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西缘春光油田地层-岩性油气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春光油田位于车排子凸起斜坡带上,构造较为简单,油气成藏类型以地层-岩性油气藏为主,属于源外成藏。新近系沙湾组、古近系和白垩系是主要的勘探层系。通过沉积特征研究,认为新近系沙湾组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沉积,古近系、白垩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在明确该区地层沉积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春光油田地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研究。首先通过油源对比分析,认为东部昌吉凹陷和南部四棵树凹陷均具有供烃能力,二叠系和侏罗系是主要的供烃层系。输导条件是春光油田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对不整合面、厚砂体和断层这3种输导要素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春光油田存在一套高效的复式输导体系,并建立了该区的油气输导模式。分别对新近系沙湾组岩性油气藏和白垩系、古近系地层油气藏特征开展了研究,确定了各个层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并最终建立了春光油田油气成藏模式,有效的指导了春光油田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西缘胜利探区岩性油藏勘探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年以来,准噶尔盆地西缘胜利探区先后实现了浅层稀油、浅层稠油的突破,并高速高效开发了春光油田。科技人员运用石油地质新理论,对前人在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油气勘探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深入的再研究,总结了该区油气生、运、聚、成藏的规律性认识,通过合情推理明确了勘探方向,取得准噶尔盆地西缘高凸起有望形成大中型油田的认识突破;立足实践、大胆开拓,通过油气源研究明确了车排子地区油源方向及层系;通过油气输导体系的研究证实了两个主要油气输导通道;通过沉积体系的研究为车排子地区储层预测及描述提供了理论依据。坚持在该区进行油气勘探,成功应用了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类亮点、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子波拓频、测井约束反演、多种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先后发现稀油、高产油藏14个,浅层气藏6个,浅层稠油油藏3个,已经建成47.5×104t年产原油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岩心描述、钻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认为春光探区沙湾组发育冲积扇、辫状河和辫状河三角洲等3种沉积相;沙一段发育冲积扇-辫状河沉积体系,沙二段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结合车排子凸起构造演化特征,确定了沙湾组沉积演化特征,指出辫状河和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河道是有利沉积相带。通过研究沉积相对圈闭发育的控制作用,认为河道侧缘尖灭带是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区带,在此基础上认识到砂组尖灭线控制了沙湾组岩性油气藏的"带状"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4.
春光探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近年来古近系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展示出良好的勘探潜力。但古近系地层剥蚀严重,井控程度低,沉积体系及沉积特征认识不清,为此,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分析测试资料,对古沉积环境进行定量恢复,明确沉积特征及沉积演化过程,建立沉积模式。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春光探区古近系地形平缓,水体浅,属干热气候,具备浅水三角洲发育的条件;沉积粒度相对较粗,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滩坝、远砂坝,局部发育河口坝;砂体叠置样式多样,纵向上多期迁移叠置砂体为有利油气运移通道,顶部滨浅湖泥岩为有利遮挡条件,易形成岩性、断层-岩性油气藏,具有良好勘探前景。该研究对春光探区的精细勘探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春光区块主要目的层沙湾组为一向北抬升的单斜构造,圈闭类型主要为岩性、地层圈闭,含油砂体为泥包砂背景下的滨浅湖滩坝相砂体,储集层薄,岩性变化较大。为了在该区寻找可靠的岩性圈闭,从单井层位标定入手,利用正演模型技术分析储集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利用三色混频处理技术计算出混频属性体,利用地层切片技术描述沙湾组的沉积体系和储集层的砂体展布。利用多井约束反演精细刻画储集层层间关系,共发现圈闭线索46个。在圈闭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共部署探井和评价井15口,其中CG2,CG2-1,CG2-2,CG2-6,CG10等多口井获得工业油流,新增石油地质储量2000×10~4 t。  相似文献   

