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佳熹  曹炬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2,38(9):1037-1041+1046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6在脓毒症小鼠中的表达,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过程。方法:CLP诱导C57BL/6小鼠形成脓毒症模型,并收集血清,腹腔灌洗液及肝、肺、肾脏组织样本。记录小鼠生存情况;ELISA检测趋化因子CXCL16及IL-6、IL-8、IL-10、TNF-α和IFN-γ表达水平;血液分析仪计数炎症细胞;流式细胞术分选炎症细胞;病理切片观察组织损伤;Anti-CXCL16抗体蛋白治疗脓毒症并观察效果。结果:CXCL16在脓毒症小鼠血清、腹腔灌洗液、组织蛋白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CLP+PBS组相比,CLP+CXCL16组小鼠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增加且促进炎症因子释放(P<0.05),肝、肺、肾组织损伤加重,肝肾功能血清指标ALT、AST、Urea和Creatinine升高(P<0.05)。与CLP+IgG组相比,Anti-CXCL6组死亡率降低,组织损伤减轻,肝肾功能血清指标降低(P<0.05),抗体治疗具有一定效果。结论:CXCL16在脓毒症小鼠中表达上调,其高表达与脓毒症免疫病理过程有关,CXCL16能够通过加重炎症反应促进脓毒症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香烟烟雾及脂多糖(LPS)短期刺激对小鼠气道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LPS组小鼠气管内(一次性)滴注10 μg LPS,熏烟组小鼠每天熏9支香烟持续熏4 d,观测不同干预措施对小鼠体重的影响;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总细胞数及细胞分类计数,观察细胞形态,并利用PDB(2-丁酸佛波醇酯)诱导BALF中的细胞检测ROS产出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中GM-CSF和CXCL15 mRNA 表达。结果:与实验前相比,对照组及LPS组小鼠体重未见明显变化(P>0.05),熏烟组小鼠体重减少了189%,其变化差异明显高于对照组和LPS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熏烟组小鼠气道灌洗液细胞总数和各类细胞总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LPS组小鼠气道灌洗液细胞总数、巨噬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和熏烟组(P<0.01),且LPS组灌洗液巨噬细胞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中性粒细胞胞核分叶较对照组多。LPS组小鼠气道灌洗液细胞在PDB的诱导下及没有PDB的诱导下均比对照组和熏烟组具有更高ROS产出率(P<0.01)。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肺组织中GM-CSF表达显著增高(P<0.01),但CXCL-15和熏烟组小鼠肺组织中GM-CSF及CXCL-15的表达并未发生改变(P>0.05)。结论:短期香烟烟雾刺激明显引起小鼠体重下降,但未能诱发明显气道炎症反应;10 μg LPS气道滴注可通过增加肺组织GM-CSF的表达,增加中性粒细胞的成熟和募集,增加中性粒细胞内氧化应激反应及产生ROS的能力,诱发明显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纤维胶凝素(ficolin)在poly(I:C)联合LPS刺激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6~8周龄SPF级C57BL/6小鼠和ficolin基因敲除小鼠分别随机分组,连续2 d滴鼻50μg/d poly(I:C),然后50μg/d滴鼻LPS 1 d,构建poly(I:C)和LPS联合刺激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单独刺激或滴鼻PBS为对照组;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每组小鼠肺组织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比例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每组小鼠肺组织和RAW264.7细胞中C3的表达变化和活化情况。结果:成功建立了poly(I:C)联合LPS刺激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联合刺激组小鼠肺脏病理损伤加重,肺泡融合和弥漫性损伤,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其中中性粒细胞和间质巨噬细胞比例显著提高,肺泡巨噬细胞比例显著降低。联合刺激增加小鼠肺组织和RAW264.7细胞中补体C3的表达和酶解活化,而敲除ficolin可明显降低联合刺激诱导的C3活化,并减少间质巨噬细胞募集和肺泡巨噬细胞耗竭,改善急性肺损伤。结论:Ficolin可通过激活补体加重poly(I:C)联合LPS刺激介导的肺脏炎症和急性肺损伤,是重症肺炎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转录激活因子3(ATF3)在化脓性链球菌M1蛋白血清型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中的作用。方法 20只雌性C57/B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急性肺损伤组(B组),每组10只。20只雌性ATF3敲基因小鼠(ATF3~(-/-))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急性肺损伤组(D组)。应用化脓性链球菌M1蛋白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4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计算肺组织湿重与干重比值,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中性粒细胞数量,实时PCR方法检测小鼠肺泡巨噬细胞CXC趋化因子(CXCL1和CXCL2)mR NA的表达,ELISA法测定小鼠肺组织中CXCL1和CXCL2的浓度。