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体型与证候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型与证候特点。方法:以居民小区为基本抽样群,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宣武区、昌平区及平谷区的3个社区20岁以上长住居民5208人进行糖尿病筛查,并对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医生访谈的问卷调查形式进行中医证候学研究。结果:88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含超重)621例,占70.0%,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患者768例,占80.8%,肥胖2型糖尿病实证患者中,肝胃郁热证占69.3%。结论:2型糖尿病与消渴病存在较大差异,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的肥胖患者为2型糖尿病的主体,肝胃郁热证为肥胖2型糖尿病的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布及变化规律。方法:对345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证候分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因新诊断2型糖尿病病人症状不典型或无明显症状,有25.22%的病历无法按所选标准确定征候;入选病历中实证和虚症出现频数基本相等;在单证中实证出现的比例大于虚症;证候为三种及三种以下者占69.86%;在组合证候中无纯虚症组合。结论:燥热、胃热、气虚、阴虚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重要表现。实证在糖尿病的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肥胖T2DM的主要证型肝胃郁热证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特点,为探讨肝胃郁热证的科学内涵做一粗浅尝试。方法:通过胰岛素耐量实验,将肥胖T2DM肝胃郁热患者与正常组和肥胖组比较,检测0点、30min1、20min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真胰岛素(TI)和胰岛素原(PI)。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肥胖2型糖尿病肝胃郁热证患者胰岛素分泌低钝,延迟,早时相分泌远低于正常者;Homa-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肥胖2型糖尿病肝胃郁热证患者胰岛素分泌的数量、质量及胰岛素分泌的时相性都存在明显的病理改变,证实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及胰岛素抵抗双重因素导致该患者群血糖居高不下。同时本研究提示采用真胰岛素评估β细胞功能结果更真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不同腰围的肥胖患者的虚实证候特点。方法:将874例肥胖患者依据腰围的不同分为腹型肥胖组和非腹型肥胖组,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的差异。结果:北京市社区居民腹型肥胖组和非腹型肥胖组中女性皆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腹型肥胖组比例明显加大。腹型肥胖患者合并高血压224例(25.6%)、糖尿病前期160例(20.3%)、糖尿病179例(27.4%),非腹型肥胖患合并高血压20例(23.0%)、糖尿病前期12例(13.8%)、糖尿病14例(16.1%);腹型肥胖与非腹型肥胖在虚实证候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证中腹型肥胖的比例低于非腹型肥胖,虚证、虚实夹杂证中腹型肥胖的比例高于非腹型肥胖。结论:不同腰围的肥胖患者的虚实证候特点不同,需给予不同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初发2型糖尿病中医病机与证候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初发2型糖尿病(YZDM)中医病机与证候特点.方法:以居民小区为基本抽样群,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近郊、远郊及市区的3个社区20岁以上长住居民5465人进行糖尿病筛查,并对其中初发T2DM患者进行中医四诊信息采集,探讨其病机与证候特点.结果:344例T2DM患者中,肥胖(含超重)患者267例(占77.6%);虚实病机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实热、痰湿、阴虚、血瘀、气虚、气郁、阳虚、血虚,实证明显多于虚证;痰热互结证101例(29.4%),阴虚热盛证85例(24.7%),气阴两虚证32例(9.3%),其他证型26例(7.6%),无证候者100例(29.1%).结论:初发T2DM肥胖患者占多数,无症状占很大比例,病机以实热、痰湿多见,痰热互结证是初发T2DM的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6.
姚淑红  黄武松  李茜羽 《光明中医》2020,(17):2626-2629
目的通过比较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证型分布和实验室指标,揭示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代谢指标特点,以期为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诊治提供帮助。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肥胖分为2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糖尿病病程、中医证型、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病史等,收录FPG、FINS、HbA1c、TC、TG、HDL-C、LDL-C、彩超(颈动脉硬化或斑块)等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中医证型以肝胃郁热型所占比例最高;肥胖组的体质量、BMI、HOMA-IR、TG、AIP均高于非肥胖组,而HDL-C、LDL-C均低于非肥胖组。结论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以肝胃郁热为主要证型,代谢状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改变更加显著,具有更高的心血管风险。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医证候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智龙  陈宏  吉学群  薛莉  宫军  王春梅 《中医杂志》2011,52(16):1379-1382,138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搜集162例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的基本信息、中医四诊及辅助检查信息,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医证候进行初步客观化分析。结果经因子分析后,可获得15个基本符合中医证候诊断的公因子;以症状和体征为自变量通过聚类分析,将162例患者的中医证候分为5类;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最终确定了各类别的证候模型。结论经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可将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证候归为5大类,即痰湿血瘀证,气阴两虚证,脾虚湿盛证,阴虚热盛证,阴阳两虚、血瘀水停证。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并发症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将60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组,观察舌象和脉象以及病程和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结果 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发病年龄50~70岁以阴虚燥热者为多,70岁以上以阴阳两虚为主。病程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5 a者居多。阴虚燥热组以舌红、苔黄燥、脉弦数为主,气阴两虚组以舌红、苔少、脉濡细数为主,阴阳两虚组以舌淡胖、苔白腻、沉迟脉细为主。结论 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舌象脉象均符合中医基础理论对证候的认识。