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浅谈近代中医辨治模式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医传入我国之前,中医辨治模式已有辨病治疗、辨证治疗、辨症治疗三种,由于证候是中医独有的概念术语,因此,辨证治疗相对于西医而言是独特的。古代中医,也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模式,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既要辨太阳病,同时还要辨桂枝汤证、麻黄汤证、葛根汤证。这种模式一直相传至今,可以说是中医辨治的主体模式。  相似文献   

2.
颜征  张玥  张莉 《天津中医药》2017,34(11):724-725
侯玉芬教授在治疗淤积性皮炎时具有独特的临证经验,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根据患者具体症状、体征选择合适的内服方药与外用制剂,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王灵台教授肝病用药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丹丹 《河南中医》2009,29(6):545-546
王灵台教授治疗肝病,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治肝实脾,运化中州;注重平衡,调和矛盾;善用石斛,顾护阴液;温病邪伏,透邪外出;治随证变,效亦更方。善用全瓜蒌、大黄、五味子、仙鹤草、酸枣仁治多种肝病。  相似文献   

4.
李博林  王志坤  张纨  张晶  闫丹丹 《中医杂志》2014,(17):1454-1456
从胃癌的病因病机及治法用药规律等方面探讨总结了刘启泉教授辨治胃癌的经验。阐述了"主病机"及"病下辨证"的诊疗思路在胃癌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基础用药与分期辨证论治用药相结合,证候与症状相结合,中药辨治与西医治疗相结合,药物治疗与摄生调护相结合,注重对证分层用药,针对症状特定用药。  相似文献   

5.
张陆  陈健 《山东中医杂志》2009,(10):730-731
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总结了陈柏楠治疗变应性血管炎证治规律。首先提出本病应重视病机,分期辨证。审视病机当辨明邪正虚实,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期辨证应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其次阐述病证结合、分期治疗的治疗原则,指出临证时须先明确诊断,分清病期,区别病位,辨别证候,然后审明病因病机,病证结合进行辨证论治。最后强调在诊治本病的过程中应注重整体,药随证变。  相似文献   

6.
辨证即辨证论治,辨即辨病论治(西医辨病)。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近年来成为一争论的亮点,诸家大多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先辨病后辨证,尤其是一些临床工作者更是多以辨病为主,而关于辨证只是生搬硬套地给予某些证型,并未真正地进行辨证,治疗则更多靠的是经验在进行。对此,笔者深以为憾,从仲圣“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开始,  相似文献   

7.
陈以平辨治糖尿病肾病经验撷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陈以平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经验。陈以平教授认为糖尿病肾病是虚实夹杂之证;治疗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兼症并治,擅用成药,疗效显著。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8.
崔红生 《新中医》2006,38(12):72-73
干咳是临床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之一,病因复杂,病情顽固,迁延不愈,治疗颇为棘手。笔者根据其发病时间特点以及证候学特征,针对病因进行特异性中、西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仅就干咳常见因理证治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
诊治当重"三结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余从医30余年,对诊治疾病有一些肤浅的体会。以下结合临床病例,就临证时当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辨病辨证与单方验方相结合,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采用现代医学辨病与中医学辨证相结合的模式,在中医学整体恒动观的指导下,提出立足肝、脾、肾三系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的诊治常规和证治体系,该治疗方案以提出证治体系和方药选用规律为目标,强调分清主次,抑强扶弱,协调三脏关系;抓住本证,兼顾标证,调节人体内环境,治标以助治本;组方遵循中医理论体系,选药衷中参西.并基于临床实践与科研验证总结提出证治体系方药.  相似文献   

11.
张维亮  李金田 《河南中医》2011,31(7):697-699
张仲景将阴阳五行学说的抽象思维、取类比象的形象思维、实践基础上形成直觉认识的"灵感"思维完美结合,形成了病证结合辨证法、排除式辨证法、假设辨证法、定量辨证法、定势辩证法、相似辨证法、体质辨证法等辨证论治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夏莲 《西部中医药》2014,(12):110-111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眩晕的护理效果。方法:将眩晕症患者辨证分型,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辨证施护。结果:本组病例663例,治愈258例,好转357例,总有效率达92.8%。结论:眩晕在不同的时期可出现不同的证候,在实施辨证施护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同病异护的原则,辨明证型再施护,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临床辨治过程中,方证辨证具有高效、便捷的优点,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方证辨证中的方和证之间的联系紧密,牢不可破,有是证便用是方;证是致病因素与体质相互作用而使机体产生的疾病状态;方剂不仅可以直接治疗相应的证,还可以直接针对体质进行调理,增强人体正气和抗病能力。因此,结合患者的体质因素进行方证辨证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辨证标准的基本要素与构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辨证标准的建立必须对辨证的基本要素和构成进行准确的分析与把握。辨证的依据是医师收集的辨证信息,包括症状、体征、精神状态和发病时间、发病诱因、病史等其他信息。症状包括单一性症状、复合性症状、概括性症状,以及反映症状的相互关系、特点、程度、病程等。这些症状所含的辨证信息和意义是不同的,不等价的。正确分解这些症状,准确界定,对于辨证论治规范化、标准化是必须的。症状具有辨证价值,这种价值可以是单一的、多维的,或不明显的(潜值),一些具有潜值的症状共同出现时,可以形成具有明显辨证意义的“新值”。辨证主要由辨病邪、辨病性、辨病位等三个要素构成,辨证还要求辨标本缓急、辨病势和辨真伪。  相似文献   

15.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两大基本特点之一,辨证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方能进行合理的施治。文章在阐明辨证内涵及其与状态辨识关系的同时,进一步指出中医证具有动态性、稳定性、缓急性、模糊性、兼杂性、隐匿性、整体性与人体性8大特点,因而辨证应遵循整体合参、动静统一、因人制宜、辨证求本、病证结合的原则,如此方能全面、准确、客观地进行诊断,从而为立法处方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将慢性咽炎患者160例辨证分为:肺肾阴虚、痰瘀互结、气血两虚、脾肾阳虚4个证型。结果:160例中痊愈83例,好转58例,无效19例,有效率88.0%。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咽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中医辨证施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中医辨证施治规律。认为肝风内动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特征“,痰”是抽动症主要的病理产物。中医临床证型分为实证和虚证两大类,实证中肝郁化火、肝风内动型,治宜疏肝泻火、镇肝熄风;痰火扰心、肝风内动型,治宜涤痰清心、,凉肝熄风;外感风邪,引动肝风型,治宜疏风宣肺、平肝熄风。虚证中肝肾阴虚、风阳内扰型,治宜滋水涵木、柔肝熄风;肺肾阴虚、虚风内动型,治宜滋养肺肾、熄风止痉、脾虚肝旺,木火刑金型,治宜培土生金、抑木熄风。用药时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熄风之品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8.
辨证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服用汤剂治疗。以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平均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96.7%。结论辨证论治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中发挥了中医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田文敬 《河南中医》2006,26(3):76-78
朱氏在伤寒辨证论治中,注重以表里定位,以阴阳为纲,以脉证合参为据。辨别表里强调疾病的病机病理,并结合其兼证、类证、病程、病性、病势、转归等各个方面综合分析,分清疑似,灵活运用;辨别阴阳提出“七表属腑,病在于阳”、“八里属脏,病在于阴”,强调阴阳二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对疑似证的辨证强调只有详辨脉象,才不致辨误。  相似文献   

20.
病证结合在中医辨证论治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病证结合做一初步介绍,论述其理论体系的意义所在。主要讨论病证结合理论体系的历史发展状况,当今病证结合的内涵,及其在辨证论治过程中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