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宫颈癌组织中nm23—H1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勇  蔡树模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32(12):718-721,I045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腺癌及鳞癌各39例癌组织标本中nm23-H1基因表达,采用统计学X^2检验方法,对nm23-H1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腺癌与鳞癌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4.6%和39.2%,在腺癌病例中,I期的阳性率为61.1%,高于Ⅱ期的28.6%,差异有显著性,术后复发组的阳性率为21.5%,低于无得发组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表达产物二磷酸核苷激酶(NDPK)在Ⅲ期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微波仪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研究了23例Ⅲ期卵巢癌患者。结果NDPK/nm23在人Ⅲ期卵巢癌中有较高的表达,阳性率为52.17%(12/23),其中无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为81.82%(9/11),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为25%(3/12),差异有显著性(P=0.02);卵巢癌的细胞分化程度越高,nm23的阳性检出率也越高,各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m23基因可能在卵巢癌转移和细胞分化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其表达程度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与其分化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癌基因c-erbB2在人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鳞癌6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9例及正常宫颈(10例)的宫颈上皮组织中c-erbB2的表达。结果:62例鳞癌中,19例细胞呈阳性染色,9例CIN中1例呈阳性染色,正常宫颈上皮无一例呈阳性染色。细胞学1、2和3级阳性率分别为12.5%、27.6%和52.9%,1级及2级与3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9)。手术治疗的20例患者中,6例阳性染色者,3例有盆腔淋巴结转移,14例例阴性染色者,仅1例淋巴结转移,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32)。c-erbB2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31.5%)明显低于阴性者(74.4%,P<0.001)。结论:癌基因c-erbB2表达与宫颈鳞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相关,检测其表达可能作为宫颈鳞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卵巢子宫内膜样癌HER-2/neu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HER-2/neu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对卵巢子宫内膜样癌28例进行HER-2/neu癌基因蛋白测定。结果13例细胞浆染色阳性,占46.4%,Ⅰ期肿瘤阳性率为20.0%,Ⅱ~Ⅳ期肿瘤阳性率为52.2%,手术有残留肿瘤者HER-2/neu的表达率是62.5%,无残留肿瘤者HER-2/neu表达率是25.0%,差异有显著性(P=0.049)。HER-2/neu表达与发病年龄、CA125水平、组织学分级及淋巴转移无关。术后随诊6~96个月,平均31.3个月,HER-2/neu阳性者术后死亡率是38.5%,HER-2/neu阴性者术后死亡率是21.4%。结论HER-2/neu阳性者与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不良预后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卵巢子宫内膜样癌HER-2/neu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HER-2/neu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对卵巢子宫内膜样癌28例进行HER-2/neu癌基因蛋白测定。结果13例细胞浆染色阳性,占46.4%,Ⅰ期肿瘤阳性率为20.0%,Ⅱ~Ⅳ期肿瘤阳性率为52.2%,手术有残留肿瘤者HER-2/neu的表达率是62.5%,无残留肿瘤者HER-2/neu表达率是25.0%,差异有显著性(P=0.049)。HER-2/neu表达与发病年龄、CA125水平、组织学分级及淋巴转移无关。术后随诊6~96个月,平均31.3个月,HER-2/neu阳性者术后死亡率是38.5%,HER-2/neu阴性者术后死亡率是21.4%。结论HER-2/neu阳性者与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不良预后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癌基因c-erbB2在人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物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鳞癌6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9例及正常宫颈(10例)的宫颈上皮组织中c-erbB2的表达。结果:62例鳞癌中,19例细胞呈阳生染色,9例CIN中1例呈一染色,下沉宫颈上皮无一例阳性染色。细胞学1、2和3有阳性率分别为12.5%、27.6和52.9%,1级及2级与3级比较,差异有  相似文献   

7.
