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应用手握弹力球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效果,对6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患者早期采用了以手握弹力球为主的阶段性护理措施,并对其进行观察、分析。本组术后上肢肿胀明显减退,引流管拔管时间短,引流总量少。术后早期以手握弹力球为主的阶段性功能锻炼,能提高患者锻炼的主动性、依从性,增强信心,有助于进行规范、系统、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2.
林少琴  李传珍  钟巧玲 《护理研究》2012,26(21):1955-1956
[目的]探讨弹力球有氧组合运动在胸部肿瘤术后患肢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10年10月我科收治的胸部肿瘤(食管癌及肺癌)病人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术后开胸侧患肢进行为期2周的康复锻炼,观察组实施手握弹力球有氧组合运动,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臂功能康复锻炼.[结果]锻炼2周后,两组病人在患肢疼痛、肺功能、胸管引流管拔管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常规的肢体康复锻炼可预防上肢肿胀及疼痛,而弹力球有氧组合运动在改善患肢肿胀疼痛的同时还可增强肺功能,促进引流液排出,缩短拔管时间,提高病人整体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对乳腺癌术后上肢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对患侧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12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2组各64例,观察组患者早期患肢即行系统功能训练,对照组则按常规自行锻炼。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9%、60.9%,P〈0.01);术后6个月统计患肢功能障碍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乳腺癌术后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可预防并发症,促进肢体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早期功能康复锻炼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给予早期功能康复锻炼联合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理状况、自我形象以及病耻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功能康复锻炼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陆瑶  徐寅  周峥  杜萍  刘莉 《中国康复》2018,33(2):122-125
目的:根据患者的需求和临床工作的需要,设计出适合乳腺癌术后患者使用的患肢功能锻炼手册。通过护理手册在临床的应用研究来探讨护理手册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我院乳腺外科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由责任护士在床边指导术后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观察组由责任护士利用《乳腺癌术后患肢个体化锻炼手册》指导术后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结果:术后10d、1个月,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肢个体化锻炼手册》能规范康复锻炼的步骤及方法,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同时提高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手册的设计和临床应用可以作为乳腺外科开展术后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的指引,促进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上肢功能康复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6.
罗燕群  陈妹宜  何媛连 《全科护理》2012,(16):1494-1495
[目的]观察乳腺癌病人术后早期患肢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将10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功能锻炼,观察组采取术后早期患肢功能锻炼。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皮下积液及患肢肿胀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皮下积液及患肢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术后早期、阶段性的功能锻炼可有效防止皮下积液及患侧上肢肿胀,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周春艳  贺亚丽 《当代护士》2021,28(10):119-122
目的 探讨患肢功能锻炼操作规程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某院收治纳入标准的乳腺癌患者60例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由责任护士在治疗、护理和健康宣教时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责任护士根据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操作规程,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出院时患肢肩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率、功能锻炼规范率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患肢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功能锻炼依从性、规范率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操作规程,能提高患者患肢功能锻炼有效性及满意度,促进患肢功能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患侧上肢功能康复锻炼和护理指导并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80例,77例患者功能恢复满意,功能恢复满意度为96.25%,无瘢痕挛缩病例.结论 护士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选择适当的患肢功能锻炼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达到患肢功能的早期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乳腺癌术后康复操对患肢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康复组术后进行患肢功能康复操锻炼,于术后1月及3月评估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康复组与对照组在患肢活动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通过康复操训练,能有效促进上肢功能康复,疏松结缔组织的形成,扩大上肢活动范围,缩短上肢功能恢复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患肢功能锻炼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乳腺癌并进行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和功能锻炼措施。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康复情况及患者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相关知识的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促进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肢功能,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each-back方法对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淋巴水肿上肢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无锡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行患肢功能锻炼,对照组锻炼期间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采用Teach-back方法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功能锻炼技能掌握评分、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功能锻炼技能掌握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患肢淋巴水肿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Teach-back方法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技能,从而有效减轻患者淋巴水肿,改善患肢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有氧健肢训练康复操(有氧运动康复操)在乳腺癌术后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将2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按有氧运动康复操运动处方的3个不同的阶段进行锻炼;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锻炼。