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用于青光眼的治疗已有近35a的历史。近年来,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以其安全、有效降眼压、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开角型青光眼的首选治疗。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一种新型激光手术,它应用倍频Q-开关、波长532nm的Nd:YAG激光,选择性作用于色素性小梁组织达到降低眼压目的。与氩激光小梁成形术(argonlasertrabeculoplasty,ALT)相比,两者降眼压效果相似,但是相对于ALT对小梁网的凝固性损伤,SLT选择性作用于色素性小梁细胞,无凝固性损伤,对小梁网组织轻微破坏,是一种安全且可重复治疗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一种新型激光手术,它应用倍频Q-开关、波长532nm的Nd:YAG激光,选择性作用于色素性小梁组织达到降低眼压目的。目前SLT已被用于初诊、药物治疗无效、氩激光小梁成形术(ALT)后失败或小梁切除手术失败、残余性青光眼和激素性青光眼等多种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其术后效果不尽相同。影响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疗效的因素包括患者的术前眼压、小梁网色素含量、术前抗青光眼药物的使用以及激光的应用范围等。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疗效的长期性及其重复治疗的效果尚需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全面复习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近年来报道的激光治疗青光眼的新术式如激光小梁成形术、激光小梁穿刺术、激光小梁切开术、激光虹膜切除术、睫状体光凝术及激光巩膜造孔术的技术、效果及并发症等进行了综述,这些技术对青光眼的治疗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激光在抗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激光用于抗青光眼的治疗已有悠久的历史。它改变了传统的手术方式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显著提高了疗效 ,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用激光作抗青光眼手术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激光小梁成形术、激光房角成形术、激光虹膜切除术、激光睫状体光凝术、激光巩膜切除术、激光小梁穿刺术和激光小梁切除术等等。一、激光小梁成形术氩激光小梁成形术 (argonlasertrabeculoplasty ,ALT)由Wise和Witter〔1〕于 1979年首次报道 ,现已成为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常用方法之一〔2~ 4〕。关于其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氩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慢性开角型青光眼,特别在有晶体眼及老年病例效果明显。目前,已扩大应用于某些类型的继发性青光眼,但效果不如前组。继发性青光眼组包括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失败,而再行抗青光眼手术有困难及并发症较多者。激光在这些眼的应用和可能的疗效是很重要的。作者对13例小梁切除术失败眼行激光小梁成形术,随访最短12个月,最长18个月。本文13例慢性开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用抗青光眼药物均不能控制眼压。患者平均年龄63岁,患眼平均眼压为24mmHg。C值平均为0.11,12例眼压高于21mmHg。  相似文献   

6.
黄楚开 《眼科研究》2010,28(12):1183-1186
激光治疗是青光眼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选择性作用于小梁网的色素细胞,避免了对周边组织的损害,同时可起到一定程度的降眼压作用,其机制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明确。相关研究显示,对于开角型青光眼,SLT具有与氩激光小梁成形术(ALT)以及药物治疗相似的效果,在部分复杂病例及闭角型青光眼中也显示了一定的降眼压作用,术后反应较轻,且可以重复操作,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就SLT的原理、临床应用进展及其并发症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激光小梁成形术(LTP)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一种新方法。其疗效已经得到证实。但关于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继发性青光眼以及行滤过性手术失败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所知甚少。作者报告用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继发性青光眼13眼及小梁切除术后失败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8眼的疗效情况。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多种原因的继发性青光眼组12例13眼,其中  相似文献   

8.
氩激光小梁成形术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已经推广应用。本文报告95例114只开角型青光眼用氩激光行小梁成形术治疗所产生的并发症。 1.出血:114只眼中,有3眼(2.6%)在治疗时发生少量出血。出血似来源于激光直接烧灼的小梁组织,在光凝时突然发生,但在光凝区及其附近并无血管可见,所以具体位置还不清楚。有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和氩激光小梁成形术在控制开角型青光眼眼压方面的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08年第1期),OVID(1971~2008),Medline(1971~2008),EMBASE(1974~2008)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1971~2008),VIP(1989~2008),收集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和氩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随机及半随机对照试验。两位研究者独立地进行研究的选择、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而后采用RevMan4.2.1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共292眼。4个试验的质量等级为B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和氩激光小梁成形术在控制开角型青光眼眼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目前证据不能表明两种手术术后1a内在降低开角型青光眼眼压方面何者更优。结论: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在控制开角型青光眼眼压方面,并不优于传统的氩激光小梁成形术。  相似文献   

10.
患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病人75~90%是用氩激光小梁成形术降低眼压,这种手术在患有开角型青光眼合并假性剥脱和色素播散的病人也是有效的。继发性青光眼(例如,葡萄膜炎、房角后退、激素性青光眼)和无晶体或人工晶体眼对激光治疗通常反应效果不佳。氩激光小梁成形术是在不影响房水生成率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房水流出通路的方法降低眼压的。治疗眼的眼压反应高低可能与治疗前的眼压有关,许多研究已发现即使获得一个良好的初次反应,氩激光小梁成形术的效果仍具有随着时间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氩激光小梁成形术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方法之一。我们对391只眼进行氩激光小梁成形术后随访观察作一回顾性分析。材料和方法从1987年至1993年对明确诊断为开角型青光眼病人314例391只眼行氩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激光前眼压在3.0—5.5kPa之间,...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少激光小梁成形术的并发症,作者把每次照射点数减为50之后,进一步缩减为25个,称为低能量激光小梁成形术,并对18名(21眼)开角型青光眼病人(经最大耐受量药物治疗、眼压仍不能适当控制)进行了治疗。  相似文献   