子宫颈癌卵巢转移17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宫颈癌特别是早期宫颈癌卵巢转移的危险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58年至1994年我院收治的17例宫颈癌卵巢转移的情况。结果:17例患者中,10例为肉眼可见转移,7例为病理检查证实。11例(58.8%)转移至双侧卵巢,13例同时累及宫体、盆腔及主动脉旁淋巴结。17例患者中,10例为宫颈鳞癌卵巢转移,7例为宫颈腺癌卵巢转移,转移率分别为0.07%和1.81%,差异有显著性(P<0.05)。17例患者中,宫颈癌Ⅰ、Ⅱ期者为8例,宫颈鳞癌无Ⅰ期患者,Ⅱ期卵巢转移率为0.08%;宫颈腺癌Ⅰ期卵巢转移率为9.5%,Ⅱ期为1.2%。手术治疗的Ⅰ、Ⅱ期患者中,宫颈腺癌的卵巢转移率为7.8%,Ⅱ期宫颈鳞癌患者的卵巢转移率为1.6%。17例患者的预后差,5年生存率为17.6%。结论:宫颈腺癌早期有发生卵巢转移的危险性。宫颈癌患者是否保留卵巢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Guo C  Wei L  Fu Q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7):423-425
目的 研究nm23-H1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了宫内膜癌临床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了解nm23-H1基因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链霉素亲合素生物素标记法(LSAB)检测子宫内膜癌60例。结果 nm23-H1基因在60例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0%。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nm23H1、P185、P21和P53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用于判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测定74例原发性卵巢癌患者中上述癌蛋白的表达。结果:nm23H1、P185、P21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9.7%、74.3%、63.5%和67.5%,各种癌蛋白之间的表达无相关性。患者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显示随P21表达增高而下降;多因素分析显示P53是独立的患者预后因素,而nm23H1、P185和P21与患者生存率无关,临床分期和残留灶大、小是其它独立的患者预后因素。结论:在上皮性卵巢癌中P53表达,临床分期和残留灶大、小具有独立的判断患者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方法,分析51份子宫颈鳞癌石蜡包埋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C-myc、bcl-2及bax的表达情况。另取石蜡包埋的正常子宫颈组织5份、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织8份作为对照。结果:1.p53、C-myc、bcl-2和bax在子宫颈鳞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2.94%(27/51)、49.02%(25/51)、43.13(22/51)及52.94(27/51),其中p53、C-myc表达与正常子宫颈组织及CIN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子宫颈鳞癌中mtp53表达多见于组织分化程度低、有淋巴结转移及不良预后的患者。C-myc在有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不良患者中表达显著增高。在分化程度高、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bcl-2高表达。在临床分期晚、分化程度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bax高表达。3.p53与bcl-2以及bcl-2与bax表达间呈负相关;p53与bax以及C-myc与bax表达间呈正相关。结论: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C-myc、bcl-2及bax在子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回顾性复习经手术治疗的子宫颈浸润癌124例,包括鳞癌28例、腺癌30例、腺鳞癌3例及未分化癌2例。其中18例术前期别估计低于术后(14.5%)。Ⅰ期和Ⅱ期病例均有不同比例的宫体和盆腔淋巴结转移,但无1例卵巢转移。有17例60岁或以上患者接受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未见手术并发症显著升高。提示:术前准确估计期别是影响手术治疗的重要因素,对包括腺癌的Ib期病例手术时可予保留卵巢,老年妇女并非为根治术的绝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erbB2、nm23和p533种基因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检测70例卵巢上皮性癌石蜡切片中CerbB2、nm23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及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这3种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CerbB2蛋白表达率为31.4%,与其临床分期有关;nm23蛋白表达率为38.6%,其表达在有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标本中有一定意义;p53蛋白表达率为34.3%,在浆液性卵巢癌中的表达率较粘液癌为高。(2)3种基因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患者生存随访表明,CerbB2表达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短于无表达患者;nm23和p53对生存期影响不显著。结论CerbB2蛋白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恶性程度有显著相关性,对其预后有显著影响。nm23蛋白表达可能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53蛋白表达与卵巢癌病理分型有关,但二者均与预后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卵巢无性细胞瘤凝集素受体c—erbB—2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9例卵巢无性细胞瘤(DG)的凝集素受体(LR)、c-erbB-2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发现DG能表达PHA等11种凝集素受体,不表达BSL受体。其中PHA受体在有浸润转移和无浸润转移DG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χ^2=7.73,P〈0.01);c-erbB-2蛋白阳性者23例(58.97%),c-erbB-2蛋白的表达在有浸润转移和无浸润转移DG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Di H  Xu F  Wang D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11):670-672,I014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KDR)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子宫颈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0例子宫颈癌组织中KDR的表达情况,染色强度(-)~(+)者为KDR低表达,染色强度(++)者为KDR高表达。结果 在肿瘤间质血管内皮细胞中KDR的表达为,临床分期≤Ⅰb者和Ⅱa~Ⅲa者的高表达率分别为21.4%和60.6%(P〈0.01);病理分化程度为高、中、低分化者的高表达率分别为7.7%、27.8%和84.1%,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均〈0.01);5例腺癌中无一例KDR高表达,而鳞癌的高表达率为57.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者的高表达率分别为77.8%和46.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KD  相似文献   

15.
