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监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穿刺测压导管的临床普及,深静脉穿刺和中心静脉插管已广泛应用到各类危重病人的监测、治疗和抢救中.深静脉穿刺主要途径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由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较颈内静脉易于固定,监测的中心静脉压较颈内静脉准确、可靠,故以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应用较多.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9年12月间共为1061名患者进行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白血病患儿由于长时间输注化疗药物,对周围静脉血管刺激极大,难于进行穿刺。特别是进行大剂量化疗和移植时,患儿要进行长期大量的输液过程,因此保持一个良好的静脉通道是非常必要的。我院血液病房自1998年底建立以来,对6例患儿实施了锁骨下静脉穿刺术,通过精心的护理,未发生导管感染、阻塞、脱管等现象,较好地保障了治疗和移植的成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急诊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72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穿刺体会、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次穿刺成功率94.5%(824/872),24例再次穿刺成功,总成功率97.2%(848/872),另有24例改行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穿刺置管成功;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3.2%,经对症处理后恢复.结论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抢救急诊常见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规范操作可将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理想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急诊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72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穿刺体会、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次穿刺成功率94.5%(824/872),24例再次穿刺成功,总成功率97.2%(848/872),另有24例改行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穿刺置管成功;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3.2%,经对症处理后恢复。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抢救急诊常见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规范操作可将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理想范围。  相似文献   

5.
经锁骨上与锁骨下进路穿刺锁骨下静脉比较(附96例报告)广东省南海市人民医院(528200)黄景文陈国任陆丽明临床医疗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需要作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的情况,如中心静脉压监测、心脏起搏术、快速输液等。而锁骨下静脉穿刺按进针点与锁骨解剖之间位置关...  相似文献   

6.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玉兰 《广东医学》1999,20(5):398-399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护理对成功置管的影响,以减少深静脉穿刺置管的感染,栓塞,凝固,脱落等并发症。方法 对该院血液消化病区54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和施行精心细致的护理工作,并进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7.
8.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穿刺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2001,36(2):196-197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一针见血率,寻找最佳穿刺点。方法 对256例住院病人采用穿刺置管育贯法进行试验。设试验组A和对照组B。试验组A的穿刺点定在锁骨下内1/3界点,对照组B穿刺点定在锁骨下中点。结果 试验组A一针见血率为95.33%而B组为80.16%,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经临床验证,锁骨下静脉穿刺点定在锁骨下内1/3界点为最佳部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穿刺方法的改进。方法 :179例患者采用原操作方法 ,5 87例患者采用改变穿刺点、穿刺方向、操作手势及置管长度的方法 ,对 2种穿刺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原操作方法一次置管成功率为 73% ,改进后为 89% ;原操作方法置管操作时间为 (5 3 4± 10 8)min ,改进后为 (4 1 3± 10 6 )min ;原方法并发症发生率 5 0 3% ,改进后为 1 19%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改进后的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方法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深静脉置管术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因为在抢救危重病人、长期静脉给药、肠外营养支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在神经外科重症病人中尤其众多。2008年5月至2010年2月,我科共完成203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急诊复苏、严重休克,长期用某些血管刺激性药物的病人治疗过程中,中心静脉置管有外周静脉不可比拟的优势。其中,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因为操作方便、护理便利、不易感染、容易固定、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得到临床广泛应用。与周围静脉穿刺不同,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护士应细心  相似文献   

13.
快速有效地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对抢救失血性休克至关重要,为探讨可靠迅速的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我们采用改良式经锁骨上途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获得理想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已普遍应用于临床,为抢救休克病人、胃肠外供给高营养、介入治疗、长期输液和应用抗癌药物开辟了一条安全简便的途径,病人乐于接受,减少每天穿刺的痛苦,节省了护士的劳动时间和强度.作自2004年1月至6月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88例,对置管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分析与护理,无一例发生意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提高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增强安全性的方法.方法 对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1200例的恶性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99.92%,并发症发生率5.08%,无致命性并发症发生,主要并发症有气胸、动脉损伤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均治愈.结论 熟悉锁骨下静脉解剖毗邻,熟练掌握穿刺置管过程的操作方法及细节,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提高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增强安全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危重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6例,男56例,女20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42岁;平均66.36岁。病种包括肺心病合并心衰、呼衰患者35例(其中合并肺性脑病1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22例,肺癌患者18例,肺癌脑转移(深昏迷)患者1例。置管时间最长121天,最短5天,平均43天。1.2物品准备德国BRAHN公司生产的留置针1套,肝素1只,输液管1套,静滴液体。1.3操作方法①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操作过程,消除顾虑,并嘱患者操作过程中勿剧咳和深呼吸;②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暴露穿刺部位,穿刺前测量从静脉穿刺点到上腔静脉的大致长度;取胸锁关节至胸肩关节连线的1/3处,锁…  相似文献   

17.
向志碧  鲁冬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0):1114-1114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技术操作及肿瘤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患者去枕仰卧、头偏向对侧,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穿刺针从锁骨中点至中外1/3点锁骨下1~2cm范围内穿刺,针尖指向胸锁关节内上缘,针干与胸壁里15°~30°进针,回抽到静脉血后置入硅管,固定。结果:482例中穿刺成功率98.9%,平均留置导管时间56d,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6%。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安全,成功率高,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郭虹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6):700-701
目的探讨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组)和传统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对照组),并对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6%,并发症发生率为3.1%;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5.0%,并发症发生率为11.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更合理、更安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普通病房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安全性。方法为监测中心静脉压和/或全胃肠外营养,对2089例患者施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分析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089例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成功率99.14%,并发症发生率1.53%(32例),其中气胸6例(0.29%),误穿动脉25例(1.20%),突发脑血管痉挛1例(0.05%)。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肝胆外科临床应用广泛,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在普通病房操作安全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60例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海东  王彤 《广东医学》2002,23(2):214-214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目前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在抢救危重患者的快速输液、中心静脉压监测、心脏心内膜起搏术、长期进行血液透析、长期输液治疗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现就近期我们所进行的 6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的一点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中 ,男 35例 ,女 2 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 1 3例 ,严重创伤 1 0例 ,脑出血 1 0例 ,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术后或呼吸衰竭进行呼吸机治疗 8例 ,腹腔大出血 5例 ,各种长期卧床须行长期补液治疗者 5例 ,农药中毒 3例 ,充血性心力衰竭 3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例。1 2 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