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汤华  杨晓俊  赵铁  吴文溪 《安徽医学》2010,31(11):1328-1331
目的检测肝癌缺失基因(deleted in livercancer1,DLC-1)蛋白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区域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98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胃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中DLC-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DLC-1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DLC-1蛋白低表达或表达缺失,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LC-1在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胃癌组织中DLC-1表达低于中、高分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LC-1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程度及TNM分期相关;与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等无关;DLC-1高表达组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结论 DLC-1蛋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可以成为判断胃癌患者生存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与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P.AKT)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68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PTEN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对68例胃癌和癌旁组织采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中PTENmRNA的表达。结果:PTE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1),P—AKT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1),两者呈负相关关系(P〈0.05)。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在性别和年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表达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P—AKT蛋白表达在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间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PTENmRNA的半定量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TENmRNA的半定量表达(P〈0.01)。结论:PTEN基因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癌旁组织蛋白表达也明显高于胃癌组织,P—AKT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两者在胃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gp96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对60例胃癌手术根治标本及癌旁组织进行HSP gp96检测。结果HSP gp96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5%和31.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 gp96阳性表达率随着肿瘤病程进展(TNM分期)而增加(P〈0.05);在低分化型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中、高分化型胃癌(P〈0.05);在伴淋巴结转移肿瘤中的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但HSP gp96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大体形态、侵犯深度不同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休克蛋白gp96可作为早期胃癌的诊断,临床治疗,手术成功率,和胃癌预后判断的新的综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胃癌和20例癌旁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水平。结果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1.1%(32/45),明显高于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4.4%),差异有显著性(P〈0.01)。Survivin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高分化癌明显高于中、低分化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癌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癌(P〈0.05);Survivin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Survivin通过抑制胃癌细胞凋亡,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Survivin表达阳性的胃癌有较强的侵袭性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中AKT2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KT2及的表达情况。结果 AKT2在胃癌中的表达率72.5%,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12.5%,胃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二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KT2的表达与有无淋巴转移、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AKT2在胃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提示:AKT2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AKT2达蛋白表达可作为判定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6.
沈萍萍  林琪  黄智铭 《现代实用医学》2013,25(3):248-250,256,F0003
目的探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细胞周期素D1(CyclinDl)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取术后新鲜的胃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各37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yc—linD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并结合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CyclinDlmRNA在胃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P〈0.05),CyclinDl蛋白在癌组织也呈高表达(P〈0.05)。CyclinDlmRNA与肿瘤的分化及大小有关护〈0.05)。CyclinD1蛋白仅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CyclinD1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Ras相关核蛋白(Ran)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胃癌浸润、转移过程中的机制及其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和7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距癌灶5 cm以上)中Ran和HIF-1α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Ran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胃癌分期越晚、浸润越深、伴淋巴结转移其表达水平越高,在低分化胃癌组织和高、中分化胃癌组织中其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IF-1α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均为阴性,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7.1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胃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胃癌分化程度无关。Ran与HIF-1α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n与HIF-1α的表达率均随着胃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发展而增高,它们共同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胃癌浸润和转移的重要判定指标。HIF-1α可能通过上调Ran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而促进胃癌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8.
分化抑制因子-1在胃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分化抑制因子-1(Id-1)在胃癌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胃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Id-1在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RT—PCR检测35例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Id-1mRNA表达率分别为91.4%(32例)和71.4%(25例),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5例胃癌标本Id-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Id-1表达与年龄、Bormann分期、肿瘤远处转移无关(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结论Id-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并与胃癌侵袭转移及TNM临床分期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FAF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F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相对正常胃黏膜组织FAF1mRNA和FAF1蛋白的表达。结果:FAF1mRNA在胃癌组织(O.27±0.12)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0.40±0.06)和正常胃组织(0.48±0.08)(P〈0.01)。FAF1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与癌细胞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有关,分化程度为低未分化及远处转移的胃癌组织FAF1mRNA表达值明显低于高中分化及无远处转移者,而与年龄、性别、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无关。胃癌组织的FA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37.5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62.50%)(P〈O.05)和正常组织(72.50%)(P〈0.01);FAF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低或未分化胃癌组织FAF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高中分化胃癌组织,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临床分期无关。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FAF1表达减少,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FAF1可以作为一个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也可能成为胃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Runx3、Smad4蛋白在胃癌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unx3、Smad4蛋白在56例胃癌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中Runx3、Smad4的表达。结果(:1)胃癌组织中Runx3和Smad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5%和44.6%,在癌旁组织分别为92.5%和87.5%。两种蛋白在胃癌组织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Smad4的表达与胃癌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Runx3的表达与胃癌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P〈0.05)相关,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2)Runx3与Smad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r=0.4264)。结论:Runx3、Smad4的低表达与胃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密切的关系,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人胃癌细胞株和胃癌组织中胃肠富集Kruppel样因子(GKLF)、肠道富集Kruppel样因子(IKL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人正常胃上皮细胞株GES-1及胃癌细胞株MKN28、SGC7901、BGC823、HGC27中GKLF、IKLF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6例胃癌组织及其远端正常胃组织中GKLF、IKLF的表达。结果GKLF在人正常胃上皮细胞株内阳性表达,在胃癌细胞株内无表达;IKLF在人正常胃上皮细胞株内无表达,在胃癌细胞株内阳性表达。胃癌组织中GKLF阳性率为20.8%,显著低于远端正常胃组织(64.6%,P〈0.01),胃癌组织中IKLF阳性率为71.9%,显著高于远端正常胃组织(21.9%,P〈0.01)。GKLF、IKLF表达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Lauren分型无关(P〉0.05),但与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1)。结论GKLF、IKLF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检测GKLF、IKLF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胃癌患者的病情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2.
