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胺和醇对α—磷酸锆的插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直接插入法将正丁胺和正癸胺插入α-Zr(HPO4)2H2O,(简写为α-ZrP)制备了α-Zr(HPO4)2(C4H9NH2)2H2O和α-Zr(HPO4)2(C10H21NH2)2H2O,层间距分别是1.94nm和3.22nm。正丁胺的插入使α-ZrP的结晶水及层板羟基的热稳定性提高,插入的正丁胺在220~270℃可被脱除。用微波法直接将乙二醇插入α-ZrP,成功地制备了α-Zr(HPO4)2(HOC2H4OH)H2O,层间距是1.07nm。用微波法直接将1-辛醇插入α-ZrP,得到的产物层间距为1.00nm。  相似文献   

2.
用程序升温氨脱附研究SO_4~(2-)/ZrO_2超强酸催化剂的酸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程序升温氨脱附研究了H2SO4的浓度、焙烧温度、氨水的浓度和锆前体的晶型等制备参数对SO42-/ZrO2催化剂的酸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大于1.0mol/L时催化剂表面主要为一种强酸中心。随着H2SO4浓度的增大,表面酸性质发生了明显改变,不仅酸强度减弱,而且总的酸量减少。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增至2.0mol/L时表面主要为一种弱酸中心。焙烧温度不高于773K时,表面主要为一种强酸中心,且酸量大。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向多种强度的酸中心并存转化,且强酸中心数量减少。用浓氨水制得的催化剂存在多种强度的酸中心,且酸量大。用稀氨水时催化剂表面主要为一种强酸中心。用H2SO4处理晶型ZrO2时得不到超强酸。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所用催化剂为低金属载量的Pt/Al2O3、Re/Al2O3和工业型Pt-R3/Al2O3催化剂,其中Pt含量为0.22w%,Re含量为0.43w%。用双分子探针NO与CO竞争吸附红外光谱法研究微量水对Pt/Al2O3、Re/Al2O3和Pt-Re/Al2O3催化剂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气中微量水的存在,不影响Pt/Re/Al2O3催化剂中铂氧化物的还原,但抑制铼氧  相似文献   

4.
大比表面积氮化钼催化剂生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N2-H2混合物与Mno3的程序升温反应合成出大比表面积的γ-Mo2N催化剂。采用原位差热-热重(DTA-TG)技术,研究了合成过程中的热变化。DTA结果表明,N2-H2与MoO3的程序升温反应过程中有放热峰和吸热峰,且随着升温速率的减小,峰面积逐渐减小。用XRD对合成的中间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DTA曲线中的放热峰可归属为由MoO3转化为MoO2的还原峰,吸热峰可归属为由MoO2转化为γ-M  相似文献   

5.
用改性Y型分子筛吸附剂从CO_2中选择吸附C_2H_4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金属阳离子如Cu2+、Zn2+、Cd2+、Hg2+、Ni2+、Ag+、La5+、Ce3+等对Y型分子筛进行浸渍交换和改性,制备吸附剂,考察其活化温度及操作条件对C2H4/CO2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IB族和IB族金属阳离子之一与镧系阳离子之一改性的Y型分子筛吸附剂,可使C2H4/CO2的分离性能大大提高,稳定性良好。最佳操作条件为:活化温度400~450℃,吸附温度50℃,空速15min-1。  相似文献   

6.
SO_4~(2-)/ZrO_2超强酸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BET法分析了制备条件对SO_4 ̄(2-)/ZrO_2超强酸催化剂的比表面和孔结构的影响,用SEM观察了催化剂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引人SO_4 ̄(2-)后催化剂的比表面和比表面的热稳定性都增大了,在H_2SO_4浓度为1.0mol/1和焙烧温度约773K时催化剂的比表面较大。制备Zr(OH)_4时用浓氨水得到的催化剂的比表面、平均孔径和孔体积都较大。SO_4 ̄(2-)/ZrO_2催化剂的孔为平均孔径3-5nm的中孔。SEM结果表明,SO_4 ̄(2-)/ZrO_2催化剂的表面为很不平整的蜂窝状。  相似文献   

7.
以ZrCl4和γ-Al2O2为原料,采用升华-吸附-水解法制得ZrO2/γ-Al2O3复合载体。用XRD、XPS和TEM等技术研究了ZrO2在γ-Al2O2表面上的分散状态。结果表明,ZrO2在γ-Al2O2表面有一分散阈值(0.062gZrO2/100m2γ-Al2O3);当ZrO3含量低于该阈值时,它以单层或工单层形式存在,当含量高于该阈值时,出现ZrO2晶相;来发现有体相化合物生成。用升华-吸附-水解法制备复合载体克服了ZrO2因熔点高难以直接分散的动力学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加氢裂化催化剂中TiO2含量的方法。在硫酸酸性介质中,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将Ti^4+氧化成桔黄色络合物,在最大吸收波长420nm处,测定以硅铝或氧铝为担体的催化剂中TiO2的含量。加标回收率为97.9%~101.2,相对标偏差小于2%,该方法准确性高、精密度良好。  相似文献   

9.
用单循环动态法测定了夹带剂上超临界二氧化碳-乙醇-水系统的相平衡数据,实验温度为308.2K,压力范围为8-15MPa。提出引进一个夹带剂效应参数K,用以关联在超临界状态下有无夹带剂情况的分离因子,并回归出一个经验方程。结果证明,用此经验方程来预测添加夹带剂下SC-CO2-乙醇-水系统的汽液平衡较为满意,其最大平均绝对误差为2.40%。  相似文献   