结果与A组小鼠比较,B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加重、肺组织湿重与干重比值、BALF中中性粒细胞数量、肺泡巨噬细胞中CXCL1和CXCL2 mR NA表达量、肺组织CXCL1、CXCL2浓度均增加(P0.05);与B组小鼠比较,D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加重、肺组织湿重与干重比值、BALF中中性粒细胞数量、肺泡巨噬细胞中CXCL1和CXCL2 m RNA表达量、肺组织CXCL1、CXCL2浓度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ATF3对化脓性链球菌M1蛋白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有保护作用,可能与ATF3减少CXC趋化因子的产生、减轻中性粒细胞肺内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慢性尘螨变应原暴露对小鼠气道变应性炎症及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α平滑肌肌动蛋白启动子驱动的Cre重组酶(α-SMA-Cre)与R26R双转基因报告小鼠,尘螨连续滴鼻60 d后测定气道阻力;肺泡灌洗并分类计数;分离肺组织并提取肺组织蛋白;制备病理组织切片;分离培养脾脏淋巴细胞。结果:慢性尘螨暴露组小鼠气道阻力明显升高(P0.01),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肺组织HE染色示:慢性尘螨暴露组小鼠气道上皮细胞炎症水肿,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未见嗜酸粒细胞。X-gal染色显示:尘螨暴露组气道平滑肌细胞及上皮下肌纤维母细胞明显增生,相应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明显增多。尘螨暴露组肺匀浆上清γ干扰素(IFN-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两者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流式细胞检测显示尘螨暴露组分泌IFN-γ的CD4+Th1细胞较正常对照组增多。结论:慢性尘螨气道暴露诱导了Th1炎症,与气道重构和气道高反应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在过敏性小鼠肺组织不同炎性细胞中的活化状况.方法:应用卵蛋白致敏激发BALB/c小鼠制备过敏性气道炎症反应模型,抽取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总数计数和不同炎性细胞分类计数,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磷酸化Akt(p-Akt)在过敏性小鼠肺组织中不同炎性细胞的表达.结果:过敏性小鼠BALF中总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鼠;分类细胞计数中,正常组以巨噬细胞为主,而过敏性小鼠的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Akt在过敏性小鼠气道中嗜酸性粒细胞中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而在淋巴细胞中表达明显高于巨噬细胞.结论:Akt在过敏性小鼠的气道炎症中的作用与炎性细胞的种类密切相关,发挥不同的诱导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增多、趋化、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和对抗淋巴细胞凋亡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趋化因子CXCL9、CXCL10和CXCL1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以TNF-α以及IFN-γ和TNF-α联合作用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不同时间后,用Real-time PCR和ELISA分别检测CXCL9、CXCL10和CXCL11 mRNA和蛋白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表面CXCR3表达情况,通过趋化实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对淋巴细胞的趋化作用。结果肾小管上皮细胞在TNF-α作用12 h后能够诱导趋化因子CXCL9、CXCL10和CXCL11mRNA表达上调,CXCL9 mRNA的表达在48 h达到高峰,而CXCL10和CXCL11 mRNA表达高峰在12 h;CXCL9、CXCL10和CXCL11蛋白的基础分泌水平均较低,在TNF-α作用12 h后,分泌水平也逐渐升高,CXCL9、CXCL10在48 h时分泌达到高峰,CXCL11分泌高峰在72 h。与TNF-α单独作用组和IFN-γ单独作用组相比,TNF-α和IFN-γ联合作用使肾小管上皮细胞趋化因子CXCL9、CXCL10和CXCL11 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明显增强(P<0.05)。与新鲜分离的淋巴细胞相比,活化的淋巴细胞表面的CXCR3表达明显升高(P<0.05)。TNF-α以及IFN-γ和TNF-α联合作用HK-2细胞培养上清对活化的淋巴细胞具有明显的趋化作用(P<0.05)且能被抗CXCR3抗体所阻断(P<0.05)。结论细胞因子TNF-α能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趋化因子CXCL9、CXCL10和CXCL11表达,且与IFN-γ联合作用对趋化因子的表达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以粉尘螨蛋白建立小鼠肺部变应性炎症模型的方法。方法 将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第1、3、5、7、9和11d采取腹腔注射进行致敏,再用粉尘螨提取液多次雾化激发(第13、16、19、20和21d),最后1次雾化24 h后对小鼠作肺泡灌洗。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替代。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和分类,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BALF和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4与IFN-γ含量,用BCA法测定BALF中蛋白的含量。结果 实验组C57BL/6小鼠肺组织呈明显炎症病理改变;BALF中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1);BALF中IL-4明显升高(P<0.01),IFN-γ显著降低(P<0.01);脾细胞培养上清IL-4也明显升高,(P<0.01),IFN-γ显著降低(P<0.01)。结论 用腹腔注射粉尘螨蛋白致敏后再雾化激发的方式能够在C57BL/6小鼠体内成功构建肺部变应性炎症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oly(I∶C)作为病毒类似物对碘过量所致NOD鼠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雌性NOD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1)对照组;(2)碘过量组;(3)poly(I∶C)组;(4)碘过量联合poly(I∶C)组。