回顾性复习经手术治疗的子宫颈浸润癌124例,包括鳞癌28例、腺癌30例、腺鳞癌3例及未分化癌2例。其中18例术前期别估计低于术后(14.5%)。Ⅰ期和Ⅱ期病例均有不同比例的宫体和盆腔淋巴结转移,但无1例卵巢转移。有17例60岁或以上患者接受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未见手术并发症显著升高。提示:术前准确估计期别是影响手术治疗的重要因素,对包括腺癌的Ⅰb期病例手术可予保留卵巢,老年妇女并非为  相似文献   

16.
Ⅰ,Ⅱ期子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及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Ⅰ、Ⅱ期子宫颈癌转移淋巴结的治疗方法。方法:84例全部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8例腹主动脉旁转移者也行系统性淋巴清扫。84例中,采用输尿管外侧游离法者45例,采用Wertheim-Meigs法者39例。40例术前行淋巴造影和染色。术后辅以放射治疗和化疗。结果:随访5年以上者77例,存活率为71.4%。1个淋巴结转移者存活率为85.7%,2个以上转移者为63.3%;淋巴造影者存活率为80.0%,无淋巴造影者为62.2%。行输尿管外侧游离法者主韧带淋巴结复发率为2.2%,行Wertheim-Meigs法为17.9%;腹主动脉区转移者存活率为52.9%。结论:输尿管外侧游离法切除主韧带及其淋巴结、术前淋巴造影和染色以及腹主动脉区淋巴清扫,均可减少转移淋巴结残留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孕妇与胎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血清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定了173例孕妇及81例胎儿血清CMV抗体。结果:173例孕妇血清中CMV-IgG阳性率为70.5%(122/173),CMV-IgM阳性率为0.58%(1/173),孕妇早、中、晚孕期CMV感染率分别为52%、72.9%,74.4%,妊娠次数≥4次的孕妇CMV感染率较高。81例脐血血清中CMV-IgG阳性率为54.3%(44/81),CMV-IgM阳性率为6.2%(5/81),5例先天性CMV感染儿分别为4例胎儿畸形及1例产前咨询者,后者取脐血查到IgM阳性后1个月,胎死宫内。提示脐血中一旦查到CMV-IgM阳性,胎儿有严重后果。因此,产前诊断胎儿CMV感染,早期发现CMV感染儿,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1960~1979年作者治疗子宫颈腺癌319例,其中Ⅰ期47例,Ⅱ期199例Ⅲ期73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95.7%,73.3%、35.6%;10年生存率为85.1%、57.4%、28.7%;20年生存率为70.2%,26.1%、12.3%。影响预后的因素有宫颈肿瘤病灶的大小、病理分化、临床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及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9例卵巢无性细胞瘤(DG)的凝集素受体(LR)、c-erbB-2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发现DG能表达PHA等11种凝集素受体,不表达BSL受体。其中PHA受体在有浸润转移和无浸润转移DG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χ2=7.73,P<0.01);c-erbB-2蛋白阳性者23例(58.97%),c-erbB-2蛋白的表达在有浸润转移和无浸润转移DG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4.45,P<0.05)。上述结果提示:PHA受体可作为判断DG浸润转移的参考指标;DG的发生和演进与c-erbB-2癌基因的启动有关,且c-erbB-2能预测DG的浸润转移倾向。  相似文献   

20.
卵巢转移癌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巢转移癌63例临床分析姜阿英,王纯雁,李联昆指导谢克(辽宁省肿瘤医院)非生殖器来源的卵巢转移癌是卵巢恶性肿瘤中较常见的癌瘤,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3.28~20%[1-5],国内报告最高达23.1%[4]。1980年5月~1990年5月我院共收治卵巢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