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超群  虞洪 《商业时代》2022,(8):98-101
通过电商平台,农产品的销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本研究通过实证发现:感知有用性在经济性、针对性对农产品购买意向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感知易用性在互动性、便捷性对农产品购买意向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经济性、针对性对农产品购买意向的影响在限量促销时更显著,而互动性、便捷性对农产品购买意向的影响在限时促销时更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  相似文献   

2.
“每天2.2元”的这种以日计的促销口号越来越流行,在汽车行业,在各家银行的支付页面,都屡见不鲜。国外将此种促销口号定义为“时间价格重构”,且已有研究表明,此种类型的促销口号对消费者的感知和购买意向均会产生正向或贞向的影响。本文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加入产品类型这一调节变量,以汽车促销口号为例,研究时间价格重构的促销口号对功能型产品、功能/享乐型产品、享乐型产品在消费者感知和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表明,“日付”能提高消费者对功能型产品、功能/享乐型产品、享乐型产品的价格吸引力感知;“日付”能够降低消费者对于享乐型产品的被误导感知;“日付”能增加消费者对于功能型和享乐型产品的购买意向。  相似文献   

3.
张立  尹晶 《消费经济》2020,(2):82-89
嗅觉器官是人类接收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在顾客的消费过程中利用环境气味刺激个体的嗅觉能够积极影响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购买意愿或所在环境的评价。文章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通过实验研究方法引入消费者涉入作为调节变量,验证环境气味对消费者情绪的影响以及探讨情绪机制的边界条件。实验结果显示:环境气味能够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情绪在环境气味和购买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情绪的中介效应被消费者涉入调节,对同一产品而言,涉入度低时,消费者购买意愿显著增强,涉入度高时,消费者购买意愿差异不显著。本研究对于拓展感官营销的适用边界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对企业有效采取气味营销、提升感官营销效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博物馆文创产业逐渐兴起。本研究基于消费者价值感知视角,揭示了博物馆文创产品涉入度影响消费意愿的内在机理。通过对431份调研问卷的分析发现:(1)博物馆文创产品涉入度正向影响消费意愿;(2)功能价值感知、社会价值感知在博物馆文创产品涉入度与消费意愿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ELM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法,检验了购买经历对于中国消费者品牌特性感知和品牌偏好的影响作用,从新的视角解释了购买经历对消费者态度转变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在中国现有环境下,对于低卷入度产品,消费者倾向于采用边缘路径形成对品牌特性的感知和品牌偏好,因此有过购买经历的消费者与那些没有购买经历的消费者相比,会对本土品牌形成较高的特性评价和品牌偏好;对于高卷入度产品,消费者对本土品牌倾向于采用边缘路径形成对品牌特性的感知和品牌偏好,对境外品牌则既可能采用中枢也可能采用边缘路径,具体要视品牌的类型而定,有无购买经历会对不同类型的品牌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郭萍 《江苏商论》2016,(9):15-20
本文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和信任理论,构建了绿色感知价值、绿色信任和绿色购买意向之间的理论模型,并收集271个消费者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线性回归方法,探讨消费者的绿色感知价值和绿色信任分别对绿色购买意向的影响,绿色信任在绿色感知价值和绿色购买意向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绿色感知价值对绿色信任与绿色购买意向之间的路径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感知价值和绿色信任均对绿色购买意向具有影响,绿色感知价值显著正向调节绿色信任对绿色购买意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消费者对价格的感知会受到价格表述方式的影响,被称为价格框架效应。在控制价格折扣绝对水平的情况下,价格框架会影响捆绑产品促销的吸引力。在营销实践中,不相关的交叉捆绑销售越来越普遍,如何采用合适的价格表述形式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价值和重要性相似的实用性产品和享乐性产品捆绑的情况入手,分析了捆绑销售中价格框架与消费者偏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当一个享乐品和一个实用品捆绑销售时,价格折扣体现为享乐品上比实用品上的节省使消费者有更少的预期愧疚和更高的购买意向,预期愧疚在价格框架与消费者的购买意向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近年来一直呈现较快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取得了快速的进步,网络购物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发展速度。