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过去10年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疾病关系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增高的Hcy被认为是一种能引起血管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氨基酸。学者们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致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观点已达成共识,认为高Hcy是心、脑及外周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发现Hcy水平增高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密切相关,并且认为高Hcy血症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2型糖尿病(1r2DM)患者中高I-Icy血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胰岛素是调节体内各种物质代谢的重要激素,胰岛素缺乏或抵抗可以引起血糖、血脂异常,也可能导致蛋氨酸循环障碍,引起高Hcy血症。胰岛素抵抗(IR)和高Hcy都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大量研究显示两者均与心脑血管疾病以及T2DM患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相关。本文就高Hcy血症与IR的关系、高Hcy血症治疗等方面的国内外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近年来,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或心血管病变有密切关系,可能是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子之一。本文测定了健康人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水平,并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Hcy血症患者用甲钴胺(弥可保)进行干预治疗,拟探讨血清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甲钴胺对高Hcy血症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岳红  柳洁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5):869-870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除碳水化合物,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以往的研究集中在糖代谢和脂代谢异常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对蛋白质代谢异常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研究非常匮乏.目前,学者们对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症致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观点已达成共识,认为高Hcy血症是心、脑及外周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几年,人们发现Hcy水平与糖尿病有关,并且高Hcy血症可能是糖尿病大、小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的一个危险因素.本文对高Hcy血症与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高Hcy血症致血管损害的可能机制及其防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余亮  余传庆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178-1179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检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87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72例、健康对照组67例的同型半胱氨酸(Hcy)、空腹血糖以及各项血脂指标,并探讨其相互关系.结果 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组Hcy[(15.7±9.7)nmol/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1.9±7.2)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亦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13.5±6.1)n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cy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及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高Hcy血症是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检测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25例对照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 a-IR值)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及单纯2型糖尿病组相比,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血清Hcy水平、高Hcy血症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0.05),伴高Hcy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Hom a-IR值较不伴高Hcy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显著升高(P<0.05)。结论高Hcy血症与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有关,而2型糖尿病患者高Hcy血症与胰岛素抵抗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118例住院及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用化学发光法测定Hcy水平,同时测体检正常者70名,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Hcy水平作为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血浆Hcy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Hcy血症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较Hcy水平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高Hcy血症,且患者的Hcy水平与心脑血管并发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研究提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是糖尿病大小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对在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与不伴脑梗死患者及门诊健康体检者联合测定同型半胱水平及观察颈动脉彩超指标,旨在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发病有无相关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周广举 《安徽医药》2014,(8):1505-1507
目的探讨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年龄≥70岁。检测入选病例Hcy水平、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叶酸、维生素B12、血肌酐等指标;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各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并比较。结果HbA1c、LDL-C、Hcy、FA、VitB12及收缩压均为糖尿病合并MCI的危险因素(P〈0.05),2型糖尿病患者重度高Hcy血症组MCI发病率较中度及轻度高Hcy血症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升高是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在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高Hcy血症将会增加MCI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张冬  张继明 《天津医药》2016,44(7):902-905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的关系,为早期筛查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144例分为未合并脑梗死组(A组)与合并脑梗死组 (B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C组),观察三组患者的Hcy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A组、B组Hcy、HbA1C水平较C组明显升高(P<0.05),B组Hcy、HbA1C水平高于A组(P<0.05);Hcy水平与HbA1C、年龄、性别、高密度脂蛋白、肌酐存在线性相关性(P<0.05); 发生颈部血管狭窄的患者高Hcy血症发生率明显升高 (P=0.034);且Hcy水平比较结果为IMT重度狭窄组>IMT中度狭窄组 >IMT轻度及无狭窄组(P<0.001);相关性分析提示Hcy水平与颈动脉狭窄呈正相关(P﹤0.001)。结论:Hcy水平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的发生;高Hcy血症加重了颈部血管斑块的形成,加剧了颈部血管狭窄的发生,是预防2型糖尿病脑梗死的重要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朱淑娟  宋昱  周丽娟 《河北医药》2003,25(6):410-411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及其冠心病并发症的关系,为临床防治糖尿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比较94例2型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及单纯冠心病患者的Hcy水平并观察叶酸治疗前后Hcy水平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血清Hcy高于糖尿病组(P<0.01)及冠心病组(P<0.01)、冠心病组血清Hcy水平高于糖尿病组(P<0.05);各组患者服用叶酸(0.4mg/d)治疗4周后,血清Hcy明显下降(P<0.01)。结论 高Hcy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0.4mg/d的叶酸可有效降低高Hcy血症。  相似文献   

11.
