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73例海洛因依赖者在选用丁丙诺啡给药时机和首次剂量条件下进行的临床观察,显示用丁丙诺啡舌下含片进行脱毒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提出了特别引起重视的用药环节即丁丙诺啡的首次剂量及给药时间问题。同时本试验的结果提示,采用盲法治疗可避免心理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不同剂量丁丙诺啡对阿片和可卡因多药依赖者的治疗作用丁丙诺啡以剂量递增和递减方式对15名阿片和可卡因两药依赖者进行治疗,在21d用不同剂量的丁丙诺啡(每天4、8、12、16mg舌下含服)以递增和递减方式给药后发现,高剂量的丁丙诺啡大大减少了阿片用量;丁...  相似文献   

3.
丁丙诺啡治疗阿片依赖:每日和隔日给药的临床实验研究丁丙诺啡治疗阿片依赖与美沙酮相比已证实更有效。如果丁丙诺啡能间隔1d以上给药则其临床实用价值将更强大。实验中丁丙诺啡的剂量为8mg,舌下给予。采用平行双盲实验,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每日给药组(n=51...  相似文献   

4.
丁丙诺啡治疗阿片依赖者的对照试验研究目的:评估丁丙诺啡作为短期维持和脱毒治疗的有效性。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丁丙诺啡用量为8mg·d-1,美沙酮作为对照药,剂量为20mg·d-1和60mg·d-1,在维持给药17wk后进行8w...  相似文献   

5.
丁丙诺啡治疗阿片类依赖:每天和隔天给药及断然撤药时的生理学和行为学效应19个海洛因依赖的男性自愿者,以2、4、8mg每天递增的剂量舌下给药,然后维持在每天8mg。在研究进行到d19-36时,第一组受试者每天继续接受8mg的丁丙诺啡,第二组受试者则隔天...  相似文献   

6.
丁丙诺啡治疗阿片依赖:快速剂量诱导期间的生理学和行为学效应本研究对盐酸丁丙诺啡治疗阿片类物质依赖的一种新的快速剂量诱导方法的效应进行了评价。19个海洛因依赖者,以2、4、8mg每天递增的剂量舌下给药,然后每天维持在8mg。本文仅报道最初4d的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7.
静脉使用丁丙诺啡治疗50例海洛因依赖者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丁丙诺啡静脉给药对50例海洛因依赖戒毒观察10天,研究结果表明,丁丙诺啡静脉给药比肌注给药能较快,较好地控制海洛因早期较重的戒断症状。用药剂量小,戒毒时间短,病人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8.
丁丙诺啡舌下含服与皮下注射在阿片滥用者中的比较为了比较丁丙诺啡经舌下给药和皮下给药途径的药理学差异,我们选择10名健康男性的阿片滥用者进行双盲、双模拟的临床试验,其给药途径为丁丙诺啡舌下给药1、2、4mg,皮下给药1、2mg和安慰剂。所有丁丙诺啡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研究美沙酮口服液和丁丙诺啡对海洛因依赖者替代疗效,评价脱瘾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将120病例分为美沙酮组80人和丁丙诺啡组40人,两组分别设置递减法给药方案,单盲法进行1疗程10次脱瘾治疗,以自编21项"戒断症状观察积分表"(ows)记录症状变化,以t检验比较2组OWS得分.结果 美沙酮治疗组0WS得分(7.01±6.26~21.40±10.57)比丁丙诺啡组得分(12.25±10.26~32.79±11.97)变化小;在治疗初期(第2、3次给药)得分低于丁丙诺啡组,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期(第9次给药)得分也低于丁丙诺啡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中期(第4~8次给药)2组0WS积分差异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2组在OWS量表中主要症状出现率也有一定差异.结论 美沙酮口服液替代法在剂量调整,快速缓解戒断症状,停药反应等方面优于丁丙诺啡替代法.  相似文献   

10.
盐酸丁丙诺啡的镇痛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舌下滴注给药进行小鼠醋酸扭体实验、热板实验和舌下滴注、皮下给药进行大鼠甩尾法镇痛实验,测定盐酸丁丙诺啡的镇痛效果,结果表明,丁丙诺啡舌下给药镇痛效果确定、可靠。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舌下滴注给药进行小鼠醋酸扭体实验、热板实验和舌下滴注、皮下给药进行大鼠甩尾法镇痛实验,测定盐酸丁丙诺啡的镇痛效果。结果表明,丁丙诺啡舌下给药镇痛效果确实、可靠。  相似文献   

