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健康管理组(53例)、药物管理组(53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患者入院时给予常规用药指导及健康教育,药物管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用药监督及调整;健康管理组根据个人情况制订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从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用药指导、心理干预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健康管理,并监督实施,随访2年,观察患者生活习惯、血压、血脂等指标改善情况和心血管事件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健康管理组患者随访2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药物管理组,药物管理组低于对照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三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健康管理组和药物管理组脉压降低,对照组脉压略微升高。健康管理组收缩压、脉压低于对照组(t=3.934、4.021,P〈0.05),且收缩压低于药物管理组(t=3.267,P〈0.05),药物管理组脉压低于对照组(t=2.791,P〈0.05)。三组干预后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健康管理组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明显低于对照组(t=5.719、4.361,P〈0.05),药物管理组低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t=4.015,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系统的健康管理可以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血脂和血压,效果优于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背景65岁以上的个体中,未控制的高血压与卒中及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性死亡的风险增加有关。不过,老年人的理想血压(blood pressure,BP)控制目标仍不明。Briasoulis及其同事调查了降压治疗对65岁以上患者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钱卫民 《循证医学》2006,6(3):151-153
4 背景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对血压相对正常或有临界性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有益,但抗高血压药物对血压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尚未明确。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作为我国患病人数较多的慢性病之一,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加强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规范管理。目前我国高血压发病仍呈增高的趋势,单纯依靠门诊治疗的传统医疗保健服务模式防治高血压效果有限,高血压的预防及保健工作往往在家庭及社区中进行,患者及家属对高血压的管理便成为高血压管理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自我管理模式不仅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有明显效果,还能改善生理指标,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随着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不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成为高血压管理的主要力量,其管理水平对我国未来高血压管理状况的发展趋势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探讨一套适合我国高血压自我管理的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全科医学视角出发,对国内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概念、影响因素、评估表格、管理现状等进行分析,旨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为全科医师提供高血压管理新思路,为临床进行有效的高血压自我管理提供思路,从而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生活品质,缓解医疗卫生机构压力。   相似文献   

5.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分析与干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年龄和性别的相关性、晨峰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以及血压晨峰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分析2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确认晨峰组与非晨峰组,测定QT离散度和LVMI,选择部分患者,观察不同的药物、不同的给药时间对晨峰的治疗效果.结果:①与非晨峰组相比较,晨峰组凌晨收缩压、脉压较高(P<0.001).凌晨血压增高与年龄相关(P<0.05),与性别无相关(P>0.05).②与非晨峰组相比,血压晨峰组的QT离散度增大,差别有显著意义(P<0.001).③血压晨峰组的LVH发生率为57.3%,非晨峰组为43.8%,差别显著(P<0.05).④睡前服药组凌晨血压下降的程度大于清晨服药组,钙离子拮抗剂优于转换酶抑制剂.结论:①血压晨峰与年龄相关.②血压晨峰使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③睡前服药对晨峰的治疗效果较好,钙离子拮抗剂优于转换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6.
背景:在医生诊室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有许多缺点。与此相反,在家自测血压则能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但是,对其预测价值目前缺乏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患者5~10年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367例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检测BPV,然后根据患者的BPV对其分组,分为高BPV高血压组(166例)和低BPV高血压组(201例),再检测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分析BPV与高血压患者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关系以及影响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因素.结果 与正常人群相比,高血压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 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 DBP)和夜间平均舒张压(n DBP)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PV较低的高血压患者相比,BPV较高的患者中,饮酒比例、吸烟比例、糖尿病比例和冠心病史比例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与上述指标相似,其中尿素氮、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尿蛋白/肌酐比值和尿微量白蛋白增加的更加明显,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与BPV较低的高血压患者相比,BPV较高的高血压患者的5年、10年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饮酒、糖尿病、冠心病史、尿酸和同型半胱氨酸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BPV与患者的长期复合心血管事件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其中高BPV的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复合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不同危险分层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方法 选择高血压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126例,依次分为Ⅰ组(中危)、Ⅱ组(高危)、Ⅲ组(极高危),每组42例.随机选取无高血压病史和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老年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使用依托咪酯、丙泊酚、七氟烷、顺苯磺酸阿曲库铵与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分别利用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USCOM)动态监测心脏指数(CI)、左心室输出量(CO)、每搏心输出量(SV)、外周血管阻力(SVR)、峰值速度(Vpk)、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采用动态心电图(DCG)监测手术前后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情况.结果 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在术毕24 h内心肌缺血发生率(9.5%、31.0%、40.5%),缺血频率[(10.4±1.7)、(13.3±1.9)、(17.4±2.3)次],缺血时间[(116.4±9.7)、(174.3 ±19.8)、(212.4±20.5)分]和心律失常发生率(28.6%、52.4%、9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患者术毕48 h内心肌缺血发生率(11.9%、21.4%、31.0%),缺血频率[(9.5±1.5)、(11.6±2.0)、(15.0±2.2)次],缺血时间[(98.5±9.4)、(158.3±16.7)、(198.0±18.1)分]和心律失常发生率(16.7%、45.2%、8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具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尤其在全麻插管前即刻和术后24 h对心血管功能抑制最明显,容易发生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抗高血压治疗中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伴随的肾功能下降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升高相关,但其他降压药相关的研究仍较少。本文旨在探究采用一线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血浆肌酐升高对相关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5年10月—2020年6月至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82例,男性96例,女性86例,年龄为(60.5±6.4)岁。所有患者在此时间段内接受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或噻嗪类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通过治疗前基线肌酐水平及最近一次(≤90 d)的测量值计算血浆肌酐升高的百分比,探究6个月心血管事件(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或和脑卒中)的发生率与肌酐升高的相关性。结果 按照肌酐水平进行分组,分别为A组(0%~9%,79例)、B组(10%~19%,40例)、C组(20%~29%,27例)、D组(30%~39%,20例)、E组(>40%,16例),43.4%(79/182)的患者肌酐升高水平在0%~9%。在随访6个月时间内总计发生心血管事件6例(3.3%),无死亡患者。肌酐升高0%~9%和30%~39%相应的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和1.1%。总随访时间为...  相似文献   

