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蒲桃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以蒲桃叶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其总黄酮.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率为因变量,对蒲桃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蒲桃叶总黄酮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9%、液料比53:1(mL/g)、微波功率40...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研究百香果叶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生物活性。方法:应用微波辅助提取百香果叶多酚,并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及料液比四个单因素对总酚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总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测定清除3种自由基能力和总还原力的方法对其抗氧化性进行评估;并测定了百香果叶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提取百香果叶总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微波功率400 W,微波时间20 min,料液比1:40 g/mL;在此条件下百香果叶总酚提取量为(2.200±0.015)mg/g。结论:百香果叶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微波辅助乙醇溶液提取橘叶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微波功率、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橘叶和乙醇溶液的质量体积比)及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橘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工艺参数,即当微波功率为550 W、乙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为15 min时,橘叶多酚提取率可达到3.53%。然后,考察了橘叶多酚对花生油的抗氧化效果,发现当花生油中添加质量分数0.08%的橘叶多酚时,便可显示出较强的抗氧化效果。另外,通过比较发现,橘叶多酚对花生油的抗氧化效果明显强于VE,但低于特丁基对苯二酚对花生油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四因素三水平实验设计,以多酚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利用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两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测定玉竹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玉竹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329W,提取时间26min,料液比1∶34(g/mL),乙醇体积分数49%,在此条件下玉竹多酚含量达67.40mg/g;玉竹多酚对超氧阴离子和DPPH·均有良好的清除效果。微波辅助法提取玉竹多酚高效、简单,可用作玉竹多酚的提取工艺,回归模型合理可靠,可用于实际预测;玉竹多酚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刺玫果多酚的提取工艺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酶解法,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纤维素酶用量、乙醇体积分数、酶解温度、超声时间对刺玫果多酚提取得率的影响;通过测定刺玫果多酚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总抗氧化活性来评价刺玫果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影响刺玫果多酚提取率的因素顺序是超声时间>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刺玫果多酚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1.5%,乙醇体积分数为55%,酶解温度为50℃,超声时间为25min。3次重复实验,刺玫果多酚提取率为183.15mg/g;刺玫果多酚质量浓度为8.67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9.70%,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0.85%,总抗氧化活性能力强。结论刺玫果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在天然的抗氧化活性剂与自由基清除剂方面可以进一步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超声波提取法,以乙醇为溶剂对玉兰叶多酚进行提取。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作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对玉兰多酚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经紫外光照、添加剂、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和热处理后,研究了玉兰叶多酚的抗氧化稳定性。同时研究玉兰叶多酚对油脂基质的抗氧化性质。结果表明:以乙醇为提取溶剂时,玉兰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为80%,料液比1∶16,超声温度80℃,超声时间40 min。玉兰叶多酚对自由基清除作用试验表明,多酚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具有清除作用,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好。多酚提取物可以有效地延缓植物油及动物油的氧化,抗氧化能力随着玉兰叶多酚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7.
以油茶饼粕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其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并初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00 W、微波时间5.5 min、微波温度63℃、乙醇体积分数48%、液料比70∶1(mL/g),此条件下,油茶饼粕多酚的实际提取量为42.29 mg/g。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油茶饼粕多酚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在试验所选浓度范围内,最高清除率分别为83.76%、83.38%、34.96%,表明油茶饼粕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声-微波协同技术(UMAE)对菠萝蜜果肉中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和提取时间进行4因素3水平响应曲面分析,建立多酚提取率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得到多酚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8%,料液比1︰26(g/mL),微波功率64 W,微波时间383 s。在此条件下,多酚提取率为7.23 mg/g。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菠萝蜜果肉多酚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呈量效关系,其EC_(50)分别为152.64μg/mL和169.77μg/mL。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技术(UMAE)对菠萝蜜果皮中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4因素3水平进行响应曲面分析,建立多酚得率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得到多酚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40、微波功率75 W、微波时间12 min,多酚得率为7.19 mg/g。在该条件下,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方法提取效率优于传统水浴回流法(1.04 mg/g)、微波辅助法(5.23 mg/g)和超声辅助法(5.89 mg/g)。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菠萝蜜果皮多酚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呈量效关系,其EC50值分别为101.39μg/m L和106.60μg/m L,表明多酚是菠萝蜜果皮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西藏野生卷叶黄精多酚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藏野生卷叶黄精为原料,用乙醇提取其中的多酚类物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溶液体积分数和提取时间对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利用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活性检测法,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提取温度70℃、料液比1∶25(g/m L)、乙醇溶液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2.5 h时,多酚提取量最大,达到19.8?mg/g;以VC为对照,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测定多酚提取物清除能力,多酚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火麻籽粕多酚的提取工艺及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火麻籽粕中多酚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并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4个方面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8%、微波功率311 W、微波时间3.2 min、微波温度50℃、液料比50∶1(mL/g),在此条件下火麻籽粕多酚实际提取量为5.86 mg/g,与理论提取量相对误差仅为0.34%。