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了5种釉料常用分散剂对纳米SiO2在水中的分散性,分析了纳米SiO2对陶瓷成品性能的影响.采用吸光度实验、釉料流变性、陶瓷成品光泽度、白度、烧成温度测试方法,对含纳米SiO2的水悬浮液、釉料和陶瓷成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纳米SiO2在水中最佳分散条件为:0.25%六偏磷酸钠,0.5%纳米SiO2 ,pH 为10.在陶瓷釉料中最佳分散条件为:0.5%六偏磷酸钠、1.5%纳米SiO2、pH 为10、陶瓷基釉200 mL.以此釉料烧成的陶瓷制品,光泽度提高17.6%,硬度提高8.16%,烧成温度降低约20 ℃.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六偏磷酸钠对纳米ZnO在水中和陶瓷釉料中的分散性以及纳米ZnO对陶瓷成品性能的影响.采用沉降实验、粒度分析、釉料流变性、陶瓷成品光泽度、烧成温度测试手段,对含纳米ZnO的水溶液、釉料和陶瓷成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纳米ZnO在水中最佳分散条件为0.5%六偏磷酸钠,3.0%纳米ZnO,pH为9.在陶瓷釉料中最佳分散条件为0.5%六偏磷酸钠、4.0%纳米ZnO、pH为9、陶瓷基釉200 mL.以此釉料烧成的陶瓷制品,使光泽度提高7.14%,烧成温度降低约15℃.  相似文献   

3.
釉面针孔、橘釉和釉面凹坑是陶瓷釉面吸污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通过调整釉料配方,减少制品在烧结过程中气体的产生、调整釉的始熔温度、高温粘度和表面张力,可制得具良好抗脏污能力的陶瓷制品。  相似文献   

4.
将传统的降温方式和新的烧结理论相结合,采取在釉料中添加Na2B4O7的方法,促使液相在低温阶段形成,加速高温物化反应,最终首次成功研制出了烧成温度低于800℃的优质釉面。通过对添加质量分数为48%的Na2B4O7对釉料烧成过程影响的DSC-TG曲线分析,我们发现:釉料始熔温度降低了500℃;熔融过程温宽增加了200℃;CO2等气体脱出温度降低了80℃。通过釉层表面和胚釉断面SEM表征分析我们发现,添加质量分数为48%的Na2B4O7,釉料熔融范围为600~780℃;烧成过程中釉料矿物向胚体扩散,有胚釉结合层生成,胚釉结合紧密良好。釉料的烧成温度随Na2B4O7含量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且含量在32~44%间变化时,温度下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赵军  王志  邢国红  孙翔 《硅酸盐通报》2008,27(5):914-917
选用CaO-MgO-SiO2(CMS)和纳米TiO2两种添加剂及其复合来降低氧化铝陶瓷的烧结温度、改善其烧结性能.讨论了烧结助剂配比和掺量、烧结温度对氧化铝陶瓷的相对密度、抗弯强度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氧化铝陶瓷的显微结构.研究结果发现:CMS/TiO2质量比为1/1,(CMS+TiO2)质量分数为6%,烧结温度为1450 ℃时,氧化铝陶瓷相对密度为93.07 %,晶粒细小均匀、排列紧密、平均粒径3 μm,抗弯强度达到362.87 MPa.  相似文献   

6.
从釉的网络结构学说可知,釉的网络外体氧化物一般不参与釉结构的构建,但其能够充填于釉结构的骨架空隙中,能够提供"游离氧",促使釉中网络结构的断裂,进而使釉的熔融温度往低温方向移动。通过变化釉料中BaCO_3的含量,探讨对釉料的DSC-TG图、SEM图、烧结形貌、釉料软化温度影响。  相似文献   

7.
将传统的降温方式和新的烧结理论相结合,进行探讨釉料中Zn O含量变化时对釉的DSC-TG图、SEM图、软化温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基础实验釉料的基础上,Zn O含量低于14.23%时,利于低温成釉,Zn O含量达到33.23%时,釉料难熔融,不利于成釉;SEM表征分析表明,釉料中Zn O含量为14.23%时,640℃烧结冷却,会有未熔融的石英颗粒出现,Zn O含量继续增加,640℃烧结冷却,会有大量不均匀的晶体出现;釉料软化温度测试结果表明,Zn O含量在7.5~14.23%间,釉料的软化温度几乎没有变化,Zn O含量为22~25%之间,釉料软化温度出现升高趋势,但Zn O含量达到33.23%时,釉料的软化温度出现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8.
陶瓷内墙釉面砖坯釉组成浅析(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文标 《山东陶瓷》1998,21(1):40-45
陶瓷内墙釉面砖坯釉组成浅析(二)范文标(淄博齐鲁建陶厂,淄博255086)2釉料组成分析2.1釉料组成内墙釉面砖的釉分为面釉和底釉。面釉是制品表面均匀的玻璃涂层,分为透明釉和乳浊釉两种,乳浊釉又分为光泽乳浊釉和无光乳浊釉。传统的釉面砖,几乎全部是光泽...  相似文献   

