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抗抑郁中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综述近年来在抗抑郁中药的研究。方法:查阅文献。结果:抗抑郁中药主要有柴胡、石菖蒲、黄芪、巴戟天、刺五加、银杏、槟榔等,中药复方主要有小建中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抗抑郁胶囊、逍遥散等。结论: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辨证施治理论治疗抑郁症,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系统研究中药抗抑郁症复方。  相似文献   

2.
抗抑郁中医方药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李吉  沈洪 《光明中医》2008,23(5):696-698
目的:综述近年来中药在抗抑郁治疗中的实验研究进展。方法:查阅文献。结果:抗抑郁中药主要有石菖蒲、巴戟天、姜黄、郁金、合欢花、人参、淫羊藿、甘草等,复方主要有半夏厚朴汤、柴胡剂、逍遥散、温胆汤类等。结论:中药抗抑郁有独到优势,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系统研究中药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3.
旨在探讨香附及其复方在抑郁症治疗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分析相关文献,结合香附的临床功效和抑郁症的疾病特点,表明香附具有发挥抗抑郁作用的理论基础。以香附为主药的中药复方柴胡疏肝散和越鞠丸临床抗抑郁疗效肯定,作用途径包括单胺类递质系统、神经元损伤和凋亡、HPA轴功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多方面。香附及其复方的抗抑郁作用研究有助于揭示抑郁症发病机制,提高抑郁症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经方治疗抑郁症的动物行为学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目的:在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研究经方治疗抑郁症的动物行为学改变,方法;根据临床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等经方治疗抑郁症的实践,观察其对小鼠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又采用慢性应激的大鼠模型,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进行了行为学研究,结果:(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小剂量,甘麦大枣汤小剂量,百合地黄汤大剂量,盐酸氯丙咪嗪等均能明显缩短小鼠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其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小剂量作用最为显著,而甘麦大枣汤大剂量,百合地黄汤小剂量,对小鼠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无显著影响。(2)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比较,水平运动次数与垂直运动次数均明显减少,差异极显著;柴胡和加龙骨牡蛎组的水平运动,氯丙咪嗪组的垂直运动同模型空白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柴胡加龙骨牡蛎组的垂直运动、氯丙咪嗪组的水平运动同模型空白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小鼠强迫游泳试验表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等经方均有抗抑郁作用,其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作用更为显著,采用慢性应激的大鼠模型进一步证实,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具有抗抑郁作用,结合以上经方的临床作用。说明在抑郁症动物模型基础上的动物试验,是筛选和证实中药复方抗抑郁的胡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柴胡疏肝散抗抑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柴胡疏肝散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治疗抑郁症的复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作了大量关于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症的研究。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柴胡疏肝散抗抑郁研究的文献,对其相关临床及基础实验研究进行总结,表明柴胡疏肝散具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保护海马神经元、调整HPA轴功能等。本文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抑郁症发病机制、新药研发及提高抑郁症的诊疗疗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的防治已经引起世界的关注,由于长期服用化学合成抗抑郁药容易产生毒副作用,因此研究作用温和、副作用小的抗抑郁中药成为现代药物研究的一个方向。本文从抑郁症的中医病机、治疗抑郁症的单味中药及有效成分、治疗抑郁症的复方等角度入手,对国内外抗抑郁中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是临床上一种病因病机相当复杂的精神类疾病。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长。针对抑郁症,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是应用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SSRI)或三环类抗抑郁西药,但因其不良反应大,治疗缓慢且治愈率低,从而不能长期使用。四逆散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抑郁症的方剂,始载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为现代治疗抑郁症的基础方。该文就四逆散中柴胡和白芍单味药,柴胡-白芍药对,以及四逆散复方的抗抑郁作用展开综述,为今后中药复方的研究提供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配伍是中药复方用药的特色和优势,而药对则是最常见的配伍形式。柴胡、黄芩配伍出自《伤寒论》的小柴胡汤方,是张仲景柴胡系列方剂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基本配伍,也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柴胡和黄芩配伍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如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神志系统疾病以及发热等都有显著疗效。研究显示,柴胡、黄芩配伍具有保肝利胆、抗病毒、解热抗炎、抗惊厥抗癫痫等药理作用,故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对柴胡、黄芩配伍进行综述,根据黄芩的主要药效成分黄酮类及柴胡和柴胡的主要成分柴胡皂苷均具有抗抑郁作用,且配伍后黄芩苷和柴胡皂苷溶出率均提高,以及临床治疗抑郁症常用的柴胡类方(柴胡为君药)多常配伍黄芩清热泻火等推断,即柴胡配伍黄芩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抑郁作用,但仍需学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
通过查阅文献,从抗抑郁的代表性经方和在古方加减基础上的抗抑郁复方两方面综述近年来抗抑郁中药复方的研究进展,各文献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在治疗抑郁症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小柴胡汤为中医经典方药,现代研究证明其对抑郁症的疗效确切。但由于中药复方的复杂性,其抗抑郁症的药理学机制难以明晰。柴胡-黄芩是小柴胡汤核心配伍,该研究以柴胡-黄芩为研究对象,借助整合药理学平台,对其治疗抑郁症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探讨。对柴胡-黄芩药对预测共得到116个活性成分,其中柴胡62个,主要为柴胡皂苷类、酸类、醇类等;黄芩54个,主要为黄酮类和苷类。其抗抑郁作用涉及118个核心靶标,其中包括22个直接靶标,如五羟色胺受体(HTR2C),转录激活因子1,2(ATF1,ATF2),δ型阿片受体(OPRD1),μ型阿片受体(OPRM1),κ型阿片受体(OPRK1),肌醇单磷酸酶1(IMPA1),Toll样受体4(TLR4),组胺H1受体(HRH1),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1(NTRK1),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等;其抗抑郁作用涉及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转录因子的结合、细胞质、转录调控DNA模板、酶结合、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细胞生长和死亡、信号转导分子、甲状腺激素信号传导通路等相关生物过程和代谢通路。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该药对抗抑郁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