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奇异变形杆菌潜生体与繁殖体的耐药性差异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奇异变形杆菌潜生体与繁殖体的耐药性差异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采用一株自已构建的标准产酶菌株和一株临床分离菌株、经波动培养法诱导产生潜生体及繁殖体,检测二者的耐药性差异,并通过β-内酰胺酶活性分析、外膜通透率测定及外膜蛋白SDS-PAGE检测来探讨其发生机制。结果:潜生体的耐药程度普遍高于繁殖体,二者的β-内酰胺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潜生体外膜通透率降低且有多种外膜蛋白减少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粘液放线菌形成的单菌种生物膜的结构以及胞外多糖在生物膜中的分布。方法采用微生物厌氧培养技术将粘液放线菌在玻璃片上形成24h单菌种生物膜,用荧光染料Fluorescein、BODIPY和Calcofluor进行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其形成的生物膜结构和其中胞外多糖的分布。结果玻璃表面粘液放线菌粘附形成致密的生物膜,大量微菌落和沟壑间隙是其所形成生物膜的特征。临近粘附表面的生物膜基底部位细菌密度较低,而中部则较致密。生物膜中胞外多糖分布与菌落中的细菌分布一致。结论粘液放线菌依靠其合成的胞外多糖聚集形成了生物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中大肠杆菌潜生体的增殖方式,探讨大肠杆菌潜生体对肠道粘膜的侵袭性,方法:在生物波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大肠杆菌的波动生长模型。观察大肠杆菌潜生体在不同pH,温度,湿度,渗透压,抗生素状态下的生长变化,制备肝硬化鼠动物模型观察大肠杆菌潜生体对肠道粘膜的损害。结果:经波动培养后,可见肠道 潜生体呈现多种生长方式。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中大肠杆菌潜生体形成率和群集率可显著增高,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中潜生体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运动能力和抗生素耐受能力,从而具有较强的侵袭力,而且具有一定的逃逸巨噬细胞吞噬的能力。结论:潜生体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生发展中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测缓激常泰拮抗细菌潜生体激活肥大细胞的作用.方法 以头孢呋辛钠诱导大肠杆菌产生,体外以细菌潜生体为对照,分别观测不同剂量缓激常泰对细菌潜生体激活肥大细胞的拮抗作用.结果 中、高剂量的缓激常泰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一定剂量的缓激常泰具有稳定肥大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5、10、15、20和25天龄大鼠睾丸曲细精管分离细胞制成悬液,在体外经固体琼脂培养和旋转培养,得到圆球状和索状细胞团聚体,其主要由支持细胞组成,管周细胞包绕在支持细胞外周。10天龄以前组,在团聚体中可见到部分生精细胞,15天龄以后组的生精细胞全部位于团聚体外.表明新生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管周细胞及生精细胞间仍保留着部分胚胎期的识别和选择性粘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离并鉴定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为当前外泌体的提取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并为后续开展外泌体与牙周组织再生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体外培养巨噬细胞RAW264.7,使用超速离心和超滤结合法提取其外泌体,通过BCA试剂盒测定外泌体的蛋白总量,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形态特征,粒径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大小及浓度,免疫印迹法检测外泌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超速离心法获取牛奶外泌体的最适离心力,探讨牛奶外泌体在体外消化模型中的稳定性及消化后的牛奶外泌体对大鼠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体外消化模型消化牛奶,不同离心力超速离心分离牛奶外泌体,用Western印迹法、动态光散射、扫描电镜对消化前后获取的外泌体进行表征,CCK8实验分析外泌体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牛奶消化后外泌体蛋白浓度明显降低,外泌体标记蛋白CD63和CD9在消化前后的分离产物中均为阳性。消化后的外泌体粒径大于未消化组,且粒径随离心力的升高而降低。扫描电镜下观察,消化前后的牛奶外泌体形态差别不大。用50μg/mL外泌体培养IEC-6细胞,结果显示牛奶消化前后的外泌体均对IEC-6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消化后离心(130000×g)获得的外泌体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结论 130000×g是获取牛奶外泌体的最适离心力。