎所致早搏有效率 (80 .0 0 % )与其他病因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各组心悸、胸闷胸痛 ,气短乏力 ,失眠多梦症状改善明显。结论 :应用益气活血通脉的方法 ,自拟养心舒脉治疗早搏疗效显著 ,无毒副作用 ,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早搏是由心脏异位节律点提前激动而发生的心律失常,临床常见.近年来,中医药因其在整体调整、标本兼顾、辨证辨病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而在治疗早搏方面不断发展,临床报道不断涌现,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调心方配合心律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顽固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将患者 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西药组予中药调心方配合心律平,西药组予心律平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心电图、 24h动态心电图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中西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中西药组早搏复发率亦低于西药组.结论中药调心方配合心律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顽固性早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室性早搏患者128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口服胺碘酮片;低剂量组口服稳心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高剂量组口服稳心颗粒每次2袋,每日3次.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临床症状改善疗效高于胺碘酮组,并且高剂量组疗效明显优于低剂量组.结论 稳心颗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室性早搏的中药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一般将非器质性室性早搏称为功能性早搏,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此类早搏疗效不够理想,且有毒副反应,尤其是致心律失常效应,而针灸在这方面具有独到之处.笔者试图观察功能性早搏患者腧穴热敏化现象及热敏灸治疗的可能性,现将两例出现较为典型的热敏化现象的病例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