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及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筛选出91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的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发现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及证侯分布规律,以对今后中医诊治绝经后女性PMO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对118例正常绝经后女性通过本研究设计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剔除和脱落标准后,运用QCT骨密度测量仪[QCT3000 Bone Densitoming(Version2.0R)]进行T12-L2椎体骨密度测量,从中筛选出91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患者;再由两位中医教授对每一位受试对象进行双盲对比症候观察,所得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证候进行具体的辨证分型(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制定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症候部分>),统计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q检验,全部数据由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并分析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在绝经后妇女人群中的大致分布情况.结果:本研究发现91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分布规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中肝肾阴虚型最多44例占48.35%,肾阴虚型19例占20.88%,肾阳虚型12例占13.19%.脾肾阳虚型10例占10.99%,脾胃虚弱型6例占6.59%.但通过单因数方差分析,各型骨量减少程度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分析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主要证候为腰膝酸软或疼痛79例,占86.81%,初步认为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样一个涉及多脏腑的复杂病变,不应简单的以骨量降低的多少进行临床分型.对于本病的治疗仍以"肾主骨"理论为主,注重与肝、脾的密切联系.着眼于整体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2.
绝经后肾虚妇女骨密度的变化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邹淑凤,李秀娟,张家冰嫩江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李光我们根据中医肾主骨,主生长发育,主冲任二脉,主月经等理论,测量了121例绝经后肾虚妇女的骨密度,并与未绝经健康妇女进行比较,发现绝经后肾虚妇女骨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绝经后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分型与BMD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18例正常绝经后妇女T12-L2椎体进行骨密度测量,从中筛选出91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的标准进行辨证分型.结果:发现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肝肾阴虚型43例占47.25%,肾阴虚型15例占16.48%.肾阳虚型10例占10.99%,脾肾阳虚型9例占9.89%,脾胃虚弱型5例占5.49%,其他类型9例占9.89%,通过单因数方差分析.各型骨量减少程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初步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这样一个涉及多脏腑的复杂病变,证型症侯有一定规律可循,但其与骨密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与肾虚证型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与肾虚证型关系的调查李跃华,董元龙我们于1994年5月对国家教委270名老干部骨质疏松患病情况与中医证型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报道如下。对象及方法1对象270名离退休老干部。男156名,女114名。年龄56~92岁,平均6912±1...  相似文献   

5.
中老年女性性激素水平与不同肾虚证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大量文献证实中老年人性激素具有随年龄变化的特点 ,随增龄中老年女性 T、T/ E2 水平升高 ,E2水平降低 [1,2 ]。中医肾实质研究证实了肾虚的病理生理基础含有下丘脑 -垂体 -性腺轴功能的减退 [3 ] ,肾包含现代医学的性腺功能 ,性激素的内环境的变化反映出肾气的盛衰。肾虚又有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 3种性质和程度上不同的证型 ,不同肾虚证型与性激素水平相关性研究的报道却少见。本文检测了 2 80例具有不同肾虚证型的中老年女性的血清 T、E2 ,旨在探讨中老年女性性激素与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之间的内在联系。1 资料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6.
绝经前后妇女骨密度与雌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辨证分型与抑郁、焦虑的关系。方法:将符合要求的70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气滞血瘀型及气血亏虚型,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患者抑郁和焦虑状况,同时对各型患者发生抑郁和焦虑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①70例患者中评估为抑郁者21例,评估为焦虑者24例。(2)70例患者中肾阳虚型15例,肝肾阴虚型21例,气滞血瘀型12例,气血亏虚型22例。③本组4种证型骨质疏松患者发生抑郁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624,P=0.051);发生焦虑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87,P=0.026),进一步两两比较(修正后的检验水准a'=0.008),气滞血瘀型患者发生焦虑的比例高于气血亏虚型患者(x2=7.472,P=0.006),其余各证型患者发生焦虑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伴有抑郁和焦虑的比例较高,但各证型患者发生抑郁和焦虑的比例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7,(2):273-275
目的:论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证型,是以肾虚为主,脾虚、肝阴虚、血瘀、气滞、寒痰湿,为辅的常见证型。方法:从中医理论角度研究出发,论述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肾虚、脾虚、肝阴虚、血瘀、气滞、寒痰湿证型的临床表现、中医病机分析、西医病理阐释、治疗方法,以及各证型与肾虚之间的关联性。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以肾虚为主,也可以见到脾虚、肝阴虚的虚证和血瘀、气滞、寒痰湿邪等实性证型。  相似文献   