牛奶消化前后的外泌体在标记蛋白、形态上相似,表明牛奶中的外泌体能耐受体外消化模型的消化,牛奶消化后的外泌体仍能促进IEC-6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海藻多糖对人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集落培养、MTT、形态观察等方法,研究海藻多糖对(HL-60)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海藻多糖对体外培养的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随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强,MTT结果示当浓度为800 μg/ml,作用48 h时抑制率为(51.30±3.10)%.结论海藻多糖体外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提示其在抗肿瘤方面有一定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肠道细菌潜生体(cryptic growth cell, CGC)与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关系.方法 应用显微培养结合形态观察等方法对IBS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CGC检测,并在实验室进行CGC诱导产生和体内定植的模拟研究.结果 IBS患者粪便标本中常存在大量CGC并可在体外传代;在发病期间,其粪便标本中CGC出现明显的自溶现象.模拟实验显示IBS患者常使用的抗生素多可诱导CGC形成和体内定植.结论 初步可推断CGC与IBS的发病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白芍粗提物及其主要成分芍药苷对变异链球菌的作用。 方法 采用醇提法制取白芍粗提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芍粗提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分别观察白芍粗提物及其主要成分芍药苷在不同药物浓度下对变异链球菌的粘附、产酸、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以及葡聚糖转移酶(GTF)比活力等方面的影响。 结果 白芍粗提物及芍药苷对变异链球菌的体外生长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130和1.770 mg/mL,当两者的浓度分别为≥1.565和≥0.885 mg/mL时,有明显的抑制变异链球菌粘附、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和GTF比活力的作用(P<0.05); 当白芍粗提物浓度为3.130 mg/mL时,有明显的抑制变异链球菌产酸的作用(P<0.05),而不同浓度的芍药苷对变异链球菌产酸均无影响(P>0.05)。不同浓度白芍粗提物组和芍药苷组的水不溶性胞外多糖含量和GTF比活力之间均呈正向直线相关。 结论 白芍粗提物可抑制变异链球菌的粘附、产酸、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和GTF活性,其主要活性成分芍药苷可抑制变异链球菌的粘附、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和GTF活性,但不影响变异链球菌的产酸活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铜绿假单孢菌粘附肠上皮细胞后细胞膜生物特性的变化规律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肠上皮细胞培养模型,研究绿脓杆菌粘附后对肠上皮细胞活力、细胞膜磷脂酶A2、细胞内钙、细胞膜磷脂成分、膜流动性的影响。结果 细菌粘附后3h肠上皮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LA2活性增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肠上皮细胞膜荧光偏振度、微粘度和分子排列有序性系数即出现增加,膜流动性降低,细胞膜磷脂含量降低,磷脂酶肌醇(PI)、磷脂酰胆碱(PC)含量逐渐降低。结论 绿脓杆菌粘附后肠上皮细胞胞内钙超载所导致的膜PLA2活化以及肠上皮细胞膜磷脂降解是导致膜流动性降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对28例手术切除标本行原代肺癌细胞培养,并测定了钙调素(CaM)阻滞剂三氟拉嗪对原代肺癌细胞的作用,结果显示,三氟拉嗪能抑制肺癌细胞进入增殖周期,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在长春新碱(VCR),阿霉素(ADR)和足叶乙甙(VP16)各药物组加入三氟拉嗪后能使癌细胞活性(A值)明显降低(P〈0.01或P〈0.05),单用三氟拉嗪组亦能使癌细胞活性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培养上清(spent culture supernatant, SCS)体外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黏附肠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建立体外肠上皮细胞黏附和侵袭模型,通过噻唑蓝(MTT) 实验和细胞裂解计数等技术观察双歧杆菌培养上清对铜绿假单胞菌黏附肠上皮后对细胞活力、黏附和侵入的影响.结果 SCS能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长,作用3 h后铜绿假单胞菌黏附数和侵入数分别降低了71%和降低约87%,肠上皮细胞损伤害也有减轻.