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衡正安 《中国民族博览》2022,(4):前插4,1-4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人才辈出,真草隶篆行各呈姿态、各具魅力,草书(尤其是大草)不管从技术层面还是审美境界来考量都是最难、最高的,因此,真正在历史上被公认的草书大家,乃凤毛麟角,而林散之就是其中的一位,有"当代草圣"之誉.以其诗、书、画、文全面的艺术修养,成为近现代书画家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在书法艺术开始走向审美自觉的时代,在书法批评史的开端,在两千年浩如烟海的书论中,有一篇文章,它第一次以一种专论式的批评方式理论阐述草书的"不足学""不配学""学无用"。但历代众多的书法论文选本都把这篇文章摆在前列,如《法书要录》《书苑菁华》等俱载此文。直至今天,这篇文章所揭示的书学思想及时代意义依然值得我们反思、深思——这便是东汉赵壹的《非草书》。"这篇文章的基本观点,是反对当时张芝、罗晖、赵袭等人对草书如痴如醉的追求。赵壹认为这些草书家没有去研究圣人之道和治国之道,而来研究一个 "上非天象所垂、下非河洛所吐、中非圣人所造"的 "小技"——草书,这一举动有悖圣人的教训。"《非草书》在书法史中显得如此光彩照目,桀骜不驯,特立独行,却又让人感觉有些孤苦零丁,或许正是这个不一样的赵壹可以让我们从另一角度更加深入的了解草书。我们学习传统技艺的乐趣,除了技艺本身之外,还可以借这些技艺和文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古人所思所想,有如穿越时空、与古人相晤。  相似文献   

3.
在书法艺术开始走向审美自觉的时代,在书法批评史的开端,在两千年浩如烟海的书论中,有一篇文章,它第一次以一种专论式的批评方式理论阐述草书的"不足学""不配学""学无用"。但历代众多的书法论文选本都把这篇文章摆在前列,如《法书要录》《书苑菁华》等俱载此文。直至今天,这篇文章所揭示的书学思想及时代意义依然值得我们反思、深思——这便是东汉赵壹的《非草书》。"这篇文章的基本观点,是反对当时张芝、罗晖、赵袭等人对草书如痴如醉的追求。赵壹认为这些草书家没有去研究圣人之道和治国之道,而来研究一个 "上非天象所垂、下非河洛所吐、中非圣人所造"的 "小技"——草书,这一举动有悖圣人的教训。"《非草书》在书法史中显得如此光彩照目,桀骜不驯,特立独行,却又让人感觉有些孤苦零丁,或许正是这个不一样的赵壹可以让我们从另一角度更加深入的了解草书。我们学习传统技艺的乐趣,除了技艺本身之外,还可以借这些技艺和文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古人所思所想,有如穿越时空、与古人相晤。  相似文献   

4.
张旭作为盛唐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尤擅草书,被后世尊称为"草圣"。他的草书作品多呈现出激情昂扬、恣意纵情之意,引领唐朝从秀丽妍美的书风逐渐向磅礴恢弘之势转变,并对晚唐及后世的草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张旭草书书风的形成除却其自身的狂逸性格,其所处的盛唐时代背景同样不可忽视。盛唐开明正直的政治风气、繁荣昌盛的经济状况及兼收并蓄的文化取势,不仅造就了"开元盛世"的伟大现象,也使唐人更加包容自信,为张旭狂草书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张旭作为盛唐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尤擅草书,被后世尊称为"草圣"。他的草书作品多呈现出激情昂扬、恣意纵情之意,引领唐朝从秀丽妍美的书风逐渐向磅礴恢弘之势转变,并对晚唐及后世的草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张旭草书书风的形成除却其自身的狂逸性格,其所处的盛唐时代背景同样不可忽视。盛唐开明正直的政治风气、繁荣昌盛的经济状况及兼收并蓄的文化取势,不仅造就了"开元盛世"的伟大现象,也使唐人更加包容自信,为张旭狂草书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信心":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实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信心"不仅仅是一个新闻词汇或政治口号,而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精华.在内涵上,"中国信心"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本质上,"中国信心"是成就感与使命感的高度结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展示;在功能定位上,"中国信心"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的鲜明亮点,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凿通今古汇融东西——纳斯尔教授的伊斯兰哲学史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居美国的伊朗裔学者赛义德·侯赛因·纳斯尔教授是当代最负盛名的伊斯兰哲学家之一.他是"永恒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西方最知名的苏非研究者.正是从"永恒哲学"这一角度出发,他批驳了把伊斯兰哲学定义为在伊本·鲁世德之后已经式微的一种中世纪哲学形态的观点,而独辟蹊径地倡导在伊斯兰传统内部梳理伊斯兰哲学史,提出了以"神授智慧"为核心概念的具有时空延续性的伊斯兰哲学史框架,是当代伊斯兰哲学史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学术思路和流派.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应该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体系.建构和培育当代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代西方民族主义研究范式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比较系统的民族主义理论学派,即"原生主义","现代主义"、"族群-象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民族理论.全面梳理当代西方民族主义研究的脉理,把握各个学派的理论内涵,对于中国的民族主义研究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今天仍然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今天,发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当代价值,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农耕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农耕文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个字.甘肃定西提出"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的指导思想,发动了一场以产业结构改革为中心的农业革命,甩掉了"苦甲天下"的帽子,为农耕文化内涵的当代利用树立了一个典范.顺应天时,找准特色,因地制宜,和谐发展,是建构中国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清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本文是从狭义上提出这一概念,也就是回族"清真文化",体现了回族文化内在特质.我们认为发现和挖掘回族"清真文化",是全球化背景下回族文化发展所应具有的一种"自知之明".当代回族"清真文化"的"美人之美"对于回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手工造纸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是当代中国56个民族构成的有一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是在特定的时空坐标中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动态性、开放性及相关性等系统的特征.笔者以系统论为方法论,就"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中的若干问题--如何理解"中华民族"这个"一体",如何理解"多元"与"一体"的关系,如何理解"多元"的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做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文明间对话"被各国学界极为重视的当代,特别值得关注与研究的是,17-18世纪的回儒学与日本德川儒学之间的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对话.刘智和伊藤仁斋是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位思想大师,同时受到朱子学影响,并吸收融合而产生出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本文将探讨这两位思想家对朱子学"理"、"气"思想的重构特色.进一步想说明,不同文化...  相似文献   

