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0,(18):22-23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是,谈到低碳经济时,我们往往是讲城市的多。讲农村的少;讲工业的多,讲农业的少。事实上,农业在碳减排方面蕴含着巨大潜力。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行的“一池三改”、秸秆循环利用等都属于低碳农业形态。  相似文献   

2.
江洪 《决策》2011,(12):I0014-I0015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过去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生活的现代化导致秸秆在农村成了废弃物。每到午收季节.大量农作物秸秆被焚烧在田间地头.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实践     
《领导决策信息》2009,(21):22-22
福建通过首个对台农业合作地方法规;江苏率先立法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山东农房改造可获按揭贷款和小额贷款;南京以责任制促进“村官保廉”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期间,中牟县把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为农机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采取广泛宣传、试验示范、项目带动、技术配套、加强服务、政策扶持和效益引导等多项措施,取得了成效.但是,虽然县农机部门在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由于投入严重不足,发展速度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农民在实施秸秆还田工程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即使在禁烧区内,收获季节焚烧秸秆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5.
将农业多功能化经营纳入成都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都市委结合成都统筹城乡发展大战略,提出了把成都建设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构想,我们认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在农业上把建设现代田园城市与农业的多功能化经营结合起来,使现代田园城市有现代农业作支撑。在具体措施上,应当采取:首先要搞好区域定位;其次要搞好空间布局,形成三圈层农业;第三,搞好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6.
一、打造经济型生态农业,努力发展循环农业体系 (一)围绕秸秆综合利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鹤壁市淇滨区农业耕地面积9.8万亩,每年可生产农作物秸秆10万吨以上,具有巨大的再利用、再转化空间.一是就地还田.通过鼓励、扶持农民购买秸秆还田机械,对秸秆就地粉碎、就地还田,由生物秸秆直接转化为农机肥,促进农业再生产.2003年以来,全区共投入资金160多万元用于补贴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其中80多万元用于秸秆还田机械.二是过腹还田.依托大型养殖企业,采取青贮、微贮、氧化等措施,形成秸秆--青贮-饲料--粪便-粮食一生产的循环链条.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根 据本国国情,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文化传播制度。我国2005—2008年连续4个中央“1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即在政府主导、公共支持、法律保障下支撑和推动农业发展的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基础体系。这需要构建完善的农业科技文化传播组织机构,建立全方位的农业科技文化传播体系;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实现筹资渠道多元化;完善农业科技立法和激励机制;建设学习型农村,培育新型农民;构建良好的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正荣昌县农业委员会于2009年由原县政府农业办公室、农业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县扶贫办公室、县农机局组合而成,内设12个职能科室、12个直属事业单位。我委现有实职领导干部8名,副调研员6名,中层干部36名,拥有高级职称18名,初、中级职称52名。荣昌县农业委员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相继争取获得农业部批准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改革与试点县"。全县按照"农业发展现代化、产业发展园区化"的思路,整合项目资金近4亿元,建成21个体系完  相似文献   

9.
<正>一、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当前全世界农业科技创新的速度明显加快,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并迅速产业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应用,新材料技术的不断装备农业,标志着世界性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已经形成。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它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管  相似文献   

10.
农业统计工作反映了国民经济中农业的各项指标,为政府及其部门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决策依据,这项工作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永平县农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何做好永平县农业统计工作;两个方面作了一些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洪银兴  杨玉珍 《管理世界》2023,(5):1-8+53+9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其理论范式也是中国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目标是:以农业高质高效为目标的农业现代化;以乡村宜居宜业为目标的乡村振兴;以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的农民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发展范式的创新或转变:由非农发展的带动转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由追求农业剩余范式转向品质加附加值模式;农业发展基本要素由土地和劳动力转向科技和人力资本等现代要素;城市化的内涵转变为在农村城镇创建相当于城市水准的现代生活条件。发展范式这4个转变在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同时能够实现农民的富裕富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范式可以溯源到发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但中国的农业农村发展范式的创造体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拓展,是中国发展理论对发展经济学新进展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2.
创新和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必须要重视理念的作用,加强对现代农业经营理念的培训和借鉴;提升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园区等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农业的能力与范围;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股份合作制和品牌化等农业经营模式,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完善经营机制,搞好知识产权保护;完善项目制、补贴制和奖励制等农业经营投入的运行与管理;完善以农业科技、信息、投融资、销售和检测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经营服务体系,搭建服务平台,改善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13.
何广博 《决策探索》2001,(12):45-46
濮阳县是省定34个贫困县之一,属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主导型县域经济.近年来,我们坚持从这一实际出发,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城镇建设),团结奋进,扎实工作,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先后获得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秸秆养羊示范县"和"省优质麦生产基地县"称号;全市五县一区农村工作综合考评连续两年位居第一.200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73亿元、12596亿元、1750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70%、169%、66%,年均递增11.2%、21.9%、10.7%.今年元至6月份,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8720万元、7369万元、910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9.1%、1.3%、4.0%.  相似文献   

14.
薛君忠 《经营管理者》2009,(13):131-131
一、重庆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出路1.重庆农业发展中的焦点问题重庆农业属于典型的山地丘陵农业,山地面积占75.8%,丘陵占18.2%。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自然条件差,耕地资源少、质量较差,水资源难以充分利用,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业科技和农业机械难以推广,农业生产效率长期处于低位;农业经营风险大,高温干旱、低温寡照、暴雨洪涝、地质滑坡、生物病虫等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农民自我发展能力较弱,这些是山地农业的先天性缺陷,严重制约了重庆现代农业的发展。2.众多纯农业乡镇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局限全市的纯农业乡镇众多,由于山地丘陵的地势特点,其发展农业  相似文献   

15.
农业发展如何借力互联网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首先简述了当今农业传媒发展状况,并分析了农业发展应当借力互联网的必要性;试图探讨农业发展借力互联网时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和部门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针对不同区域的特色,开展发展思路的研究,是编制好规划的基础和关键。特色农业是我国西部农业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特色农业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深化西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攀西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绿色经济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进一步深化攀西地区的特色农业发展,有必要对这一地区的特色农业发展相关问题进行专门的探讨;提出其战略思路;以促进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业机械化是对中国小农经济的一次历史性变革。中国农业机械化自农业集体化时期即得以低水平起步,20世纪80年代之后虽有所发展,但速度非常缓慢。2000年以来,尤其是2005年之后,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进展,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内生动力;政府因势利导,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使之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很短的时间内由农业机械化的初级阶段迈入中级阶段,预计2020年左右将进入高级阶段。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机械化在中国的深度推进,确实是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对中国的农业经营形态、城乡关系格局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许梦凡 《经营与管理》2022,(11):142-149
为实现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高效运作,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借助演化经济学的思想,建立地方政府、担保机构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发现:降低担保损失,增加奖励金额及担保业务补助,有助于推动系统向理想策略演化;补助比例是稳定农业信贷担保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的重要因素;损失差值、收益差值的变化影响系统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9.
王聪 《经营管理者》2013,(11):21-22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郊农业举足轻重。城郊农业是指位于城市周边地区的环城圈农业。它以城市为依托,以城市需求为导向,以生产经营鲜活、优质、安全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为主导,集区域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和高效化于一身,在城市郊区生产蔬菜、肉、  相似文献   

20.
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的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让农业发展始终处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