结论 双歧杆菌培养上清可抑制铜绿假单胞菌对肠上皮细胞的黏附和侵袭,保护肠粘膜细胞,维护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完整,双歧杆菌培养上清中存在有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长、黏附的保护性因子,该因子的性质及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RAB5A基因过表达与人肺腺癌细胞系Anip 973的高转移性相关 ,进一步确认该基因在人低转移肺腺癌细胞系SPC a1和人低分化肺腺癌细胞系GLC 82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癌细胞粘附基底膜成分的测定方法 ,分析RAB5A正义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后的SPC a1、GLC 82两种肺腺癌细胞系的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RAB5A正义表达载体PcDNA3 .1 RAB5A转染的SPC a1较未转染细胞与基底膜成分粘附能力明显增强 ,t检验P <0 0 1;GLC 82细胞的侵袭能力作用不明显。结论 RAB5A在侵袭转移表型形成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红细胞免疫作用对胃癌BGC - 82 3细胞凋亡的影响 ,以及淋巴细胞的协同作用。方法应用红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花环试验、流式细胞术及放射免疫等方法 ,采用正常人外周血红细胞及红细胞 -淋巴细胞免疫粘附人胃腺癌BGC - 82 3细胞 ,检测红细胞及红细胞 -淋巴细胞免疫粘附胃癌细胞花环率 -胃癌细胞凋亡率、凋亡相关基因Fas、Bcl- 2以及凋亡相关信号传导物质cAMP、PKC的变化。结果红细胞组肿瘤红细胞花环率为 (2 8.41± 5 .0 1) % ,与对照组比较 ,红细胞组胃癌细胞凋亡率、Fas基因的表达、胃癌细胞内cAMP水平显著升高 ,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 ,PKC)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1) ;与红细胞组相比 ,红淋混合组总花环率、胃癌细胞凋亡率、胃癌细胞内cAMP水平进一步增高 ,Bcl- 2基因的表达及PKC水平降低更为显著 (P <0 .0 1)。结论正常人红细胞可免疫粘附体外培养的胃癌BGC - 82 3细胞 ,通过红细胞的免疫作用 ,尤其是免疫粘附 ,可增加凋亡相关基因Fas的表达 ,增高胃癌细胞内cAMP水平 ,降低PKC水平 ,从而可能在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方面起到某种作用 ;自身淋巴细胞有不同程度的促进和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原代小梁网细胞的体外培养,以及利用其特性建立一种鉴定小梁网细胞的新方法。方法从眼球破裂伤病人的眼球以及角膜移植后剩余的角膜环分离出小梁网组织,利用组织块贴壁法以及消化法对人原代小梁网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并利用CCK8法检测其生长速率。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对所培养的细胞进行纤维连接蛋白、Ⅳ型胶原蛋白、层黏连蛋白、水通道蛋白-1等蛋白的染色鉴定。并利用100 nmol/L地塞米松对所培养的细胞诱导10 d,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myocilin的表达水平以确定所培养的细胞是否为小梁网细胞。结果小梁网组织块贴壁培养1~2周后,开始有细胞从组织块旁向外长出,并逐渐增多。传代后小梁网细胞在第1~4天生长较快,第5~7天生长速度有所减慢,但依然显著高于第4天(P < 0.01)。所培养的细胞纤维连接蛋白、Ⅳ型胶原蛋白、层黏连蛋白、水通道蛋白-1的免疫荧光染色均呈阳性。地塞米松诱导后,与对照组相比,小梁网细胞中myocil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P < 0.01)。结论本实验中所培养的细胞通过对其特点进行检测,确定所培养的细胞为人原代小梁网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喹诺酮信号分子(PQS)对铜绿假单胞菌(PA)毒力的影响。方法选择PAO1作为实验菌,分为PQS组、PQS与
抑制剂组、抑制剂组以及正常组。QPCR方法检测Ⅲ型分泌系统(T3SS)的调节基因ExsA和毒力蛋白基因ExoS的转录水平;分
光光度计检测绿脓素生成量;作用肺泡上皮细胞A549,用平板计数法比较PAO1粘附和侵袭力;构建小鼠腹膜炎模型,观察PQS
对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PQS增多和减少不影响PAO1 的成长情况。与正常组相比,PQS组的ExsA与其调控表达的
ExoS 毒力蛋白基因转录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PQS组PAO1 产生的绿脓素也明显升高,抑制组却明显下降(P<0.01);与
A549细胞作用时,抑制剂组PAO1的粘附和侵袭力均显著降低;腹膜炎模型小鼠PQS组存活时间也降低明显(P均<0.01)。抑
制剂组Exos的转录水平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抑制剂组的ExsA转录水平无明显差异,PQS组
PAO1的粘附力和侵袭力没有改变(P均>0.05)。结论在PA感染宿主的整个过程中,PQS能维持粘附和侵袭能力,PQS的浓度
