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CR和 DR是常规 X线图像数字化的两种有效途径,CR提出较早,但迅速发展是在近几年,DR则是刚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本文就 CR和 DR各自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分别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数字摄影系统中CR与DR的图像比较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旨在阐明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omputed radiography,CR)与数字X线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DR)成像结果的优劣及其在临床摄影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近期CR、DR胶片共2 109张.依据X线片的评片标准对其进行质量评估和分类(甲级,乙级和丙级),并统计其类片所占比率.通过统计软件SPSS 13.0行×列表资料的χ2检验,比较CR与DR的不合格率(废片率).结果 DR的合格率为99.72%,其中优质片率为96.20%,废片率为0.28%.CR的合格率为98.84%,其中优质片率为91.94%,废片率为1.16%.优质片率DR明显高于CR(χ2=17.268 5,P<0.01),废片率明显低于CR(χ2=5.871 2,P<0.05).结论 DR在临床工作中优于CR.虽然CR和DR技术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会并存,DR最终会取代CR.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DR摄影与CR摄影曝光条件及对患者的X线辐射剂量.方法 取本院DR照片和CR照片各2 000份,应用Arac等[1]学者的图像评价方法,由两位副主任技师和一位主任技师对照片进行分组分析,统计出甲、乙、丙片及废像率[2],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学比较及原因分析,同时对曝光条件做出比较.结果 ①照片质量:DR照片与CR照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出现非甲级片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是人为与外界因素.②摄影条件比较:同一部位DR的曝光剂量与CR的曝光剂量差别同样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评价DR的优越性,DR数字摄影照片质量明显好于CR,曝光条件比CR低,相对减少了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计算机X射线摄影术( computed radiography,CR)、数字化X射线摄影术(digital radiography,DR)在急诊外伤摄影中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急诊外伤骨折患者的CR、DR资料.结果 CR、DR图像质量高,后处理功能强大,可清晰地显示各种骨折,联合应用可极大地减少患者的痛苦,方便摄影,诊断准确率高.结论 CR、DR联合应用在急诊外伤的检查中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随机抽取CR和DR数字床边摄影各360例影像资料进行同异性系统对比分析。方法:分别用CR IP板和DR平板摄取床边患者360例对比分析。结果:CR和DR系统在床边应用方面各具特点,CR床边摄片灵活性大,DR系统图像质量、处理速度方面优势更强,具有CR及传统X线无法比拟优越性。结论:DR床边照片质量、工作效率、成像速度优于CR[1]。尤其随着无线DR平板应用,DR数字床边将逐渐取代CR及传统X线床边检查。  相似文献   

6.
龙腾河 《华夏医学》2006,19(3):482-483
目的:研究骨关节创伤时软组织的计算机X线摄片系统(CR)、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的表现.方法:分析600例经手术证实为关节韧带损伤或MRI、CT诊断为隐性骨折患者资料.结果:本组骨关节创伤时软组织的CR、DR表现对临床治疗骨关节创伤具有指导作用.结论:骨关节创伤时软组织的CR、DR表现,必须综合分析才能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数字化X线摄影(DR)、计算机X线摄影(CR)、屏-片成像3种成像方式在胸部的应用,为实际工作提供帮助.方法 分析3种成像方法 各500例,进行视觉质量评价、工作效率、工作强度等方面比较.结果 DR优片率(98.6%)高于CR(85.4%)和屏-片系统(55.8%).DR、CR和屏-片系统每小时平均完成73、52、50例的胸部摄影;DR成像时间平均为5 s,CR和屏-片系统分别为210 s和264 s.结论 DR能改善胸部图像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在胸部摄影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刘昊元  李毅  吴秀丽 《中国厂矿医学》2011,(12):1144-1145,I0002
目的对计算机X线摄影(CR)和数字化X线摄影(DR)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对比,分析其摄影特点,旨在提高摄影质量并为其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各类CR片和DR片各200张,依照X线照片评片标准进行质量评定。结果 DR甲级片率高于CR片(71.0%vs62.0%,P〈0.05),丙级片CR与DR相当,两者废片率均低。结论 CR与DR具有共同数字化储存和传输,DR作为直接数字成像,在成像环节、图像分辨率、成像速度、宽容度、后处理功能及辐射剂量方面均优于CR,但CR在灵活性方面略显优势。因此,CR与DR可能会互补互存,共同发展。DR与CR到底哪个更适用,应根据医院目前的发展规模、经济状况及工作量的大小来决定,但DR将是数字化技术发展的终端目标。  相似文献   