9.
老年骨质疏松与中医肾虚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越林 《天津中医》1995,12(5):28-29
  相似文献   

10.
"肾虚"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质疏松症是单位骨体积内骨量减少 ,松质骨的骨小梁变疏松 ,皮质骨变薄 ,从而产生腰背四肢疼痛、体态改变以致出现“龟背”甚至骨折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伴随年龄增加妇女绝经的骨质疏松症属原发性 ,是由于绝经造成内分泌腺体功能紊乱 ,影响正常的骨代谢 ,使骨吸收大于骨形成 ,骨量逐渐丢失 ,造成骨质疏松。1 中医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骨质疏松的临床主证及发病机理当属中医的“肾虚腰痛”、“肾精不足”、“骨痿”、“骨痹”、“骨枯”等范畴。本病的发生发展与肾密切相关。肾藏精生髓主骨、主水、主生殖和生长发育。肾藏精 ,精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便秘患者结肠息肉生物学特性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在沈阳军区总医院中医科与门诊窥镜中心2003年1月-2009年12月,电子结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1198例中,筛选并分析568例以便秘症状就诊,电子结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性别、年龄、症状、息肉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病理类型及相互关系。结果:结肠息肉多发年龄在41~88岁(87.7%)。其中,息肉直径1.0cm者占39.0%,复发息肉占19.0%;炎性息肉占47.5%,增生性息肉占0.17%,管状腺瘤性息肉占36.9%,绒毛腺瘤性息肉占12.0%,息肉癌变占4.0%。中医辨证为阳虚便秘者占息肉发生的44.5%,占直径1.0cm息肉的47.0%,占绒毛腺瘤性息肉的58.7%,占癌变息肉的43.4%,占复发息肉的50.0%,与气虚便秘(27.8%、26.4%、25.3%、17.3%、25.0%)、阴虚便秘(15.3%、18.9%、12.6%、17.3%、13.8%)、气郁便秘(12.1%、2.8%、3.1%、21.7%、1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息肉有随年龄增长检出率增高的趋势,以60岁最为多见,阳虚便秘在年龄60岁者中占82.6%,其次为气虚便秘,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阳虚便秘者息肉发生率高、息肉大、分化差、癌变多,易复发,中医阳虚体质是结肠息肉的重要病因之一,温阳散结为主的治疗,应是结肠息肉的重要防治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异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探讨其病因病机,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在住院病人中筛选出无心、脑、肾并发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血压昼夜节律异常164例,节律正常者292例,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及阴阳两虚型,结果: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与阴虚阳亢分型关系密切(P<0.01)。结论:阴虚阳亢是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变异的主要病机。提示中医辨证治疗。需抓住阴虚为本,阳亢为标,以调整阴阳为主。  相似文献   

13.
慢性胃炎脾胃虚、实证候与相关指标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脾胃虚、实证候与相关指标的关系,以研究本病的证治规律。方法:观察69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同时检测其胃动力学相关指标变化,对中医证候与功能检测指标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病早期以实证居多,而虚证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提示中后期以虚证分布较多;实证组餐前正常慢波百分比(Th)与主频率(DF)、餐前主功率(DP)与餐后DF有较强的正相关;而餐前胃动过缓节律百分比(B)与餐前Th、餐前DF与餐前B、餐后B与餐后Th呈负相关;虚证组胃排空率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虚证患者存在胃排空率下降,随着消化期餐前胃动过速波节律百分比(T)的增加而下降;餐后DP与餐前DP呈正相关。结论:研究表明中医证候有其独特的客观依据,各慢性胃炎的疾病变化规律相比有其独立性。  相似文献   

