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从组织学、细胞化学和临床数据等方面评价了自1965年至1987年间的55例涎腺腺泡细胞癌。92.8%的肿瘤位于腮腺.患者的2/3为女性,1/3为男性。初诊时的平均年龄为55.4岁.肿瘤病理分型高分化占76%,低分化占24%。无复发5例;复发17例,死于腺泡细胞癌12例均在初诊后的20年内。用细胞化学方法测定了35例肿瘤细胞核的DNA含量,其中34例呈“二倍体”或“近二倍体”。DNA的含量与临床过程无关。长期随访结果证明腺泡细胞癌有复发和转移的倾向.作者认为初次手术时彻底地切除肿瘤似乎是控制腺泡细胞癌的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标记物CD105(endoglin)和金属基质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与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测定ACC41例、涎腺良性病变27例、正常涎腺组织块23例中CD105和MMP-2表达值,并结合ACC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和术后生存状况,分析二者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正常涎腺组织中无MVD和MMP-2的阳性表达。ACC组MVD和MMP-2的表达明显高于涎腺良性病变组(P=0.027);CD105标记的MVD值与TNM分期和组织学分型相关,MMP-2仅与TNM分期相关;Cox回归显示CD105标记的MVD可作为ACC的独立预后因素,MMP-2未得出同样结论;CD105标记的MVD高/低表达组复发率有明显差异;MVD和MMP-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D105与ACC复发转移密切相关,可望作为ACC有价值的预后指标。MMP-2表达和ACC的局部侵袭相关,但根据本研究还不能认为其是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NF-κB p65蛋白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临床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水平和转位情况,分析其与ACC侵袭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8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石蜡标本中p65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定位,分析p65蛋白的表达、转位与ACC转移和其他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在转移和非转移的ACC组,p65细胞表达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2641);而p65蛋白的核阳性表达率ACC转移组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261),并且与ACC神经浸润相关(P=0.0244)。结论 NF-κB通路的激活可能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CyclinD1和Ki67与涎腺腺样囊性癌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CyclinD1和Ki67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中的表达状况,探讨其与ACC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检测CyclinD1和Ki67在10例正常涎腺组织(normal salivary gland,NSG)及40例ACC组织中的表达。实验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yclinD1和Ki67在NSG中基本无表达,而在ACC中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且实体型组高于腺管型组和筛孔型组,复发组和转移组比无复发组和无转移组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但与患者性别、年龄及发生部位无相关性。结论:CyclinD1在ACC中高表达,提示其表达异常是ACC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CyclinD1和Ki67的表达与ACC的生长亚型显著相关,提示实体型ACC预后更差;两种蛋白的过度表达与ACC的复发转移显著相关,故联合检测CyclinD1和Ki67将有助于预测肿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C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NGF和VEGF在ACC侵袭转移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NGF、VEGF在63 例ACC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多项临床因素进行分析.结果:NGF、VEGF在ACC组织中具有较高阳性表达,Cox模型提示NGF、VEGF、神经是否有侵袭、TNM分期、复发等是预后的危险因素,腺样-管状型的预后较实性型好.结论:ACC的预后与多因素相关,其中NGF、VEGF与ACC的侵袭转移有较大关系,可望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Leu-7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CC)的表达情况,探讨Leu-7与ACC嗜神经侵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8 例ACC,3例正常腮腺,3例正常颌下腺,3例正常舌下腺,5例肌上皮瘤及5例涎腺腺泡细胞癌标本组织切片中的Leu-7进行检测.结果 28例ACC中的嗜神经侵袭率为85.6%(24/28),Leu-7阳性率为96.4%(27/28), Leu-7的表达在正常大涎腺的导管细胞及其周围肌上皮细胞为阳性,在肌上皮瘤的阳性率为80.0%(4/5),而在腺泡细胞癌内均为阴性.结论腺样囊性癌中肿瘤性肌上皮细胞发生雪旺细胞分化进而侵袭神经可能是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病理组织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神经营养因子-3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通过检测神经营养因子 -3 (NT -3 )在涎腺腺样囊性癌 (ACC)的表达情况 ,探讨NT -3与ACC嗜神经侵袭的关系。方法 :以 3 2例ACC、7例正常腮腺及 3例腺泡细胞癌标本为研究对象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NT -3进行检测。结果 :NT -3在正常腮腺的导管细胞表达为阳性 ;在腺泡细胞癌为阴性 ;在ACC病例中的阳性率为 93 .8% ( 3 0 /3 2 )。按病理学表现分组时 ,存在嗜神经现象组的NT -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见嗜神经现象组 (P <0 .0 5 )。存在嗜神经现象组的大部分切片中神经束普遍较相应的正常腮腺组织或腺泡细胞癌密集 ,且有 4例ACC可见沿神经周分布的肿瘤细胞的染色强度明显高于远离神经者。结论 :NT -3可能作为ACC嗜神经侵袭的生物学标志。ACC中NT -3表达的增强可能是促进其嗜神经侵袭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Survivin基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抑制细胞凋亡的基因,同时其还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及参与血管生成的作用。Survivin基因的特异性表达不仅可以作为诊断涎腺腺样囊性癌(ACC)的新型指标,还可以作为判定涎腺ACC预后的指标。本文就Survivin基因在涎腺ACC的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异常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异常活跃,是肿瘤性增生的分子基础。对于涎腺肿瘤细胞核的FCM定量研究表明,DNA倍体类型、DNA指数和S期细胞比例与肿瘤的恶性潜力、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大力  吴煜农 《口腔医学》2007,27(8):429-431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病理类型及嗜神经性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40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及33例正常腮腺组织中P75的表达,并对其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40例ACC组织中,P75阳性表达率为90%,与33例正常腮腺组织相比较,两者的阳性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P75在不同病理类型ACC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40例ACC组织中,未见嗜神经现象组P75阳性表达21例,存在嗜神经现象组有19例,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75在ACC中的表达强度与ACC病理类型无相关性,与ACC嗜神经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许旺细胞标记物胶原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与肌上皮细胞标记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d-SMA)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GFAP、α-SMA与ACC嗜神经侵袭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双标记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GFAP蛋白与α-SMA蛋白在AC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在ACC组织中,GFAP蛋白与α-SMA蛋白均有表达,二者在同一肿瘤性肌上皮样细胞胞质中共表达。