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通过梳理《生物工程学报》近7年来专刊的策划和出版实践,一方面总结出版专刊的成功经验,同时也为国内期刊同行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详述《生物工程学报》在专刊选题策划及组织形式方面的做法,并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统计数据,追踪比较了该刊2009—2011年间出版的专刊与普通发文的被引频次。【结果】结果表明,组织专刊既可以扩大稿源,又可以提升论文质量、增强期刊学术影响力。【结论】专刊的策划与出版是现阶段提升科技期刊学术质量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专刊主题的选取对提升期刊学术质量的影响,为推动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0-2012年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学报》英文版)出版的专刊为例,对比纪念活动选题专刊和学术会议选题专刊文章的被引频次和零引用率。结果 纪念活动选题专刊的被引频次普遍高于常规投稿文章,零引用率低于常规投稿文章,学术会议选题专刊文章则相反。结论 充分利用期刊或学科相关的各类重大纪念活动的机遇,精心策划、积极组织学术专刊,提升刊物的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行业科技期刊专刊策划的原则和措施。方法 通过借势和造势策划主题;按照时效性、实用性、专业性、全面性的原则,在充足的稿源、优化编辑流程、制订出版计划、专刊推广与广告策划几个方面做好扎实工作。结果 以汽车电器杂志社为例,从2011年第7期开始,策划以专刊的模式出版每一期杂志,至今连续3年多持续良性运作,获得读者、杂志主管部门及期刊同行认可与肯定。结论 专刊策划是提升期刊品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总结综合性期刊专刊出版经验,为同行组织专刊提供借鉴。【方法】 以《中国农业科学》2015—2018年出版的专刊为例,从编辑工作实际出发,总结组织专刊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并分析专刊的出版效果。【结果】 组织专刊一般要经过选题、组稿、审稿、出版和宣传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责任编辑积极参与,并做好稿件的科学管理,确保稿件按时到位、质量达标,在这基础之上,专刊才能顺利出版。专刊稿件质量较高,其中被引频次、下载量、高被引文章数量和质量都高于正常刊期文章。并且,专刊能提升作者关注度,吸引作者后续不断投稿。【结论】 专刊的出版能扩大稿源,提升学术影响力,是综合性期刊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打造中文品牌科技期刊的策略与方法。【方法】以《南方医科大学学报》为例,整理分析近年来期刊的部分文献计量学指标,并与其他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期刊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力指标进行对比,对办刊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期刊发展困境,并针对问题提出策略和建议。【结果】 通过期刊编辑部严把论文质量、建立特色栏目、多渠道宣传、利用数字化转型等措施,在期刊学会的帮助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力逐年上升,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资助,被世界医学领域高影响力数据库PubMed Central、PubMed等收录。【结论】 中文期刊应积极把握历史机遇,重视品牌建设,打造精品期刊,提升期刊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全方位多层次的选题策划方法与组稿途径,为提高煤炭类期刊质量与影响力提供方法借鉴。【方法】 以《煤炭科学技术》为例,介绍了其在围绕国家重大方针决策、行业重大科技成果、行业热点难点问题、行业重大科技事件以及品牌学术会议方面开展选题策划的方法,以及与项目课题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煤矿企业、行业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主办方、学术带头人等合作进行集中组约稿的经验体会与实施成果。【结果】 通过持续开设有特色的专题(专栏、专刊)后,期刊发行量、总被引频次、网络下载率、影响因子等期刊评价指标逐年稳步提升。【结论】 策划有吸引力的选题,并辅以高效的组稿途径是获得优质稿源、壮大“三高”作者队伍、吸引读者关注、扩大期刊发行量的有效举措,对引导学术研究、指导现场实践、提高期刊评价指标及提升期刊影响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JES)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A类资助为契机,探索提升JES国际影响力的方法。方法 分析JCR数据和JES发表数据,学习优秀国际期刊办刊经验,结合办刊实践,探索一条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的道路。