试验所选浓度范围内,相较于VC,火麻籽粕多酚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更强,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红毛藻多酚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多酚,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为单因素,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评价红毛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红毛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70 ℃,浸提时间70 min,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10 g/mL,此条件下多酚提取量为(9.67 ± 0.14)mg/g。抗氧化活性评价显示,红毛藻多酚对DPPH和ABTS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0.313、0.445 mg/mL。研究结果表明正交优化提取红毛藻多酚的工艺简单可行,此方法提取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红毛藻多酚具有开发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力,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青荚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固定超声功率65 W,提取次数2次,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设计提取多酚的工艺参数,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青荚叶多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40.8%、提取时间4.8 min、料液比1∶60(g∶m L)、提取温度67.5℃,多酚提取量为29.43 mg/g。青荚叶多酚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IC50分别为44.28、35.07 mg/L。因此,青荚叶可作为潜在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中。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黑加仑多酚的提取效率,采用乙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超声波辅助对黑加仑果中多酚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对黑加仑果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对黑加仑果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响应面法得到的黑加仑果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超声波功率300 W,提取时间20 min,料液比1:10 g/mL。在上述提取条件下,黑加仑果多酚提取量为538.00 mg/100 g。抗氧化活性表明,黑加仑果多酚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7.97、7.92和5.26 mg/mL,表明黑加仑果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该结果可为黑加仑果多酚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糜子麸皮中多酚提取条件及抗氧化活性,利用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技术,以多酚提取量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以及超声波功率进行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并用响应面法优化多酚的提取工艺;同时,对糜子麸皮中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还原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糜子麸皮中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0,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75 ℃,超声波功率1000 W,微波功率为200 W,提取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糜子麸皮中多酚提取量为8.92 mg/g。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该多酚对于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超氧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的IC50值分别为:0.006 mg/mL,0.142 mg/mL,12.048 mg/mL和4.022 mg/mL,并且糜子麸皮多酚与上述抗氧化活性指标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糜子麸皮中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抗氧化活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灰树花多酚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2.5 h,提取温度70 ℃,料液比1∶50(g∶mL)。提取的多酚经大孔树脂NKA-Ⅱ动态吸附和解吸得到3个不同多酚组分,分别为体积分数为20%、40%及60%乙醇洗脱物。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以及总还原力为指标测定不同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体积分数为40%乙醇洗脱物的抗氧化作用最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体积分数为40%乙醇洗脱物多酚组分进行分离鉴定,通过对应的质谱结果分析可推测其中的多酚组分包括2-羟基丁二酸、香豆酸、3-羟基白藜芦醇、白藜芦醇、二羟基苯乙酸、咖啡酸和4-羟基苯甲酸等物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波辅助乙醇提取花椒叶黄酮,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在单因素探究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单因素试验选取的水平进行工艺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70%、微波温度60℃、微波时间6min、微波功率400 W、料液比1∶30(g/mL),此条件下花椒叶黄酮的提取率为7.418%。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花椒叶黄酮对羟自由基和亚硝酸盐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番薯叶多酚的最优提取工艺及其体外生物活性,研究乙醇体积分数(A)、提取温度(B)、料液比(C)、提取时间(D)4因素对番薯叶多酚提取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番薯叶中多酚的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番薯叶多酚主要成分。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FRAP法评价番薯叶多酚总抗氧化能力,以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试验评价番薯叶多酚体外降糖能力。结果表明:番薯叶多酚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8%,提取温度57 ℃,料液比1∶20,提取时间30 min,此时番薯叶中多酚的实际提取量为(15.34±0.19)mg GAE/g。番薯叶多酚主要单体酚为5-咖啡酰奎宁酸、3-咖啡酰奎宁酸、4-咖啡酰奎宁酸、3,4-咖啡酰奎宁酸、3,5-咖啡酰奎宁酸、4,5-咖啡酰奎宁酸、3,4,5-咖啡酰奎宁酸。抗氧化活性试验及体外降糖试验结果表明:番薯叶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和体外降糖活性,在最优提取条件下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11.57 mg TE/g和12.30 mg TE/g,对α-淀粉酶与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分别为89.94%和22.28%。  相似文献   

19.
研究茄子中多酚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SHMP辅助提取茄子多酚的工艺,研究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六偏磷酸钠浓度3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提取工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茄子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40min,乙醇体积分数50%和六偏磷酸钠添加量0.6%。采用VC作对照,测定茄子多酚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和还原能力。茄子多酚是一种具有较强抗氧化性的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20.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板栗叶总黄酮的加压溶剂提取工艺,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循环次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4个因素对板栗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循环次数为2次,提取温度为73℃,提取时间为7.3 min,乙醇体积分数为40%时总黄酮提取率达到最大值,为(5.18±0.06)%,与预测值(5.20±0.10)%稳合良好。在所设最大板栗叶黄酮提取液浓度下,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8.44%,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82.76%,总抗氧化能力为980.3μmol/L,表明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