崔广飞  高凌   《中国医学工程》2011,(6):20-21,2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KiSS-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0例胃癌组织、22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进行KiSS-1 mRNA和蛋白的检测。结果胃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KiSS-1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5%(23/40)、77.3%(17/22)、97.5%(39/40),依次升高(X2=18.323,P〈0.01);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5%(21/40)、81.8%(18/22)、95.0%(38/40),依次增高(X2=20.131,P〈0.01);胃癌组织中KiSS-1 mRNA及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KiSS-1 mRNA与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s=0.702,P〈0.05)。结论 KiSS-1表达缺失与胃癌的发生、转移有关;KiSS-1有望成为胃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16例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28例癌旁正常上皮组织中MMP-1及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MMP-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1.11%、81.25%及17.86%(P<0.01),其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均有一定关系,而与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VEGF-C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3.33%、75.00%及25.00%(P<0.01),其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有一定关系(P<0.01和P<0.05),而与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均无明显关系(P>0.05)。两者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MMP-1、VEGF-C两者协同促进了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与淋巴结转移,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52例胃癌、52例癌旁组织及12例正常胃组织中KISS1mRNA的表达,半定量分析RT-PCR产物电泳条带密度。结果 在52例胃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KISS1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425±0.046)和(0.825±0.028);12例正常胃组织表达水平分别为(0.856±0.044);胃癌组织KISS1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P〈0.01)。KISS1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而淋巴结有转移者其表达水平低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结论 KISS1mR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下降;其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成为胃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VonHippel—Lindau(VHL)及Surv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探讨联合检测VHL及Survivin基因在胃癌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胃癌组织.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VHL及Survivin基因的表达。结果:40例胃癌组织中,VHI。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35%,显著低于正常胃组织的表达(P〈0.01),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为80%,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的表达(P〈0.01).VHL基因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P〈0.01)有关,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P〈0.01)、淋巴结转移(P〈0.01)有关。结论:VHL及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VHL基因蛋白的表达缺失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存在重要意义,VHL可能作为诊断胃癌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细胞周期抑制因子p57kip2、LIMK-1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以及在胃癌浸润转移及肿瘤微淋巴管和微血营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法)检测40例胃癌组织和其对应癌旁组织(距癌灶缘>5 cm)中p57kip2、LIMK-1的表达水平,及检测微淋巴管和微血营密度.结果:p57k...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生存素(Survivin)和黏蛋白2(mucin 2,MUC2)的表达与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及胃癌的关系。方法构建含30例正常胃黏膜、30例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和41例胃癌的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方法( S-P法)检测组织芯片中Survivin和MUC2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和MUC2表达阳性率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为7.14%和0%;在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胃黏膜中为21.43%和75.00%;在胃癌中为77.78%和13.89%。二者在不同胃黏膜阳性表达率总体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胃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Lauren分型、浸润深度、TNM分期有关(P<0.05)。 MUC2表达与Lauren分型、分化程度有关(P<0.05)。二者表达均与患者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病变部位、肿瘤大小无关(P>0.05)。 Survivin与MUC2表达间无明显相关性(r=0.215,P=0.209)。结论 Sur-vivin和MUC2表达在胃黏膜肠化生及胃癌发生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胰腺癌组织中HSP90和IGF-1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胰腺癌中表达与胰腺癌生物学特性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45例胰腺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HSP90和IGF-1R的表达情况。结果胰腺癌组织中HsP90与IGF-1R表达率分别为73.3%(33/45)、62.2%(28/45)。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的表达20%(4/20)、10.0%(2/20)(P〈O.01),二者均与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1),两者表达也呈正相关(r=0.670,P〈0.01)。结论HSP90和IGF-1R在胰腺癌组织中均高表达,与癌旁正常组织有显著差异(P〈0.01),两者表达也呈正相关(r=0.670,P〈0.01),两者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郑晶晶  胡平  阙巧艳  周东辉 《当代医师》2013,(12):1641-1645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受体RO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98例胃癌组织、29例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胃黏膜的RON表达及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19例新鲜胃癌组织、癌旁组织、转移的淋巴结和10例正常胃黏膜中RON的表达情况,检测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胃癌细胞株HGC.27、SGC-7901、BGC.803和BGC。823的RON蛋白表达。对所有胃癌术后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期为3—89(中位时间22)个月,生存率的比较用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曲线。结果(1)98例胃癌组织RON阳性表达率为56.1%(55/98),29例癌旁组织RON阳性表达率为27.6%(8/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正常胃黏膜不表达RON;(2)RON表达与胃癌细胞浸润深度、有否伴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P〈0.05或P〈0.01),而与Borrmann分型、组织学类型及是否伴远处转移无关(P〉0.05);(3)RON阳性表达组与阴性组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5);(4)胃癌新鲜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和伴有胃癌转移的淋巴结中RON变异体(RONA165)均呈强表达,而正常胃黏膜和正常淋巴结未见RON变异体表达;(5)正常人胎儿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胃癌细胞株SGC-7901、BGC-803、BGC-823均有不同程度的RON蛋白表达,而未分化胃癌细胞株HGC-27未发现有RON蛋白表达。结论RON主要表达于胃癌组织而不表达于正常胃黏膜,并且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和胃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提示RON在人胃癌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