网络购物很大程度地节省了消费者的购物时间,允许消费者随时购买不同地方的商品,享受到最便捷的服务,因此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但是,随着交易额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网络交易市场中,给该市场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这些企业推出了各种类型的促销活动以求在竞争中取胜。传统的促销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意愿,相较于传统的促销方式,网络促销方式的便捷性,更容易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为了了解哪种促销方式更能促进消费者冲动购买意愿,文章通过调查问卷以及数据来分析促销方式和消费者冲动购买意愿之间的联系。文章通过对网络促销,冲动购买意愿进行分析,以及将产品涉入度作为网络促销和冲动购买意图关系之间的变量。利用调查问卷以及问卷星收集数据,用Spss 19.0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的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得出结论。文章的主要结论是:针对低涉入度产品,通过量多优惠的促销方式更能促进消费者冲动购买意愿;针对高涉入度产品,进行单件产品价格上的优惠更能促进消费者的冲动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等根脉资源对于开发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利用这些根脉资源,是地理标志相关主体十分关心的问题。本研究将根脉划分为地脉和文脉,基于品牌真实性理论和解释水平理论,探讨在“为自己购买”与“为他人购买”这两个不同的目的情境下,消费者对地理标志农产品根脉诉求的偏好差异及其产生机制。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发现:为自己购买的消费者更偏好地脉诉求(vs.文脉诉求)农产品,为他人购买的消费者更偏好文脉诉求(vs.地脉诉求)农产品;其次,在消费者为自己购买的条件下,感知自然性中介根脉诉求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在消费者为他人购买的条件下,感知传承性中介根脉诉求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农产品消费行为和品牌诉求的相关研究,还为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定位和品牌与顾客的沟通提供了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0.
当前消费者在线冲动性购买行为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探讨网络购物情景下价格促销和时间压力通过感知价值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机制,利用SPSS和AMOS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价格促销、客观时间压力和主观时间压力对感知价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价值对冲动性购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在价格促销、客观时间压力和主观时间压力对冲动性购买行为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迅速的发展与电商平台的崛起,网络购物成为学者们近些年来的研究方向。本文基于消费者专业性与矛盾追评的调节效应,研究了在C2C环境下的第三方在线评论对消费者网购决策的影响。运用了从众效应理论、涉入度理论与购买决策等理论,并以在线评论数量和评论质量为自变量,信任作为中介变量,消费者网购决策作为因变量来研究第三方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本文结合C2C环境下第三方在线评论的不同类型的情境,将消费者分为高专业性与低专业性,将矛盾追评程度分为高和低,检验不同情形下信任和网购决策的差异,得出了研究结论,指出了管理启示与研究的不足之处,对理论与实践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消费者购房行为感知风险构面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猛,促销手段也层出不穷。这些一方面给消费者以更多的选择产品的机会,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难度。在市场买卖双方互动的情况下,销售者和消费者通常拥有不对称的信息,对要做出购买决策的消费者来说,就面临着各种购买决策的不确定性或者风险。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时,往往在得与失之间进行权衡,也就是说感知利得和感知风险会同时出现。而且正如感知利得会左右购买决策那样,感知风险也会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影响。那么消费者在购房时究竟会关注哪些风险呢?本文就此进行研究并尝试予以回答。  相似文献   

13.