9.
王继刚 《吉林医学》2013,(32):6680-6681
目的:对比分析胸部床旁数字化X线摄影与床旁计算机X线摄影的特点,探讨DR在胸部床旁摄影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床旁胸部CR和DR片各200张,分别分析其图像质量和摄影条件的差异。结果:胸部床旁DR片的甲级片率明显高于CR,而照片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床旁CR,而且床旁DR的曝光量明显低于CR。结论:胸部床旁DR具有CR不可比拟的优势,DR是未来床旁X线成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医教信息     
陈淑英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2):127-127
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学会第11次学术大会将于2004年9月召开(第二轮)经中华医学会学术部的批准,中华影像技术学会将于2004年9月召开“2004中华医学影像技术学会第11次全国学术大会,具体通知如下:时间:2004年9月中下旬地点:苏州会议主题:(1)CR,DR临床应用技术研讨会;(2)第二届影像技术学教育交流会会议征文:(1)CR,DR临床应用技术研讨会(继续教育)征文内容涵盖CR、DR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技术的整个系列,重点突出以下几点:①CR、DR的临床应用价值;②CR、DR的成像性能检测;③CR、DR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④CR、DR影像质量评价;⑤CR…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HLA—Ⅱ类区的 (DQAl、DR2、DR3、DR4、DR7、DR9) 6个基因位点在中国人群肠型胃癌中的突变发生情况 ,进而探讨其是否与胃癌的发生易感性有关。方法 :采用PCR系列技术 (SSP -PCR和PCR/SS CP)。结果 :HLA -Ⅱ类基因区 6个基因位点基因型在个体中存在着明显多态性 ,PCR -SSCP结果显示DR4基因位点突变频率为 45 % ,明显高于其它几个基因位点。结论 :HLA—Ⅱ类基因区DR4基因的突变在国人肠型胃癌组织中较多见 ,推测其可能与胃癌发生的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蔡莉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7):3817-3817
1资料与方法急诊外伤患者怀疑有颈椎骨折或脱位来放射科拍片,往往从急诊科转来时均有颈托固定,且患者躺在担架上不能随意搬动,更不能坐立。故采用仰卧水平侧位投照颈椎侧位加之DR的后处理能使1~7颈椎显示清楚。投照方法:A、直接把患者所躺的担架车作为拍片床,横放于DR平板前,颈根部对床台中心。B、患者头稍后仰7°~10°左右,颈肩部可稍垫高10cm,患者家属将患者双手水平向足侧牵拉,X射线通过患者第4颈椎射向平板。C、焦片距:180cm,自动曝光。中心线:对颈第4颈椎。使用设备:西门子DRAristosVX。2讨论A、患者不必搬动,摆位简便,B、采用DR摄影,影像2s5s即可在监视器上显示,若位置不适合立即重拍。C、DR图像可以通过调节窗宽、窗位来观察不同的部位。通过剪裁可去除伪影,使图像完美而清晰。D、临床医生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患者的影像信息。避免患者借还片的环节,大大缩短了患者检查及就诊时间。采用DR拍摄颈椎的体会@蔡莉$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032DR;;颈椎;;骨折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TRAIL的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DR)DR4和DR5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联合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34例胶质母细胞瘤及25例正常脑组织中TRAILR的表达。结果:34例胶质母细胞瘤均大量表达死亡受体DR4和DR5,而25例正常脑组织中11例(44.0%)表达DR4,9例(36.0%)表达DR5。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DR的高表达明显不同于正常脑组织中DR的低表达,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原位杂交显示,DR在全部34例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和大部分正常脑组织中均呈强阳性表达,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胶质母细胞瘤中普遍存在DR的高表达,这可能为胶质母细胞瘤的凋亡诱导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新的策略。DR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差异可能是TRAIL选择性诱导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World medical journal》1959,6(3):145; French transl 164; Spanish transl 170
  相似文献   

17.
18.
DR. E MU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山东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及其临床表现与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HLA)-DR1,DR4、DR10等位基因频率的关系。方法: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方法分别测定132例RA患者及130例正常人的HLA-DR1,DR4、DR10的基因频率。结果:3种基因在132例RA患者中基因频率分别为9.8%、46.2%、11.4%,而在正常对照组的相应基因频率分别为5.4%、19.2%、6.9%,其中HLA-DR4较正常对照有统计学意义,HLA-DR1,DR10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山东地区RA易感性与共同表位(SE)有关,其中主要和HLA-DR4关联密切。HLA-DR1,DR10不是RA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