6.
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难度大的地层和岩性隐蔽油藏成为目前勘探首要选择。为了有效勘探该类油藏,提出并发展了沉积约束油藏勘探技术。构建了研究地区古地貌、构造演化、沉积演化、沉积相等地质模型,并在其约束下,开展了沉积相带、储集带研究,分析和解剖了沉积物源、输导体系,有效地预测了油藏分布并指导油藏勘探。该技术应用于生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露头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五个砂层组的精细描述,认为大面积出器的S_4-S_1;砂层组属于上克拉玛依组,分布较为局限的S_5砂层组属于下克拉玛依组,其沉积早期受发育于盆地基底和逆冲推覆体之上的、垂直于加依尔山的深切谷控制,而沉积晚期深切谷逐渐被填平补齐之后形成超覆。从下到上可划分为五种沉积体系:即冲积扇沉积体系、扇前湿地与低弯度河沉积体系、冲积-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和湖泊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自开展油气勘探以来,陆续发现了许多大中型油气藏,证实了该地区优越的油气地质条件,因此开展该地区的构造特征及沉积充填特征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资料的分析,认为区内发育2种构造样式:基底卷入型和盖层滑脱型。该地区受多期构造运动改造的影响,发育了不同规模、不同产状和不同性质的各种断层,断裂的剖面特征不具有明显的分层性,在剖面上大体可以划分为深、浅两套断裂体系。车排子地区在经过二叠纪的长期隆升剥蚀后,三叠纪开始接受沉积,在不同沉积时期存在不同的岩相古地理变化特点,为车排子凸起区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了较好的储盖组合条件。  相似文献   

9.
春光地区白垩系沉积相带的分布是决定油气藏分布特征的重要因素,通过地震相、岩心描述、钻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分析,结合准噶尔盆地区域沉积背景,认为春光探区白垩系发育滨浅湖、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等三种沉积相。结合车排子凸起构造演化过程,确定了白垩系沉积演化特征。通过研究沉积相对圈闭发育的控制作用,认为地层超覆带是圈闭发育的有利区带;明确了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滨浅湖滩坝砂是该区白垩系的有利勘探相带。  相似文献   

10.
目前准噶尔盆地中部(以下简称"准中")2、4区块勘探程度较低,根据钻井、地震及野外踏勘等资料,利用古地貌分析确定物源方向,单井相、地震相分析确定相类型,连井相分析明确相变化,地震切片约束相边界等,实现点、线、面结合,对准中2、4区块侏罗系头屯河组(J2t)沉积体系展开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J2t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物源主要受北东向克拉美丽山控制。头屯河组一段、二段(J2t1、J2t2)沉积时期,东部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西部主要发育滨浅湖滩坝沉积;头屯河组三段(J2t3)沉积时期,全区普遍发育曲流河背景下的冲积平原沉积。并认识到J2t沉积时期,气候逐渐干旱,物源供应不足,湖盆快速萎缩,冲积平原逐渐扩大的演化过程。最终明确了滩坝砂和河道砂为主要砂体类型,以此为指导,对砂体进行了有效描述。  相似文献   

11.
渤海海域中,在深层碎屑岩系储层物性不佳的背景下,物性较好的湖相生物碳酸盐岩是重要的油气勘探目标,渤海X油田沙河街组即为该类型储层。根据其构造演化背景,通过沉积演化及沉积相分析,该区生屑云岩经历了沙一下亚段早期、中期、晚期和沙一上亚段早期四个沉积发育阶段。结合钻井资料分析,生屑云岩层发育受古地貌控制,通常发育于斜坡带;斜坡中部多期生屑滩叠置厚度较大,剖面上呈透镜状分布。通过地质理论模型,结合井资料,对储层发育范围及厚度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对该类型油田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乌夏断裂带三叠系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岩心、测井、录井、地震等综合资料,系统研究了准噶尔盆地乌夏断裂带三叠系的沉积相特征及沉积体系。研究表明,研究区三叠系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湖底扇和湖泊相等4种沉积相类型,从百口泉组到白碱滩组经历了气候由干旱至潮湿的湖侵过程。百口泉组以冲积环境为特征,发育夏子街冲积扇群和百口泉冲积扇群;克拉玛依组上、下亚组以扇三角洲和滨浅湖相沉积为主;白碱滩组为最大湖侵期,以湖泊相沉积为主,发育小规模扇三角洲及湖底扇沉积。其中,克拉玛依组的扇三角洲前缘储集物性最好,是最有利的沉积相带;百口泉组的冲积扇扇中与断层和不整合面相配合也是较好的储油相带。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西缘春光区块沙湾组沉积相及含油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春光区块沙湾组普遍认为是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通过地质综合分析与研究,指出了该区块三角洲沉积相模式所存在的矛盾,并通过对各种沉积特征和相标志的分析,提出了滩坝沉积体系模式,阐述了划相依据,指出了沉积微相带和砂体的分布规律。利用滩坝沉积模式解释了三角洲沉积模式无法解释的种种矛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型滩坝沉积体系和"板砂"的成因,提出了孤立坝体成藏和条带状分布的含油规律。  相似文献   

