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术后患者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硬币法将其分成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及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预后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未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6.0%,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术后患者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接收的剖宫产产妇11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每组各55例。将两组剖宫产产妇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下肢症状评分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剖宫产产妇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以及下肢症状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脑瘤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脑瘤术后无法下床活动、长期卧床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药物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理,对比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结果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00%,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3%,对照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取预防护理措施,穿弹力袜、按摩、加强肢体活动,能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简单有效,预防效果明显,同时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针对骨科术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造成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方法选择本院骨科病房接收的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30例,为其提供常规护理服务;护理组30例,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随访观察2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随访调查发现,术后护理组中有1例(3.33%)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参考组中有4例(13.33%)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与参考组进行对照分析发现,护理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针对骨科术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减少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极大减少各科患者术后发生下孩子深静脉血栓情况,改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例2016年6月—2018年3月医院接收的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采用常规的办法为对照组的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的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则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时主要对两组患者平均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临床护理满意程度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减少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期效果。方法应用循证护理多渠道寻找证据,进行严格评价,结合骨科的临床经验和实际,制定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案,对42例骨科手术患肢进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治疗组进行护理干预,明显降低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将循证护理应用于骨科术后护理,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是一种科学、有效、可行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入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将本院收治的130例剖宫产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产妇针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大腿、小腿周径差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对产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程度,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方式,并且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避免出现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95例,探讨患者的病因等,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训练,预防性的抗凝治疗,以此促进患者的静脉回流。结果所有患者在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后,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关节置换术后,要针对其病因,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措施,以此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6月24例膝关节置换患者,在全麻下行膝关节置换术。结果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了预防性护理干预,效果良好。结论积极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有效预防了下肢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9例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本次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本次79例患者中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5%,护理满意度为93.67%。结论脑卒中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中结合弹力袜的效果.方法:选取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2010-05/2012-09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3)和研究组(n=73).其中对照组行传统护理,研究组在传统护理方法上联合弹力袜进行护理,探讨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肢肿胀存在率14%、患肢沉重存在率21%,患肢疼痛存在率1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8%、3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86%)相较于对照组(34%)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力袜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临床应用中效果较好,显著地改善了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功能锻炼护理与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康复率为95%,对照组康复率为70%,观察组康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取得了理想的疗效,顺利康复出院。可见,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手术后增加必要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病情发展,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发症,使患者可以顺利康复出院,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下肢骨折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预防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下肢骨折患者20例,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判断效果。结果本组17例患者经科学合理的护理后恢复良好;出现皮肤青紫、患肢血管充血3例,经2~3周治疗护理后临床症状消失。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能有效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用气压治疗仪预防骨外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骨外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予传统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传统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外加用气压治疗仪。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下肢DVT的预防效果。结果治疗组46例中仅1例(2.2%)发生DVT。对照组40例中有9例(22.5%)发生DVT,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外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应用气压治疗仪治疗简单易行,能够有效的预防DV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2017年7月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实验组开展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NRS评分、可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NRS评分、恢复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加速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防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是否接受有效护理干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加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可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9%,对照组为17.1%,组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9%,对照组为17.1%,组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方法连续入选我院850例脑卒中患者,检测D-二聚体(D-dimer)、同型半光氨酸(HCA)、C反应蛋白(CRP)和常规的血液检查,行双下肢超声检查,确定为深静脉血栓者(DVT),分析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4.94%,70~79岁的年龄组检出率最高(58.2%),缺血性卒中高于出血性卒中(61.90%vs.23.81%,P0.05),实验室检查结果 D-dimer、HCA、CRP两组间均有差异(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年龄、D-dimer、HCA、CRP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