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滚环扩增体系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新近发展起来的恒温核酸扩增技术中的滚环核酸扩增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介绍。滚环扩增技术是借鉴病原生物体的滚环复制方式而提出的,它是一种多引物的指数的体外核酸扩增技术。不仅能直接扩增特定的DNA、RNA分子,而且能实现这些靶核酸的信号放大,其灵敏度能达到1个拷贝的核酸分子。滚环扩增技术在核酸测序、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分型及细胞原位检测分析、DNA芯片、蛋白质芯片分析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摘要:POCT技术在疾病的快速诊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等温扩增技术因其可在恒定温度下完成核酸扩增,降低了对加热装置的要求,使核酸POCT检测成为可能。同时微流控技术、微电子机械系统和纳米技术的发展,也推动核酸POCT检测向 高灵敏、快速、便携的方向进步。该文从简易样本前处理方法、基于等温扩增的POCT检测技术和无需扩增的POCT检测技术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核酸POCT检测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外,该文还强调了智能手机和人工智能在核酸POCT检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技术的融合和创新,核酸POCT检测有望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19世纪90年代以来,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及其衍生技术迅速发展。等温核酸扩增技术的流程简易、成本和应用要求更低,应用前景广泛。其中,核酸依赖性扩增技术(NASBA)已广泛用于病原体检测、单核苷酸突变检测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本文主要对近5年来NASBA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分子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NASBA技术的前景与瓶颈。  相似文献   

4.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是一种简便的、高效的在体外用聚合酶催化扩增核酸分子的新技术。由于用多聚酶催化能使核酸分子按几何级数递增,一般样品经20~30次催化后待检核酸分子可扩增百万倍以上,  相似文献   

5.
环媒恒温扩增法(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新型的恒温核酸扩增技术,它利用了2对特异引物和一种有链取代活性的DNA聚合酶,通过使扩增产物形成单链环结构实现核酸的恒温扩增.LAMP自身的一系列特性使其可以达到对特定核酸片段高效、特异的扩增.由于反应结果可以通过测定反应副产物--焦磷酸镁沉淀引起的浊度来判断,因此使其成为一种十分有效的分子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高度敏感、高度特异的核酸扩增技术可以直接检测临床标本 ,在较短时间内得出结果 ,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并有逐步替代传统的细菌或病毒培养的可能性。本文就与感染性疾病诊断有关的部分核酸扩增技术及其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高度敏感、高度特异的核酸扩增技术可以直接检测临床标本,在较短时间内得出结果,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并有逐步替代传统的细菌或病毒培养的可能性。本文就与感染性疾病诊断有关的部分核酸扩增技术及其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简便敏感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基因诊断新技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核酸扩增是基因诊断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目前核酸扩增的方法很多,如聚合酶链反应(PCR)、依赖核酸序列扩增(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自主序列复制(self-sustained sequence replication,3SR)以及链置换技术(strand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SDA)。这些方法都能将微量标本进行快速扩增,但都在特异性、简便程度、温度和试剂仪器要求等方面有缺点。  相似文献   