14.
春光油田是一个多层系含油、多油藏类型、稀油稠油共存的复式油气聚集区。为明确春光油田的油藏特征和成藏模式,系统开展了成藏要素和典型油藏分析。双凹陷供烃、多套储盖组合、多类型储集砂体、复式输导体系是春光油田多层系含油、立体成藏的必要条件,地层超覆线、剥蚀线和砂体尖灭线附近是油气有利聚集区。含膏盐区域性盖层、高孔渗储集物性是春光油田沙湾组稀油高产的关键因素,生物降解作用是白垩系原油稠化的主要原因,稀油和稠油分布主要受保存条件控制。进一步明确春光油田的油气成藏模式为:双凹供烃、两期充注、复式输导、立体成藏、降解稠化,并指出了春光油田的增储领域,对准噶尔盆地西部隆起及周缘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根据露头与钻、测井资料将准噶尔盆地南缘古近系紫泥泉子组划分为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相4 种沉积相类型,并详细探讨了各亚相、微相的沉积特征。依据紫泥泉子组存在两个区域稳定发育的大套泥岩,以及区域不整合、河道下切面或沉积体系转换面等,将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断褶带紫泥泉子组划分为上、下两段。探讨了紫泥泉子组沉积体系展布及沉积演化。紫泥泉子组沉积早期沉积格局为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共存;晚期为以湖泊沉积为主的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浅湖沉积组合。  相似文献   

16.
春光地区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重要的含油气区块之一,新近系沙湾组为主要的产能、探明储量贡献层系。为满足精细勘探的需求,亟需对沙湾组的沉积特征、沉积演化和成藏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通过地层沿层切片分析,认为研究区发育辫状河、曲流河沉积,且同一时期存在“东辫西曲”的沉积特征,明确了不同时期的沉积演化过程;通过构造沉降及地形、基准面旋回变化、物源供给及古气候分析,明确河型转换控制因素;通过对不同河型油气藏成藏特点及识别特征的分析,建立了新的成藏模式,形成立体成藏格局;结合成藏认识,明确了有利勘探方向,有效拓展了勘探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为春光地区的增储上产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关于准噶尔盆地百口泉地区上三叠统白碱滩组的砂、砾岩,前人普遍认为是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依据是与砂砾岩互层的泥岩为还原色,认为还原色代表水下还原环境沉积。但大量的岩心观察以及测井、录井和地震资料分析表明,白碱滩组的砂、砾岩储集层主要为辫状河沉积,仅少数为三角洲前缘沉积。大部分与砂、砾岩互层的泥岩虽为暗色,但含有大量植物根、杆、茎、叶等化石,甚至夹煤层,白碱滩组自下而上是一个逐渐变浅的沉积旋回,其下段为湖泊沉积,中段为三角洲沉积,上段为辫状河沉积。研究区辫状河沉积的砂体呈条带状,粒度较粗,泥质含量较低,储集物性较好,形成重要的含油层;而三角洲前缘砂体呈席状,粒度较细,泥质含量较高,储集层物性较差,目前尚未发现油层。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白垩系清水河组具有十分优越的油气勘探前景,系统研究其成岩作用特征及孔隙演化过程,明确有利储层发育区,可以为后期油气精细勘探评价提供指导。基于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全岩X衍射、粒度、扫描电镜、碳酸盐胶结物碳氧同位素与流体包裹体分析,综合研究准南西段清水河组成岩特征及其孔隙演化过程,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成岩相间的储层孔隙演化过程差异。研究表明:(1)研究区清水河组储层以砂砾岩为主,岩屑含量高,平均占比65.97%,并以凝灰岩岩屑为主。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储层平均孔隙度为6.2%,平均渗透率为7.45×10-3 μm2,整体表现为低孔—低渗型的致密储层,但局部仍有优质储层发育;(2)储层埋藏方式以长期浅埋—晚期快速深埋为特征,并可进一步划分出长期浅埋、构造抬升至近地表、正常深埋和快速深埋4个演化阶段。其中在长期浅埋、构造抬升至近地表、正常深埋阶段储层成岩演化处于早成岩A期,而快速深埋阶段储层处于早成岩B期—中成岩A期;(3)清水河组储层可划分出4种典型成岩相,即强压实相、钙质/铁泥质强胶结相、凝灰质充填—弱溶蚀相和弱压实—孔隙发育相,并以成岩相为约束建立准噶尔盆地南缘清水河组碎屑岩储层孔隙演化模式。弱压实—孔隙发育相为优质储层成岩相类型,其次为凝灰质充填—弱溶蚀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