于术后4周、12周评价两组患者术侧上肢肩关节活动度,术前、术后12周行术侧上肢容积测量。结果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肩外展、内收、前屈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术侧上肢容积和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术侧上肢容积和术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有氧运动康复操可有效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预防和缓解患肢肿胀,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7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干预组38例,对照组沿用既往方式由麻醉科医生负责进行术前访视,干预组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访视护士完成乳腺癌手术前访视。利用治疗依从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于术前、术后15 d康复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术后15 d干预组患者在保持积极情绪、履行康复计划及坚持运动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而在服从手术计划、主动应对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AS得分在术后15 d均较术前降低,但干预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访视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焦虑水平,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邱琼  成沛玉  彭翠娥  彭丽彬  李理 《现代护理》2007,13(8):2066-2068
目的探讨有氧健肢训练康复操(有氧运动康复操)在乳腺癌术后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将2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按有氧运动康复操运动处方的3个不同的阶段进行锻炼;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锻炼。于术后4周、12周评价两组患者术侧上肢肩关节活动度,术前、术后12周行术侧上肢容积测量。结果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肩外展、内收、前屈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术侧上肢容积和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术侧上肢容积和术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有氧运动康复操可有效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预防和缓解患肢肿胀,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姚亚琴 《妇幼护理》2021,1(2):312-314
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理念在护理乳腺癌改良根治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0 年 01 月至 2021 年 06 月收治的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 52 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6 例。对 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上肢肌力及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 术后早期接受康复锻炼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不同阶段的 VAS 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 两组的上肢肌力分级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上肢肌力分级和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提升, 并且观察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 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并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手术 期给予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升患侧上肢肌力与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康复管理及其疗效评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杜金刚 《中国康复》2010,25(4):270-27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康复管理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R)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70例膝TKR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85例,均接受TKR手术及常规的治疗与护理,术后CPM机功能训练。康复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制定管理程度:术前健康教育;术后分期康复治疗,主要为呼吸、肌力及关节活动度(ROM)训练,平衡功能、本体感觉、步态和独立转移能力训练。2组治疗前后均采用美国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和ROM测定。结果:术后7及14d时,2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和ROM测评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0.01)康复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0.01)。结论:TKR围手术期康复管理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编的棍棒操防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 例脑卒中早期上肢处于Brunnstrom Ⅰ~Ⅲ级,同时未出现肩痛、手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棍棒操,30 d 为1 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 个疗程后肩痛的发生率、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 个疗程后观察组肩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上肢运动功能评分、ADL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肩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编的棍棒操能降低脑卒中后患者肩痛的发生,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提高上肢功能,最终提高患者ADL,有效地预防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康复操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术后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操的锻炼,每天由1名经过专门培训的护理组长负责,包括进行康复操的专业指导、模拟示范、集中训练、发放康复操指导手册及CD光盘。结果:患者术后5,10 d及术后1个月患肢水肿的发生率及肩关节的活动度、手指爬墙高度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操训炼能有效减轻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尽早恢复患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疼痛的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针对性疼痛护理干预对根治性乳腺癌切除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80例行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在围手术期,实验组除了接受常规护理以外,还接受缓解疼痛的综合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仅接受常规护理.术后5 d内每天应用疼痛数字评估量表(NRS)和Athens失眠量表(AIS)对80例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和睡眠质量评估;在术后1个月内,对患者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患侧肩关节活动起始时间、患肢水肿情况、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等康复指标进行评估.结果术后5 d每天实验组的平均NRS评分和平均MS评分均低于实验组的相关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疼痛强度显示了较快的下降趋势;在康复指标方面,实验组除了拔管时间外,其余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疼痛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术后切口的疼痛,促使患者早日恢复患肢功能锻炼,进而改善术后康复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