结论 ACC中肿瘤性肌上皮样细胞发生许旺细胞分化并侵袭神经可能是ACC嗜神经侵袭的组织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XCL12/CXCR4的表达与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腺样囊性癌病理切片中CXCL12/CXCR4表达情况;Kaplan-Meier法、COX模型分析以上2个因子及临床病理相关指标对ACC患者预后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CXCL12、CXCR4在AC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是54.8%(34/62例)、77.42%(48/62例);Kaplan-Meier法结果显示CXCL12、CXCR4阳性组生存时间均较阴性组短(P<0.05);多因素结果分析显示CXCR4的表达、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复发/转移是影响A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XCR4的表达与ACC的恶性程度有关;CXCR4表达、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复发/转移为预测腺样囊性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赖氨酸18位点(lysine 18 site,lys18)乙酰化组蛋白H3(acetyl-histone H3)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和正常涎腺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60例ACC和49例正常涎腺中lys18乙酰化组蛋白H3的表达,分析其与ACC发生部位、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神经侵犯等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正常涎腺中导管细胞、腺泡细胞以及ACC肿瘤细胞中均有lys18乙酰化组蛋白H3阳性表达,表达位于细胞核。但lys18乙酰化组蛋白H3在ACC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涎腺(χ2=46.745,P=0.000 1),且其表达与ACC的临床病理特征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组蛋白H3 lys18低乙酰化可能与ACC的肿瘤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对腺样囊性癌(ACC)预后因素的分析,有助于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在所评价的预后因素中,组织病理学研究最受人关注。现已明确,ACC具有三种不同的组织生长方式,即管型、筛孔型和实体型,组织学结构与预后有一定关系。由于同一肿瘤中有时存在三种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雪旺氏细胞标志物胶原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肌上皮细胞标记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CC)中的共表达情况,探讨GFAP、α-SMA与ACC嗜神经侵袭的关系。方法:利用双重胶体金标记的免疫电镜技术从超微结构水平研究GFAP和α-SMA在腺样囊性癌中的共表达。结果:在ACC组织中,GFAP蛋白与α-SMA蛋白均有表达,GFAP和α-SMA共表达的细胞符合肌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结论:ACC中肿瘤性肌上皮细胞样发生雪旺氏细胞分化可能是ACC嗜神经侵袭的组织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细胞周期素D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相关性。方 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yclin D1蛋白在12例正常涎腺组织(NSG),15例多行性腺瘤(PA)及41例涎腺腺 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结果 cyclin D1在NSG、PA及ACC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53·3%、68·3%,NSG与PA、AC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与ACC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 D1在晚期病例中 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均高于早期病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clin D1的高表达在涎腺腺 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检测其表达水平可用以辅助腺样囊性癌诊断及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CC)中瞬时受体势M(TRPM)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的变化,以探究ACC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RPM在培养的ACC-2细胞及ACC组织中的表达,采用方差分析,利用OriginPro 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C-2细胞和ACC组织中TRPM7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TRPM7蛋白表达量经灰度值分析,正常腮腺组织为0.42±0.044,多形性腺瘤组织为0.413±0.085,而腺样囊性癌组织为0.85±0.04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ACC中TRPM表达水平的增高可能是ACC发病的组织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SEER(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公共数据库分析大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其生存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从SEER公共数据库中下载2004-2015年大唾液腺(腮腺,颌下腺)腺样囊性癌患者数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与腺样囊性癌预后相关的关键临床病理参数。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临床随访信息完整的ACC患者共计428例,构建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发现,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M分期、组织学分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值均<0.05)。结论:影响大唾液腺ACC患者临床预后的因子包括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M分期、组织学分级,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人端粒酶RNA(hTR)在涎腺腺样囊性癌 (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中的表达 ,探讨hTR与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19例涎腺ACC和 4例正常涎腺组织标本。结果 涎腺ACC组织中hTR表达显著增高 ( P <0 .0 0 1)且与病理分型有关 ( P <0 .0 5 ) ,hTR表达与PCNA表达间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hTR表达可能和涎腺组织增殖恶变有关  相似文献   

20.
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 (adenoidcysticcarcinoma ,ACC)组织中NGF及其受体 (p75 ,TrKA)的表达 ,旨在探讨调节ACC浸润生长及分化的机理。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 42例ACC标本及周围正常腺体的NGF、p75与TrKA的表达 ,并对不同病理类型ACC中NGF及其受体的表达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GF及 p75在筛状型ACC和管状型A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实性型ACC的表达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而筛状型ACC与管状型ACC中NGF及 p75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rKA在筛状型ACC和管状型ACC中的表达也高于其在实性型ACC中的表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筛状型ACC与管状型ACC间TrKA表达无显著差异。NGF在正常涎腺闰管细胞 ,排泄管上皮细胞均有高效表达。结论 ①ACC可能通过自泌和旁泌NGF机制调节分化 ;②ACC组织中p75和NGF间相互作用可能是ACC高浸润性的生物学基础 ,同时可能也是ACC嗜神经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