用客观的方法分析中医证候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医证候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KD)不同分期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演变规律,提高辨证的准确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横断面、回顾性调查的研究方法,依据Mongensen分期标准选取我院住院DKD(Ⅰ-Ⅱ、Ⅲ、Ⅳ、Ⅴ期)患者273例,收集其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DKD不同分期中医本证方面,Ⅰ-Ⅱ期以阴虚燥热证为主,Ⅲ期以气阴两虚证为主,IV期及V期以脾肾气虚证为主,随着病情进展,DKD的主要证候呈现阴虚燥热证→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的发展趋势;DKD不同分期中医标证方面,血瘀证贯穿DKD发生、发展的始终;DKD早期湿热证所占比例较高,随着病情进展,湿热证逐渐减少,痰浊证和寒湿证逐渐增多。结论:DKD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脾肾气虚证为主,标实以血瘀、湿浊证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本院内分泌科住院和门诊糖尿病病人,利用数理统计分析得出临床常见糖尿病中医证型特点,并进一步研究常见证型与客观指标(如并发症史、血脂、尿MA/CR等)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1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应用公因子分析、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与样品聚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并由临床专家根据聚类结果判别中医证型。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用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分型结果与一些客观指标(如血糖、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尿MA/CR等)进行相关性的研究。结果:对调查表中137个中医症状体征中出现频率大于10%的50个症状体征进行统计分析判别,获得的糖尿病中医证型根据中医诊断学理论可归纳为4个主要复合证型:气阴两虚、瘀热内蕴型77例,肾气亏虚型54例,肝阳上亢夹瘀型39例,湿热夹瘀型10例。进一步对分型结果与一些客观指标进行相关性的研究发现,不同证型与血脂、尿MA/CR等有一定的关联性。结论:气阴两虚、瘀热内蕴型是糖尿病最常见的证型。中医证型与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尿MA/CR等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2型糖尿病不属于"消渴"范畴;发病主因是脾失运化;基本病理是湿热内蕴、困阻胰岛;治疗大法是健运脾土、清化湿热,并制订了基本处方,从四个方面探讨了2型糖尿病的诊治思路与方法,对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和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42例,据患者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69例,尿酸正常组73例,比较分析2组的临床及中医证候特点。结果:高尿酸组饮酒比例、体质量指数(BMI)、舒张压、脂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肌酐、尿素氮、合并冠心病、下肢血管病变、脂肪肝、泌尿系结石及并发肾病、视网膜病变等高于尿酸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证候气阴两虚、阴虚火旺、肝胃郁热及兼痰证、瘀证、浊证人数及构成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合并症并发症情况严重;中医证候以气阴两虚、阴虚火旺、肝胃郁热为主,多兼痰、瘀、浊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方法:通过总结归纳、搜集整理文献、梳理等方法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PCS证型主要包括肝郁气滞、肝胆湿热、气滞血瘀。治宜抓住PCS病机,治疗肝胆脾胃失调为关键,辨证论治,从整体出发,提高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T2DM)按照体型有肥胖或超重,正常或消瘦之别,按照症状有有"三多一少"和无"三多一少"之分。一般而言,肥胖或超重者"三多一少"症状多不明显,符合《内经》"中满内热"理论,治疗应当调中散满,清热化痰;正常或消瘦者多有"三多一少"症状,符合传统"阴虚燥热"理论,治疗当滋阴清热,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T2DM,不容混淆。在《内经》消渴病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新的T2DM辨证论治体系,有利于促进中医糖尿病学科的发展和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26例抑郁综合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中医中药配合心理治疗26例抑郁综合征,辨证分型为肝郁气滞型,肝郁痰热型,心脾两虚和心肾不交型,结果: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5%。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黄芪消渴方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属气阴两虚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予二甲双胍片口服,根据血糖结果酌情调整剂量,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黄芪消渴方汤剂口服。观察周期为3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空腹、餐后2 h血糖;观察治疗前后气阴两虚型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各症状单项记分。结果:2组治疗后二甲双胍片日平均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下降值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症状各单项积分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咽干口燥、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等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消渴方能改善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症状,尤其对咽干口燥、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7.
祁晓霞  王旭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0):63-64,F0003
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对近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中医药研究概况进行了回顾分析,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药治疗继发性磺脲类失效的 2型糖尿病 (DM )患者的疗效 ,及对空腹血糖 (FBG)、糖化血红蛋白 (HbAlc)、C肽 (C P)水平的影响。将 98例继发性磺脲类降糖药物失效的 2型DM气阴两虚兼血瘀患者 ,随机分为单纯应用胰岛素对照组及中药加胰岛素治疗组 ,疗程 12周。结果 :两组治疗后FBG、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1) ,治疗组降低更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有效胰岛素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提示益气养阴活血方药对继发性磺脲类失效的 2型DM气阴两虚兼血瘀患者 ,有协同胰岛素降糖作用 ,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以及各证型与冠心病预测因子血清ADPN、ASP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00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学调查及血清ADPN、ASP的检测,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300例患者中,痰湿阻遏、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血瘀脉络、脾肾阳虚和其他证型的病例数分别为105、84、39、34、12、26,血瘀脉络型患者ADPN最低(P0.05,或P0.01),血瘀脉络型、痰湿遏阻型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患者ASP最高(P0.05,或P0.01)。结论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以痰湿阻遏和气阴两虚证型最为常见,血瘀脉络型、痰湿阻遏型患者发展为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