9.
以“BaO-Al2O3-SiO2”三元系统相图为基础,选取烧氧化锌、碳酸钡、超细石英和S17#高锶熔块为变量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系统研制出复合溶剂型亚光釉料并制备出相应的釉饰陶瓷岩板产品;借助灰熔点测定了复合溶剂釉的熔融温度范围,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等研究了釉面的组成,结构和表面平整度;研究结果表明:当釉料配方中烧氧化锌为5%、碳酸钡为6%、超细石英为3%和S17#熔块为45%时,其所制备出对应的产品釉层可在1169~1185℃烧成温度范围内出现不同形状的(K,Na,Sr,Ba)AlxSixO8长石晶体,从而产生了漫反射,达到釉面的亚光效果;其釉层表面粗糙度Ra为0.91μm、Rz为8.12μm,轮廓显微形貌相对比较完整且平缓,有利于提升陶瓷岩板产品釉面的细腻平滑、易清洁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专利信息     
《佛山陶瓷》2010,(12):52-52
<正>一种生料哑光釉本发明涉及陶瓷釉料,尤其是一种用于生产高品质哑光骨质瓷产品的无铅生料哑光釉。该无铅生料哑光釉的化学重量百分组成为:SiO248%~60.0%;Al2O3  相似文献   

11.
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SiO2/Al2O3摩尔比对仿铜金属釉的影响,研制了一种釉面耐磨性较高且呈现仿铜金属效果的生料金属釉。实验结果表明:随着SiO2/Al2O3摩尔比的增加,由于釉中析出的晶体种类和数量不同,从而导致釉面光泽度和色泽不一。当SiO2/Al2O3摩尔比为5.6时,釉中析出了CuMn2O4尖晶石晶体,从而使釉面呈现最佳的仿铜金属光泽,该釉面硬度为894.65Kg/mm2。  相似文献   

12.
徐研  钟文建 《陶瓷》2007,(4):42-44
实验采用正交实验法和对比实验,通过对R2O-RO-AlO3-B2O3-SiO2系统的成釉机理分析及熔融特性、熔体的粘度和表面张力等性能的测试,探讨了该系统在骨质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抡制Al2O3/SiO2摩尔比为1:(3~4)时,通过改变钾长石和高岭土的含量.考察钾长石和高岭土含量以及外加锆黄和紫金土对釉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配方组成为(质量%):钾K/d48.5.高岭土29.9,石灰石 22.6,石英13.5,最佳工艺参数为:烧成温度1280℃,保温时间20min时,得到了光泽度为8.6%,白度为74.5%的高温无光釉。  相似文献   

14.
微波烧结Al2O3-TiC复合材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微波烧结制备Al2O3-TiC复合材料,并与常规烧结Al2O3-TiC复合材料对比,分析两种烧结方法对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探讨添加剂对Al2O3-TiC复合材料烧结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微波烧结Al2O3-TiC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纳米级TiC、Al2 O3 为原料 ,用微波烧结制备Al2 O3 -TiC复合材料 ,并与常规烧结比较。分析了两种烧结方法对制备试样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探讨了添加剂对Al2 O3 -TiC复合材料烧结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Y2O3—Al2O3—SiO2添加剂在低温烧结SiC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玉梅  靳正国 《陶瓷学报》1999,20(2):99-103
本文探讨了Y2O3-Al2O3添加剂在低温无压烧结SiC中的作用以及在Y2O3-Al2O3添加剂中引入SiO2的作用及机理,从而阐明了通过多项合理、有效复合添加降低SiC烧结温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R2O-RO-Al2O3-SiO2-P2O5系分相/析晶乳浊釉乳浊粒子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普通石灰碱釉的基础上引入骨粉和滑石,形成R2O-RO-Al2O3-SiO2-P2O5系统釉料,通过调整釉料的化学组成获得分相/析晶乳浊釉.利用XRD,SEM,EDS等测试技术,研究了SiO2与P2O5和SiO2与MgO的摩尔比与釉层显微结构的关系,分析了乳浊粒子(玻璃液滴和微晶)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8.
在普通石灰碱釉的基础上引入骨粉和滑石,形成R2O-RO-Al2O3-SiO2-P2O5系统釉料,通过调整釉料的化学组成获得分相/析晶乳浊釉。利用XRD,SEM,EDS等测试技术,研究了SiO2与P2O5和SiO2与MgO的摩尔比与釉层显微结构的关系,分析了乳浊粒子(玻璃液滴和微晶)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9.
Sol-Gel法制备Al2O3-SiO2-TiO2-ZrO2复合陶瓷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Sol-Gel法应用于无机膜的制备,成功的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膜面平整、膜厚均匀且无宏观缺陷的Al2O3-SiO2-TiO2-ZrO2复合陶瓷膜,复合膜含有γ-Al2O3、SiO2、TiO2、ZrO2和Al2SiO5等晶相,改变体系组成含量,晶相组成和含量随之变化,从而引起膜的显微结构的变化。利用XRD、SEM、AFM、EPMA等测试手段重点研究了膜的表面形貌和显微结构,并分析了添加剂、热处理方式等对膜的表面形貌和显微结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将制备好的Al2O3-SiO2-ZrO2-TiO2复合溶胶在担载体上涂膜、干燥、烧成,制成了有担载体的复合膜。应用SEM,XRD等测试手段对Al2O3-SiO2-ZrO2-TiO2复合膜的结构、表面形貌和孔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溶胶性能和烧成制度对膜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对污水处理实验,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