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东濮凹陷裂缝性砂岩油气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渤海湾盆地临清坳陷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北部发现三叠系裂缝性砂岩油气藏,油气主要富集在岩石节理、裂缝、缝洞中,基质不含油。通过对油气族组成、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油气地球化学研究,认为东濮凹陷三叠系砂岩裂缝性油藏原油来源于古近系,油藏类型为新生古储式;天然气来源于石炭-二叠系,气藏类型为古生新储式。在油气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东濮凹陷三叠系砂岩裂缝性油藏成藏条件,认为供烃条件、储集空间、构造部位是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供烃条件决定油气藏规模、裂缝提供油气储集空间、构造控制油气成藏位置。根据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北部不同地区三叠系储集层构造特征、供烃条件、油气藏特征,总结出东濮凹陷北部三叠系砂岩裂缝性油气藏的3种成藏模式,即:双断双向供烃成藏、单断双向供烃成藏、单断单向供烃成藏。图10表1参15  相似文献   

2.
致密砂岩裂缝性潜山油气藏是一类特殊的油气藏类型。从构造、岩性与物性、岩心裂缝发育、油气运聚成藏条件等多方面详细描述和总结了东濮凹陷文明寨地区中生界裂缝性致密砂岩潜山油藏的基本特征,认为基底大断裂控制了潜山的构造格局,裂缝与沿其分布的孔洞及其构成的缝洞系统是砂岩油藏的输导体系和储集空间,油源断裂、缝洞输导体系及缝洞型圈闭的发育与分布是控制砂岩裂缝型潜山油藏形成与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东濮凹陷文明寨地区中生界砂岩裂缝性油藏的成藏模式对华北地区中生界潜山勘探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按照非常规油气藏概念,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油藏只是接近致密油、油砂等类型,不是典型的非常规油气藏。但是,应用连续型油气藏概念,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油藏,尤其是延长组油藏无疑又具有非常规连续型油气藏的特点了。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三叠系特殊地质背景:斜坡构造背景决定油藏整体大面积复合连片特征;延长组储集砂岩体规模大、复合连片性强决定油藏整体大面积复合连片分布的特征;三叠系油藏低孔低渗、含有饱和度低,决定了油藏横向运移近,随砂体大面积分布的连续型油藏的特征。同时,长-7页岩油气的富集,也是未来重点勘探开发的目标之一。因此,本文把三叠系油气藏作为非常规油气藏来讨论。  相似文献   

4.
东濮凹陷三叠系砂岩裂缝形成机理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东濮凹陷卫北三叠系发现的砂岩裂缝油藏是一个独有的油藏类型,砂岩基质不舍油,裂缝合油,裂缝既是储集空间,又是渗流通道。裂缝的发育程度控制着油藏的富集程度,影响着油井产能的高低。研究裂缝发育分布规律是提高该类油藏勘探开发效果的需要,而裂缝形成机理及控制因素分析是关键。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岩心、薄片观察,岩石声发射实验、单轴和三轴岩石力学实验研究,认为构造裂缝为该地区主要的裂缝类型,构造运动是裂缝形成的主要外因,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形成了本区的两期裂缝;储层岩性及厚度是砂岩裂缝形成的内因,控制了裂缝的密度及发育程度。研究明确了大断层附近为裂缝发育区,指导了砂岩裂缝油藏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5.
在说明致密砂岩裂缝型油藏岩心观察描述的目的、意义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致密砂岩裂缝型油藏岩心观察描述的思路、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并以东濮坳陷文明寨中生界潜山油藏为例,阐述了其岩心裂缝的发育规律和含油性特征,总结出6种成因类型的裂缝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罗群 《新疆石油地质》2010,31(3):229-231
在说明致密砂岩裂缝型油藏岩心观察描述的目的、意义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致密砂岩裂缝型油藏岩心观察描述的思路、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并以东濮坳陷文明寨中生界潜山油藏为例,阐述了其岩心裂缝的发育规律和含油性特征,总结出6 种成因类型的裂缝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二连盆地哈南凝灰岩油藏裂缝发育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凝灰岩油藏特殊的地质特征及开发特征,开展了储层岩性电性特征、储集空间及类型、储层分布发育规律等研究,重点探讨了裂缝的分布发育规律、影响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以及裂缝对储层及产层的影响.分析认为,潜山风化壳带内出露地层为Ⅱ油组中性凝灰岩的东部地区裂缝、储层发育,是油藏的主力储层及产层分布区.裂缝提供了油藏主要的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并使其成为具有裂缝型油藏开发特征的孔洞裂缝型油藏.   相似文献   