作用9周后处死动物:观测体重、甲状腺重量及其解剖形态;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甲状腺激素(T4)水平;HE染色观察甲状腺组织形态变化,TUNEL技术检测甲状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定量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TRAIL、TRAIL-sR1)和炎症相关基因(ICAM-1、CXCL10)mRNA表达。结果:碘过量组较对照组、Poly(I∶C)组甲状腺绝对重量及相对重量均明显增加(P0.01);血清总T4水平下降(P0.05);炎症破坏和细胞凋亡明显加强;上调TRAIL、TRAIL-sR1、ICAM-1、CXCL10mRNA表达(P0.05)。碘过量联合poly(I∶C)组较单纯碘过量组甲状腺绝对重量及相对重量均进一步增加;血清总T4水平显著下降(P0.05);炎症进一步加重,破坏程度IV级所占比例升至50.0%;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进一步上调TRAIL、TRAIL-sR1、ICAM-1、CXCL10mRNA表达(P0.05)。Poly(I∶C)组各值与对照组趋势一致(P0.05)。结论:Poly(I∶C)加重碘过量所致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发病程度,其作用途径与增加淋巴细胞浸润和甲状腺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IL-6对呼吸系统趋化因子表达谱及免疫细胞组成的影响。方法通过real-time PCR对IL-6敲除小鼠的上呼吸道鼻黏膜和下呼吸道肺组织中56种趋化因子及受体的表达谱进行芯片分析,利用流式细胞术对上下呼吸道中免疫细胞组成进行分析;再使用IL-6蛋白对野生型小鼠进行滴鼻处理,检测鼻黏膜和肺组织内趋化因子表达谱和免疫细胞组成的改变。结果IL-6敲除后小鼠肺组织CXCL5表达显著降低,鼻黏膜中T细胞占比升高,肺组织中肺泡巨噬细胞和CD4~+T细胞占比均降低;IL-6滴鼻后鼻黏膜中CCL3、CXCL2和CXCL3的表达显著升高,肺组织中总白细胞占比显著减少,除中性粒细胞占比增加外,其它免疫细胞均有减少。结论降低或升高IL-6水平均可导致呼吸系统内多种趋化因子表达以及免疫细胞组成发生改变,提示IL-6可调节呼吸系统免疫,尤其是中性粒细胞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肺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方法3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姜黄素组,用卵蛋白作为致敏原制备哮喘小鼠模型,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肺组织iNOS活性及NO含量,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iNOS蛋白表达,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肺组织白细胞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姜黄素干预可显著降低哮喘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计数与肺组织iNOS活性及NO含量,减轻炎症反应。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姜黄素组小鼠支气管上皮细胞iNOS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哮喘小鼠(P0.01)。结论姜黄素可降低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iNOS表达水平,提示姜黄素对于哮喘可能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西乐葆对重症肺炎小鼠炎症反应及肺组织中膜联蛋白A1(ANXA1)/N-甲酰肽受体(FPR2)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构建重症肺炎小鼠模型。选用BALB/c小鼠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乐葆低剂量组(1.5 mg/kg)、西乐葆中剂量组(3 mg/kg)、西乐葆高剂量组(6 mg/kg)和地塞米松组,每组20只。分离并计数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炎症细胞;测定小鼠肺指数和肺组织湿重/干重(W/D);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IL-6、IL-1β、TNF-α水平;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ANXA1、FPR2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结构破坏严重,肺泡大小不等,肺泡间隔增厚,可见明显充血,并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小鼠肺指数、细胞凋亡率、W/D、MPO活性、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数量及IL-6、IL-1β、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ANXA1、FPR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乐葆各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小鼠肺泡壁和肺泡间隔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炎症细胞浸润减少,小鼠肺指数、细胞凋亡率、W/D、MPO活性、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数量及IL-6、IL-1β、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ANXA1、FPR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西乐葆可明显促进ANXA1/FPR2通路表达,减轻重症肺炎小鼠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有效建立小鼠克雷白杆菌肺炎模型的方法并进行相关炎症因子检测。