<正>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导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近年来,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Hcy增高将刺激血管壁引起动脉血管损伤,导致炎症和管壁的斑块形成,最终引起血流受阻。脂蛋白(a)[LP(a)]是人血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胺酸与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血浆同型半胱胺酸(Hcy)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DMAP)的关系,方法109例DM患者分为两组:无微血管并发症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或(和)糖尿病肾病组DN);正常对照组56例,测定血浆Hcy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Hcy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而合并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血浆Hcy水平又高于无微血管并发症者。结论高Hcy血症是DMAP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变化和视网膜病变程度,研究两者的相关性及在糖尿病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同时测定糖尿病伴脑梗死44例,单纯糖尿病48例及40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的血清Hcy水平,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确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生情况。结果糖尿病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及单纯糖尿病组相比高Hcy血症发生率、血清Hcy水平及DR发生率及硬化程度均升高(P<0.05);糖尿病患者血清Hcy水平与DR硬化程度呈正相关(r=0.733,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和DR是糖尿病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尿酸(uricacid,UA)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测定9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Hcy、UA,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cy、UA是2型糖尿病并发肾脏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应重视对糖尿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已成为老年患者的主要慢性疾病,其致残、致死主要是因动脉粥样硬化症导致的慢性并发症.高血压、血脂紊乱及高血糖是目前公认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而许多研究认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3].本研究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的Hcy水平测定来了解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大量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血浆Hc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大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并且提出了Hcy是一种反应血管损伤的氨基酸,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4-6]之一,血浆Hcy升高能促进AS及血栓形成.本次研究主要检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患者血中Hcy及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等生化指标,探讨Hcy与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根据欧洲多中心研究报道,糖尿病患者中有28%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在我国,过去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仅为5%,随着对神经系统损害认识的不断提高和新的检查手段的普遍应用,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检出率明显提高,达50%以上,成为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DPN除了目前已知的危险因素以外,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DPN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可能是导致DPN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而Hhcy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B12(VitBl2)、维生素136(VitB6)和叶酸(Folate)等治疗.DPN的药物治疗目前没有统一方案。所以探寻新的致病、致残危险因素,进一步证实DPN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摸索更加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经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omocysteine,hcy)是脑血管疾病(CVD)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之一;有关Hcy与糖尿病,2型糖尿病及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Hcy和血浆Folate、VitBl2水平及其相关性究竟如何?Hcy是否为DPN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尚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omocysteine,hcy)是否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为临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治疗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它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1]。在我国,高血压患患者数已达2.7亿,其中约75%的患者会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2]。医学上将伴有高Hcy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称为"H型高血压"。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高Hcy血症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8.
<正>H型高血压[1]是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10μmol/L的原发性高血压。如果患者血压控制不良,容易引发脑血管病、慢性肾脏疾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我国现有2亿多人患有高血压病,75%高血压伴有高Hcy血症(Hcy)[2]。高血压与高Hcy血症具有协同作用,会增强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然而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是加速认知功能减退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从而进一步探讨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研究表明高血压病及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症均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发现近一半的冠心病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病,而据国内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约75%的高血压病患者同时伴有高Hcy血症[1],目前认为血浆Hcy水平≥10μmol/L的高血压病为H型高血压[2]。目前国内外关于H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关系及血浆Hcy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同型半胱氨酸(Hcy)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利用高热量饮食与链脲菌素制作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测定Hcy水平,观察其与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大鼠成模12周后,血清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肾小球基质相对面积、基底膜及视网膜毛细血管壁的厚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22周后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升高。结论Hcy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高Hcy血症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