8.
轮南地区三叠系储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轮南地区三叠系岩心观察及大量分析化验资料基础上,分析了轮南地区不同区块三叠系储层的沉积、储集特征,认为储集砂体主要为湿扇三角洲平原辫状河道、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砂体分布广泛,储渗性好.由于储层成岩作用中等、胶结作用不发育,储集性能的差异主要受岩性、沉积相的控制,中、粗砂岩、含砾砂岩、砾状砂岩储集性能较好,细砂岩次之.三叠系储层储集性能表现为平面上物性自北向南物性逐渐变好,垂向上TⅢ物性>TⅡ物性>TⅠ物性,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圈闭及油源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低渗透砂岩油藏储集层建模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储集层非均质性强、成岩作用强、裂缝普遍发育,其储集层建模与中高渗透砂岩油藏不同,应包括结构模型、参数模型及裂缝分布模型三部分,其中裂缝分布模型是建模的重点。在储集层结构模型的建立中,划分储集相带不仅要研究沉积相、微相,而且要研究成岩作用;在参数模型的建立中.应充分利用结构模型、储集相带的研究成果作为控制条件。应用随机建模方法建立储集层参数模型;在裂缝模型的建立中,应在岩心观察、测井识别的基础上,采用构造应力场模拟技术来预测裂缝的分布.建立储集层裂缝模型。三者结合组成完整的储集层模型,能较好地反映低渗透砂岩油藏储集层的空间非均质特征。图6参20  相似文献   

10.
陕北斜坡东部三叠系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陕北斜坡东部三叠系构造简单,为平缓的西倾单斜,断裂褶皱均不发育,因此该区三叠系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一直被认为主要受沉积相控制,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油藏.研究结果表明,陕北斜坡三叠系油藏的形成与富集实际上受沉积相带、鼻状隆起背景、运移通道、水动力等多重因素控制.鼻状隆起背景的存在是中生界油气藏形成和富集的一个重要条件,大中型油田的形成均与一定规模的鼻状隆起背景有关.对延长组上部长1-长2-长3成藏组合以及侏罗系成藏组合而言,断裂及裂缝等垂向运移通道对其油气藏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水动力则是三叠系油藏形成的一个重要圈闭因素.因此,陕北斜坡东部三叠系油藏的类型复杂多样,除岩性油藏外,构造-岩性、构造-水动力等复合油藏是该区三叠系油藏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1.
中生界低压裂缝性砂岩油气藏地质响应特征与常规油气藏不同,综合解释评价结果与试油结果有偏差。通过分析油气储存状态对录井效果的影响,结合中生界油气藏地质录井显示特征,研究了应用岩屑显微荧光图像新技术识别中生界裂缝性油气藏的方法,以及运用工程参数评价裂缝性储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纵波方位各向异性及其在裂缝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裂缝型储层具有良好的油气储集性能,地球物理通常利用多波多分量技术来检测裂缝的方向和密度,但该技术的应用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人们开始探索利用三维纵波资料进行裂缝预测的方法,但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中P波反射系数的精确解很复杂。为此,首先通过物理模拟实验,证实垂直裂缝存在方位各向异性特征(AVA);然后在AVA特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二维多方位预测的精确解法和基于三维多方位预测的最小二乘法。利用基于三维多方位预测的最小二乘法,对塔河油田某区块的碳酸盐岩裂缝储层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的裂缝方向和密度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
根据等效思想 ,给出了裂缝性砂岩油藏等效渗透率张量和变形场等效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 ,建立了油藏渗流和变形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 ;通过分析渗透率与应变之间的耦合关系 ,得到了裂缝性砂岩油藏流固耦合渗流计算的数学模型 ,并给出了计算方法。实例应用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对认识裂缝性砂岩油藏的渗流规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川西致密砂岩气藏的损害特征和现场100多口井的测试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储层表现出自身的损害特点,其常规的矿场评价指标和标准不一定完全适合非常规的致密碎屑岩气藏的情况,针对川西致密砂岩气藏损害特征,提出新的气藏损害的评价标准,同时根据致密砂岩气藏油层损害的要求和评价标准的需要,建立起新的描述裂缝-孔隙性砂岩气藏损害评价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在原来裂缝-孔隙性砂岩渗流模型的基础上考虑裂缝与基块之间窜流表皮系数对渗流物影响。将该矿场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应用于川西致密砂岩储层的损害评价中取得很好的效果,这不仅对于川西致密砂岩的油层损害评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裂缝-孔隙油气藏的试井解释和损害评价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庄复杂小断块稠油油藏成藏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庄油田构造破碎、含油宽度窄、面积小、原油粘度高、水油体积比大,系典型的复杂小断块稠油油藏。根据成藏要素及空间、成藏作用及时间等匹配关系研究,对该油田的成藏过程和成藏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新庄储层砂体以扇状或指状从凹陷边缘伸入生、盖区,与生、盖层大面积接触,为油气运移、聚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油气主要来自其南部深凹区的核三段烃源岩,在廖庄末期达到生排烃高峰;鼻状构造形成的圈闭不晚于油气的主要生成期;由于断层的活动,油气沿断层垂向运移,遇高孔渗砂层沿砂层继续侧向运移,断层形成遮挡在高部位油气聚集。  相似文献   

