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混凝土算量是施工现场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其精准度直接影响到现场浇筑混凝土的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传统混凝土算量工作繁琐且无法保证计算精度。通过利用BIM技术辅助进行混凝土算量工作,有效提取BIM模型中的工程量信息,为混凝土算量提供了新的工作模式,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人力和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2.
《安徽建筑》2019,(12):196-197
安装工程涉及多个专业,提量算量具有一定难度,还应引入BIM技术加强分析。文章通过对BIM技术在提量算量中的应用意义展开了分析,结合安装工程实例对BIM技术应用操作方法进行探讨,发现应用BIM技术需要完成提量算量模型建立,并结合对应标准实现工程量合理计算。  相似文献   

3.
工程量计算是建筑工程设计及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前提和基础,传统的计算方法工作量大、过程复杂、费时且精确度随工程规模的增大而降低,BIM 技术的出现给建筑工程设计及施工领域带来了新的革命。通过分析建筑工程三维算量的发展现状,对比了不同算量方式使用的 BIM 算量工具的优势及劣势,针对某教学实验楼的工程实际,选用广联达 BIM 系列算量软件进行建筑工程三维算量应用研究,并探讨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数据转化率、构件形式局限、清单定额更新、限额设计优化等问题及改进思路,为推动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算量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BIM作为建筑行业一项革命性技术手段,将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BIM应用实质落地应用的不多,如在工程造价领域,到目前为止市场上还没有一个成熟的BIM软件可以对机电工程全专业(水、暖、电)进行工程量计量并生成符合《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的工程量清单。以房屋建筑机电工程算量为研究对象,制定研究路线,开发研究出了可以根据BIM模型自动生成符合规范要求的工程量清单计量软件,结合课题研究开发出了相应的快速建模插件并编写相应BIM算量建模标准手册。  相似文献   

5.
从BIM应用于建筑工程算量的角度,建立工程算量模式评价标准;采用归类分析、实例验证及比较分析等方法,证明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合理使用BIM软件建模,可以直接、快速、精确地计算大多数工程计量项目的工程量。研究显示出BIM在工程造价方面的优势,为BIM今后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三维数字化系统(3DMA)能够提供三维观察、三维编辑、三维计算的功能。很好的满足了造价工程师算的快、算得精、简单易学、低成本和高效益的需求。且拥有全部的自主版权,为用户使用、升级、持续发展提供便利条件,最大限度的保障了用户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以35 k V变电站为研究对象,使用Revit软件,探讨BIM建模中的思路框架、具体流程和电力族库的建设,重点研究了在建模的同时兼顾2013版电力工程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的方法,为未来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工程量自动统计以及BIM建模标准的制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李显明 《四川建筑》2007,27(3):230-231,234
针对三维图形算量软件,介绍了其发展的过程,阐述了三维图形算量软件在建筑工程的招投标、实施阶段和决算阶段的应用,并与传统的手工计算进行了比较,以及推广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建立了变电站的BIM模型,基于Revit二次开发技术,实现了实体钢筋的建模、读取BIM模型的信息,实现了钢筋、混凝土、门窗、墙体工程量的自动提取,并可依据族和族类型套用子目,从而实现了变电站工程由BIM模型直接生成工程量清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简述BIM技术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应用及优势,以实际项目为例分析BIM技术在设计优化方面对设计质量、成本管理及设计进度的积极影响。通过大量项目研究分析三维算量的工作效率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11.
