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AMP579和腺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6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6只)。假手术组:开胸只穿线不结扎血管,麻醉维持15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30 min,再灌注120 min;腺苷组:结扎LAD 30 min后,股静脉缓慢滴注腺苷305 ng·g-1·min-1,持续5 min,而后再灌注120 min;AMP579组:结扎LAD 30 min后,股静脉缓慢滴注AMP579305 ng·g-1·min-1,持续5 min,而后再灌注120 min。采用红四氮唑(TTC)法测量心肌梗死范围,TUNEL法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Western blot观察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腺苷组及AMP579组心肌梗死范围均明显缩小(P<0.01),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Bax表达水平明显降低,Bc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AMP579组较腺苷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 AMP579和腺苷均可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起保护作用,且AMP579作用优于腺苷,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和下调Bax蛋白的表达,抑制再灌注心肌细胞的凋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丹参注射液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淑英  陈辉  邵小松  王建华  吴升华 《江苏医药》2003,29(8):585-586,F002
目的 力求探明丹参对缺血性心肌损伤凋亡过程的影响,并对缺血再灌注的心肌细胞凋亡是否产生保护作用。方法 将18只新西兰白兔分成假手术组、丹参治疗组、对照组,每组织6只。按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模型,分别取再灌注部位心肌标本,切片后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计算心肌细胞凋亡阳性指数(AI)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凋亡细胞数量变化及AI有明显差异,对照组、治疗组与假手术组相比,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能使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提示丹参可通过显著抑制心肌细胞坏死性损伤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保护缺血再灌注的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3.
白藜芦醇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模拟I/R损伤,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缺血再灌组及白藜芦醇预处理组,采用台盼蓝穿透法及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检测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及心肌细胞Na^+-K^+-ATP酶、Ca^2+-ATP酶活力。结果Res预处理可提高心肌细胞活力;稳定心肌细胞膜,抑制LDH释放;保护心肌细胞钠泵和钙泵功能,减轻再灌注损伤。结论白藜芦醇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丙泊酚是临床常用静脉麻醉药,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既往研究表明,丙泊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1]。心肌细胞凋亡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之一,已证实丙泊酚能够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2],但其机制尚有待进一步明确。本研究通过建立离体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观察丙泊酚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变化,进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时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与白花前胡及前胡甲素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观察并对比研究了中药白花前胡 (PPD)及前胡甲素 (Pd Ia)对急性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ischemiareperfusion ,IR)时心肌细胞结构的影响。结果白花前胡 (1 80mg·kg-1)和前胡甲素 (0 5mg·kg-1)能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光镜及电镜下细胞结构损伤。结论白花前胡和前胡甲素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时的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心电图变化,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细胞凋亡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分析葡萄糖酸锌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心电监测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色法测定血清中CK,LD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葡萄糖酸锌三个不同剂量组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血清中CK和LDH活性、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1),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葡萄糖酸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凋亡和减轻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病理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异丙酚的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阻断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 h引起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缺血前10 min分别灌注异丙酚3,6及12 mg·kg-1至再灌12 h后实验结束.记录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并计算心率-血压指数;光镜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检测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DG)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脂质过氧化及心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DG20mg·kg-1组。每组10只。采用在体大鼠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损伤模型,再灌注60min后分别用比色法测定心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三磷酸腺苷酶(ATP酶)、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并用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组织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结果:DG能显著降低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和SDH的活性(P<0.05,P<0.01),提高SOD和ATP酶活性(P<0.05,P<0.01),并减少心肌CPK和LDH的释放(P<0.05,P<0.01)。结论:DG具有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降低心肌脂质过氧化,增强心肌细胞SOD、SDH和ATP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前,再灌注疗法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塞的基本措施,但再灌注疗法可以引起再灌注损伤。实验表明,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与氧自由基有关。故应用自由基清除剂对心肌有保护作用。我们观察了羟自由基清除剂甘露醇对缺血及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效果。 1 材料和方法 1.1 动物选用Wistar大鼠,重200~250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牛磺酸对渐增再灌注处理的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制备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Nor)、缺血/再灌注组(I/R)、渐增再灌注组(GR)、牛磺酸低浓度组(T20)、牛磺酸高浓度组(T40)、渐增再灌注联合牛磺酸低浓度组(GT20)、渐增再灌注联合牛磺酸高浓度组(GT40)。记录平衡末及再灌注90min心功能,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检测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心肌组织中Caspase-3活性,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GR、牛磺酸能够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减少LDH漏出,降低心肌Caspase-3活性并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相比单纯应用GR及牛磺酸,渐增再灌注联合牛磺酸的保护作用更强,且GT40组保护作用最强。