10.
用非传统方法制备了Rh2Co2/Al2O3、Co2/Al2O3、Rh4/Al2O3和用传统方法制备了(Rh+Co)/Al2O3催化剂。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研究了上述催化剂的CO加氢活性及选择性,并系统地研究了H2/CO比值和温度对反应活性及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Rh2Co2/Al2O3的活性不仅高于Rh4/Al2O3和Co2/Al2O3,而且也高于(Rh+Co)/Al2O3,在选择性方面与上述样品也有明显差异。当H2/CO比值从6:1变到1:1时,其它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大为降低,而Rh2Co2/Al2O3仍保持高活性。  相似文献   

11.
以某炼厂减压渣油加氢脱硫装置为基础进行典型加氢装置的模拟优化研究。提出了包括以新氢费用、新氢压缩费用、普里森压缩费用、循环氢压缩费用氢气系统总费用最低为目标的优化模型,然后分别对影响费用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不同催化剂体系对聚异丁烯端基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异丁烯的聚合物产物聚异丁烯的末端结构,着重研究了BF3/醇、BF3/H2O和AICI3/H2O催化剂体系对聚异丁烯的末端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BF3/醇配位催化剂体系聚合得到的聚异丁烯的末端结构主要是α-烯烃结构;而BF3/H2O和AICI3/H2O体系聚合得到的聚异丁烯末端结构主要是β-烯烃结构。在BF3/醇催化剂中,当BF3与醇的摩尔比为1时,聚异丁烯的末端α-烯烃含量达到80%以上并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系数为2。  相似文献   

13.
苯乙烯装置氢气压缩机凝液排放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乙烯装置氢气压缩机冷却分离器产生的凝液中含有部分物料,且排液时易夹带氢气,直接去生产废水处理系统,浪费物料,造成污水处理费用增加,且存在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增加氢气压缩机到油水分离器的排液管线,达到节能减排、消除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4种杂多酸并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们及其负载型催化剂对环己酮氨肟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并以磷钨酸为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H2O2用量、氨水用量和溶剂种类对环己酮氨肟化反应转化率和环己酮肟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4种杂多酸均具有Keggin型结构。以水为溶剂时,4种杂多酸对环己酮氨肟化反应均具有催化活性,其中磷钨酸的催化活性最高。在m(H3PW12O40)/m(C6H10O)为0.3、n(H2O2)/n(C6H10O)为1.6、n(NH3)/n(C6H10O)为3.0、20℃下反应5h的条件下,环己酮氨肟化反应的转化率为90.88%,环己酮肟选择性达98.38%。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中,以活性Al2O3为载体的磷钨酸催化剂环己酮氨肟化反应的催化活性最高,环己酮转化率为87.60%,环己酮肟选择性达到97.45%。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某些有机物介质对Keggin结构铜单取代硅钨酸钾催化H2 O2 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发现在H2 O2水溶液中加入环己烷、1,2 二氯乙烷、乙腈均会降低H2 O2 的催化分解速率 ,但加入相转移剂CTMAB则可促进H2 O2 在环己烷中的催化分解 ;在水 环己烷 CTMAB体系中 ,Keggin结构铜单取代硅钨酸钾催化H2 O2 分解反应的活化能为 5 2 .9kJ/mol。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量子力学计算方法研究了氢分子在超深度脱硫催化剂上吸附解离的化学过程,考察了特定催化剂簇结构模型的不同位置上H2解离的催化活性,发现活性与反应位之间有一定关系,催化剂边位的活性较高;H2在几种不同加氢脱硫催化剂上的反应热及能垒计算结果显示了几种不同催化剂体系对H2吸附解离反应的催化活性不同;对助剂在H2解离活化反应中的间接、直接作用也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超大孔分子筛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氧化铝和硅酸钠为骨架的铝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为模板剂,用水热法全成超大孔MCM-41分子筛,并对合成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晶化温度过低,形成MCM-41分子筛速度慢,温度,过高,会破坏模板分子之间形成胶棒的内聚力,形成MCM-41分子筛还需适当的CTMAB/H2O,碱度,H2O/SiO2等条件,否则会降低结晶度甚至于生成其它杂晶。  相似文献   

18.
以钨酸钠和硝酸铵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WO3微米棒。以WO3微米棒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对模拟油中的二苯并噻吩(DBT)进行催化氧化脱硫研究,考察不同的反应条件对DBT脱除效果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H2O2/WO3/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体系对DBT具有较高的脱除率;对于5 mL DBT质量分数为500 μg/g的模拟油,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WO3纳米棒的用量0.01 g、n(H2O2)/n(DBT)=8、反应温度70 ℃、反应时间1.5 h、萃取剂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量8 mL、萃取时间5 min,在该条件下DBT的脱除率为100%;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DBT的脱除率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验室模拟老化试验以及工业装置现场跟踪对比,考察了连续重整再生烧焦循环气中的水含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重整再生烧焦循环气中的水会造成催化剂比表面积下降以及载体孔径的增大,随着水含量的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下降速率加快;随着催化剂比表面积下降,催化剂的持氯能力明显降低,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下降。  相似文献   

20.
以科威特常压渣油(AR)为原料,渣油催化裂化装置的轻循环油(LCO)作为高芳香性添加剂,考察了H2S以及H2S联合高芳香性添加剂对Al2O3和NiMoS/Al2O3催化剂上渣油加氢脱金属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H2S通过3个途径明显促进了渣油加氢脱金属反应,即(1)供氢;(2)与金属卟啉化合物中的金属原子配位,使得金属氮键易于裂解,降低金属卟啉化合物分子的稳定性;(3)促进硫化态催化剂表面硫空位可逆地转化成饱和位。在低金属脱除率的情况下,这种促进作用表现明显;在高金属脱除率的情况下,由于剩余的金属化合物基本交联在沥青质中,难以脱除,这种促进作用表现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