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段孝勤 《陕西中医》2002,23(12):1093-109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0例输卵管炎性阻塞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 0例。对照组用西医方法输卵管通液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 (当归、赤芍、乳香、没药、路路通、桑寄生等 )治疗。结果 :治疗组输卵管再通率为 95.3 4%。受孕率82 .1 4% ;对照组输卵管再通率 75.6 1 % ,受孕率 6 0 .87%。两组通液次数、再通率及受孕率比较 ,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提示 :中药灌肠配合西医输卵管通液治疗 ,能加强局部破瘀通闭之功 ,能吸收炎症 ,分解粘连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经期应用抗菌药物、经后行输卵管通液治疗输卵管不通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经碘油造影检查诊断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者给予中药灌肠加西药治疗。结果:治疗有效率为96.7%,自然受孕率为77.6%。结论:中药灌肠加西药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是一种直接、有效的好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加灌肠联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予中药口服加保留灌肠;对照组30例予妇科千金片加理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的输卵管通畅程度及受孕率。结果:2组输卵管通畅程度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优于对照组;且受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药口服加灌肠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和受孕率,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萍萍  吴涢婷  仇华 《四川中医》2006,24(10):73-74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配合灌肠对流产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中药通管助孕方,中药灌肠采用院内制剂“盆热合剂”;对照组采取输卵管通液术及抗生素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统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9%,愈显率82%;对照组总有效率88.5%,愈显率40%。两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u=3.312,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通管助孕方配合盆热合剂灌肠,能改善患者自觉症状,疏通输卵管,恢复生育机能,提高受孕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方法:将该病患者68例分为两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对于输卵管近端阻塞者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对于输卵管远端阻塞、积水或粘连者行腹腔镜手术,并结合口服中药及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纯用上述腔镜治疗.术后同时随访两组受孕情况.结果:受孕率治疗组为67.6%,对照组为51.5%.结论:中药配合腔镜治疗可有效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受孕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以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将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气滞血瘀证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予中草药口服加保留灌肠以及输卵管通液、经期抗炎;对照组30例予桂枝茯苓胶囊加理疗及输卵管通液、经期抗炎。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2组输卵管通畅程度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受孕率高于对照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中草药口服加灌肠以及输卵管通液、经期抗炎联合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输卵管疏通汤口服加灌肠方保留灌肠配合腹腔镜下输卵管导管扩通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将61例输卵管性不孕症随机分2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导管扩通术。治疗组另予输卯管疏通汤内服和盆腔炎灌肠方灌肠,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术前及术后各用药1个疗程。两组术后随访1年半,并指导受孕。结果治疗组受孕率38.71%,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5)。结论输卵管疏通汤口服、盆腔炎灌肠方保留灌肠配合腹腔镜下输卵管导管扩通术较单纯手术治疗受孕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口服和保留灌肠联合宫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取宫腹腔镜手术及术后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治疗组术后加用中药口服、保留灌肠,对照组术后未使用中药治疗。随访其妊娠情况。结果治疗组正常妊娠24例,占63.16%;对照组正常妊娠13例,占34.21%,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联合宫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刘宗珍 《世界中医药》2014,9(7):876-877
目的:对比班氏活血通脉汤口服配合自拟灌肠汤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与输卵管通液术配合抗生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仅因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以班氏活血通脉汤口服配合自拟灌肠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为治疗组;对照组36例,采用输卵管通液术配合抗生素口服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有效52.8%。比较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班氏活血通脉汤口服结合自拟灌肠汤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输卵管通液术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用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年内受孕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卵管通液术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20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在输卵管通液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红藤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单用输卵管通液和抗炎治疗。结果:治疗组1个疗程后痊愈85例,有效10例,继续治疗1个疗程后仍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受孕率55%,对照组术后受孕率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输卵管通液术合红藤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安全效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瞿向东 《新中医》2015,47(5):171-172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口服、灌肠配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堵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输卵管堵塞患者依据临床治疗方案分为中西医结合组(A组,n=70)和西医组(B组,n=58)2组。