方法:构建动物模型,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应用气管内注射肺炎克雷白杆菌(106cfu,20#l)的方法建立肺炎模型,感染后24 h,观察小鼠一般状态;收集肺泡灌洗液、分离肺组织,大体观察;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两组小鼠炎症情况;肺泡灌洗液进行中性粒细胞计数,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MPO检测的方法来比较两组小鼠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应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对两组小鼠相关炎症因子进行检测。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出现明显喘息,寒颤以及竖毛;肺部出现明显的充血、水肿;HE染色显示模型组肺泡壁增厚,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中MPO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结果均表明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炎症因子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利用气管内注菌建立小鼠克雷白肺炎模型的方法确实可靠,该模型可用于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与克雷白杆菌肺炎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在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 I:C)/D-galactosamine(D-GalN)诱发的急性肝脏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poly I:C/D-GalN诱发的爆发性肝炎小鼠模型,观察比较野生型C57BL/6小鼠、Rag1-/-小鼠(C57BL/6背景)和过继转输调节性T细胞的Rag1-/-小鼠的血清转氨酶活性;肝脏HE染色评价小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TNF-α和IFN-γmRNA水平;ELISA检测血清IFN-γ和TNF-α蛋白水平。结果:poly I:C/D-GalN联合注射后,与野生型小鼠相比,Rag1-/-小鼠血清转氨酶水平明显增高,肝脏损伤更加严重,炎性因子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都显著增加。给Rag1-/-小鼠过继转输CD25+细胞后能明显降低poly I:C/D-GalN诱导的肝脏损伤。结论:调节性T细胞对poly I:C/D-GalN诱发的肝脏损伤有抑制作用,提示调节性T细胞可以负向调节天然免疫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地塞米松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小鼠模型肺部炎症反应及GITR/GITRL信号通路的影响,同时初步探讨地塞米松对LPS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GITRL表达以及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制作ARDS动物模型后,取小鼠肺组织行常规HE染色,同时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ITR/GITRL信号蛋白,另外行肺泡灌洗并收集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分类计数炎症细胞,ELISA检测BALF中的炎症因子。利用免疫荧光检测人血管内皮细胞GITRL的表达,另外用流式细胞学分析检测凋亡细胞比例。结果地塞米松明显减少模型小鼠BALF中的炎症细胞以及炎症因子,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实验小鼠肺组织中的GITR/GTIRL信号蛋白发现:对照组小鼠肺组织中有少许的炎性细胞表达GITR;ARDS模型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可见明显GITR蛋白表达,主要表达于浸润的炎性细胞;地塞米松干预ARDS模型小鼠后肺组织中GITR表达明显减少;对照组小鼠肺组织中GITRL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其他组织细胞有少量表达;ARDS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可见明显GITRL蛋白表达;地塞米松干预ARDS模型小鼠后肺组织中GITRL表达明显减少。利用流式细胞学分析凋亡比例结果显示:IFN-α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干预IFN-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比例较单独IFN-α干预组明显减少。结论地塞米松减轻ARDS肺部炎症可能通过抑制GITR/GITRL信号减轻IFN-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后期过敏原刺激对小鼠气道炎症及AHR的影响。方法 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Mock组、RSV组、OVA组及R+O组。检测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部病理损伤;全身体积描述记法检测小鼠气道反应性;ELISA检测BALF中IL-4、IL-5、CXCL10、CCL5、CCL20的水平。结果 R+O组小鼠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分类计数较其他3组均显著增高(P0.05);R+O组小鼠肺组织病理评分及AHR较其他3组亦显著增高(P0.05);BALF中各处理组IL-4、IL-5较Mock组明显增高(P0.05),但处理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R+O组CXCL10水平较其他3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RSV感染后期接受OVA刺激可致CXCL10表达增加,进而促使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募集,加重小鼠气道炎症及AHR。