11.
刘国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8):1331-1332
目的:探讨踩臂指数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483例(年龄≥60岁)经冠脉造影诊断的冠心病患者,分为PAD组(ABI≤0.9,n=144)和非PAD组(ABI>0.9,n=339),随访1年。结果:PAD组共发生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住院、冠状动脉血运重建)49例(34.0%),高于PAD组的59例(17.4%);(P=0.001)。预测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ABI(OR=2.45),糖尿病(OR=2.01),年龄(OR=1.74),陈旧心肌梗死(OR=1.65)。结论:ABI是预测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老年心血管疾病伴发抑郁状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军队离退休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抑郁状态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10月福州地区14个部队干休所离退休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抑郁自评量表(CES-D)为评定工具,采取面对面调查方式,调查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抑郁状态的发病率以及抑郁状态与一般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405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44例存在抑郁状态,总体发病率为10.86%。心血管疾病、婚姻状况、居住方式(独居)、需要生活照料等与抑郁状态的发生相关。结论在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同时,需注意抑郁症状的发生,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陆铮  郭涛 《昆明医学院学报》2014,35(11):118-121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与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tion,BPV)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95例门急诊老年高血压患者,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颈动脉斑块组(研究组)和无斑块组(对照组),对2组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检测,计算并比较2组全天、白天以及夜间的平均血压、平均脉压、血压变异系数.结果 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组的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大于对照组[(0.099 61±0.027 37) vs(0.084 04±0.176 01),P<0.01],白天舒张压变异系数大于对照组[(0.11449 ±0.039 42) vs (0.091 88±0.026 77),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发生与白天血压变异性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李征 《中外医疗》2014,33(4):29-30
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特点及心血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冠脉病变评分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有心血管事件组患者的日间动态血压和夜间动态血压中的SBP和PP均比无心血管事件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为年龄、24h动态SBP、夜间动态PP、冠脉病变积分。结论临床应有效控制上述危险因素,以减少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定义及对其管理的要求出发,分析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管理的现状和不足,提出医院三级制安全管理模式,即院级管理的委员会制度、部门级管理的常设机构、临床级管理的监测员上报制度,以期更好地进行院内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安全监测,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医疗器械作为现代医学领域中的重要部分之一,直接影响医疗安全.针对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我院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科学的管理,有效地保障了患者安全,使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更加科学、标准、有效、规范.  相似文献   

17.
杜玮 《中国医疗设备》2013,(11):101-103
本文阐述儿童医院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的重性及特点。我院通过制定和优化相关制度、信息收集上报、分析评价及最终处置等流程,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进行分析和研讨,并通过上述优化体系提高儿童医院医疗器械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医疗器械安全、有效运行是临床诊疗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本文依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管理的实践,讲述了建立医疗器械风险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的全身麻醉方式在高血压老年患者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和恢复情况.方法将择期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血压老年患者66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2例):气管插管全麻组(Ⅰ组)、硬膜外麻醉联合气管插管全麻组(Ⅱ组)、硬膜外麻醉联合喉罩全麻组(Ⅲ组).比较3组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比较术前和术后的血糖(Glu)水平和皮质醇(Cor)水平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Ⅲ组患者在置喉罩或插管后即刻(T1)、手术开始即刻(T2)、气腹后10min (T3)、拔管前即刻(T4)的SBP、DBP、HR均较Ⅰ组明显降低(P<0.05);Ⅱ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即刻(T2)、气腹后10 min (T3)、拔管前即刻(T4)的SBP、DBP、HR均较Ⅰ组明显降低(P<0.05);Ⅱ组、Ⅲ组在术后的血糖(Glu)水平和皮质醇(Cor)水平较Ⅰ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Ⅱ组、Ⅲ组在术后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Ⅰ组明显缩短(P<0.05),且苏醒期烦躁发生率较Ⅰ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联合喉罩全麻用于高血压老年患者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循环稳定,麻醉恢复快,应激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