边缘路线信息丰裕度对消费者在线购买决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详尽可能性模型(ELM)为框架构建边缘路线信息丰裕度对消费者在线购买决策的影响模型,揭示不同边缘路线信息丰裕度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卖方信誉信息丰裕度、买方评论信息中的评价条数和评价截图丰裕度、支持性服务功能(SSF)中的正品保障信息丰裕度均与消费者购买意愿或购买行为正相关,促销信息丰裕度与购买意愿正相关,而与购买行为相关性不显著。另外,商品详情丰裕度、买方评论信息中的评价分数丰裕度以及SSF中的提供发票和七天退货等信息丰裕度与消费者购买决策相关性不显著。研究结论为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以及网上卖家提供了通过边缘路线设计将潜在消费者变为现实消费者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流通经济》2015,(11):87-95
近年来有关广告诉求有效性的研究较多,但关于理性诉求和感性诉求哪一个更能导致积极的购买行为并无统一定论,且对各种广告诉求方式的适用条件也缺乏深入探讨。文章以我国某所大学的年轻消费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设计与问卷测量实证研究不同广告诉求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不同产品类型和产品涉入程度在以上关系中所起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不同广告诉求方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差异化影响,且广告理性诉求通常情况下会比感性诉求效果更佳。产品类型对广告诉求与消费者购买意愿关系的影响取决于消费者产品涉入程度,当消费者购买实用型产品且产品涉入程度较高时,广告理性诉求会比感性诉求更容易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且广告理性诉求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得到强化;而当消费者购买享乐型产品且产品涉入程度较低时,广告感性诉求会比理性诉求更容易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且广告感性诉求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前景理论、框架效应理论以及影响框架效应的机制理论运用于在线促销方式的研究,通过仿真实验及数理分析发现:较之抵值券促销方式,消费者面对免邮促销方式具有更高的在线购买意愿;较之于女性消费者,在两种不同的在线促销方式(免邮促销、抵值券促销)影响下,男性消费者的在线购买意愿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6.
跨时空交易形式扩大了消费者和家具电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本文关注网络口碑、感知质量与在线购买意愿的影响关系。基于线索利用理论,本文构建了以网络口碑为自变量,购买意愿为因变量,感知质量为中介变量及卷入程度、网购自我效能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方法,运用SPSS实证分析112份有效问卷。结果表明:网络口碑质量和网络口碑数量对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协同作用,感知质量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卷入程度显著正向调节网络口碑质量与感知质量之间的关系,网购自我效能对感知质量和购买意愿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未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7.
文章构建了错过价格促销情境下价格促销类型、促销幅度、感知价值损失和负向购买意愿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2(价格促销类型:直接降价/间接降价)×2(价格促销幅度:大/小)的因子实验设计,研究发现:在错过价格促销情境下,消费者感知价值损失因价格促销的类型不同、幅度不同而有显著差异,价格促销类型和价格促销幅度对消费者感知价值损失有交互作用,消费者感知价值损失对负向购买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广告设计中如何使用环保主张是影响广告效果和公司声誉的一项重要决策。基于此,文章引入归因理论和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对企业环保主张的效果和发生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关联型环保主张,消费者面对实质型环保主张时的绿色购买意愿更高;消费者环境关注调节了环保主张对绿色购买意愿的影响,即相较于关联型(实质型)环保主张,高环境关注(低环境关注)的消费者面对实质型(关联型)环保主张时绿色购买意愿更强;同时消费者的CSR内部动机感知在环保主张对消费者绿色购买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文章丰富了绿色广告理论体系,为增强企业环保主张的说服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探讨影响消费者继续购买危机产品的因素。归纳了产品危机的3个重要属性(伤害性、群发性、持续性),并基于保护动机理的威胁评估概念构建了危机属性对购买意愿影响的模型。在“速成鸡”事件后及时展开问卷调查,通过对数据的结构方程和层级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产品危机属性(伤害性、群发性、持续性)通过威胁评估(感知严重、感知易损)的完全中介作用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负面影响;消费者不确定规避水平能调节威胁评估与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与不确定规避较低的情况相比,当不确定规避较高时,感知严重与感知易损对购买意愿的负向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设计了四个情景,探讨不同的动机水平下,消费者对于采用不同促销方式的产品的购买意愿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①动机水平对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及产品感知价值均有显著影响;②促销方式对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没有显著影响;③在高动机水平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价格促销产品,而在低动机水平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赠品促销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