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省十年九春旱,为了提高土壤墒情,实现一次播种一次拿全苗齐苗壮苗,全面提高玉米产量,实行玉米秋整地秋施底肥技术是一项有效措施。文阐述了秋整地施肥的优点,秋整地施底肥的原则及秋施肥时间、种类和数量。  相似文献   

2.
正成熟的玉米覆膜技术对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促进农户增产增收有效手段。玉米覆膜技术是一种农业御寒手段,多用于大垄行间种植,该技术的合理使用能够达到保湿、抗旱、提质的效果,玉米覆膜的栽培方法也是中国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玉米种植普遍都应用了覆膜技术,秋覆膜技术优势明显,应用前景广阔。但秋覆膜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百色市高寒山区秋玉米不同施肥方式对其产量的影响,在凌云县朝里乡开展秋玉米不同施肥方式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秋玉米种植在同等施肥量的情况下,氮肥分为3次施肥产量最高,分2次施肥产量次之,一次性作基肥施用产量最低。但分2次和3次施肥其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秋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秋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内容,以期为秋西葫芦的种植、发展和推广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玉米秋冬闲期地膜覆盖保墒及优化氮肥秋基春追比例,为抗旱保苗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秋季与春季地膜覆盖对比试验(1999-2010年),监测0-200 cm土层土壤蓄水效率及不同降水年型产量变化。开展氮肥管理试验(2001-2003年),分析氮肥不同基、追肥比例的玉米籽粒产量和关键营养品质。【结果】 秋覆膜春播玉米播前1 m土层多贮水36.7 mm,土壤蓄水效率为78.4%,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达到11 149.8 kg•hm-2、33.1 kg•hm-2•mm-1,较春季地膜覆盖分别提高16.7%、14.9%。秋覆膜且氮总量(180 kg•hm-2)一定时,即秋季基施72 kg N•hm-2、春季追施108 kg N•hm-2 ,玉米WUE和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结论】旱地玉米采用秋覆膜栽培可显著提高土壤蓄水效率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兼顾玉米产量和目标品质的最佳氮肥施肥比例为秋季基施氮占总量的40%-60%,剩余量春季追施可以达到品质与产量同步提高,抗逆增产保优。  相似文献   

6.
秋马铃薯稻草覆盖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包括整地、选种、播种、施肥、覆盖稻草、田间管理等,为秋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屏南县自然条件适合秋马铃薯种植,从地块选择、品种选择、整地施肥、催芽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烟后秋甜玉米栽培技术是陇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过多年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总结出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适期播种、覆膜、栽培方式、播后管理、施肥管水、病虫防治、适期收获、秸秆处理等方面阐述了整个栽培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要求,以期为烟后秋甜玉米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免耕种植技术是保护耕地的有效技术,覆膜夏玉米收获后免耕种植秋玉米是中海拔地区为实现一年两熟而推广的一项集地膜二次利用、节水保墒为一体的节本增效种植技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旱作农业区玉米秋覆膜的效应与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根据在甘肃省会宁县南部旱作梯田进行的玉米秋季覆膜和裸地对比试验 ,总结出了旱作区玉米秋季覆膜的抗旱、增温、增产效应。并从选择地块、整地施肥、起垄覆膜、良种选择、种子处理、适期早播、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旱作区玉米秋季覆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秋萝卜是我地区秋季蔬菜种植主要品种,本文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适期播种、田间管理和适期收获等方面介绍了秋萝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覆膜,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环节对凉州区井水灌区玉米—小麦一膜两用种植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鲜食秋玉米与秋大豆间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是一种生长期短、比较耐阴、抗倒的作物,对其他作物的田间管理影响较小。为提高玉米田的光合利用率,充分利用玉米田空间和地力,并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采用玉米田间种植大豆,还能养地。庆元县鲜食秋玉米种植比较普遍,秋玉米与秋大豆间作可发挥这两种作物的优势,起到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4.
春玉米—秋大豆—青菜连作模式作为一种粮经结合模式,通过产地的选择、优质品种的试验以及无公害技术的配套,更好地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实现了模式的生态高效。本文介绍了该模式的种植环境及种植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春玉米、秋大豆、青菜的种植技术,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秋花生是清流县大力发展的大田作物之一,近年来其种植效益显著提高,深受农民朋友欢迎,本文从秋花生适宜的环境要求和生育特点、整地准备、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加强田管、收获贮藏等方面介绍秋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旱地玉米秋覆膜春播增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旱地秋覆膜具有明显的蓄水保墒性能,尤其对1.0 m以内土层土壤贮水保蓄效果更为明显.玉米秋覆膜较春覆膜水分利用效率(WUE)平均提高4.88 kg/(mm·hm2),产量平均提高21.2%,产量之间具有显著差异.且随着田间地膜覆盖面积的增大,土壤保水效率(蓄水效率)增加、玉米苗期至大喇叭口期蒸腾速率提高、叶面积系数(LAI)增大,抽雄前增温效果明显,促进了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秋玉米低产原因,为指导玉米高产提供种植技术参考。【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地方法,对大化瑶族自治县秋玉米低产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调查显示,秋玉米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品种连作退化,种植密度不足,养分比例失衡以及秋旱天气影响。【结论】分析认为,秋玉米产量收成除了受自然因素影响外,与当地农民的栽培管理有很大关系,总结提出秋玉米高产栽培对策措施:应选择适生态气候条件的玉米种子;实行双行单株种植;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免耕避旱栽培。  相似文献   

18.
应用国家基本站历年气象资料、1985~1986年地膜玉米秋季分期覆膜播种、10月份有效降水出现后分期覆膜播种、吹风机风力模拟实验资料等研究宁夏西吉秋覆膜种植的农业气象条件.模拟了秋季覆膜前与作物生育期降水适宜度分析模型,对秋季覆膜前有效降水天气形势进行了分析,模拟了秋季整地覆膜期温度适宜度模型、不同覆膜时问水分动态变化最佳播种期适宜度函数、出现有效降水后不同时间最佳覆膜期保水效益、秋覆膜的抗风性能函数,这些工作对开展秋覆膜气象服务及农用天气预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马晓峰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7):108-108,113
鲜食玉米套作春小麦,下茬复种秋白菜生产,属于高效种植模式。在单位面积中,鲜食玉米与小麦形成0.8m∶1m占地套作。玉米种植为垄作,小麦为畦作,玉米、小麦收获后及时整地,下茬复种秋白菜。改传统农业1茬种植为3茬种植,实现在单位面积耕地上集约经营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2015年6月25日至10月22日,课题组在江西省宜春市进行了秋玉米种植试验,得出了秋玉米适宜的播期,研究了秋玉米与各气象因子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