结论 GR和牛磺酸均能减轻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的损伤,牛磺酸,特别是高浓度牛磺酸能够增强渐增再灌注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抗凋亡可能是二者发挥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腺苷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的保护作用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是AMI 急诊PCI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再灌注损伤,严重影响AMI 患者的预后.动物实验证实腺苷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保护心肌作用 [1].国外临床试验证实腺苷可以缩小梗死面积,减少"无再流"面积,提高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远期生存率[2].然而国内鲜有这方面的报道.笔者观察了腺苷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的保护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蒺藜皂苷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目的 研究蒺藜皂苷 (GSTT)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模拟缺血再灌注模型 ,研究GSTT对再灌注后LDH、CK漏出量 ,MDA含量 ,SOD活性 ,以及TNF α和IL 6分泌量 ;用浓度为 1 6 2 5ng·L-1 TNF α损伤心肌细胞 ,研究GSTT对培养液中NO生成量的影响 ,并用MTT法检测GSTT对TNF α损伤心肌细胞线粒体酶的保护作用。结果 GSTT可抑制再灌注后LDH、CK漏出量 ,减少MDA含量 ,升高SOD活性 ,抑制TNF α和IL 6的分泌量 ;减少TNF α引起NO生成量 ,升高OD490 吸光度值。结论 GSTT可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 ,对心肌细胞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铁屎米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铁屎米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左冠脉前降支结扎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结果:铁屎米酮(5,10及20 mg.kg-1,ig)可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防止室颤的发生;减少心肌丙二醛含量,提高心肌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结论:铁屎米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TG6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整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实验,离体大鼠心脏低灌复灌实验和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H/R)实验等模型,以血清CK、LDH、T-SOD、MDA等为指标,研究TG6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在整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中,TG6显著减少I/R损伤后心肌梗死面积,减少血清中CK活力和MDA含量,减少LDH活力,增加T-SOD活力;在离体大鼠心脏低灌复灌实验中,TG6显著增加低灌复灌后心肌冠脉流量,减少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和CK、LDH外漏,提高心肌组织中T-SOD活力;在乳鼠心肌细胞H/R损伤实验中,TG6对正常生长条件下的细胞没有明显影响,提高Na2S2O4制备的心肌细胞H/R模型下细胞的存活率、降低细胞CK的释放率及细胞[Ca^2+]i的含量。结论 TG6对心肌I/R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在动物模型上观察缺血预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作用,将24只家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8只,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缺血预适应(IP)组,观察血清心肌酶学变化及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①IP组心肌酶水平与IR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②IP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害明显减轻。结论:缺血预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丹酚酸A对缺血/再灌注性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方法采用Sprague Dawley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10 min,再灌注2 h,评价丹酚酸A(1.5、0.5mg.kg-1)静脉给药对在体状态下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以利多卡因(5 mg.kg-1)为阳性对照,各给药组均为结扎前10 min给药。同时评价丹酚酸A对培养的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结果丹酚酸A 1.5 mg.kg-1剂量组静脉给药可降低由于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从胞体中的漏出。另外,丹酚酸A可防止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提高细胞内ATP水平,降低细胞线粒体的膜电位和细胞内钙水平。结论丹酚酸A对缺血/再灌注性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抗氧化、抑制钙离子内流、保护线粒体功能、增加心肌细胞中ATP的含量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黄瑞健  李萌  孙培吾 《中国医药》2008,3(8):449-451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42只大鼠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14只(假手术24h)、心肌缺血再灌注组14只、生长激素组14只,后2组均缺血30min,再灌注24h,其中生长激素组的每只大鼠术前皮下肌肉注射生长激素1 U/kg,连续7d,其中第7次皮下注射于手术前进行。前2组每只大鼠相应皮下肌肉注射生理盐水0.5ml/d。每组中均抽取8只大鼠,以TUNEL法检测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每组中剩余的抽取5只大鼠,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缺血区心肌三磷酸腺苷(ATP)并进行心肌组织病理、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24h后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率和ATP消耗程度均明显上升(P〈0.05),心肌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改变明显;与心肌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生长激素组再灌注24h后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率和ATP消耗程度均明显改善(P〈0.05),心肌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改变明显减轻。结论生长激素能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和ATP的消耗,说明生长激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结构影响的研究。方法:将30只W ister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n=10):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异氟醚预处理组,建立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2%异氟醚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前,吸入异氟醚麻醉1小时,而后处理同缺血再灌注组。实验完毕后,将各组动物心肌组织做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各组动物心肌结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可见部分胞浆溶解;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心肌细胞胞浆内胞浆溶解呈空泡或网状,细胞界限模糊,可见心肌细胞断裂;2%异氟醚预处理组可见心肌细胞呈短圆柱状,有分支,细胞核呈椭圆形位于中央,胞浆内可见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细胞轮廓较清晰,结构较正常。结论: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结构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痛灵滴丸对AS模型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冠脉粥样硬化(AS)家兔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min,再灌注120min,观察心痛灵滴丸对兔心肌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Bcl-2、Bax基因蛋白表达。结果 心痛灵滴丸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组织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形态学损伤,降低兔血清CK、LDH含量,上调Bcl-2阳性表达。下调AI、Bax阳性表达。结论 心痛灵滴丸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保护线粒体,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下调Bax基因蛋白表达。上调Bcl-2基因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本工作在离体灌流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R)上观察智聪宝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智聪宝灌流心脏,能显著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蛋白和乳酸脱氢酶的漏出,显著减少心肌MDA和钙聚集,显著增加冠脉流量。结果表明,智聪宝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