结果 JES在编委会组建、期刊质量、国际化的投审稿系统及品牌形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设计与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结论 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加强期刊宣传,吸收优秀稿源,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发展中的期刊如何通过规范的编委会管理制度来有效地发挥编委在提升期刊影响力中的作用。【方法】以IJAC为例,分析了编委在稿件审理、选题策划和期刊宣传3个方面发挥的主要作用;提出从加强编委会管理和增强编辑部服务意识2个角度来激发编委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结果】 实践证明,对于一本处在发展期的期刊,实现对编委会的有效分工和管理对稳步、持续地提升期刊影响力起到重要作用。【结论】 编辑部需要配合主编,通过严格有序的管理制度和良好的服务意识来促进编委会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提出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策略,为一流农业科技期刊建设提供参考。 【方法】 利用中外期刊对比分析、文献查阅、专家访谈等方法,统计分析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提出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策略。 【结果】 目前农业科技期刊存在稿源流失、编辑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本领域英文期刊数量较少等问题。 【结论】 通过切实做好约稿和审稿工作、刊发方法类论文,组织出版期刊专辑、创新论文表现形式、打造专业化编辑队伍、适时创办中国特色英文期刊等方法,可提高农业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TOP 50和学术质量提升项目为契机,探索如何办好中文SCI期刊。【方法】以《岩石学报》为例,总结杂志多年的办刊经验,探讨办好中文SCI的具体措施。【结果】《岩石学报》在编委会建设、组稿、审稿、人才培养、宣传推广等方面多种举措,使杂志综合影响力不断提升。【结论】中文SCI期刊应确立明晰的期刊定位,不断提高学术质量和出版质量,加强编辑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扩大对外交流,注重数字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页码编排体系,为加快期刊的出版周期、提高刊物的影响力提供借鉴。方法 介绍了科技期刊六位码编排体系和出版实践经验。在从顺序页码转为六位页码编排体系的过程中,涉及审稿、编校、排版、印刷各业务流程。在实际出版时,制定了六位码的生成规则,改革了生产管理流程,并在稿件模版设计、印刷生产等方面作了相应改造。结果 采用六位码编排体系后,所有存版稿件均提前实现了页码编排,新接受稿件也可以立即生成六位码。结论 六位码不仅使作者和读者能迅速获取稿件完整的检索信息,而且大大提高了出版周期,达到了快速发表的目的。因此,一方面加强了期刊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科技期刊快速提升学术影响力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出提升学术期刊品牌形象的意见与建议,为学术期刊品牌的构建与提升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设计学术期刊品牌形象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通过学术资源数据库收录情况、论文的质量水平、本学科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发表论文情况、论文的创新程度与研究问题的前沿性、期刊发行与期刊内容传播途径、参与学术活动情况、学术道德规范等7类因素,对学术期刊品牌形象的贡献大小进行了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学术期刊的品牌形象与7类影响因素均存在中等以上程度的相关性。【结论】在7类影响因素中,“学术资源数据库收录情况”是影响学术期刊品牌形象最主要的因素,其他因素也对学术期刊品牌形象的塑造产生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出版单位编辑学论文的发表情况,从而探讨出版单位编辑学研究水平与其办刊质量的关系。【方法】检索CNKI数据库2012—2014年《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和《编辑学报》的文章,对参与发文的期刊出版单位的发文量进行统计和排序,得出发文量排名前10的单位,另外抽样只参与发表1篇论文的期刊出版单位,对二者办刊质量的相关指标,包括拥有期刊数、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影响因子变化、复合总被引频次、复合即年指标、Web即年下载率和总下载频次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这两刊上参与发表编辑学论文较多、编辑学研究水平较高的单位大部分旗下拥有多种期刊,有较多期刊被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并且旗下大部分期刊近两年的影响因子处于上升趋势,相关评价指标均优于发文较少的单位。【结论】出版单位开展编辑学研究活动可以促进编辑水平提高,促进出版单位建设,促进期刊外部发展环境优化,最终共同促进办刊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地理学精品科技期刊的影响力提升策略。【方法】 以《地理研究》和《地理科学进展》为例,通过中国知网和刊物的官网,分析其近几年的发文被引情况、办刊措施。