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普外科见习教学中应用标准病例C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参加普外科见习的医学生共计98名作为研究对象,以见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对照组以传统临床见习教学法进行授课,观察组以标准病例CBL教学法进行授课。对两组学生的见习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在对知识点理解及运用能力、学习兴趣树立、临床思维能力以及教学满意度等方面调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见习教学中应用标准病例CBL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普外科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联合微信公众平台在普外科见习中的设计与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3月60名普外科见习的学生作为观察对象,以实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观察组给予翻转课堂联合微信公众平台教学,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法教学,通过对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优越性。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考核总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联合微信公众平台在普外科见习教学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在西医内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0例2016级临床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依据教学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方式,给予观察组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方式,对比两组教学成效。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和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标准化病人教学方式应用于西医内科教学,既可提高学生成绩,也能使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病例导入式教学在普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参与我院普外科临床见习教学的50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见习小组为单位,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法,观察组给予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比较两种教学法的作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病例分析试题得分、试题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理论基础试题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例导入式教学有助于提高普外科实习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标准化病人在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湘南学院来我院见习的2014级临床医学9班、10班、11班、12班、13班、14班共28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学生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临床见习教学模式,首先开展理论教学,随后进行实践教学。研究组学生使用标准化病人进行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明显更佳优异,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研究组对SP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有80%的学生表示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病人在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可提高学生成绩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心内科临床见习教学实践中改良LBL(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P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联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9例心内科临床见习学生视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甲组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LBL教学模式,乙组教学过程中采用改良LBL-PBL联合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临床实践应用能力、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与甲组比较,乙组学生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临床实践应用能力、学习满意度评分更高(P 0.05)。结论心内科临床见习教学实践中改良LBL-PBL联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理想,可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临床实践能力与学习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慕课教学方式引入耳鼻喉科的教学中观察其教学效果,探索在耳鼻喉教学中新的教学方法。方法在研究中将本校临床专业大学四年级学生分为教改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授课方式。教改组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慕课教学方式。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统一进行考试同时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教改组的考试成绩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教改组对授课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慕课教学方式引入传统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可以成为耳鼻喉科新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教师标准化病人(TSP)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心内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共60人,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TSP教学模式,每组30人。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并进行理论及实践技能考核。结果实验组留学生在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以及提高沟通技能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留学生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且实践技能中的问诊能力和体格检查考核成绩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教师标准化病人在留学生心内科见习教学中的教学效果理想,可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标准化病人在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名中职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设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随机分配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理论学习后,利用模型进行实践教学,观察组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利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实践教学,锻炼学生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力及临床操作能力。结果观察组学习情况评价表和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在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大,教学效果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生临床操作能力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妇产科临床见习带教中实施基于问题的学习法(PBL)结合模拟病人教学在临床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妇产科中实习生80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科先后顺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名。对照组予以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予以PBL结合模拟病人教学方式,对两组出科实习成绩以及各项能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历书写、理论知识、沟通能力、技术操作能力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临床见习带教中,实施PBL结合模拟病人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属于一种有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见习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SSP)在妇产科见习的教学效果。方法:2014年在我院见习的学生25名分为以临床病人为主的传统模式组和SSP应用组,见习结束后对2组学生进行病例考核及问卷自评比较见习效果。结果:学生见习自评、考核得分SSP组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自评中沟通能力、查体熟练度,教师考核中沟通能力、查体熟练度、问诊条理、鉴别询问技能评分SSP组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学生标准化病人有助于提高妇产科见习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模式在医学生普外科急腹症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普外科见习的5年制临床医学生10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人,分别采用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的方式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理论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教学效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普外科急腹症临床见习中,PBL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习兴趣及临床思维,提升自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探究标准化病人在医患沟通模拟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来医院参与实习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为本次研究目标,选择62名按照教学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教学方式施教,而观察组接受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方式,对比两组学生的各项考核成绩评分、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以及医患沟通能力。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各科考核成绩显著比对照组的成绩高,组间比较有差异,观察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评价结果和医患沟通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研究价值,P<0.05。结论在医患沟通模拟教学中采取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在临床中的教学评价高,值得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推拿学》见习课程中形成性评价模式的教学效果,以期选择最佳教学的评价方法。方法在推拿学见习课程教学中试验组以形成性评价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在见习课程结束后以手法考核成绩、综合实践考核成绩、试卷成绩及课程成绩为指标,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的学生的手法考核成绩、综合实践考核成绩、试卷成绩及课程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形成性评价模式的教学效果更好,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处于主动的地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了保护,学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学习热情高、学习效果好、操作技能及临床思维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授课教师通过"测试-反馈-调整教学计划"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学生脑血管病临床见习课的教学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11月100名于该院接受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临床见习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各50名。对照组学生应用传统教学法实施见习授课;观察组学生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问题教学法实施见习授课。比较两组神经外科学生在脑血管疾病相关理论知识考核评分,实际能力操作考核评分,以及临床见习授课方法满意度。结果比较神经外科学生对脑血管疾病相关理论知识考核评分和实践操作能力考核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神经外科学生实施脑血管疾病临床见习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表明传统教学法与问题法相结合对神经外科学生实施脑血管疾病临床见习教学的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听力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 2019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听力中心进行听力学见习40名学生,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情景模拟结合案例教学法教学。见习结束,两组学生均进行相应理论及操作考试与问卷调查,对比研究两种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病例分析题成绩、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与对照组比较,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课堂吸收率、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等方面,两组学员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情景模拟结合案例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听力学见习教学质量,适合于听力学教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基于儿科教学的序贯病案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我院儿科实习生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序贯病案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观察学生实验操作评分、报告撰写能力评分、团队合作评分、见习阶段考试成绩及实习阶段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学生实验操作评分、报告撰写能力评分及团队合作评分高于对照组,见习阶段考试成绩及实习阶段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教学中应用序贯病案教学,不仅能提高学习成绩,还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MOOC为基础的翻转课堂在妇产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60名妇产科实习医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妇产科实习医生。观察组实习医生应用MOOC式翻转课堂教学的见习教学方式,对照组实习医生应用常规见习教学方式,共实习6周。实习开始及每周末应用OSAUS量表对两组实习医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应用以MOOC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观察组实习医生各时间段OSAUS量表评分高于应用常规见习教学方式的对照组医生,同时观察组实习医生理论考试成绩和见习出科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实习医生,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见习教学中应用以MOOC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深入思考和探讨问题,能够提高实习医生对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内分泌科临床教学中教师扮演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效果观察。方法选取48名来我院内分泌科实习的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带教方式的不同分组,对照组24名采用常规临床带教,观察组24名结合教师扮演标准化病人进行学习,对两组医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及教学赞同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实习医学生的理论考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临床技能、病例分析及医患沟通能力考核中,观察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实习医学生对教学赞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内分泌科临床带教中,通过采用教师扮演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模式,可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临床症状为中心的整合性课程模式"在普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校2015届医学院60名临床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对照组的学生采取传统的带教方式,对观察组学生实施以"临床症状为中心的整合性课程模式"。3个月实习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和实际操作技能评分,及观察组对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调查。结果观察组基础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和实际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学生对以"临床症状为中心的整合性课程模式"各方面的教学认可度均很高。结论普外科临床实习中引进以"临床症状为中心的整合性课程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值得在临床带教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