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益气化痰活血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治疗组应用益气化痰活血法+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8.3%),明显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程度、主观感受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痰活血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益气温阳活血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微炎症状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益气温阳活血方,治疗时间为12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12周时,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血管内皮功能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等,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6周和12周时IL-6,TNF-α,MCP-1,UAE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6周时IL-6,TNF-α,MCP-1,UAE均有所降低,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12周时IL-6,TNF-α,MCP-1,UAE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FMD均有所升高,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6周时,2组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12周时,2组IL-6,TNF-α,MCP-1,UA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FMD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益气温阳活血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够抑制早期DN患者血浆炎症因子TNF-α,IL-1,MCP-1的表达,改善体内微炎症状态;能够降低DN患者的UAE,减少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从而减轻肾小球硬化,起到保护肾脏、延缓肾脏病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口服叶酸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叶酸加常规治疗组(叶酸5 mg口服,2次/d,n=26)和常规治疗组(n=14),服药3月后复查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血管扩张作用,观察比较服药前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口服叶酸3月后的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血管扩张(FMD)为(12.12±3.12)%,较治疗前的(8.89±4.57)%有显著改善(P<0.001);对照组FMD治疗前后分别为(8.87±2.05)%和(9.06±1.90)%,二者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治疗3月后,叶酸组的FMD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叶酸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
不同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再述 《医学综述》2015,21(1):147-149
目的比较他汀类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嘉鱼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试验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每次10 mg,每日1次,服用24周),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每次10 mg,每日1次,服用2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炎性因子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多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是血清总胆固醇[(3.1±0.6)mmol/L比(4.2±0.6)mmol/L]、三酰甘油[(1.5±0.4)mmol/L比(1.7±0.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胆固醇[(1.7±0.4)mmol/L比(2.5±0.4)mmol/L](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胆固醇[(2.2±0.6)mmol/L比(1.8±0.6)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05±0.11)mm比(1.21±0.14)mm]、横切面最大面积[(13.02±2.48)mm比(15.26±2.37)mm]、纵切面最大厚度[(1.92±0.15)mm比(2.03±0.31)mm]、斑块面积[(19.70±8.25)mm2比(22.85±7.32)mm2]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1.55±0.23)mg/L比(2.21±0.45)mg/L]显著低于对照组,脂联素[(24.38±4.05)μg/L比(21.06±3.88)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的血清一氧化氮[(22.14±5.36)μmol/L比(18.06±3.22)μmol/L]、血管内皮素1[(18.70±4.25)ng/L比(21.03±3.32)ng/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够明显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发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药理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49-53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对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心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总体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经干预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试验组患者LVEF、LVESV、LVEDV心功能相关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试验组患者ET-1、sVCAM-1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NO升高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具有芳香温通、益气强心之功效,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PCI术后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能够改善心功能指标,并且能够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较效果更佳,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复方制剂"冠心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前后血清ET、NO以及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等疗效指标的变化,评估"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对冠脉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研究中将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予常规西药加中成药冠心平;对照组40例,予常规西药加中成药心可舒,4周为1疗程。[结果]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可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心肌供血,提高血清No含量和降低血浆ET含量。统计表明,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能显著减轻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糖尿病患者脂肪餐后三酰甘油水平的变化,并观察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检测2010年4月至2013年10月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一科治疗的37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脂肪餐前和餐后2、4、6 h时血清三酰甘油表达水平,并采用超声检测空腹和餐后4 h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结果糖尿病组患者脂肪餐后2、4、6 h时血清三酰甘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餐前(P<0.05),且均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对照组脂肪餐后2、4 h均明显高于餐前(P<0.05),但餐后6 h血清三酰甘油表达水平恢复至餐前水平;糖尿病组患者空腹状态时C-IMT显著高于对照组[(1.66±0.47)mm比(1.34±0.22)mm,P<0.01],而FMD显著低于对照组[(4.67±1.84)%比(7.42±2.77)%,P<0.01],两组餐后4 h时C-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餐后4 h时FMD较空腹显著降低[(2.24±0.95)%比(4.67±1.84)%,P<0.01],且糖尿病组FMD显著低于对照组(4.92±2.51)%(P<0.05),ΔFMD显著高于对照组[(53.15±24.31)%比(33.05±19.16)%,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脂肪餐后血清三酰甘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对血管内皮功能造成一定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氯沙坦联合雷米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04例E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雷米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氯沙坦联合雷米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肱动脉测血管内皮舒张功能(FMD)]水平、治疗1个月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8%,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ET-1低于对照组,NO、FM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效比大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2%与对照组3.8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雷米普利治疗EH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雷米普利治疗疗效,能增强降压效果,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安全可靠,但费用相对雷米普利单一用药较高。  相似文献   

9.