与绿脓素的产生有正相关关系,从而最终使宿主的存活时间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中Klotho基因表达的KL1蛋白的相关功能及其机制?方法:分别用表达KL1蛋白和表达KL蛋白(Klotho基因表达的另一种同源蛋白)的质粒转染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后,通过Western blot验证转染结果;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平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转染后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信号通路的中下游靶位点蛋白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转染48 h后细胞显著表达外源性KL(P < 0.01)?KL1蛋白(P < 0.01)?KL1基因过表达后可以抑制A549细胞生长(P < 0.01);同时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 < 0.01),促进细胞凋亡(P < 0.01);KL1过表达能够明显降低bFGF通路中ERK1/2的磷酸化水平(P < 0.01);过表达KL1与过表达KL比较,两者在影响细胞生长?增殖?凋亡和对bFGF信号通路的激活中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KL1与KL蛋白均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作用效果相当?KL1能够抑制bFGF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是KL中发挥抑制肿瘤作用的主要功能片段?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adenovirus delivered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3 (Ad-TIMP-3) on the biological behaviors of cervical cancer cell lines and to evaluate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cervical cancer gene therapy. METHODS: We transferred Ad-TIMP-3 into cervical cancer cells. The TIMP-3 mRNA expression was assessed by RT-PCR, and the TIMP-3 and p53 protein expressions were assessed with Western blot. The apoptotic changes of cells were illustrated with morphology and DAPI staining. The viability of cells was determined with MTT assay. The abilities of in vitro invasion and adhesion were evaluated by the invasion and adhesion assays respectively. RESULTS: After infection, the TIMP-3 mRNA and protein were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in a time-dependent manner. Overexpression of TIMP-3 markedly increased p53 protein level in spite of the backgrounds of p53 gene in cells. Ad-TIMP-3 infection induced massive apoptosis of cervical cancer cells with a marked bystander effect. The abilities of in vitro invasion and adhesion were inhibited significantly (P < 0.01). The cytotoxicity of Ad-TIMP-3 wa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than that of Ad-p53 (P < 0.05, P < 0.01). CONCLUSIONS: Ad-TIMP-3 infection has cytotoxic effects on cervical cancer cells and can inhibit the expressions of these malignant phenotypes. Ad-TIMP-3 may be a potentially useful agent for cervical cancer gene therapy.  相似文献   

20.
汪闯  周建奖  谢渊  赵艳 《广东医学》2016,(3):332-335
目的:探讨胃泌素/CCK-B受体环对肝癌、肺癌和乳腺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肺癌A549细胞、肝癌HepG2细胞及乳腺癌MCF-7细胞系中胃泌素和CCK-B受体的表达。再用CCK-B受体拮抗剂丙谷胺(5 mmol/L)处理细胞(实验组),分别用MTT实验、流式细胞仪及分光光度法检测3种癌细胞的生长曲线、细胞凋亡及caspase-3的酶活性,对照组未用丙谷胺处理。结果肝癌HepG2细胞、肺癌A549细胞和乳腺癌MCF-7细胞中胃泌素和CCK-B受体的表达均为阳性;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的生长被显著抑制,caspase-3酶活性和凋亡细胞百分数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胃泌素/CCK-B受体环参与肝癌、肺癌和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凋亡,阻断此环能抑制细胞的生长,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