柏基 《工程质量》2012,(10):4-8
BIM对建设项目影响最深的地方在于它是个新载体,运用三维模型结合图形与原本散置的数据,卓有效率地传递具体的设计内容。BIM是外国发展出来的观念和技术,对我们仍然习惯于应用二维CAD的建筑业者来说,却是个全新的东西。本文从设计工具和载体演变的角度探讨BIM在台湾的发展现况和未来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我国施工管理特点和实际需求,提出了工程施工BIM应用的技术架构、系统流程和应对措施,并将BIM与4D技术相结合,自主研发建筑施工BIM建模系统和基于BIM的4D施工项目管理系列软件,从而形成一套工程施工BIM应用整体实施方案。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国家体育场等十几个大型工程项目,验证了其可行性和适用性,充分体现了BIM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价值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网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站信息协同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为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变电构架集成设计软件,并面向全站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实现各专业间的设计协同工作,选用ObjectARX技术在AutoCAD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针对变电构架结构设计的3DPtower软件。软件实现了变电构架的有限元分析、规范校核等功能,并通过工业基础类(1ndustryFoundation Classes,IFC)数据接口实现了工程模型的数据交换;软件基于设计结果可完成信息模型(BIM)的三维实体的数字拼装;可完成复杂钢节点的参数化造型和编辑技术;实现了基于BIM的结构材料信息、加工信息、造价信息等的建筑工程数据管理,以及BIM与施工图、加工图的实时、一致性关联。某特高压变电站项目的应用说明,该变电构架集成设计软件实现了信息模型的理念,成为变电全站信息协同有力的技术支撑,提高了工程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4.
迟敬来 《建筑经济》2021,42(4):117-120
针对BIM技术在铁路工程造价管理中面临的异构数据的共享、交换与管理技术难题,开发基于达索的信息表达及集成系统,构建基于BIM模型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制定符合工程量计算的编码规则;然后通过对达索的二次开发,实现BIM模型与概算软件的数据共享,进而实现造价计算。经太焦铁路项目应用实践证明,该方法实现了一模多用,提高了工程造价的时效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调查影响建筑业企业持续使用BIM 技术的因素,基于信息技术持续使用研究文献,采用期望确认理论(ECM),结合技术-组织-环境(TOE)模型构建了BIM 技术持续使用行为影响机理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兼容性、任务-技术匹配度、员工素质通过感知有用性对BIM 技术的持续使用意向产生显著间接影响;组织创新能力通过满意度对BIM 技术的持续使用意向产生显著间接影响;行业压力对BIM 技术的持续使用意向产生直接显著影响。为了促进BIM 技术在企业中的持续使用,可以从技术因素、组织因素、行业因素三方面着手努力。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历史建筑保护和城市发展为学科主线,以计算机技术为理论工具,以多年建筑遗产调查与研究成果为基础,注重跨学科的交叉,侧重采用数据分析手段,以研究城市历史建筑保护模式与方法为目的,设计面向历史建筑的BIM信息集成平台,建立在多维数据模型基础上的BIM数据仓库分析与处理技术,为城市建设和开发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前 BIM 软件成本居高不下,软件之间互操作性差,阻碍了 BIM 的应用。BIM 开源软件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BIM 开源软件已存在较长时间了,但 BIM 开源软件方面的研究很少。对国际上的 BIM 领域开源软件从多个维度进行较为全面地统计和定量分析,详细介绍了典型的 BIM 开源软件的功能和特点。识别了 BIM 开源软件开发者对计算机语言、开源许可证的偏好。BIM 从业者和 BIM 领域开发人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多有针对性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电力工程造价“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管理以及未来能源互联网发展要求,以BIM技术为基础,结合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构建集自动算量、计价、价格更新为一体的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计算模型,并结合实际工程,分别从单阶段造价自动计算和全生命周期造价联动更新两方面进行验证分析,为解决人工造价计算低效率、高耗能、频犯错、常反复等问题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9.
建筑信息模型的发展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建筑牛命周期的三个主要阶段(设计、施工和管理),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对于促进数据信息交换与共享,加快决策速度,降低项目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设计是一个从无到有、反复修改的过程,随着超高层、超大跨度建筑以及特大跨度桥梁等大型复杂土木工程在我国的相继发展,设计者贯彻信息模型理念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在介绍建筑信息模型相关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信息模型在协同设计中的作用,期待能够促进建筑信息模型在上程设计行业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BIM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技术,是信息时代推动建筑业发展的新动力,也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总结目前房屋建筑学课程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BIM技术在房屋建筑学课程中可以发挥的作用,提出了结合BIM技术的房屋建筑学课程新模式。新的授课模式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而且能让学生了解并运用BIM技术。BIM技术人才的培养能推动中国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