翟桂兰  祝焕林  屈宝泽  蔡九英 《医学争鸣》2005,26(23):2175-2177
目的:探讨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清铁蛋白(SF)的影响.方法:心绞痛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并根据心绞痛类型配对后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氯比格雷等);阿司匹林组(常规治疗 阿司匹林片100 mg/d).疗程4wk,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和SF.30例经过体检的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并进行组内和组间的统计分析.结果:①心绞痛组较正常对照组ET-1增高(P<0.05),NO,FMD和SF降低(P<0.05);②常规组、阿司匹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NO,FMD和SF显著升高(P<0.05),ET-1显著降低(P<0.05);③阿司匹林组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NO,FMD,SF显著升高(P<0.05),ET-1显著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能提高心绞痛患者SF浓度,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大蒜素胶囊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预后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拟行PCI术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住院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例)和大蒜素组(n=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药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蒜素胶囊口服,每次40mg(2粒),3次/d,共3个月.分别于PCI术后即刻和3个月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细胞间黏附分子l(ICAM-1)水平;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所有患者PCI术后随访1年.结果 对照组和大蒜素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FMD水平和血清NO、I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大蒜素组患者FMD显著改善[(8.2±2.4)%比(6.4±2.3)%,P=0.013),血清NO水平升高[(147±32) μmol/L比(112±24) μmol/L,P=0.009],ICAM-1水平下降[(182±21)μmol/L比(232±29)μmol/L,P=0.021].PCI术后1年,大蒜素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5%,显著低于对照组(17.2%,P=0.022).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口服大蒜素胶囊可改善临床预后,其机制可能与大蒜素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管炎症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扶正化痰汤联合西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1月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痰汤,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改善情况,同时比较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痰量评分、痰液性质评分、咳嗽程度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 O2、FEV1都有所升高,观察组[(82.78±14.90)mm Hg、(66.89±15.89)%]高于对照组[(72.23±11.56)mm Hg、(53.78±6.9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 CO2都有所下降,观察组为(45.78±10.23)mm Hg,低于对照组的(58.90±11.45)mm 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呼吸系统症状、日常活动能力以及心理状态都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痰量评分、痰液性质评分以及咳嗽程度评分分别为(0.56±0.12)分、(0.45±0.11)分、(0.98±0.2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02±0.21)分、(0.98±0.20)分、(1.56±0.2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76.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化痰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消疽汤口服联合活血通络汤熏洗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胰岛素+庆大霉素+山莨菪碱,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消疽汤口服联合活血通络汤熏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踝肱指数及不良反应,并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为(8.25±2.3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8±2.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46.57±3.84)m·s~(-1)、(43.02±2.71)m·s~(-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58±2.78)m·s~(-1)、(39.58±4.12)m·s~(-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43.02±2.84)m·s~(-1)、(40.82±3.42)m·s~(-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88±2.21)m·s~(-1)、(35.58±3.38)m·s~(-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踝肱指数为(0.98±0.