B组仅给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A组同时给予中药汤剂与灌肠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随访2年,记录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输卵管通畅率高于B组(P<0.05)。经随访,2组患者均无失访,其中A组随访1年、2年宫内成功妊娠率均高于B组(P<0.05)。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85.71%,B组为65.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卵管堵塞的不孕患者予以输卵管通液术联合口服中药及中药灌肠方案,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管助孕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13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用通管助孕汤口服加灌肠配合通液术治疗,对照组:66例用妇科千金胶囊口服加康妇消炎栓肛塞配合通液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18%、对照组75.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管助孕汤配合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药内服灌肠+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0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25例,中药(笔者自拟方剂)内服+灌肠,对照组25例,采用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组50例,中药内服灌肠+输卵管通液术。10d为1个疗程,共5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少腹双侧坠胀或一侧痛、腰骶痛等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中药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药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24%、86·36%、60%,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灌肠+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的输卵管通液术或单一的中药内服灌肠,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镜通液辅以中药灌肠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经宫腔镜给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辅以中药灌肠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术后随访受孕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7.5%,妊娠率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宫腔镜通液辅以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好,妊娠率高,是一种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55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中药内外兼治联合输卵管通液术综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以中药口服为基础治疗,分阶段施行中药灌肠、中药外敷和输卵管通液的综合疗法,治疗5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同时,随机选取5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仅做输卵管通液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中药内外兼治联合通液术综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临床妊娠26例,其妊娠率为47.3%,而对照组妊娠3例,妊娠率仅为5.5%.临床妊娠率两组对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内外兼治联合通液术综合治疗,能明显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妊娠率,并能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7.
於江寅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1):2149-2150
采用中药、输卵管通液及微波联合治疗,大大改善了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预后,疗效满意.目的:通过联合应用中药、子宫输卵管通液及微波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探讨提高输卵管阻塞通畅率及受孕率的方法.方法:对15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在治疗时随机分为三组:普通通液组47例;普通通液 中药治疗组51例;普通通液 中药 微波治疗组52例;治疗后进行比较.结果:普通通液组治愈16例,治愈率34.04%;普通通液 中药治疗组治愈22例,治愈43.14%;普通通液 中药 微波治疗组治愈35例,治愈率67.31%.各组间治愈情况有极显著差异(P<0.005).讨论:三种方法联合应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可起到协同、互补和促进作用,在治疗上达到了比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与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药口服加灌肠组采用自拟益气活血、温通散瘀为治则的口服及灌肠中药综合治疗 ,并与口服中药组、丹那唑组对照比较 ,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观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体征及B超检查。[结果]3组有效率及受孕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中药口服加灌肠组有效率及受孕率均优于口服中药组(P<0.05) ,受孕率优于丹那唑组 (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内服与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用中药灌肠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灌肠方配合宫腔镜下通液术治疗,对照组30例只用宫腔镜下通液术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妊娠率、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在宫腔镜下的反流量及推注阻力方面,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经通液术后予中药灌肠方治疗能明显地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输卵管梗阻性不孕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中药灌肠+如意金黄散蜜水调和外敷下腹部+TDP照射治疗,10天为1疗程。经净后3~7天予复方丹参液10 mL+生理盐水10 mL、地塞米松5 mg行宫腔注射,隔天1次;观察组40例,予青霉素钠加生理盐水、甲硝唑静脉滴注,连续3天,经后3~7天予0.9%生理盐水、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庆大霉素行宫腔注入,隔天1次,共行2~3次。宫腔注入后均口服氟哌酸连续3天。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的输卵管通畅程度及受孕率。结果:治疗组输卵管通畅率75%,对照组输卵管通畅率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受孕率47.5%,对照组受孕率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综合疗法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能显著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和受孕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