16.
北黄海盆地是发育于中朝地台之上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中生界砂岩储集层以特低孔特低渗为基本特征,裂缝是已发现油流的主要储集空间。根据盆地的三维地震、岩心及成像测井资料,采用最新的全局寻优算法的FracPM曲率技术,结合蚂蚁追踪技术,实现了裂缝的高精度成像,从大小尺度两个层面,对中生界目的层的裂缝发育程度和分布状况进行了预测,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在预测的裂缝发育层段钻获较好的油气发现。  相似文献   

17.
渤海湾盆地北大港潜山中浅层碎屑岩储层已成了重要的油气资源潜力层段,需进一步探究碎屑岩储层的特征及其发育主控因素。利用研究区中生界的岩心、岩屑、薄片、X-射线衍射、压汞及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测试资料,结合目的层段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主要的成岩作用及储集空间特征,对研究区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中生界碎屑岩储层以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为主,发育少量的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储层成因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压实、胶结、溶蚀和交代作用;储层压实率为21.49%~56.63%,平均为34.35%,属于中等压实-强压实阶段;储层以次生的溶蚀孔隙为主,原生孔隙及裂缝发育占比较少;储层总体表现为低孔、低渗的特点,但部分井区存在高孔、高渗层段。储层发育主要受控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研究区中生界碎屑岩储层富砂段优势相(带)不明显,分选系数对储层孔隙大小的影响大于岩石粒度的影响;差异压实形成的异常高压是优质储层形成重要因素,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是研究层段碎屑岩储层发育的关键;构造作用造成研究区中生界地层的快速埋深和形成的斜坡为各类优质储层的发育提供了条件和场所。  相似文献   

18.
盐间泥岩裂缝性超压油气藏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油气藏,与一般泥岩裂缝性油气藏相比,其成藏作用具有以下特征:白生白储;泥岩裂缝发育于超压层段内;油气主要富集在断裂带附近。东濮凹陷文留地区盐间泥岩裂缝异常高压油气藏丰要发育在以深湖-半深湖相沉积环境为主的Es3^2内,岩性为盐泥互层,砂岩不发育。盐间泥岩为优质烃源岩,成熟度较高,生烃潜力巨大;烃源岩上、下被盐岩所夹持,盖层条件较好;储集层为泥岩裂缝,裂缝的产生主要由断层活动、异常流体压力及盐丘上拱泥岩发生破裂所致,裂缝主要为剪切裂缝和张裂缝。图5表1参14  相似文献   

19.
针对陆相碎屑岩特超低渗储层油气运聚成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选择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延长组下组合砂岩油藏储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沉积结构构造、成岩作用与致密化过程的非均质性,认识储集空间的非均质性分布规律与石油充注特征。研究发现,河湖相特超低渗含油储层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含油砂岩与不含油砂岩交互成层,其中不含油砂岩可分为3类:钙质砂岩、富软颗粒砂岩和含水砂岩。其成岩过程迥然,其中钙质砂岩和富软颗粒砂岩的发育多与中-低级构型界面有关。含油砂岩中可识别出3期沥青,分别对应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期、早白垩世晚期的石油充注。以这些沥青为时间标志可将含油砂岩中的成岩过程划分为3期,并在含水砂岩中识别出对应的3期成岩过程。在钙质胶结和富软颗粒致密砂岩中,成岩作用主要发生在第1充注之前,其构成了储层内的隔夹层,并且往往形成不同层次、不完全封隔的似网状结构,影响甚至控制了后期的流体活动,引起后期成岩作用和油气充注过程的非均匀性。在储层非均质性及沉积构造分析、成岩过程及其与油气充注关系研究、古物性恢复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非均质性特超低渗砂岩油藏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