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79±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3.75%(60/64),高于对照组的75.00%(4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疽汤口服联合活血通络汤熏洗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足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及踝肱指数,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益阴降糖1号方辨治气阴两虚、瘀血内阻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气阴两虚、瘀血内阻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片口服,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益阴降糖1号方,15 d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糖脂代谢、血液流变、肾功能指标,监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 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ed factor-1α,HIF-1α)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有效率为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糖脂代谢、血液流变、肾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GT、VEGF、HIF-1α水平分别为(24.60±17.42)IU·L~(-1)、(126.45±23.74)ng·L~(-1)、(135.35±13.17)pg·L~(-1),对照组分别为(31.26±19.33)IU·L~(-1)、(182.34±25.15)ng·L~(-1)、(187.62±16.32)pg·L~(-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阴降糖1号方辨治气阴两虚、瘀血内阻型糖尿病肾病疗效满意,可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为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及GGT、VEGF、HIF-1α水平以改善肾脏微循环、调节内皮功能、减轻氧化应激损伤、降低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清石汤联合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肾铸型结石的临床疗效及1年复发情况。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肾铸型结石(碎石术前/后结石残留)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清石汤联合PCNL治疗,对照组则行单纯PCNL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随访1年后两组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排净时间、疼痛完全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68±1.31)d、(3.45±1.00)d、(5.72±1.22)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50±2.04)d、(6.20±1.48)d、(9.00±1.4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12个月结石复发率分别为2.00%、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0%、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石汤联合PCNL治疗肾铸型结石疗效明确,结石排净时间显著短,同时能明显减少术后1年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冠脉血运重建术后再发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再发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活血的中药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血脂、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A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胸痛、胸闷、气短、乏力、畏寒肢冷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绞痛疗效为90.00%,对照组为6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疗前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法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脂水平,有效缓解冠脉血运重建术后再发心绞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根据中医辨证,观察在实证、虚证患者中,针刺对预防含顺铂方案化疗相关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的疗效。方法:共171例晚期癌症患者入组,均采用含顺铂方案联合化疗。其中实证87例,虚证84例。在实证患者中,试验组44例,对照组43例;在虚证患者中,试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所有试验组患者在顺铂前30 min应用托烷司琼5 mg静脉滴注,同时配合针刺足三里、内关、中脘及其他穴位;所有对照组患者仅在顺铂前30min应用托烷司琼5mg静脉滴注。比较各证型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呕吐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结果:在实证患者中,试验组与对照组轻中度(Ⅰ-Ⅱ度)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54.54%和74.42%(P0.05),且重度(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5.91%和25.58%(P0.05);在虚证患者中,试验组和对照组轻中度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54.76%和64.29%(P0.05)。在实证患者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发生轻中度呕吐和重度呕吐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虚证患者中,试验组和对照组仅在轻中度呕吐的发生率上存在差异,而重度呕吐的发生率则无统计学意义。实证患者中,试验组恶心呕吐的持续时间为(3.88±0.83)d,显著短于对照组(4.31±0.9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虚证患者中,试验组恶心呕吐的持续时间为(4.82±0.93)d,对照组为(5.03±1.05)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个试验组中,实证患者的持续时间均短于虚证患者。结论:中医辨证针刺可以降低实证患者含顺铂方案化疗后CINV的发生率,降低呕吐的严重程度并缩短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IL-17A对哮喘小鼠Th2细胞分化及其相关炎症的作用.方法 24只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IL-17A处理组(n=8).哮喘组和IL-17A处理组予以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及激发.每次雾化激发前1h,IL-17A处理组给予重组小鼠IL-17A气道滴入.各步对照均予以生理盐水.