14.
"综合材料"走进中国有其必然性,是当代中国油画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因此,从中国油画的发展角度对"综合材料"在当代中国油画作品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探讨是项很有意义的工作."综合材料"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手段,进入当代中国油画领域,它为当代中国油画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开拓出了一个新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15.
秦宇 《中国民族》2024,(1):101-102
<正>“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草书作为书法艺术最具表现力的书体,具有结构简省、笔画连绵、笔势流畅、气势奔放之特点,不愧为书法艺术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生动体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当代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基本要求的层次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爱国主义教育是民族院校德育的核心内容.从基本要求看,在爱国主义教育系统中,当代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进行热爱"自然存在物"教育,是当代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层次;二、进行热爱人民及其文化教育,是当代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中间层次;三、进行热爱国家教育,是当代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最高层次.同时,在每一层面中,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又各有其特殊性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儒诠经"活动及其对当代文明对话的启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明良 《回族研究》2005,(4):101-106
"以儒诠经"活动是一种高度的文明自觉;"以儒诠经"者都是学贯东西的大师级的学者,对其成果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以儒诠经"的尝试对当前的文明交往和文明对话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为我们当代学人进行文明对话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18.
石瑞  黄钺 《中国民族博览》2017,(14):188-189
早在17、18新航路的开辟之时,就曾刮起过"中国风"热潮.中国的商品通过丝绸之路被运往欧洲各地,形成了一种带有东方装饰韵味的设计风潮.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时尚界推出"China Chic"主题设计年,以及许多中国影星穿着具有东方韵味的服饰走向国际等原因,时尚界再次兴起了一股"中国风"的热潮.许多西方当代服饰品牌纷纷抓住时机,将中国传统服饰中的纹饰进行再设计,从而形成了一种带有东方韵味的当代西方服饰.  相似文献   

19.
"心斋"和"坐忘"是庄子在论述自由的审美心胸时提出的概念,本文通过分析怀素草书的艺术特征反观庄子的艺术思想。书法,对于创作者而言,并不是一个直白书写线条的工具,而是一条叙述心灵感悟的途径,甚至可以说,这才是书法艺术存在的最本真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南京云锦具有的实用功能、审美内涵、象征意义等多元综合价值是因传统社会的特定需要而形成的.进入当代,云锦所附带的神圣、权贵等象征意义失去了原有的社会生态,实用功能亦随之弱化,审美属性逐渐凸显,甚至成为云锦的主要特征.然而,唯美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云锦传统的连续性和生命力的整体性,导致其在当代传承过程中矛盾重重.这是很多传统手工艺存在的共性问题.因此,依据传统手工艺要素特点营造审美空间,涵育新的人文生态,助使当代人获得连续、完整的审美经验,实现传统和当代的"连接",在充盈当代人精神空间的同时实现传统手工艺的活态传承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