13.
氩激光小梁成形术后的眼压反应,因一期(360°或270°)治疗到二期(180°或90°)治疗而不同。为了评价每次治疗的远期临床效果,选择原发性开角青光眼病人予以治疗,并观察和分析青光眼的眼压反应和状态。追踪期为3-12年,平均5年。二期治疗组和一期治疗组比较,眼压降低的效果,前者较不满意。再次行激光小梁成形术后,眼压的降低通常持续时间短而不满意。两种方法均合并有治疗后短暂而可觉得的眼压升高(大约15%)。偶然,在一个病例有小梁出血伴明显的前房积血。这一研究的观察提供了某些在处理开角青光眼时,可预期采用一期或二期激光小梁成形术的指征。  相似文献   

14.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局部用药眼压不能控制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20例(37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6例(10眼)。观察应用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后6个月眼压的变化。结果术后眼压平均降低幅度为4.86±2.14mmHg(24.04±10.21%),两组患眼的眼压在激光治疗后均有显著下降:开角型青光眼组术后6个月的眼压较术前平均下降5.44±2.32mmHg(24.90±11.09%);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组平均下降2.71±1.12mmHg(19.06±7.19%)。术后暂时的眼压升高、前房炎症反应为常见的并发症。结论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具有降眼压效果明显、安全、实用、损伤小、可重复等特点,是治疗青光眼的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青光眼激光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靖  张红 《眼科研究》2007,25(8):634-637
近年来,激光用于青光眼的治疗随着激光技术和眼内窥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有了新的进展。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ECP)和激光小梁切开术(LTA)等以其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受到关注。SLT选择性作用于色素性小梁细胞,无热损伤,其降眼压疗效显著而安全。ECP是在眼内窥镜引导下对睫状体进行光凝,手术定位准确、并发症少,对难治性青光眼有较好的降眼压效果。LTA是用激光将部分小梁组织切除,建立直接通向Schlemm管的通道,而无须损伤结膜,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抗青光眼手术。就SLT、ECP和LTA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开角型青光眼外科手术根据手术过程中前房角的损伤情况可将其分为非穿透性手术(非穿透小梁手术、真空小梁成形术、Schlemm管成形术)、微穿透性手术(小管内Eyepass植入术、GMS金阀睫状体上腔植入术、内路小梁切开术、iStent微支架植入术、EX—PRESS植入术)和穿透性手术三大类。激光手术包括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准分子激光小梁切开术以及飞秒激光辅助的手术等。本文对这些手术治疗方法的原理、操作方法、适应证及主要效果等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有关氩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青光眼的降压作用及何时选择此术以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仍存在不同看法,有必要重新评估。重复的研究证明,激光小梁成形术可以降低眼压,且对大多数降压药物有附加作用。但其降压效应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弱。每年约有10%的病人不能继续控制其眼压。对激光与药物二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是很困难的事情。青光眼激光试验研究组提出了药物治疗和激光治疗方案,药物组第一步应用噻吗心安,尔后应用二特戊酰肾上腺素、低浓  相似文献   

18.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 (SLT)通过选择性作用于色素性小梁网以改善房水的流出通道 ,从而达到降低眼内压 ,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目的。研究表明 ,SLT无热损伤、可重复治疗、降眼压疗效显著而安全 ,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又一新措施。  相似文献   

19.
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法,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近年来出现了多种新型的手术方式。减少房水生成的手术已从传统的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改进到内窥镜下激光睫状体光凝术。就外引流手术而言,代表性的手术是传统的小梁切除术,近来出现了诸如Ex-Press微型引流钉植入术,Fugo刀经睫状体滤过术等新型手术。而内引流手术包括准分子激光小梁切开术、iStent植入术、内路小梁切开术、Schlemm管成形术以及金质微型引流器植入术。现将青光眼手术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应用全周和半周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26例(126只眼),分别采用532 nm倍频Q-开关Nd:YAG激光治疗仪,以光斑400μm,脉冲时间3 ns,能量0.4-0.8m J行全周和半周小梁成形术。观察治疗后眼压、视力、前房反应等。结果全周小梁成形术54例(54只眼)18个月时眼压平均下降(8.8±4.1)mm Hg,半周小梁成形术50例(50只眼)18个月时眼压平均下降(7.8±3.1)mm Hg,术后1 d和2个月时下降幅度最大。22例(22只眼)术后1 d及以后眼压仍超过30mm Hg者加用降眼压药物。术后雾视、前房反应均为一过性,视力均无变化。结论全周和半周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均可以持久有效地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