末次激发后24h处死小鼠,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行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ELISA检测BALF中IL-4、IL-5、IFN-γ、IL-17A的浓度.HE和PAS染色及半定量评分评估小鼠肺部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和支气管淋巴结Th细胞分化.免疫磁珠分选健康小鼠幼稚CD4+T细胞,用Th2极化培养基体外培养,并给予IL-17A或等量PBS干预,检测Th2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分化.结果 哮喘组较对照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及其比例(P<0.05)、IL-4、IL-5、IL-17A浓度均显著增高(P<0.05),IFN-γ浓度显著下降(P<0.05);支气管、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和杯状细胞化生明显加重(P<0.01);脾脏和淋巴结Th2细胞分化比例显著增高(P<0.05).IL-17A处理组较哮喘组,BALF中的细胞总数[(26.00±5.43)×104/mLvs(58.40 ±26.93)×104/mL,P<0.05]、嗜酸性粒细胞数[(8.04±1.98)×104/mL vs(31.95±12.28)×104/mL,P<0.05]及其比例[(29.93 ±3.03)% vs(53.47 ±6.62)%,P<0.01]显著降低,而中性粒细胞数及其比例无明显变化;BALF中Th2相关因子IL-4浓度[(9.86 ±2.77) pg/mL vs(28.13 ±4.62) pg/mL,P<0.01]、IL-5浓度[(7.30 ±0.50) pg/mL vs(10.50±1.10) pg/mL,P<0.01]均显著降低;支气管、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减轻,HE染色半定量评分降低[(2.00 ±0.51)vs(3.12 ±0.64),P<0.05],杯状细胞化生减少[(0.80 ±0.45)vs(2.40 ±0.55),P<0.01];脾脏[(2.24±0.44)%vs(4.82±1.83)%,P<0.01]和淋巴结[(7.05±0.58)%vs(10.57±1.35)%,P<0.05]中Th2细胞分化比例显著减少.极化培养的幼稚CD4+T细胞,予IL-17A干预后,诱导分化的Th2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5),而增殖和凋亡无显著变化.结论 IL-17A有抑制Th2细胞分化,减轻哮喘小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术期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氨甲环酸(TA)、和自体血回输3种血液管理方法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TKA的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EPO组、TA组、自体血回输组和空白对照组,4组患者围术期采取不同的血液管理方法.比较患者术后Hb、异体输血、失血等数据,并计算隐性失血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108例患者,男20例,女88例;平均年龄(70.6±6.4)岁;BMI (26.97±3.51)kg/m2.EPO组31例,TA组28例,自体血组28例和空白对照组21例.对照组围术期Hb变化差值(43.7±8.2)g/L大于其他3组(36.8±13.6)、(35.0±8.7)、(27.1±14.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PO组、TA组、自体血回输组和对照组术后异体血输注率分别为19.4%、7.1%、32.1%和28.6%,TA组异体输血率显著少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血组总失血量(1 536±438)ml,对照组(1 476±263)ml,明显多于EPO组[(1 179±378)ml]和TA组[(1 057±24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EPO、TA、自体血回输3种血液管理方法均可以有效改善TKA的失血情况.3种方法中,TA可获得相对较好的疗效,但由于TKA失血较多,建议联合多种血液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对糖尿病肾病脾肾气虚挟痰瘀证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116例糖尿病肾病脾肾气虚挟痰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片口服,观察组给予针药综合疗法,1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8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及肾功能各指标水平变化,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75.9%(χ2=5.09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血脂及肾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其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而AGE、AOPP、MDA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肯定,利于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提高肾功能,其机制与增强SOD活性、清除AGE、AOPP、MDA以减轻患者的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青硼散治疗复发性口疮气血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复发性口疮气血虚弱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青硼散治疗,青硼散处方:青黛20 g,硼砂15 g,冰片10 g,每日多次使用,研沫敷于溃疡面。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黄芪30 g,白术25 g,陈皮10 g,党参30 g,升麻6 g,柴胡6 g,当归15 g,炙甘草6 g。伴阴虚火旺者可加知母、黄柏滋阴降火;伴脾阳虚者可加干姜、肉桂温补脾阳、引火归元。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有效率为9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溃疡数目(3.23±1.09)个,溃疡天数(12.17±8.45)d,治疗后溃疡数目(2.25±2.11)个,溃疡天数(9.57±3.29)d,对照组治疗后溃疡数目、溃疡天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溃疡数目(3.56±2.34)个,溃疡天数(11.97±7.23)d,治疗后溃疡数目(1.56±1.57)个,溃疡天数(6.02±1.98)d,治疗组治疗后溃疡数目、溃疡天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口疮复发时间(12.28±10.09)d,治疗后口疮复发时间(60.29±15.23)d,治疗后口疮复发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口疮复发时间(13.66±9.55)d,治疗后口疮复发时间(95.6±18.69)d,治疗后口疮复发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口疮复发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青硼散治疗复发性口疮气血虚弱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