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iR-200C与miR-16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及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支气管哮喘患儿与正常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miR-200C与miR-16的表达,卵蛋白致敏方法建立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哮喘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肺组织miR-200C与miR-16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儿童相比,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miR-200C与miR-1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哮喘小鼠模型组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数,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miR-200C与miR-1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miR-200C与miR-16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及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中高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羌活提取物(EN)对哮喘小鼠Thl/Th2细胞平衡的影响,以及p38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 方法 60只雄性清洁级BABL/c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卵蛋白(OVA)哮喘组;羌活低剂量组;羌活高剂量组、SB203580组和地塞米松组。在末次激发24 h后小鼠肺组织行HE染色。分别用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以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IL-4、IFN-γ、P38蛋白表达。
结果 哮喘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较,BALF中炎症细胞计数、IL-4、IL-5、IL-13水平增高,而IFN-γ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肺部炎症浸润明显(P<0.05);肺组织IL-4和磷酸化P38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肺组织IFN-γ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羌活低、高剂量组、SB203580组和地塞米松组与哮喘模型组相比较,BALF中炎症细胞计数、IL-4、IL-5、IL-13浓度以及肺组织IL-4和磷酸化P38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肺部炎症明显减轻(P<0.05);BALF和肺组织中IFN-γ明显升高(P<0.05)。 结论 羌活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哮喘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38信号通路,影响Thl/Th2细胞平衡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大蒜素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健康雌性BALB/c小鼠,分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大蒜素处理组,每组8只。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取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炎细胞计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 Masson染色观察肺气道重塑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ELISA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家族成员2(SMAD2)、 SMAD7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哮喘模型组比,大蒜素能显著抑制哮喘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数量的增加并减轻炎性细胞的浸润、平滑肌增生及胶原蛋白沉积。同时,大蒜素能降低血清中IL-4的水平,升高IFN-γ的水平,抑制肺组织中TGF-β1、 SMAD2、α-SMA蛋白表达,增加SMAD7蛋白表达。结论大蒜素可通过抑制TGF-β1/SMAD2通路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并调节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模拟病毒感染及内毒素共刺激对气道上皮细胞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人气道上皮细胞(16HBE)给予聚肌胞苷酸[poly(I∶C)]、内毒素(LPS)、地塞米松及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处理,用RT-PCR检测刺激6 h后IL-8、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mRNA的转录水平,用ELISA检测刺激24 h后培养上清液中IL-8和IP-10蛋白含量。结果:10μg/mL LPS刺激后IL-8 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IP-10 mRNA及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升高;加入0.1μg/mL poly(I∶C)共刺激后IL-8和IP-10的mRNA及蛋白表达对照组及LPS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浓度poly(I∶C)(0.001、0.01、0.1μg/mL)刺激后IL-8、IP-10 mR-NA和蛋白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升高;各组分别加入10μg/mLLPS共刺激后IL-8、IP-10 mRNA及蛋白表达未见进一步升高。③地塞米松(1μmol/L)及SB203580(20μmol/L)分别预处理30 min后给予0.1μg/mL poly(I∶C)及10μg/mL LPS共刺激,两组IL-8、IP-10 mRNA及IL-8、IP-10蛋白表达较共刺激组和共刺激+DMSO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其中地塞米松的抑制效应强于p38MAPK抑制剂。结论:poly(I∶C)和LPS共刺激能够诱导气道上皮细胞趋化因子的表达,poly(I∶C)能加重LPS所致气道上皮细胞趋化因子IL-8的表达。糖皮质激素及p38MAPK抑制剂具有抑制模拟病毒感染及内毒素诱导气道上皮细胞趋化因子表达,提示两者在病毒诱导的AECOPD中具有潜在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