12.
丁丙诺啡的Ⅱ期临床试验:脱毒治疗及后续的纳曲酮治疗丁丙诺啡是阿片受体的部分激动剂或称为激动-拮抗剂。它与阿片受体结合后不会出现海洛因那样的上冲感,2-4mg的丁丙诺啡可以替代20-30mg的美沙酮,不会引起戒断症状。丁丙诺啡慢性给药不会产生明显的身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鼠吗啡与丁丙诺啡(或吗啡)的蛛网膜下腔与皮下联合给药的相互作用。方法:SD大鼠,置入蛛网膜下腔导管。辐射热诱发鼠腿撤退试验测痛阈。分别蛛网膜下腔给予吗啡、皮下注射丁丙诺啡(或吗啡)、蛛网膜下腔给予吗啡与皮下注射丁丙诺啡(或吗啡)的联合给药。结果:单独和联合给药均剂量依赖性地提高鼠痛阈。联合给药的量效曲线的斜率均显著大于吗啡单独给药的曲线斜率。等效线图显示联合给药的ED_(50)均位于理论推测的叠加效应线的左侧。结论:吗啡与丁丙诺啡(或吗啡)的蛛网膜下腔与皮下联合给药呈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丁丙诺啡身体依赖性潜力评价:人体催促戒断反应丁丙诺啡是一个μ阿片受体的部分激动剂,临床上已证实可治疗阿片类依赖。与完全的阿片受体激动剂相比,丁丙诺啡的身体依赖性潜力较低。本研究使用阿片受体拮抗剂药物催促法,对临床常用维持剂量的丁丙诺啡产生的身体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丁丙诺啡的临床药理学-高剂量的封顶效应目的:本试验目的在于描述阿片类μ受体部分拮抗剂丁丙诺啡的短期药理学效应,对照药选用美沙酮。方法:选择曾用过阿片类药物但未形成身体依赖的健康成年男性志愿受试者,在封闭病房条件下参加试验。4名受试者用丁丙诺啡(0,1...  相似文献   

16.
分别采用10d递减法和5d递减法用丁丙诺啡对480例患者进行戒毒治疗,结果表明:该药治疗期间病人戒断症状控制平稳,撤药反应轻微,未发现丁丙诺啡依赖形成。两种递减法比较结果显示,对于重度依赖患者,10d疗法优于5d疗法;对于中度和轻度依赖患者,两种疗法无显著性差异;10d疗法脱毒成功率明显高于5d疗法,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中副作用主要有头痛、疲乏、偶发晕厥。治疗后部分患者出现顽固性失眠等稽延性戒断综合征,这可能是部分依赖患者复吸原因之一。本文结果证明丁丙诺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海洛因依赖治疗药,且采用10d递减法给药具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丁丙诺啡在治疗海洛因依赖中的安全性及副作用丁丙诺啡是阿片类受体激动-拮抗剂,在美国作为镇痛药已获批准。在动物模型中,该药产生吗啡样效应,身体依赖性潜力低,并且以剂量依赖方式或抑制或催促吗啡戒断症状。在药物滥用人群中进行的临床研究发现:丁丙诺啡能产生吗...  相似文献   

18.
对自愿住院治疗、随机抽出的66例海洛因依赖患者,进行分组比较观察,结果发现:1.对戒断症状的控制程度,丁丙诺啡组优于联合用药组(丁丙诺啡、DHE),联合用药优于DHE组;2.疗程(x±s,d),使用DHE疗程较短(10.3±s 5.3),丁丙诺啡次之(11.3±s4.1),联合用药较长(14.3±s 10.1);3.用药总剂量,DHE组及联合用药组远远超过常规剂量,丁丙诺啡组低于常规剂量;4.寻药行为是躯体精神依赖的重要表现,本次发现使用DHE组寻药行为出现率72.73%,联合组40.91%,丁丙诺啡组18.18%。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丁丙诺啡辅助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方法:对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患者因客观原因不能进行美沙酮治疗给予丁丙诺啡替代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分别高22.5%和19.16%,降低脱失,脱失率低15%,能杜绝使用其他非法药(毒)品。结论:在维持患者因客观原因不能服用美沙酮时,丁丙诺啡辅助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尿吗啡阴性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进一步验证丁丙诺啡舌下含片用于中、重度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 ,探索达到明显或完全疼痛缓解的用药剂量 ,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多中心无对照开放试验。应用滴定法 ,调整日剂量 ,寻找 2 4h使癌痛患者无痛的给药剂量。结果 :中、重度癌症患者舌下含服丁丙诺啡 0 6 - 2 4mg·d- 1 的剂量 ,给药次数3- 4次 ,可明显或完全缓解疼痛。主要不良反应有头晕、思睡和恶心等。结论 :丁丙诺啡是一种镇痛效果较强 ,不良反应较轻 ,适用于中、重度疼痛的镇痛药 ,可用于癌痛患者第Ⅲ阶梯镇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