9.
核酸扩增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酸扩增技术在病原体诊断与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生物物理学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 ,新的核酸扩增技术不断涌现。本文就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扩增产物的检测方法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从2019年12月开始识别和救治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肺炎至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病例数已超过70 000例,快速、准确地诊断对于SARS-CoV-2感染的控制至关重要。目前已知的用于人类流感病毒感染的诊断方法主要有:病毒的分离、特异性抗原检测以及核酸扩增等,核酸扩增所需窗口期短、耗时短,因此在病毒的早期、快速诊断中有一定的优势。SARS-CoV-2为单链RNA病毒,针对RNA病毒的较成熟的核酸诊断技术主要有: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依赖核酸序列扩增、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和基因芯片等。本文对这些常用的核酸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在SARS-CoV-2检测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为目前抗击疫情的临床一线提供一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11.
LAMP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 LAMP)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灵敏、特异、快速的新型基因检测与核酸扩增技术,与传统的PCR方法相比,LAMP不需要热循环,为等温扩增,其检测结果可以通过加入核酸染料SYBR GREEN进行肉眼观察或浊度计即可判定结果.因此,LAMP是一种不需要热循环仪,肉眼即可判定结果的高度特异性,和敏感的DNA扩增技术,适用于现场,基层条件较差的实验室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本文就近年来LAMP/LAMP-RT技术在医学检测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核酸扩增技术在病原体诊断与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生物物理学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新的核酸扩增技术不断涌现,本文就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扩增产物的检测方法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核酸扩增技术诊断沙眼衣原体感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沙眼衣原体 (CT)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两大主要突破 ,一是核酸扩增技术的应用 ,二是尿液作为一种非侵袭性、方便易得的标本取代传统的宫颈 (或尿道 )标本进行CT诊断。本文综述了几种核酸扩增方法在诊断CT感染上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线性探针(MTBDR plus)技术和传统基因检测技术在耐药结核病诊断中的可靠性和及时性。方法同时采用MTBDR plus技术、核酸扩增检测技术和传统药敏实验方法对2014年1月至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46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的检测。以传统药敏实验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TBDR plus技术和核酸扩增检测技术诊断耐药结核病的准确性,并比较MTBDR plus技术和核酸扩增出报告时间。结果 MTBDR plus技术检测所得利福平耐药结核病发生率、异烟肼耐药结核病发生率和耐多药结核病发生率分别为5.28%、7.32%和3.66%,和传统药敏实验检测所得的5.69%、6.91%和3.6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酸扩增检测技术检测所得利福平耐药结核病发生率、异烟肼耐药结核病发生率和耐多药结核病发生率则均低于传统药敏实验检测所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BDR plus技术检测利福平耐药、异烟肼耐药和耐多药的敏感度、Kappa值均高于核酸扩增检测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BDR plus技术平均出报告时间为(1.26±0.58)d,显著低于核酸扩增的时间(8.89±1.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性探针技术较传统基因检测技术可更及时、准确地诊断耐药结核病。  相似文献   

15.
利用核酸扩增技术(PCR)定量检测样本中HBV DNA是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疗效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继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扩增(PCR)定性检测试剂盒批准临床使用之后,定量检测试剂盒也已陆续批准临床使用。本文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扩增(PCR)定量检测试剂盒的技术现状,国家定量检测标准品的组成、定值方法、合格标准及国产试剂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作一粗浅的介绍,以供使用者、临床医生及诊断试剂的研发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应用NASBA技术对献血者血浆/血清进行HCVRNA检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对献血者混合血浆标本检测HCVRNA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每 5 0份血浆混合为一组 ,用NucliSensExtractor提取核酸 ,以NASBA技术扩增HCVRNA和用ECL检测扩增产物。标本贮存 ,核酸提取、扩增、检测过程设立系统对照和阳性对照。结果 在抗 HCVELISA阴性的献血者 10 0 0 0人中发现 2例HCVRNA阳性。结论 用NASBA技术对混合血浆进行HCVRNA检测可有效控制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沙眼衣原体(CT)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两大主要突破,一是核酸扩增技术的应用。二是尿液作为一种非侵袭性,方便易得的标本取代传统的宫颈(或尿道)标本进行CT诊断。本文综述了几种核酸扩增方法在诊断CT感染上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8.
原位PCR实验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位PCR(InSituPCR)技术自1990年Haase〔1〕等人建立以来,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快速测定核酸的高效、敏感方法,已在许多疾病的研究与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PCR技术须从混合的组织细胞中提取核酸,由于无法将扩增的核酸片段在特定的组织细胞中定位分析,所以难以肯定扩增产物的真正细胞来源。原位杂交虽具有细胞内定位能力,但对于核酸中个别少数变异或差异的序列和细胞内靶核酸含量少时则难以鉴别出来,而且有假阳性的干扰。原位PCR技术把PCR和原位杂…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有关遗传性疾病、肿瘤等基因突变以及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核酸检测技术,着重阐述了核酸杂交、扩增、检测信号扩增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有关发展,并简要介绍了我们自己实验室正在发展的快速DNA诊断技术,对各方法之优缺点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以指导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有关遗传性疾病、肿瘤等基因突变以及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核酸检测技术,着重阐述了核酸杂交、扩增、检测信号扩增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有关发展,并简要介绍了我们自己实验室正在发展的快速DNA诊断技术.对各方法之优缺点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以指导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