【结果】 《地理科学进展》在组织高质量热点专栏/专辑、创建品牌栏目、开辟综述专栏等方面表现突出,形成高被引效应。《地理研究》成功打造了品牌栏目——观点与争鸣,引起强烈反响;自2018年以来该刊也注重专栏/专辑的出版;在宣传推广上时效性强,且策划独具匠心。两刊都重视官网建设和微信平台的宣传推广,延伸知识服务。【结论】 科技期刊须加强内容策划和约稿组稿,全面提升刊物在科学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决策支持价值和智力支撑作用;立足刊物优势,优化作者群体;在充分分析同类期刊现状基础上,精心策划,走特色化发展道路;通过Rich HTML网页、微信集群平台、OSID开放科学计划等手段积极推动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出版战略转型,拓展内容的延伸模式;积极参与重要学术活动,有机嵌入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学术期刊网站用户需求及功能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方法】采用Kano模型问卷调查法,对学术期刊网站进行用户需求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分析网站的功能归属分类;通过计算各功能项的Better-Worse指数,结合象限分析法,对功能项的重要程度进行评价。【结果】26个功能因素中,只有期刊和编辑部简介为用户基本型需求,5个为魅力型需求,10个为期望型需求,其余为无差异需求。【结论】学术期刊网站应依据功能需求的属性和优先级排序,结合数字化时代要求,追踪用户需求类型的变化方向,深入挖掘网站功能和细分功能项以优化学术期刊网站设计,提高学术期刊网站的传播力和用户体验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针对目前科技类期刊面临的体制转型、新媒体冲击与优秀稿件流失等严重挑战国内期刊发展的问题和困难,探索编委会在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国际知名度等方面的潜能。方法 根据CMI期刊的办刊经验,在依靠编委会扩大期刊学术影响力、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甄别优秀论文、预测学术热点、指导办刊方向等方面总结了一些做法。结果 通过这些方法,有效的将编委任务细化、贡献量化,调动了编委工作热情,推进了期刊的发展。结论 充分依靠编委,加强编委制度建设、编委学科布局,提升编委凝聚力,可为打造优秀科技期刊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地终审会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效果。【方法】2015年4–6月,在总结《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8年来异地终审会效果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既往文献,比较异地终审会与本地终审会的差异,以及异地终审会在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及影响力方面的优势。【结果】与本地终审会相比,异地终审会专家学科知识涵盖更全面,可减小审稿的地域局限性;减轻本地编委终审压力,调动异地编委审稿积极性;更加强了编辑部与编委的沟通和联系;扩大了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提高了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结论】异地终审会可以达到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从科技文摘到学术期刊的转型之路,为我国科技期刊精品化建设提供参考借鉴。【方法】以《中国光学》为例,从加强编委会建设、突出品牌特色、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编辑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建设精品科技期刊的办刊实践经验,并提出了精品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结果】卓有成效的办刊思路与模式,使《中国光学》CJCR影响因子连续两年蝉联学科第一,入选第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结论】通过探索学术期刊的转型之路,在新形势下,强化集群化办刊模式,利用“互联网+”环境下科技期刊融合新媒体的优势,将促进精品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强化科技期刊质量管理,解读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质控标准。方法 对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有关审稿、编校和出版质量控制标准的核心内容进行解读,并以《中华妇产科杂志》为例,对学术和编辑加工质量控制进行细化分析。结果 提出科技期刊必须恪守科技道德和国家新闻出版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同行评议和三审五定作为严把学术质量的重要手段;将编辑规范落实到论文的编辑加工、排版流程、刊出后检查各环节。结论 同行评议、三审五定是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有效保障;严格执行编辑规范、坚持出刊后质检对规范期刊编辑出版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