14.
老年前期肝肾两虚证与骨密度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前期肝肾两虚证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择45-59岁的受试者624例进行骨密度测定。其中肝肾两虚证96例,肾虚证268例,肝虚证100例,脾虚证160例,并选择同性别同年龄无肾虚、脾虚证的健康人20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成像骨密度测定法,测定足跟骨的骨密度。结果:肝肾两虚证组的骨密度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肝虚、脾虚证组(均P<0.01),但高于同性别的肾虚证组(P<0.01)。结论:肝肾两虚证与骨密度下降有相应的关系。骨密度测定可作为肝肾两虚证本质辨证的客观评价指标和判定肝肾两虚证治疗效果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分期整体辨证取穴埋线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建文  李坤 《河南中医》2008,28(4):36-37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急性期)不同证型治疗前后D二聚体检测的差异性。方法:分别选择湿热瘀阻组35例,脾虚血瘀组2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5天、治疗后10天抽取静脉血液检测D二聚体含量,观察其变化和差异。结果:治疗前脾虚血瘀组D二聚体含量较少,与湿热瘀阻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D二聚体含量先升后降,两组之间无差异性(P>0.05)。结论:不同证型D二聚体含量在治疗前有差异,治疗后无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与中医脏腑定位辨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2013年268例原发性骨质疏松人群进行中医脏腑辨证定位研究,另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测定,测定部位包括L2~4椎体、左侧股骨颈和War d’s区。结果: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辨证定位特点有一定规律,脏腑定位证候主要集中在肾,涉及肝、脾;各个证型骨密度平均值依次为:肾<脾<肝<肺<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同一部位不同脏腑间骨密度、骨矿盐水平比较,定位于肾与定位其他脏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与脏腑定位中肾存在一定相关性,骨密度水平可作为原发性骨质疏松脏腑定位于肾的临床客观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分期分型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对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依据黄如训SAH分期标准进行划分,1个月内为急性期,并结合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分为1d~3d、4d~7d、8d~14d、〉14d四个时段,按照Hunt—Hess分级标准进行分型。依据《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辨证。结果病程中1d~3d以风证、血瘀证、火热证为主;4d~7d以痰证、火热证、瘀证为主;8d~14d以痰证、火热证、气虚证为主;〉14d以痰证、阴虚证、气虚证为主。病情轻重分型无论病情轻重风证、瘀证、火热证发生率均很高,而痰证随着病情的加重发生率增加。结论本病分期和病情分型与中医证候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分期分型可作为中医辨证时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同年龄段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索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不同年龄段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751例PMOP患者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四诊资料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χ~2检验分析年龄分布对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组合规律的影响,并对患者资料进行K-Means聚类分析,研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结果:PMOP患者年龄分布与其基本中医证型阴虚证、肾虚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型组合方面,不同年龄段有各自的特征,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45~54岁证候复杂,随着年龄的增长,证型变化趋于稳定,肾虚为主要症状,肝虚为多见。结论:PMOP患者以肾虚证,肝虚证居多,治疗以补肾为主并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在中医证型组合方面,不同年龄段的中医证型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以药测证绘制肾虚证两大基因网络调控路线图谱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目的 研究肾虚证基因网络调控的路线和规律.方法 选择青年组(4月龄)、老年组(24月龄)、淫羊藿总黄酮(Epimedium Flavonoids,EF)治疗组SD大鼠,取全面反映肾虚的7个组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淋巴细胞、骨骼、肝脏、肾脏,采用Affymetrix公司的大鼠全基因组芯片再次重复肾虚证基因表达谱差异研究.结果 老年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显示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与促甲状腺激素(TSH),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HR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结合蛋白(IGF、IGFBP);淋巴细胞显示与细胞生长相关的生长因子相关蛋白(GFRP),与免疫调节相关的IFNγ、IL-4、IL-6等;骨骼显示甲状旁腺(PTH)、降钙素(calcitonin)与骨基质相关的前胶原、胶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等;肝脏显示氧化磷酸化相关的细胞色素Cytochrome P450、NADH脱氢酶,与蛋白质代谢相关的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与糖代谢相关的葡萄糖-6-磷酸酶(G-6-Phosphatase)均为低表达.EF作用后,可见老年大鼠7个标本低表达的基因几乎全部上调,此外还有大量与衰老机理相关的基因明显上调.包括HPA轴的神经递质如GABA,激素如GnRH,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如CyclinB,免疫调节相关基因如NF-κB105;淋巴细胞与生长调节相关的基因如GFRP,免疫调节相关的基因如IFNγ;骨骼的甲状旁腺、降钙素、IGF、前胶原、胶原、GnRH、Progesterone等;肝脏的大量代谢相关的基因如Cytochrome P450、NADH脱氢酶;肾脏的代谢相关基因及钠、氯通道等基因.结论 通过以药测证,发现肾虚证大鼠模型存在神经-内分泌-免疫以及神经-内分泌-骨代谢两大基因调控路线的紊乱,补肾能纠正该网络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